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种动物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包括人类)
-40度以上:极度寒冷,没有足够的衣服觉得受不了.大部分动物都将冬眠.
0~-39度:非常寒冷.人类受不了.
1~20度:有点冷走向比较舒适的温度.大多动物可以耐此温度
20~25度:觉得很舒适,是所有动物觉得最合适的温度
26~35度:比较的热,但还是可以忍耐.
40度:会觉得很热,心情觉得很烦躁,动物一般都躲起来了
41~55度:一些动物将无法生存,人类也会之间减少.
55~65度:是这个温度人类将无法生存..
65度以上:地球走向灭亡.
2、世界上的动物最高可以在多少度的温度中生存?
http://ke.baidu.com/view/431026.html
超嗜热生物,目前最高纪录是121度。
3、能忍受最高温度的动物是什么?
在某些海底火山口生存着一些耐高温的细菌叫激烈火球杆菌 ,这是生活温度最高的,最耐高温的是芽胞。这些生物的DNA或RNA含较多的氢键,所以会比较稳定。
4、动物的温度是多少
每种动物的体温不相同,大致分两类: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温血动物像人类一样的哺育后代的动物,体温都是恒温的,再一定的小范围波动;而冷血动物的温度是不定的,像:蛇、蜥蜴,这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冬天时其体温很低,可以使零下的,夏天时太阳照使体温回升,就可以"活"过来了。
求采纳
5、动物能活下来的最高温度是多少?
200多摄氏度~海洋中的一种生物
6、人的生存极限温度是多少?
人的生存温度极限是大约116℃。这是人体置身其间尚能呼吸的温度。科学家曾对人体在干燥的空气环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做过实验:
人体在71℃环境中,能坚持整整1个小时;在82℃时,能坚持49分钟;在93℃时,能坚持33分钟;在104℃时,则仅仅能坚持26分钟。据有关文献记载,人体能忍受的极限温度似乎还要高一些。实验发现,由于无法透过排汗蒸发散热,人在水中的耐高温能力明显低于干燥空气中耐热的能力。
(6)脊柱动物极限温度扩展资料
体温极限:
人的核心体温为37摄氏度,一旦体温降到36摄氏度,人的反应和判断能力就会削弱;降到35度走路会觉得困难;降到33度的时候,人会失去理智;30度的时候,人们则会失去知觉。核心体温达到24摄氏度时,心跳则会停止。不过,现已知的世界最低体温纪录是13.7摄氏度。
在1980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气温为32.2℃,52岁的威利·琼斯因中暑住进了亚特兰大的格拉迪纪念医院,当时他的体温达到的最高记录为46.5℃,经过24天后才完全退热。正常人腋窝温度的上限通常为37.4℃。如果发热,最高不过达到42℃。
7、大多数动物最适应的温度为多少度
一般恒温在18至23度之间。
8、生物的极限温度是多少?太阳上能否存在生物?
海底的黑烟囱附近就发现了微生物.温度高达几百度
恒星上大概不能存在生命吧,这么高的温度有什么微生物都被一直气化了吧
9、动物物一般生活的温度范围是多少
这个问题就太宽泛了,如果是微生物的话适应性就强了去了,零下一百多,零上一两百都没问题,基本人在有装备的时候能在上面温度下活动它们也能在那种温度下生存,地球上还有哪个角落没有生物吗?
10、世界上最长寿的脊椎动物是什么
作风凶悍、游动迅捷、利齿之下无有活口,这也许是很多人对鲨鱼的印象。不过,在北冰洋寒冷的深海里还居住着一类“特立独行”的鲨鱼——小头睡鲨(Somniosus microcephalus,也叫格陵兰鲨)。它们的居住深度可达水下2000米,体型庞大,成体身长通常在4-5米,游泳速度却只有0.34米/秒。除了游泳是“龟速”,它们还有比乌龟还乌龟的地方:超凡的寿命。
小头睡鲨。图片来源:NOAA Okeanos Explorer Program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朱利尔斯·尼尔森(Julius Nielsen)和同事利用碳14测年法对小头睡鲨的寿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只体长5米的雌鲨的寿命甚至达到了392±120岁!换句话说,它甚至可能是明朝正德皇帝在位时就已存在,或者至少是清朝乾隆年间出世的老寿星。如果属实,这项数据将使得小头睡鲨一举成为目前已知最长寿的脊椎动物。尼尔森的研究论文[1]今天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小头睡鲨主要的栖息地是北冰洋的北部,但是人们也同样在墨西哥湾以及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岛这些相对‘热带’的地区发现过它们的踪迹。因为即使是在这些地区,深海的温度同样是很低的。”尼尔森在电话中向果壳网科学人介绍道,“小头睡鲨可不在乎沙滩上有没有棕榈树,对它们来说,那里的深海一样可以生活。不过总而言之,它们还是在北冰洋逗留得更多。”由于小头睡鲨的生长速度很慢,每年甚至还不到1cm,而它们的成年体长又极大,因此它们的寿命就成为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
在鲨鱼眼睛中窥探年龄
在2010年-2013年间,研究者从商业渔船和科研项目意外捕捞到的小头睡鲨中选取了身受致命伤的个体,对它们进行安乐死。这些个体的体长会被测量,并被摘除眼球——它们的晶状体核是研究者推测它们寿命的关键所在。
在格陵兰西南被意外捕捞到的小头睡鲨。图片来源:Julius Nielsen
“小头睡鲨几乎没有可以用来测定年龄的组织。因为不像硬骨鱼类那样拥有钙化的组织,事实上大部分鲨鱼的年龄测定都不容易。”尼尔森介绍道,“不过我们也不是第一批要面对这种问题的人。比如有其它研究者就在研究鲸时用到了眼睛。我们也因此得到许多启发。晶状体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组织,在它的内部有非常多的结晶态的蛋白,这些蛋白结晶在代谢上是非常不活跃的,你几乎可以把它视为活的生物体中‘死的’组织。”尽管如此,晶状体还是不断生长的,大的鲨鱼个体里的晶状体就比小鲨鱼的要大。“于是我们把晶状体一层层剥开,取得最核心位置的晶状体核——这一结构中的蛋白质在鲨鱼还是幼崽的时候就有了。”
有了这些小头睡鲨的晶状体核,尼尔森采取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g,也称碳14测年法)来估测它们的大致寿命范围。在所有的样本中,最大的两条小头睡鲨的寿命分别预计为335±75岁和392±120岁;体长小于3米的小头睡鲨应该不足100岁,而体长达到5米的那些庞然大物们则至少应该已经有了272岁的高龄——如果估计准确,它们的寿命已经打破了弓头鲸(Balaena mysticetus)保持的211岁的脊椎动物长寿纪录。这批小头睡鲨中最大的鲨鱼体长为502厘米,而按照研究者的估算模型,小头睡鲨的体长极限可能是546±42厘米,这也确实很接近目前发现的小头睡鲨的体长纪录。
为什么它们能那么长寿?
小头睡鲨为什么会拥有如此长的寿命呢?“我也不知道。”尼尔森表示,“不过,小头睡鲨是一种冷血动物,它们居住的环境温度也非常低,它们的体温和环境温度都大约在-5℃到-1℃之间。而且,它们的游速非常慢,吃的可能也不多,或许它们还能够保存能量,而不花费太多。总之,如果你的体温很低,消耗的能量也不多,那么你的代谢水平就很低。”但他也指出,北冰洋海域还有很多其他鱼类,它们并没有这么长的寿命,北极鳕就一般活不到十岁,所以水温并不能解释全部。“小头睡鲨肯定还有着它的秘密,只是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我们希望能够有进一步的研究来更好地了解小头睡鲨,是什么阻止它们的细胞死亡,又是什么保证它们的心脏可以跳动这么久。”
研究人员朱利尔斯·尼尔森
同样有待阐明的问题还有很多。小头睡鲨怎么捕食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小头睡鲨的游速实在太慢了,有很多人甚至认为它们是食腐鱼类。但是我个人认为它们可能是一类更积极的猎食者,一种埋伏型的猎手。它们的食谱里包括了大西洋鳕鱼、狼鱼、鳐等鱼类,鳍足类也常常成为它们的猎物。但是它们具体的捕猎手段至今还是鲜为人知的。”
不过,这些长寿的鱼类倒是常会被人类意外捕捞,也有因捕鱼器具而受伤的状况。“我们其实还都不清楚小头睡鲨的种群数量大致是什么样的,总体来说我并不认为小头睡鲨已经到了面临生存威胁的程度,但是它们肯定对人类的开发相当敏感。北冰洋环境在经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该要对它们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保护它们。”尼尔森说,“但在我们对政策制定者说‘我们得这样那样做’之前,我们必须掌握关于如何保护这些动物的知识。”
在格陵兰北被科研船只Sanna号放归的另一种小头睡鲨。图片来源:Julius Nielsen
光知道岁数还不够
谈到未来的研究,尼尔森对于小头睡鲨的一切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们现在知道它们很长寿,这可以进一步引出一系列有趣的话题,比如它们何时何地出生、长大、寻觅配偶、繁衍后代。”他说,“我们知道如果给一只小头睡鲨安上标记,三个月后它能跑到距离捕获地点1000千米远的地方,这个迁徙距离是很远的。我猜想它们必定会有一个关键的区域比如繁殖的区域,我对这一点很感兴趣。另外,这么慢的鱼是怎么捕猎的,不同区域的种群之间有着怎样的遗传差异……这一系列最最基本的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目前最迫切想要知道的东西。”
一头小头睡鲨在格陵兰迪斯科湾游到近海面的位置。图片来源:Julius Nielsen
尽管小头睡鲨在北冰洋地区的名气着实不怎么样,渔民们常常捕捞到它们又无法处理,其他研究者甚至在开发将它们具有毒性的肌肉组织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手段。然而,对于在深海中纵横了数百载光阴的小头睡鲨来说,在工业发达的时代死于横祸绝不应该是它们应有的宿命。希望尼尔森的进一步研究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小头睡鲨,让我们至少可以对它们的繁殖海域进行保护,或许这些老寿星们才能继续保留昔日的风采。
内容源自: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健康TV),专注权威易懂、好看好玩的大健康视频制作与传播!
参考文献:
Julius Nielsen et al. Eye lens radiocarbon reveals centuries of longevity in the Greenland shark (Somniosus microcephalus) Science : Vol. 353, Issue 6300, pp. 702-704 DOI: 10.1126/science.aaf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