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会得骨肉瘤,怎样才会的骨肉瘤
骨肉瘤为骨生肉瘤中最恶性者,发病率略低于软骨肉瘤,占骨生肉瘤的2/5弱,发病机理不明。多数学者认为骨组织的任何部分均能产生骨肉瘤,但以骨膜深层为最易。当中瘤发生或蔓延之骨膜下时,骨膜即背肿瘤由骨面剥离而产生反应性新生骨,骨纹呈日光放射样。肿瘤与骨干相连接处,新生骨呈三角形。当骨膜下的肿瘤继续发展时,新生骨小梁逐渐消失,在x线照片上呈一种紊乱无秩序的骨性阴影。 [病理] 骨肉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其成分的多寡,随肿瘤性成骨细胞分化程度而异。分化比较成热者,肿瘤骨多,称为硬化性骨肉瘤,分化比较原始者,肿瘤骨少,称为溶骨性骨肉瘤。介乎二者之间者,即有不同程度的溶骨性和硬化性骨肉瘤。 在肉眼观察下,骨肉瘤的性质颇不一致,有坚硬如象牙者(硬化性骨肉瘤),有脆软如肉芽易出血、瘤骨极少者(溶骨性骨肉瘤),有田生长迅速而血不足, 以致部分肿瘤坏死,形成含棕色或血性液体的囊肿者,有生长迅速而血运丰富,肿瘤组织含有极多的扩张血管和血安,以致肿瘤产生搏动和杂音,形成假性动脉瘤者。 显微镜检查,肿瘤组织的成分亦复杂无常。在硬化性部分的切片中,可以发现不分层,无骨小管系统,排列杂乱、染色颇深的肿瘤骨小梁。肿瘤骨小粱间隙之中,可能有未被破坏的正常骨质存在,与肿瘤骨对比,更显出肿瘤骨小粱不服从生理力线原则的紊乱现象。在溶骨性部分的切片中,则可以发现肿瘤骨稀少或不存在,偶尔或有散在的骨样组织,但肿瘤性成骨细胞极多,分化原始,大小不一,胞浆多少不匀,胞膜不清,胞核大,染色深,分裂多。此外血管丰富,有成窦状者,其管壁系由肿瘤细胞所形成。上,述两种显微镜下的不同组织象, 可能存在千同一骨肉瘤中。此点说明,骨肉瘤一且发生,不论其为硬化性或溶骨性,恶性的程度不可能有绝大差别。除上述镜下所见外,尚可发现两种比较少见的细胞:一为肿瘤巨细胞,胞核多至3—10个,染色颇深,一为异物巨细胞,散在于肿瘤坏死部分或出血部分的周围。其形态与骨巨细胞瘤的巨细胞同。总的说,骨肉瘤的主要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和肿瘤骨。但也可能有一些恶性程度不等的软骨组织小岛,数量小,不能左右骨肉瘤的本质。因此,不应因软骨组织的出现,更变骨肉瘤的名称。 骨肉瘤转移早而迅速,转移瘤几乎完全发现于肺部,通过肺部转移至其他器官者则罕见;局部淋巴结因肿瘤坏死可有增生扩大现象,但很少有转移瘤的存在。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10~25岁的少年或青年: 由畸形性骨炎转变者, 年龄常超过50岁。长管状骨的干骺端为骨肉瘤最易发生的部位。骨骺、 骨干和其他任何部位的骨组织,亦能发生骨肉瘤。 约75%发生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早的主诉为持续的局部钻入样疼痛。剧痛往往不能忍受, 尤以夜间为甚。 因此,患者睡眠不佳,食欲不振,全身迅速消瘦,精神萎靡。疼痛发生2~3个月后, 局部或可摸到肿瘤, 但软硬不定, 且有轻度压痛。 肿瘤周围肌肉萎缩甚早, 使肿瘤部分显得更大。 以后皮肤紧张发亮,色泽改变, 呈紫铜色, 表面静脉怒张, 有时可以摸到搏动, 或听到血管搏动的杂音,故有称为恶性骨动脉瘤者。 患者体温略有增高,体重减轻。化验检查,早期可发现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和血清硷性磷酸酶增加。患者经彻底手术治疗后,血清硷性磷酸酶应立即减至正常含量,如其含量仍继续超过正常水平,即有转移瘤存在的可疑。 肺部和局部摄x线照片为诊断骨肉瘤和判断肉瘤预后的重要步骤。兹从下列几方面来叙述骨肉瘤的线征象: (一)局部软组织肿瘤;如肿瘤发生在骨膜深层,或肿瘤已由骨质内部向周围突破,则在x线照片上可以发现软组织中留影银河不规则的古话去。 (二)骨膜变化: 早期的骨膜变化为三角形骨膜新骨形成, 其次为日光放射样的骨膜反应。晚期因肿瘤向周围扩大,三角形新生骨也随之发生缺损,并向骨干中部推移。日光放射样的新生骨小梁,因受肿瘤细胞的挤压和破坏,形成如毛发蓬松的紊乱状态。最后因肿瘤继续增生,新生骨可完全消失,软组织可显有不规则的肿瘤阴影。 (三)皮质骨变化: 骨肉瘤发生于骨膜涣层或皮质骨本身时,其最早和最主要的变化为一侧皮质骨的轻度破坏和疏松。如肿瘤系硬化性骨肉瘤,除骨质破坏和疏松外,另有不规则的肿瘤骨增生的阴影。因此在x线照片中可以发现组织紊乱,毫无纹理,十分致密的肿瘤骨阴影重迭于疏松破坏的骨质上。 (四)松质骨变化:由髓内发生的骨肉瘤以溶骨性为多,血运丰富, 生长快。骨质破坏系由内向外,迅速广泛,周围均匀,故骨膜反应性新生骨不易产生。x线征象可能为囊肿样,故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五)肺部的变化:肺部转移瘤一般在原发肿瘤出现4—9个月内发现。肺部转移瘤在早期不易觉察,故在肺部x线照片上未发现转移瘤时,决不等于肺中无转移瘤存在。一般每隔2—3个月即应重摄肺部x线照片一次,继续观察至2—3年后,若肺中仍无转移瘤发现,则其发现的可能性逐渐减少。转移瘤多数分布于肺叶边缘,偶尔亦可发生于肺门附近,后者应与钙化淋巴结鉴别。转移瘤呈大小不一的棉球状。生长缓慢者,产骨较多,密度亦高。亦有转移瘤完全不产生瘤骨,故其密度和其他软组织的转移瘤无异。 骨肉瘤和骨关节结核的鉴别,比较容易。后者为慢性疾病,疼痛不剧烈。骨关节结核局部肿胀较大,大多数病例有关节面破坏现象。骨肉瘤很少侵入关节内部。骨肉瘤与其他恶性骨肿瘤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须赖组织病理检查,方可作出最后诊断。 在一部分病例,骨肉瘤与软骨肉瘤之间,有时与骨纤维肉瘤之间,因无病理切片不能明确地区别,但这种鉴别对于治疗的决定及疗法的选择无重大意义。当有必要进行术前活组织检查时,Rb应准备冰冻切片,术者技术必须熟练,手术应在止血带下进行。一经诊断确定,立刻在止血带以上施行彻底手术治疗。但必须认识到止血带并不能完全制止骨髓腔内静脉血液的回流。当活组织检查的结果与临床和x线所见不相符合时,不宜采取以病理诊断为最后依据的态度,必须适当地考虑到活组织检查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再进行切取检查或长期等待观察,坐视肿瘤发展,对患者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全面了解整个病例,既重视病理检查又不忽视临床和x线所见,才可减少误诊。 在实验室检查中血清硷性磷酸酶的测定对骨肉瘤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意义。当血清硷性磷酸酶正常时,它对骨肉瘤的诊断不起否定作用,但当它经常超过6~7单位(甘油磷酸钠法)时,结合其他征象,对骨肉瘤的诊断却起着一定的支持作用。肿瘤经过彻底手术切除,增高的血清硷性磷酸酶不见降低或降低后又重新升高,则应考虑转移瘤的存在。 [治疗和预后] 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以前,对诊断已确定而肺部尚无转移征象的病例,最好采用高位截肢或关节离断术。至少应越过一个关节进行截肢或离断。因此,胫骨肿瘤应作股骨截肢;股骨下端肿瘤应作髋关节离断,股骨上端肿瘤应作半骨盆切除。值得注意的是,肿瘤的扩散部位往往远超过X线所显示的范围。在被侵犯的同一骨干进行锯、凿的操作,都有扩散肿瘤的危险,因止血并不能有效的制止髓腔肿瘤的扩散。术者必须充分了解肿瘤的性质,技术熟练,决定果断,操作敏捷。必要时可先作一个简单斩断式截肢,去掉肿瘤,杜绝扩散的可能后,再仔细修整皮瓣和骨断端。 上述的彻底手术在一小部分病例可达到根治;而在另一部分病例似乎亦有加速转移瘤发生和缩短生命的迹象。对骨肉瘤在采用彻底手术以前(包括活组织检查),进行一个短期的局部放射和全身化学治疗可能有好处。虽然这种非手术措施对已形成的原发或转移骨肉瘤疗效不显著(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药物),但对由手术而扩散的游离肿瘤细胞可能有抑制或甚至毁灭性的影响。这种综合疗法对降低转移瘤发生率能否起作用,有待继续研究和观察。最近有人观察到利用局部体外循环,在彻底手术之前进行化学治疗,可以提高五年生存率。中药和免疫疗法也应用于骨肉瘤的治疗。
采纳哦
2、膝盖疼是缺钙吗
你好,造成膝盖酸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受凉,过度运动,关节炎等。
建议您最好是到正规的医院去就诊,检查一下,明确原因,合理的治疗。平时要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3、髋关节核磁共振成像。
髋关节核磁共振成像。左侧髋关节见团簇状长、稍短混杂不均T1异常信号,T2压脂像呈高、低混杂不均信号,部分向外突出,注入GD-DTPA后呈明显不均强化。
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去做的检查?平时有没有髋关节周围疼痛?
4、骨肉瘤晚期转移到肺部了,长瘤子的那个脚已经开始腐烂了,之前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饭也不怎么吃了,这样
太可怜了。脚腐烂是因为血液不通了,给他消炎吧。让他有尊严的离开。给他吃一点全营养素。每个人都有自己命。不要盼着他死,真的。该走的时候他自然走了。当他还在的时候,想办法让他少一点痛苦。
5、造成髋关节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1.肌肉肌腱拉伤:多有急性损伤病史,局部可有肿胀、压痛、瘀斑,通过B超或MRI可以明确诊断。 2.关节炎:表现为活动时疼痛,疼痛逐渐加重。关节活动性下降,特别是内旋活动。X光片上可以看到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如果年轻人中出现关节炎症的表现需要考虑有无炎性因素如感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或其它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儿童应该排除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或股骨头骨骺移位的可能。可以X片明确。
6、人工髋关节假体松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 手机爱问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是骨肉瘤股骨头置换,如果股骨头松动了是可以重新手术再次置换的,不要担心。
7、关于骨肉瘤转移的问题?
【病理】
骨肉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其成分的多寡,随肿瘤性成骨细胞分化程度而异。分化比较成热者,肿瘤骨多,称为硬化性骨肉瘤,分化比较原始者,肿瘤骨少,称为溶骨性骨肉瘤。介乎二者之间者,即有不同程度的溶骨性和硬化性骨肉瘤。
在肉眼观察下,骨肉瘤的性质颇不一致,有坚硬如象牙者(硬化性骨肉瘤),有脆软如肉芽易出血、瘤骨极少者(溶骨性骨肉瘤),由于生长迅速而血不足, 以致部分肿瘤坏死,形成含棕色或血性液体的囊肿者,有生长迅速而血运丰富,肿瘤组织含有极多的扩张血管和血安,以致肿瘤产生搏动和杂音,形成假性动脉瘤者。
显微镜检查,肿瘤组织的成分亦复杂无常。在硬化性部分的切片中,可以发现不分层,无骨小管系统,排列杂乱、染色颇深的肿瘤骨小梁。肿瘤骨小粱间隙之中,可能有未被破坏的正常骨质存在,与肿瘤骨对比,更显出肿瘤骨小粱不服从生理力线原则的紊乱现象。在溶骨性部分的切片中,则可以发现肿瘤骨稀少或不存在,偶尔或有散在的骨样组织,但肿瘤性成骨细胞极多,分化原始,大小不一,胞浆多少不匀,胞膜不清,胞核大,染色深,分裂多。此外血管丰富,有成窦状者,其管壁系由肿瘤细胞所形成。上,述两种显微镜下的不同组织象, 可能存在千同一骨肉瘤中。此点说明,骨肉瘤一且发生,不论其为硬化性或溶骨性,恶性的程度不可能有绝大差别。除上述镜下所见外,尚可发现两种比较少见的细胞:一为肿瘤巨细胞,胞核多至3-10个,染色颇深,一为异物巨细胞,散在于肿瘤坏死部分或出血部分的周围。其形态与骨巨细胞瘤的巨细胞同。总的说,骨肉瘤的主要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和肿瘤骨。但也可能有一些恶性程度不等的软骨组织小岛,数量小,不能左右骨肉瘤的本质。因此,不应因软骨组织的出现,更变骨肉瘤的名称。
骨肉瘤转移早而迅速,转移瘤几乎完全发现于肺部,通过肺部转移至其他器官者则罕见;局部淋巴结因肿瘤坏死可有增生扩大现象,但很少有转移瘤的存在。
【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10~25岁的少年或青年: 由畸形性骨炎转变者, 年龄常超过50岁,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长管状骨的干骺端为骨肉瘤最易发生的部位。骨骺、 骨干和其他任何部位的骨组织,亦能发生骨肉瘤。最典型位置在管状骨(约80%病例)。股骨远端及胫骨、肱骨的近端是最常发病部位。最早的主诉为持续的局部钻入样疼痛。剧痛往往不能忍受, 尤以夜间为甚。 因此,患者睡眠不佳, 食欲不振,全身迅速消瘦,精神萎靡。疼痛发生2~3个月后, 局部或可摸到肿瘤, 但软硬不定, 且有轻度压痛。 肿瘤周围肌肉萎缩甚早, 使肿瘤部分显得更大。 以后皮肤紧张发亮,色泽改变, 呈紫铜色, 表面静脉怒张, 有时可以摸到搏动, 或听到血管搏动的杂音,故有称为恶性骨动脉瘤者。患者体温略有增高,体重减轻。
【化验检查】
早期可发现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增加。患者经彻底手术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应立即减至正常含量,如其含量仍继续超过正常水平,即有转移瘤存在的可疑。血清铜、锌及铜锌比有助于成骨肉瘤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估计的指标。对于成骨肉瘤患者,血清铜含量增高的程度代表了肿瘤在体内的活动程度。在原发骨肉瘤且无转移的病人,患肢做截肢术后血清铜可降至正常水平。对于成骨肉瘤患者或是伴肺转移者可以出现血清锌下降。骨肉瘤伴有转移者较单纯骨肉瘤患者血清锌低。铜/锌比在单有骨肉瘤无转移患者中,其比值为0.94±0.47,尚在有转移者,比值为2.28±0.48
【X线检查】
肺部和局部摄x线照片为诊断骨肉瘤和判断肉瘤预后的重要步骤。兹从下列几方面来叙述骨肉瘤的线征象:
(一)局部软组织肿瘤;如肿瘤发生在骨膜深层,或肿瘤已由骨质内部向周围突破,则在x线照片上可以发现软组织中留有阴影和不规则的骨化区。
(二)骨膜变化: 早期的骨膜变化为三角形骨膜新骨形成, 其次为日光放射样的骨膜反应。晚期因肿瘤向周围扩大,三角形新生骨也随之发生缺损,并向骨干中部推移。日光放射样的新生骨小梁,因受肿瘤细胞的挤压和破坏,形成如毛发蓬松的紊乱状态。最后因肿瘤继续增生,新生骨可完全消失,软组织可显有不规则的肿瘤阴影。
(三)皮质骨变化: 骨肉瘤发生于骨膜涣层或皮质骨本身时,其最早和最主要的变化为一侧皮质骨的轻度破坏和疏松。如肿瘤系硬化性骨肉瘤,除骨质破坏和疏松外,另有不规则的肿瘤骨增生的阴影。因此在x线照片中可以发现组织紊乱,毫无纹理,十分致密的肿瘤骨阴影重迭于疏松破坏的骨质上。
(四)松质骨变化:由髓内发生的骨肉瘤以溶骨性为多,血运丰富, 生长快。骨质破坏系由内向外,迅速广泛,周围均匀,故骨膜反应性新生骨不易产生。x线征象可能为囊肿样,故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五)肺部的变化:肺部转移瘤一般在原发肿瘤出现4-9个月内发现。肺部转移瘤在早期不易觉察,故在肺部x线照片上未发现转移瘤时,决不等于肺中无转移瘤存在。一般每隔2-3个月即应重摄肺部x线照片一次,继续观察至2-3年后,若肺中仍无转移瘤发现,则其发现的可能性逐渐减少。转移瘤多数分布于肺叶边缘,偶尔亦可发生于肺门附近,后者应与钙化淋巴结鉴别。转移瘤呈大小不一的棉球状。生长缓慢者,产骨较多,密度亦高。亦有转移瘤完全不产生瘤骨,故其密度和其他软组织的转移瘤无异。
【鉴别】
骨肉瘤和骨关节结核的鉴别,比较容易。后者为慢性疾病,疼痛不剧烈。骨关节结核局部肿胀较大,大多数病例有关节面破坏现象。骨肉瘤很少侵入关节内部。骨肉瘤与其他恶性骨肿瘤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须赖组织病理检查,方可作出最后诊断。性程度不等的软骨组织小岛,数量小,不能左右骨肉瘤的本质。因此,不应因软骨组织的出现,更变骨肉瘤的名称。
骨肉瘤转移早而迅速,转移瘤几乎完全发现于肺部,通过肺部转移至其他器官者则罕见;局部淋巴结因肿瘤坏死可有增生扩大现象,但很少有转移瘤的存在。
【治疗和预后】
过去对经活体组织检查诊断确诊为骨肉瘤后,应尽早作根治术。肿瘤位于四肢长骨者,截肢平面原则上应超过患骨近侧关节,但股骨下段发生肿瘤时,据统计,髋关节离断术效果并不比在股骨上端做截肢术佳。位于股骨上端或髂骨的肿瘤,须做半骨盆切除术。位于肱骨上端者,须做肩肱胸壁间离断术。如果肿瘤位置不适合手术者,才采用放疗。
过去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骨肿瘤死亡率很高,文献中经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仅在5~20%左右,1972年Jaffe介绍了使用大剂量的氨甲蝶呤(MTX)和甲酰四氢叶酸钙(CFR)治疗骨肉瘤,有了很大发展。在有效化疗基础上,对成骨肉瘤治疗不是单一采用截肢术或关节离断术,而是可以在有条件的病例中选用人工关节置换,大块骨切除,局部热疗等保留肢体的方法。
8、广州医院骨科排名,求推荐榜
选择医院不是一件小事,要从各个方面考虑,例如是不是正规医院,环境好不好,医疗设施是否齐全,专家怎么样,有没有医保等等。建议去正规具有医保资质的骨科专科医院,是更有保障一些,而且收费更合理~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自己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