1、我马上要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想问问术后恢复注意事项有什么,可以完成
这个你不用担心,手术后你的主治大夫会跟你详细说明的
2、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事项主要有患者坐位、站立或平卧时均应避免交叉腿和膝;当坐、站或躺时,膝盖和脚尖不能转向内侧,应保持脚和膝盖直对天花板或朝向外侧;选择一个牢固、直背、有扶手的椅子,有利于站起或坐下,从坐到站立时,应先向椅子边缘滑动,然后拄拐站起
还有如厕时使用加高坐便器,禁止蹲便,使如厕时膝关节的位置保持在髋关节以下水平;站立或坐时身体向前倾斜幅度不能超过90°,即避免弯腰动作过大,弯腰时双手最好不要超过膝关节;术后3~6月内不要下蹲拾物;平时要避免和控制各种感染。
3、全髋关节置换后如何保养
术后康复训练
2.1 术后第1周〔3,5〕:康复的重点是减轻患者症状,促进创口愈合,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具体方法:
(1)维持患侧下肢于特殊低位:在髋关节无旋转的情况下,取轻度外展位(20°~30°),在双大腿之间安放枕头保持两腿分开,绝对避免患髋内收,必要时让患者穿上“丁”字鞋或箱型足夹板防止髋内/外旋。
(2)由骨科医生决定是否采用患肢持续皮牵引(同术前指导1.2)。
(3)对取外侧入路切口的患者,术后第2天取半坐位(30°~45°),坐位时间不宜过长,开始5分钟,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而取后侧入路切口的患者不宜过早坐起。
(4)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膝部按摩,加强对髌骨的滑动和挤压,同时进行髌骨周围、膝关节后部及小腿后部的按摩与挤压,防止关节粘连,改善患侧下肢血液循环。
(5)继续加强健侧下肢各关节主动活动和肌力练习(同术前指导1.4)。
(6)术后第2天进行患侧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或抗阻活动,由他人在患者足背、足底施加一定阻力,或做踝关节静力性背屈、
4、请问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如何锻炼恢复?
术后 由于麻醉引起下肢血管扩张导致血容量相对减少,加上术中出血,手术创口疼痛等原因,可出现低血压。患者进入病房后要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1 h测BP、P、R各一次,接好导尿管,肢体抬高,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记录每小时尿量并采取吸氧、止痛、保暖等措施。人工关节置换病人的年龄偏高,应注意心、肺、泌尿系统并发症。由于经受手术创伤后易出现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尤其是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教病人做扩胸运动及深呼吸,鼓励病人将痰咳出,手术后最初几天应协助病人咳痰,保持口腔卫生,清洗口腔1~2次/d。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清洗1~2次,以预防泌尿系感染。密切观察四肢的感觉、运动,了解神经恢复情况,按摩骨突处皮肤,预防压疮发生,必要时换用气垫床。使患者平稳渡过手术后期。
4.2 术后肢体康复锻炼
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指导病人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患肢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在锻炼中,常因伤口疼痛而不愿主动合作,因此护士要做好耐心地说服解释工作,要使每个病人都明白,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防止肢体肌肉失用性萎缩,关节僵硬,并能防止老年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组病例在护理指导下正确掌握了动作要领,通过早期功能锻炼,患肢血运良好,没有明显肿胀,术后1周均能在床上进行伸屈膝和踝关节活动,均在术后2~3周出院,出院后一定要保证髋部的正确位置,要求患者3个月内做到双腿不交叉,不内收,侧卧时两腿之间放置枕头,不屈身向前,髋关节屈曲不宜超过45°以上。站立位患髋外展、后伸锻炼,加强臀部肌力,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本组病人虽然平均年龄已超过60岁,患肢均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
http://www.966120.com/shhl/ArticleContent.aspx?id=4884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护理
1 床上功能锻炼 手术当天避免过多活动,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注意合适体位,防假体脱位及伤口出血。给予臀部垫气圈或海绵垫、水垫等。每2 h 1次帮助抬臀、按摩以防褥疮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务必把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家属详细交待以取得合作,曾有1例手术后当晚因家属随意移动患者致假体脱位而再次手术。术后第1天,因术后疼痛或畏痛,多数患者对患肢活动有恐惧感,在给予患者有效的药物止痛后,可帮助其被动活动,如腿部肌肉的按摩、踝关节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上身及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等,1~2次/h。同时指导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给予叩背5~10次/h。指导进行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上、下午各5~10 min。术后第2天开始,继续每天多次深呼吸、叩背,并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上下午及睡前各锻炼20~30 min,引体向上运动3~4次/h并尽量独立完成。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所有的床上活动均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
2 离床功能锻炼 于术后4~5 d病情平稳后开始进行,在此之前逐渐延长半卧位时间为离床做准备。下床方法: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拄双杖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离床活动第一天,上、下午各床旁拄双杖站立5~10 min(视各人体力情况而定),无不适时在床周行走数步。护士在旁扶持,观察有无虚脱情况发生,曾有4例于第1次下床时发生虚脱,经立即返床休息后缓解。第2天开始拄双杖在病室内行走,步行距离逐渐延长,时间逐渐增加但每次不超过30 min,上、下午以及睡前各1次。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30°左右并不负重,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意外。
3 自理能力训练 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洗脸、梳头、更衣、进食等。离床活动后即训练站立状态下的活动,以增进食欲,改善自理质量,增强自信,促进机能康复。
http://www.966120.com/shhl/ArticleContent.aspx?id=4175
5、髋骨置换后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主要有患者坐位、站立或平卧时均应避免交叉腿和膝;当坐、站或躺时,膝盖和脚尖不能转向内侧,应保持脚和膝盖直对天花板或朝向外侧;选择一个牢固、直背、有扶手的椅子,有利于站起或坐下,从坐到站立时,应先向椅子边缘滑动,然后拄拐站起
还有如厕时使用加高坐便器,禁止蹲便,使如厕时膝关节的位置保持在髋关节以下水平;站立或坐时身体向前倾斜幅度不能超过90°,即避免弯腰动作过大,弯腰时双手最好不要超过膝关节;术后3~6月内不要下蹲拾物;平时要避免和控制各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