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髋关节 > 髋关节稳定性训练

髋关节稳定性训练

发布时间:2020-08-09 14:17:08

1、瑜伽会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吗

瑜伽可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度,也可以治疗膝盖损伤,但是同时,不正确的练习也可以导致对膝盖的伤害。

一、注意髋关节的热身。
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是人体下肢联接在一起的三个关节,髋关节没有足够活动的话,在练习中,就会给膝关节施加过度的压力,让膝关节不堪重负。开始的时候,可以旋转髋部、脚踝,练习蝴蝶式和牛面式等等来加强髋关节的拉伸。髋关节打开以后,盘坐也就容易得多了。
所以在此提醒:当你的髋关节还不具备很强的外旋能力、脚踝和脚背的灵活性与伸展能力的时候,切记不要轻易就去尝试全莲花的练习!否则收获的将是膝关节受到伤害的事实!

二、体式的调整和构建从山式中脚的放置开始。
确信脚掌能够稳定地接触地面,脚掌的四个角点(前脚掌两侧两点,脚后跟两侧两点)要平稳分布在地面上,均匀用力。力量通过脚掌的球部深入地面,脚趾努力张开、保持能够活动。同时注意脚心通过脚弓向上提起。
这样,膝盖两边的韧带力量均匀分布,髌骨能够自由移动,半月板就不容易被过度挤压。另外,腿部肌肉的弹性也会得到加强。因此,建议多多练习山式站立!

三、在膝盖弯曲的体式中保持膝盖和踝关节垂直。
例如在战士式和侧角式中,首先让膝盖位于踝关节的正上方,五趾张开,弯曲膝盖后,髌骨的位置应该和第二个脚趾的方向保持一致。如果有少量的前倾,膝盖也不应该超过脚趾尖。同时注意脚背,不能让脚心往下掉。除此之外核心部位的控制也很重要!

四、避免膝盖向内过度伸展。
在需要腿部伸直的体式中,膝盖很容易向内过度拉伸。比如在三角式和双腿背部伸展式(坐立前屈)中,膝盖的位置往往容易向内撇,这个时候膝盖周围的韧带力量就容易不平衡。
站立体式中,可以稍微弯曲膝盖,让脚掌均匀用力紧紧贴地。坐立体式中,可以在膝盖窝下方垫上一个小毛巾卷等。注意,股四头肌的收紧会避免膝关节过度拉伸的现象!

五、注意膝盖细微的感受及时调整。
膝盖的韧带和软骨以及半月板都是属于感觉不是很敏锐的部位,所以如果当你感觉到有疼痛时,其实伤害往往已经不可避免。因此应该仔细感受身体,一旦有一点点地不适现象,就要赶快做以调整,避免进一步损伤。
如果从体式中出来感到有疼痛,那么实际上伤害已经造成了。应珍惜每一次的练习机会,认真专注对待每一个体式练习。善待自已,在最佳幅度内活动关节,做到在无痛范围内动动。

六、通过平衡体式来加强膝盖的防护。
平衡体式中因为身体需要自我调整来找到最佳的位置,这个时候身体的智慧会合理利用膝盖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力量,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尤其是需要膝盖弯曲的站立平衡体式,效用很好。这种动态的平衡主要通过增强韧带的功能,而不仅仅是肌肉力量,所以还有助于预防将来的损伤。用运动锻炼膝盖,将膝盖固定住的东西仅有肌肉和韧带。锻炼肌肉是很重要的,因为肌肉是重要的支撑结构。如果肌肉松弛无力,膝盖可能有麻烦了。

2、肌肉训练完全图解:核心稳定性训练 一键求助

懂得健身的人都知道核心力量的重要性,可以说它是完成一切复杂动作的基础,不管是室内的足篮排,还是室外攀爬、越野。核心肌群强大,做什么都随心所欲,外形看起来也挺拔;力量不足,则在运动中容易遭受各种运动损伤,比如,最常见的腰椎颈椎活动受限,受过伤的人都知道腰伤的滋味,缠缠绵绵到天涯。。。
核心的基本概念
核心不会是几个局部肌群或是静态动作下能说明清楚的东西,核心应该要把它看做是身体中多种肌群协同合作所产生的一种“能力”。
这个能力最主要发挥在身体对抗重力(外力)时,使身体保持住姿势(结构)的稳定,并且最大化输出身体使用(动作)效益(力量)的时候。
核心的功能性(Function)
核心功能性金字塔
1.呼吸(Breathing)
如上图,最基层的核心功能性是“呼吸”(Breahing),大多数缺乏身体活动的人,会慢慢倾向于使用胸式呼吸,通常呼吸会短浅且无力,因为这种模式的呼吸使肺部扩张收缩的幅度较小,尤其是在需要出力的时候,短而快且浅的现象更会加剧,且容易因为呼吸辅助肌的过多参与,经常就会造成肩颈酸痛不适,在一天两万次以上的呼吸动作反覆执行下,久而久之便会使身体习惯这种错误模式。
而一个良好的呼吸应该倾向于横隔膜(diaphragm)为主导,也是多数人常说的腹式呼吸,吸气时会藉由横膈的下降,使胸腔上下左右前后空间变大,得到360度的扩张,呼吸的效率大为提升,如此一来能直接的使身体处于一个较“轻松且稳定”的状态,便有了进行各项身体活动的利基点,所以才会把“良好的呼吸技巧(能力)”放在整个核心功能金字塔的底部,正是因为它带动了所有功能性的发挥。
2.巩固(Bracing)
巩固一词解释从中英字典查到比较多的会是支撑,但从英英字典里的解释是“在一个已经具有支撑性的东西上再加入其它的东西,使其更为稳固”,所以在探究核心的功能性之后,我觉得巩固这个词应该能更符合其意义。
训练上关于核心的巩固(Bracing)能力,我们通常会先利用像是Plank、桥式这类比较偏静态的动作来强化,目的在于建立基础的稳定力量,接着再转化到比较起来属于动态的肌力训练动作上如:俯卧撑(Push up)、硬拉(Deadlift)、深蹲(Squat)......等等,此时要求身体达到的目标便是要能作出一个稳固的核心,使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传导的过程能够更加顺畅,并且透过循序渐进的反覆练习,让这种“核心稳定”的习惯,变成一种具有可控制性的能力。
3.抗移动(Anti-movement pattern)
位于整个金字塔的最高端,整个概念解释下来很容易会跟上一层的“巩固Bracing”混淆了,因为抗移动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让身体的中心段-脊柱对抗外来的阻力也就是作动作时尽量不产生过多的动作,我们从脊椎的动作解剖来看,抗移动能力最主要被分为“抗伸”(Anti-extension)、“抗屈”(Anti-flexion)、“抗旋”(Anti-rotation)以及“抗侧屈”(Anti-lateral bending)四种,那到底跟前一层的“巩固BracingBracing”有什么不同呢?
两个最主要的差异点在于:
1.控制速度:在前一阶段中,准备时间通常较为充裕,我们可以透过主动意识确定一切都控制好了在开始作动作,但在这阶段训练目的则是要身体必须拥有自发性启动的被动能力,也就是更接近于反射动作。
2.身体位移的平面范围:这时的身体需求应该就是实际上我们要去玩各种竞技运动或是休闲运动的时候了,不管是路跑还是打篮球打排球,开放式运动的特点就是不会有固定反覆执行的平面,都会需要在上下左右前后各种不同平面中去调控自己的身体位置,跟前一阶段肌力训练动作往往平面位移范围很小是截然不同的。
讲完了这些,补充很重要一段话,以上三个层面应该要被视为一个连续性的光谱的存在,之间不存在黑白分明的分界点,用金字塔图只是希望大家能理解经常被忽略掉的呼吸在整个核心功能上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大家能在训练时对于自己该做些什么有个概念
再次强调,“核心能力”这个东西不是只单纯的指特定几块深层肌肉的强健程度,既然叫做“能力”,就应该是一种在想使用的时候会使用、能使用的东西,更甚应该要到不需要刻意控制就能启动,而不是像一堆人把PLANK、卷腹(CRUNCH)这些动作做得又漂亮又持久,但小至日常生活站行坐卧,大至负重深蹲、硬拉或是玩竞技运动时经常腰酸背痛或力不从心。
讲了这么多理论接下来是训练:
空手训练在家就可以完成~
首先,注意呼吸节奏,这一点非常重要,focus on your breathe!!!!
注重动作完成的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
1.站立提膝
相关:平衡能力以及腿部力量
站立,双手平举,与肩同宽,尽可能的提高左膝,在最高点保持约三秒钟,然后缓慢放下,换右腿,动作相同,提起时呼气,落下吸气。
2.侧卧剪刀腿
相关:臀部肌肉,腹斜肌
左侧卧,左手支头,右手支撑,尽可能高的抬右腿,身体保持在一个立面上,最高点保持3秒,回落,做到力竭然后换右侧,动作相同。
3.俄罗斯回转
相关:腹横肌 肋间肌 腹斜肌
坐姿,手交叉,提膝,脚离地,空中回转,左肘部接触右膝,右肘部接触左膝,做到力竭,注意过程中,一直保持脚面离地。
4.侧卧提臀
相关:腹斜肌,肋间肌
右侧卧,右肘支地,左手叉腰,躯干与腿在一个平面,左腿叠加在右腿上,提高髋部,保持身体平直,然后缓慢落下,单侧做十次,然后换另外一侧。
5.卷腹
相关:腹肌,尤其是上腹肌
屈膝,手交叉在胸前,卷腹,让肘部靠近大腿,注意:腰伤未好的JR,谨慎起见,这个动作做半程就好,保持背部贴着地面!
6.仰卧提腿
相关:臀部肌群,下腹肌
仰卧,手放到臀部下方,头稍微离地,(这样可以锻炼颈部肌肉),腿笔直,脚踝伸直,脚跟离地约15CM,膝盖不要弯曲,缓慢将腿提高,与地面约45度,保持3秒后,将腿放下。
7.仰卧摆动提腿
相关:下腹肌,臀部肌群
仰卧起始姿势与上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分开提腿,同时过程中,保持另一只腿在起始位置。
8.仰卧分腿
相关:下腹肌,臀部肌群
仰卧起始姿势与上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面的是提腿,这里是分腿,尽可能打开,然后闭合。原文这个动作的名字叫“hello darlings”,女JR应该好好练习下,效果你们懂得!
9.仰卧单车
相关:全身,难度较大
仰卧,双手抱头,一腿完全屈伸,离地面约10cm-15cm,另一腿膝盖屈伸至胸前,尝试去够异侧的肘部,然后,开始仰卧单车的动作,收腿,伸直另一腿,去够异侧的肘部。注意要确保伸展腿在完整伸直后再回收,确保动作缓慢,以达到最大的锻炼效果。
10.十字交叉-IRON CROSSES
相关:腹肌,肋间肌
仰卧,双手打开,掌心向下,双腿伸直朝天,与身体成90度,头稍微离开地面,然后把腿往右侧地面放,与身体成L形,但是在腿触到地面前,抬起,回到起始位置,然后向另一侧做相同动作。如果觉得难度太大,可以屈膝完成相同动作。
11.陆地游泳
相关:大腿肌群,下背部
俯卧,双手朝前自然平伸,尽可能的抬高右腿和左臂,顶点处保持3秒,缓慢放下,然后相同姿势,抬左腿和右臂。要点:整个过程中保持躯干贴着地面,头微微抬起,平衡整个身体。
12.超人起飞
相关:大腿肌群,下背部
俯卧,双手朝前自然平伸,同时向上抬起双臂和双腿,只留躯干和髋关节还贴着地面。在顶点处停留3秒,感受下背部的肌肉收缩,然后缓慢放下。还可以在起始位置把双手张开,与身体成90度,原版中描述为THE FLYING JESUS,飞翔的耶稣,可以同时锻炼上背部,难度加大。有背伤的JR,多练习此动作!
13.仰卧颈部活动
相关:颈部肌肉群
如果你不想变成四肢强壮,而脖子纤细的怪胎,那么你要开始重视这个动作了!
同样,有颈部疾患的人,特别是办公室一族,请看过来!
仰卧在平板上,将头伸出,上下活动,就像是在点头,将头往两侧的肩膀靠,在中间处稍作停留,将头转向两侧看,在中间处稍作停留。
最后为了锻炼颈部的后部肌肉,俯卧在平板上,头部伸出,将手交叉放到脑后,做点头的动作。
结尾
好了,一共13个动作,大家可以挑选其中几个动作训练,建议每天不超过3个动作。
练完之后,一定要做拉伸或者找个泡沫轴放松,切记!
希望每个人都有一颗强大的“芯”——核心力量。
借用一下网上励志的话,“强壮,不是你举起了很大的重量,而是你可以很平静很轻松地进行一切活动。”这些都是我在囚徒屋上看到的,知识挺齐全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3、为什么说髋部的稳定和灵活和屁股上的某块肌肉有关

你肌肉过紧,没拉伸,肯定影响身体的灵活性啊。脚踝是灵活性,膝关节稳定性,髋关节灵活性,腰椎稳定性,胸椎灵活性。你的膝关节稳定性不足,也会影响髋关节的灵活性的

4、什么叫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就是将「专门用的功能」进行一个正确的使用并强化。这个对专项的竞技运动员尤其重要。

功能,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目的。因此功能性训练可以说是有目的性的训练。功能性训练一直以来被许多运动员和教练员误认为是“专项训练”,意味着有些动作或者动作模式与各个专项相结合。实际上,将功能性训练描述为“运动综合性训练”更为恰当。

(4)髋关节稳定性训练扩展资料:

功能性训练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绝不抬举或承受核心或关节无法负荷的重量。戴上助握带就代表你正试着举起超过握力范围的重量,藉此专注在提升下肢力量。从健力的角度来看,这么做一点问题也没有,但从功能性训练的角度来看,使用助握带会迫使身体做出不自然的动作。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使用腰带支撑背部,或是做杠铃划船时,利用重训椅支撑上肢或头部。这样的辅助最终会造成四肢肌肉过于壮硕,导致核心无法负荷,身体的自然平衡也因而遭到破坏;树干比树枝粗壮是有其道理的。

5、髋关节置换僵硬怎么锻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是至关重要的。锻炼的 目的在于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加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 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锻炼必须遵循个体化、渐 进化、全面性三原则。功能锻炼应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锻炼 后如髋部出现疼痛,肌肉僵硬,经休息30分钟或口服非甾 体抗炎药物不能缓解,应考虑活动过量,此时,需减少运动 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锻炼,不仅是手术侧髋关节和 膝、踝关节,还应有上肢、对侧下肢各关节的活动。根据每 个患者的需要,可进行下列日常锻炼:术后第2天,允许床 头抬高,不超过15°~30°半卧位;术后第4天,可在腋杖辅 助下,离床站立,并开始练习跨步行走;术后第5天,可允 许上卫生间,但髋部不宜超过90°。
上述活动必须在医务人 员指导下,并仅适合假体植入稳定性良好的病例。卧位锻炼 还包括深呼吸;膝、踝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和臀肌的等长锻炼;髋部旋转锻炼,即伸膝位,做下肢内旋和外旋锻 炼,幅度控制在30°之内;屈髋锻炼,即足跟紧靠床面,尽 可能屈膝、屈髋,将足跟滑向臀部,但屈髋不超过70°,不 提倡直腿抬高训练。
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可鼓励患者下地, 双足分开,平行站立,双手抓扶固定物,分别做患肢的屈 膝、屈髋伸髋和髋关节外展锻炼。上述卧位和立位锻炼可根 据患者情况,每天2~3次,每项锻炼至少重复10遍。

6、简述髋关节运动稳定性的机制?

简述髋关节运动稳定性机制,髋关节运动根据长期运动锻炼才能得健康。

7、怎样加强髋关节柔韧性

 1.躯干稳定性
重要性——躯干肌肉,包括支撑腹部、脊椎、臀部与骨盆的身体中部肌肉,对于任何运动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提供了脊柱的稳定,而脊柱稳定才能使人产生更大的力量。无论是速度力量还是基础力量在各种运动中都不可缺少。
问题——影响躯干力量的最常见原因是处于腹部深层的腹横肌软弱无力。人们通常进行的腹肌练习由于动作幅度有限并不能使深层的腹横肌得到有效锻炼。
自我测试——屈膝90度,仰卧,双脚平放地面。两臂伸直放在体侧,手心向下。注意在动作全过程中保持手臂与地面平行,双脚不离开地面。用5秒钟时间以缓慢的动作向上团身至坐姿,停顿1秒,然后用5 秒钟还原。
合格标准:能不借助动作的惯性完成10次以上。
不合格:不能完成10次。通常是在团身起到30度时腹肌无力继续完成动作。
改进方法:每星期进行2次加强腹横肌的练习,要在锻炼开始时做。
练习之一:俯撑收腹
用肘支撑成俯卧撑姿势,身体从肩到脚踝要伸直。用力收紧腹肌,向脊椎靠近, 同时收紧臀肌。这个动作会把骨盆向后旋,并把腰部的脊椎拉直。这样会使腹横肌更多地参与动作。保持这个姿势30~45秒,其间呼吸要浅。休息30秒后再做1次。
练习之二:仰卧慢起团身
与测试动作相同,但是屈膝45度而不是90度。开始练2组,每组8~10次,中间休息30~60秒。 体能进步后可把脚向身体靠近,膝关节成90度。组数可尽量多做。
2.肌肉力量平衡
重要性——肌肉力量的平衡对于有跑步动作的运动项目极为重要,比如篮球与足球。平衡的肌肉会提高跑动的灵活性,减少关节与肌肉可能发生的拉伤。我们不是说所有肌肉必须同等强壮,但是它们的差别应该在合理的比例之内。
问题——当一块或一组肌肉相对过弱,在剧烈运动中它们就可能被强壮的肌肉产生的力量拉伤甚至撕裂。研究证明,股二头肌受伤的最主要原因是与股四头肌的力量相比不太平衡。
自我测试——单腿下蹲手触物
把一个哑铃竖着放在身体前面手可以摸到的地面。一条腿屈膝90度悬在身体后面,下降身体重心,同时双手触摸身前的哑铃。在下蹲的最低点大腿应与地面平行或者更低。稍做停顿后站立还原。
合格标准:能够不抬起支撑腿的脚跟并且腿与臀部不前移而触摸到哑铃。
不合格:不能始终保持脚跟着地,这是股二头肌 无力的表现,而且髋关节前屈肌太紧(见柔韧性部分)。或者脚跟能够保持着地,但是膝向内侧靠及髋内旋,这表明大腿内收肌太紧,肌肉偏弱。
改进方法——在锻炼中每做1组股四头肌动作(如前深蹲与箭步蹲)要做4组股二头肌的练习,包括普通硬拉与罗马尼亚硬拉。大腿内收肌过于僵硬者要练盘腿抻拉。做盘腿抻拉时可盘腿坐在地上,脚跟并拢拉向身体。两肘放在腿的内侧,适当用力下压15秒。休息30秒。共做3组。大腿内收肌较弱的改进方法是每星期练2次保加利亚箭步蹲,每次2~3组,每组6~8次。具体做法是肩扛杠铃站在长凳前80~90厘米。后腿的脚面放在长凳上,前腿脚尖稍向外指。挺胸收腰下降身体重心,直到前腿膝关节成90度。小腿应与地面成直角,后腿膝盖几乎触地。然后立起重复。
3.肩关节的稳定性
重要性——肩关节的稳定对预防因动作重复次数太多而造成的损伤,比如棒球的投球与网球的正手击球,非常重要。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如果较弱就可能 发生关节、韧带与神经的损伤。
问题——肩关节的稳定性差可能是由于肩肌太弱造成,也有可能是其相对肌肉过于强大引起。因此经常进行力量练习的人也有可能受伤。
自我测试——通过观察身体的姿势可以判断肩关节的稳定性如何。做法是侧对镜子站好,肩放松,然后观看镜子中的姿势。
合格标准:肩线直而且正处于耳朵下方。
不合格:肩向前倾成含胸姿势,或者两臂下垂于大腿前面而非两侧。
改进方法:①集中注意力进行将肩胛骨向后拉再靠近的练习,比如坐姿划船、俯身划船及俯身侧举哑铃(做俯身划船与坐姿划船时用宽握距,让上臂在动作完成时与身体成直角)。在锻炼中每做1组胸肌练习(卧推、双杠臂屈伸)要相应地做2组上述肌肉练习与背肌练习(上拉与下拉)。
②抻拉内旋肌,也就是做卧推与下拉时用的肌肉。练法见“柔韧性”内容。
③每周做2~3次,每次2 组,每组10~12次的外旋肌力量练习。具体做法是双手握哑铃站好,把哑铃向上拉起,这时肘关节成90度,小臂垂直向下。然后保持肘、腕与上臂稳定,转肩将哑铃翻到肩上,尽量向后。还原后重复。
4.柔韧性
重要性——柔韧性在任何需要做大幅度动作的运动项目中都很重要,因为柔韧性越好,动作幅度越大,优势就越大。
问题——大多数男性的屈髋肌,即负责抬起大腿的肌肉都比较紧。另外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比较小。这些都是限制运动表现并可能引起伤害的原因。
自我测试——抓举支撑下蹲。双手正握一根杠铃杆或者木棍,握距为两个肩宽。举过头顶,两臂伸直,锁肩,两个肩胛骨向中间靠拢。双脚站距同肩宽,挺胸收腰,眼向前看。下降身体成下蹲姿势,越低越好。保持身体直立,手举的横杆不向前倾。停顿一下后立起,重复1~2次。
合格标准——脚跟始终接触地面,臀部在最低点几乎与脚跟相触。横杠保持在头顶。
不合格——脚离开地面是屈髋肌薄弱的表现。横杠前倾则说明肩关节灵活性欠佳。如果二者同时出现就意味着上下关节的柔韧性都不够好。
改进方法:
①3点抻拉。屈膝,把一只脚的脚背放在身后高度相当于臀部的牢固物体上。(如一个训练凳),脚跟抵住臀部。另一条腿伸直站好,双手卡腰。然后支撑腿屈膝,身体向后下方坐,身体向后靠,让后大腿前部拉紧。保持这个姿势15秒。休息30秒后重复,共做3组,每周2~3次。②肩后旋抻拉。右手握住木杆一端,两脚同肩宽站立。右臂做侧平举;上臂与地面平行,屈肘90度。木杆从上臂后面插到身前,左手握住向前拉,使得右臂向前旋,右手向后移动。保持这一姿势20秒。然后换做另一侧。每侧共做2~3组,1周练2~3次。

8、2髋关节的结构特点是以灵活性为主还是稳定性为主?哪些结构特点可以支撑该项特

是以稳定性为主,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髋臼呈倒杯形,周缘 有肥厚的髋臼盂唇,增加髋臼的深度并缩小其口径,从而可以将股骨头紧紧包住,以增强髋关节的稳定性。股骨头呈圆球形,凸面为圆球的2/3,上面完全为关节软骨 所覆盖,顶部稍后有一小窝,称股骨头凹,为股骨头韧带附着处,内有少量细小血管,股骨头由此可获少量血 液供应。髋关节不但构造相对完善,结构也坚固灵活,其主要功能为负重,将躯 体的重量传达至下肢;其次是运动功能,髋关节可做相当 范围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和环转运动。髋关节是大而坚固的骨骼,坚韧且厚的关节囊、韧带,丰 厚有力的肌肉,均是为了适应上述功能长期衍化而来

与髋关节稳定性训练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