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太极拳脊柱崩弹

太极拳脊柱崩弹

发布时间:2021-07-17 14:30:56

1、如何解决太极拳练习中的断劲?

断劲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思想意识没有把一套太极拳看成是一个整体,而是当成了一个一个单独动作,这个动作完成了,再进行下一个动作,这就造成断劲。动作转换时,不放松,尤其是各个关节部位在没有松开的情况下,就急于变换下一个动作,也会出现明显的断劲。动作不圆活,直出直入,棱角明显。

2、中华太极拳中讲得“绞别劲”是什么劲?

太极包含多种劲:沾粘劲、听劲、走劲、化劲、引劲、拿劲、发劲、借劲、开劲、合劲、绞别劲、符合劲、钻劲、崩炸劲等等!
就是推手以巧破千斤的劲道。
化劲;对方来攻我方化解。
沾粘劲;对方出什么招式我方都进着他的劲还击。
借劲;以力借力。
钻劲;就好比一种寸劲。
拿劲;就是擒住在借发力。

3、太极拳如何练习开肩和开胯?希望能得到具体指导,多谢

太极练习开肩和开胯的方法:

1、开肩

掌心内含,撑起来就可以了。脚趾也是一样的也是轻轻的抓着地面,手指脚趾都是同样的,轻轻的绷起撑起。

要做到两肩崩弹,感觉到劲力能打到指尖,而且能够弹出去再自动的弹回来,这样效果就到了。并且从外形来看的话整个手臂会有颤动的感觉,从声音来听的话,肩部会发出“嘭嘭”的声响,需要在数量上多累积,由量变到质变,这点非常的关键。

2、开胯

时刻保持前后运动状态,切忌左右拧摆。多移重心有三个前提不得违背:一是固膝定脚,二是立身中正,三是裆的运行路线要接近直线。横向开步脚要齐,纵向开步要控制角度,左右横向开步时,两脚尖要在一条直线上。

(3)太极拳脊柱崩弹扩展资料:

1、练太极拳要求裆要开,圆撑、虚撑、虚灵,实质上是对胯骨的要求,若要开裆,胯根必须松开撑圆。胯不开,裆为人字夹裆。

2、初练时,可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肉。肋骨下的腹肌要放松,这样使体重落到胯骨之上。进行运动时,只须注意胯的旋转,就能带动腰部的旋转。

3、下肢的内撑外裹,也全凭胯关节的松活圆转,上下肢的灵活性全靠胯的领带。拳势中腰胯的平行旋转甚多,发力就是在胯的旋转速度加快时产生。引化来力也只须松转而避之。

4、关于为什么打太极拳后身体越来越差的问题。

恩...问题不少,咱们聊聊天,就算相互的一个小交流吧。
赵堡的架子基本还是母型,不错的东西。
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给你讲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流传了很多年,因为很有教育意义。
从前有个技击水平很高的老师,门下有很多徒弟,有一天老师的邻居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拜师,希望看在往日多年邻居的情分下教教孩子,但是他的孩子是个傻子(弱智),老师碍不过面子只好收下了,但是只教他三招,两拳加一腿。老师技击水平非常高,经常交流,所以很自负,5年后一个曾经在交流中被他打伤的人找上门来想报仇,此人显露了一下功夫,老师自觉难以取胜,遂不想接手,后门下首徒代师比武,三招两式便败北,老师面上更无光,仇人便就此讥讽,此时傻子发怒冲向仇人,每每发招就三招,但令仇人无法招架,更无法破解,最终胸中一掌,小腿中一腿,被傻子拍倒在地,吐血败北而去,临走时言:有徒如此,师必盛之,今生报仇无望。仇人走了,师父晚上静坐了一宿,第二天带着所有徒弟到傻子的练功场,用手指着被傻子打出树上的凹坑说“你们天资聪颖,但缺乏耐心,以往自以为是之事,必当为是,今后练拳当如傻子”
从那以后,基本上老一辈的老师,都会对自己的徒弟说“练拳如傻子”,这里是一个典故,意义就一个,因为你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老师怎么教你便怎么学,如果,还要自己抖点小聪明,自己胡琢磨,那就背道而驰了。传统武术很强调水到渠成,一步步积累而成,你看似无用之处,往往才是精华。切不可因其无用,而废之。
讲完这个故事,你第一个问题自己就有答案了吧,还有一句老话儿,送给你——“吾意虽善安知天下无有善于吾者,吾艺虽精安知天下无有精于吾者”?
现在说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两个出发点,第一,你真的喜欢武术吗?这个问题我每年都在问自己,因为学习武术是一个异常枯燥的过程,领悟与体悟又是一个令人抓狂崩溃的过程,除真好此道之人,否则终难有成就。第二,你了解你的师父吗?给我感觉你和你师父根本不熟,可以算陌路人,但是却有敬畏,你从心里就没和你师父进行靠近与交流,甚至还抱着怀疑的态度,彼此都隔着面纱,如何学拳?师父就如同你今生的再生父亲,拜师帖一递,一个头磕下,一杯茶敬过,那就是你的父亲了。学拳,学的是老师的拳,练的是自己的拳,还要学老师的人品与性格。
你先给出自己这两个答案,然后你自己再想想应不应该学,值不值得学,所谓怀疑,上百年的东西了,经过无数人的改良,凭一人之力就去怀疑,有点儿戏。其次,你怀疑自己,但是,你才练多久,一个体操冠军4 5岁就要训练,15 18岁拿成绩,十多年,你才多久,你是在怀疑自己吗?你根本就是不了解自己。
咱们再聊聊第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引申到锻炼身体的层面了,首先说基本功,基本功必然是有,但是老师未必教,让一大群血气方刚的青年,成天就重复几个简单的动作,傻子才跟你学呢,所以老师有老师的考量,基本功会告诉你,但是不会让你真去练,师父领进门,学艺在个人,东西告诉你了,回家练,此后天天找老师交流。其次,我们从来没说太极拳的基础是站桩,太极拳是活桩,什么叫桩?古文有言——“定式为桩”,太极拳行拳过程中,无一刻不在动,但无一刻不在定,这就是阴阳,动中找静,这是太极桩,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从静找动,对不起,那不是太极拳的东西。
所以,这个问题很简单,身体不好必须调理,这是中医的说法,武术也是一样,所以,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晚上锻炼,练练听力眼神胆气,按时吃饭,年轻人,14天,差不多就能恢复回来,对了,还要少淫思,少妄想,这些都耗气血,练的虽不是童子功,但是有句老话一定要记住“精养灵根气养神,养根养气固根基”。没事多跑跑步,多游泳,累了就休息,也不必过量。
此时注意,练拳时,不可发力。
第四个问题
实际上交流不是让你去技击,每天把自己的身体感觉告诉老师,他是过来人,他见过很多练武之人,总有可借鉴之处,你把感觉告诉老师,老师由此可以判定是否你现在身体状态正常,调养身体还是靠自己,你天天熬夜酗酒抽烟,我备十根大人参给你,你该损还是损。
正如我前两天说的,你技击能力可能提高了,但是身体损了。
拳可以打,不可发力,跑步与游泳则适量,等待精力恢复以后,再刻苦练拳。
不知道你改没改呼吸方式,改了的话最好,但是千万别用太极拳的呼吸方式去跑步,那样你会晕过去的。
********************************************************************************************************
关于补充问题
中国武术近代史上我崇拜过两个人,第一个是尚云祥,形意拳大师,也是国民29军的教头,29军的大刀术,就是他创的,名为“破锋八刀”,他也是中年才习武,和你一样,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他做到了。第二个人是薛颠,同样是形意拳大师,我第一次知道薛颠的名字与事迹,是1987年,同年知道的叶问,他是个武痴,一生好武,最终为寻得突破,走上了“邪路”。
这两个人身上的特性,代表了武术与人生,由此赢得了后代尊敬,虽然我不是形意门人,但是无限崇拜,所以您说您40岁,在我看来,不算什么。
武术是什么?武者攻也,术者变也,攻敌之变化谓武术。
太极拳是一门拳术,是拳术必然有技击性,没有技击性就要被历史淘汰,学太极拳,不学技击,那等于就是没学,你可以不去技击,但是不可不学,我还是给你举个“筷子理论”
父母教给你怎么拿筷子,但是不告诉你筷子是干嘛用的,你一生也不知道筷子是用来吃饭的工具,当你会用筷子吃饭时,你会发现,你对于筷子的拿法,对筷子的用法应用的更加熟练,日趋成熟。
同样,一门拳术,不光是太极拳,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用,避开技击而行,那一生拳术难有提高,避开技击,太极拳基本上没有什么锻炼效果可言,不如去跑跑步,爬爬山,明白技击以后,你才明白什么是太极拳,怎么练太极拳,怎么养生,怎么用阴阳角度明事理。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面写了一句令后人触目惊心甚至规划武术发展的话——“既得艺,必试敌”,不明白技击,不去技击,武术仅仅就是一套广播体操。
然后说桩的问题
现代武术已经规范了,把桩功规范为两种:一种是动桩功,一种是静桩功。
太极拳与八卦掌就是动桩功,所以它很难,要求在不断的运动中找静,运动中找桩。
形意拳与意拳是静桩功,但是练好也很难,要求在静中找微动,静中找桩。
你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找桩,那不是太极拳的东西,是别人的东西,两个东西表现效果有些区别,练法也有区别。
太极拳的内劲像海浪,连绵不绝,没有大,也没有小,敌人强则强,敌人弱则弱,一波一波无枯竭,最简单的就是推手中的双打轮,粘黏连随全凭着自己听,只要不丢,能把对方累趴下。
形意拳的内劲像炸弹,凶猛且霸道,不论敌人强弱,皆摧毁之,劈崩钻炮横所像披靡,当然形意拳后人误区很重,很多人练的是形意,但打出来根本不是形意,让人看了觉得味如嚼蜡。
如果你和两位大师切磋过,就会有如下感觉,跟太极拳大师打,别想逃,跟着走,别想拆招,跟着化,别想打过他,只拼体力与耐力吧,如果你不是一个绝顶高手,就应该明白你所学的技巧与招数根本就用不上。
跟形意拳大师打,你别想进去,你会永远在外门,人家一上步,甚至不用出拳,你就能被趟出去,水平次点的,你可以与其拼个整劲,拼不过就1个照面的事儿,与其说是被打飞,不如说是被放出去,如同炮弹。
但是,这么多年来,我还未遇到一位真正会发人的老师,都是学会了放,发放是两个层次,但是好像发人的方法,仅仅存在了书中。
令人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居然将这两个东西混为一谈....
还是那句话,你问问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真的喜欢武术吗?喜欢就练,不喜欢别耽误功夫,没有技击性的武术能锻炼身体,绝对没有你跑步的锻炼效果大。

5、请问太极拳真的是骗人的吗?

现在的太极拳我不觉得还有人真的会。
我家二爷爷是学螳螂拳的,祖传的拳法,他也会打套路,但他小时候教我拳时却很少让我打套路,套路只是让我平时热身用,他教拳一招就是一招,不会连起来教,如果把他教的拳连起来打,那会非常难看。
比如双风掼耳,那就是上步双拳横抡太阳穴,绝不会让你先黑虎掏心再野马分棕最后再连双风掼耳。
因为每一招都是奔着让人失去反抗能力去的,像打咽喉掏下阴,这些招都是有的。
如果说我长大后见过什么像的拳法,那就只有当兵时学的军体拳了,一招一式都是有意义的,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
我二爷爷说他小时候就是这么学的,家传的拳是能打人的,套路也是必学的,不过套路不是为了练拳,学套路是为了糊口。
因为以前人穷,武师更穷,有时候为了糊口,一旦落魄了,需要上街卖艺讨口饭吃,这时就需要打套路,说白了就是用来表演,怎么好看怎么来,实际上学拳却不能那么随便,因为你用套路那大开大合的动作,根本不利于发力。
所以我觉得太极拳传到现在基本已经失传了,你说太极拳讲究松,下盘要松垮,还有很多下胯的动作,这有什么用?
别人打过来,站都站不稳,又怎么卸力打力?
除非是拍电视剧,不然凭借人类的反应,想要后发制人,前提至少也要下盘稳,武术中最讲究马步稳,可我真不觉得太极那看起来仙气十足的松胯能稳。
虽然咏春也在擂台上被人摩擦,但我觉得咏春确实真能打的,因为咏春是南拳,南拳讲究短打,套路少,多数时间不是拿来练套路,而是需要打梅花桩木人桩或者墙靶。
所以像洪拳咏春这些拳法,虽然打起来难看,但真的是能打死人的。
都说长拳短打。
北方很多拳种多喜欢研究大开大合的长拳套路,所以我真心不觉得那些拳种还有几个没失传的,就我知道能保证还有传承的,大概也就是少林寺了。
因为少林寺有不外传的心意把,没什么套路,属于北方短打拳种。
其他可能还能打的,应该就是八极拳七星螳螂拳以及形意拳的半步崩了,因为这些也属于短打。
其他的拳种,特别是太极拳,我觉得最多只能算是健身操。
太极拳我猜如今就算没失传,那也是快了,等老一辈死绝了,估计太极拳连健身操都算不上了,因为根据体育总局武术协会等“高等部门”精简改良以后,太极拳是越来越漂亮了。
特别是最新版的28式,堪称完美的太极舞,你练太极的不学还不行,因为这是武术比赛的评赛套路,逼着你学呢。呵
如果说太极拳还剩下什么的话,大概也就是最基本的八式五步了,要是传说中的拳打千遍,其义自见是真的,那么蕴含太极精髓的八式就是唯一能保留太极拳真意的精华了。

6、开胯不收胯很危险吗?

开胯很重要,能使身体变得柔软,也能让腰部挺直,但收胯也同样重要,但往往却被人忽视。收胯不但可以提臀,可以防止胯太宽,也避免让,盆骨变形。

开胯、收胯只要坚持练习,大腿减2cm、小腿细1cm根本不再是梦想。而且收胯也可以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好处很多。

(6)太极拳脊柱崩弹扩展资料:

1、腰胯不分

“活胯”与“弹胯”差距巨大,“胯”与“肩”相合,可以体现出身体的活,而“弹胯”是用胯根大筋崩弹而出,是一种被动发劲状态,跟肩相合,可以使身体变得暴烈而灵动!而传统拳中通常所说的“腰劲”。

其实并不是腰椎的拧转,而是指将腰椎向后撑开,使脊柱成“弓”,要的是纵向的崩弹。一味看拳谱练,会形成很多的误区,想当然用“腰椎”横向拧转发劲,会损伤脊柱。

大家都知道“脊”有纵向的支撑力,但却没有横向劲力,横向劲力来自于“胯”,纵向的脊柱崩弹却得益于“腰椎”的后撑,“螺旋”是由胯的拧,脊的弹相合而撑成,明白这个道理,功夫就不容易出偏差。

2、裆胯不分

胯和裆是两码事,"裆"是两腿所夹之角,而"胯"其实是骨盆之位的一块地域。裆和胯很容易混淆,且在隐私部位,难以示范。,不能简单地把开胯理解为横叉,压腿等。

7、太极拳的9大口诀是什么,我只知道2个<<太极阴阳决>> <乱环决>>

全部给你,好好看,好好练,祝你开心

太极拳九决原文

(太极拳九决原文

(一)全体大用决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扎衣生
斜走单鞭胸堂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情
贴身撩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列成
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猴
坠身退走板勉励,斜飞着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
腕中反有臂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栏手刺,左右份脚首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转肋踩,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着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功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脱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边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为锋
上步起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连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二)十三字行功决

十三字:棚.履.挤.按.采.列.肘.*.进.退.顾.盼.定。
棚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功
搭手偻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退
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
来势凶猛洌手用,肘*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过敌上前迫近打,顾主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
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三)十三字功决

蓬手过拥摸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棚要上采列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履挤二法趁机使,肘*功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功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四)八字法决

三换二履一挤按,搭手过棚莫镶先
柔里有刚功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功守要采咧,力在惊弹走螺旋
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为先

(五)虚实决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动
练拳不暗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
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六)乱环决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秒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手脚挤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七)阴阳决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八)十八在决

棚在两臂,履在掌中,挤在手背,
按在腰攻,采在十指,列在两舷,
肘在屈使,*在肩胸,进在云手,
退在转舷,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
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九)五字轻决

按从侧方入,闪展无全空,
但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
软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
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使,
软非用拙力,拥臂要圆撑,
接进圆活力,摧坚战敌锋,
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
挤他虚实现,推开即成功!

太极拳秘诀原文以及太极拳九决注解,均抄录于太极拳理论书籍中,难免有错处,读时应谨慎!

8、太极拳如何习练?

怎样练习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瑰宝,集健身,技击于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怎样练习太极拳呢,怎样练习才能达到健身、技击的效果呢?这在各类拳论中,前辈们早已阐述过。现笔者结合老师的教导和自身练拳的体会,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放松
1.体松。即身体放松。身体各关节,部位的机肉群不紧张,肢体在受外力时,各关节自如转动,而不是使身体成为僵硬的整体。这种状态下的身体是由各灵活转动的局部构成的。受力时则分解为局部,发力时则合为整体。这样,才能化解来力,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反击能力。这就是真正的放松了。

2.精神放松。我认为,放松就是在大脑的支配下,肢体有意识地、能动地松弛,无论什么情况,精神都不紧张,心中自然,无论发生何事,泰然处置,从容应对。

王老师所教放松方法是:在运动中着重注意肩、肘、手和胯、膝、脚上下三节的放松。在练拳时,要以无极桩的要求为标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向下松垂,一直松到脚底涌泉穴,无丝毫上挺之力。要多做旋腰转胯的运动,两脚开立,脊柱正直,左右转动腰胯,膝、踝亦随之转动,两手臂自然地随之左右甩动,有利于肩部的放松。

蒙王成老师教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自己身体的肩、胯等关节就能很快松开了,手臂的反应也更加灵敏,一次,和别人推手时,在对方大力推来,我没加思索,轻轻一摆,化开来力,手自然接在对方肘下,随手一领对方出去老远;对方和我都很吃惊,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我这才体会到,王老师讲的只要放松好,自卫、进攻的招式自生的道理。

二、浑圆。松的问题解决之后,就要解决浑圆的问题。有的人练了一辈子太极拳,一趟拳形容出来,仍是有凸凹处,不饱满。就是浑圆的问题没解决。所谓浑圆,就是浑厚、圆活、饱满。在练拳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沉稳的内劲在里面。看王成老师练拳,就可以体会到浑圆之韵。在他使用顺拦肘时,尚未触身就感觉到一股很大的力逼迫你向后跌出,这就是浑圆的效果。

三、旋转。旋转的问题是应该与浑圆同时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太极拳是圆运动,但这个圆不是平面的圆,而是立体圆,是以脊柱为中轴的公转(源动腰脊、旋腰转胯)和上下肢自身的自转(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转腿)相结合的旋转,即所谓的蜾旋运动。如果圆形运动没有螺旋式贯串其中,这个圆形运动仍然是走的直线。所以,要想解决旋转问题,即达到螺旋运动,必须做到:

第一,在练拳时,要使脊柱正直,不歪不倒,所谓立身中正,以脊柱为轴左右旋转。

第二,在每个式子中都要注意起、承、转、合四个阶段,尤其是上式结束向下式子过渡过程中,要充分做到主旋转。

第三,上肢以手掌的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翻转为标志,始终进行旋转运动,而不是无变化的直来直去。

第四,以脊柱为中轴的旋转要和上下肢的转动相配合,相一致,以主动手方向为准,始终是向着同一个前进方向。这就是在公转的基础上进行的自转,从而增加手臂旋转的劲力。如与人接手时,螺旋钻入的劲就会大大增加,而不是产生方向各异的分散劲,即所谓的“整劲”。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浑圆呢?我认为,上肢在做每个动作时,适当地处于弯曲状态,并微有外撑、前钻之意,左右手对称撑圆运行中动作都以弧线构成。下肢要圆裆、开胯、进退转换要走弧线,避免直来直去。这样,身体上下肢圆撑,虽未用力,却有一种顶天立地,支撑八面的感觉。就象一个充满气的球体一样。这时,你就会气血顺畅,达于四梢,手指有一种发麻、发胀、针刺的感觉。

9、浅谈练太极拳如何练到“震动”,“波动”

简单说,灵感、直觉等,应该有相应的波动性质的物质载体,这种不熟悉的物质载体,可能是“宇宙中的暗能量”(属于传统哲学“炁”的范畴)。世界的所有物质,包括电子、质子、中子和原子以及所有的宏观事物,也都有与其本身质量和速度相联系的波动的特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就是说人的力点从脚(丹田)发出后,有损失,如不损失那就是说:“用意不用力”、“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整个过程运动,是把力从脚传递到手(运劲过程——按:我在此可以说它就是一个振动传递或波传递的过程),在过程中去最大程度减少无关部位的损耗或减小相关部位的阻尼……如人在气垫上走(跑)时、冲浪等运动时一定要随波。那就是带给我们一个思考,如何去练好太极拳了,如何做到阴阳互济,如何做到手足相通,瞬间一动即刻将足上之力全部传递(震动、波动)至手或身体表面的其他部位,产生“不加力而力自彰”的效应……
如形容人出拳(掌)有力和速度快时,会说出拳(掌)带着声音,它就是与空气产生振动的效果。
如打血肉之躯,用一瞬间的震荡力(在此说的是震荡),轻者可令其神识暂空,气血滞缓,立时能制住其形体,如被点了穴一般。重者震断其筋脉,取其性命。所以,在施劲之时,这抖颤之力要自行掌握好,轻重有度,以控生死。选择穴位而振,尤增效果。
声波、光波、冲击波等波同样都能杀死人。
看到这您去感受一下您心脏的震动(振动)、脚与大地接触的震动、外部撞击您的震动……感受一下血液、水波、风波、声波等的“波”动……
1、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ality)
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震动的微粒子的解说——量子论。
微粒子的振动+平动=波动粒子。
在经典力学中,研究对象总是被明确区分为两类:波和粒子。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光,后者则组成了我们常说的“物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这一假说,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这被后来的电子衍射试验所证实。
2、共振创造了世界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在一次剧烈的大爆炸后产生的。而促使这次大爆炸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共振。当宇宙还处于浑沌的奇点时,里面就开始产生了振荡。最初的时候,这种荡振是非常微弱的。渐渐地,振荡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并引起了共振。最后,在共振和膨胀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一阵惊天动地的轰然巨响,宇宙在瞬间急剧膨胀、扩张,然后,就产生了日月星辰,于是,在地球上便有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也有了植物蓬勃葳蕤、动物飞翔腾跃。
共振不仅创造出了宏观的宇宙,而且,微观物质世界的产生,也与共振有着密不可分的干系。从电磁波谱看,微观世界中的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是以波动的形式传递的。宇宙诞生初期的化学元素,也可以说是通过共振合成和产生的。有一些粒子微小到简直无法想象,但它们可以在共振的作用之下,在100万亿分之一秒的瞬间,互相结合起来,于是新的化学元素便产生了。因为宇宙中这些粒子的生成与共振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粒子物理学家经常把粒子称为“共振体”。
既然共振是宇宙间一切物质运动的一种普遍规律,人及其它的生物也是宇宙间的物质,当然共振也是普遍存在于这些生命中了。
人除了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都有其固有频率外,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也会发生共振现象。类似的共振现象在其它动物身上也同样普遍地存在着。我们喉咙间发出的每个颤动,都是因为与空气产生了共振,才形成了一个个音节,构成一句句语言,才能使我们能够用这些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情感和进行社会交往。
许多动物身上还存在着其它一些形式的共振现象。炎热的午间,蝉儿发出的“知了、知了”声;宁静的夜晚,蟋蟀发出的“叽—嘶”声;还有不知疲倦的大肚子蝈蝈的鸣叫声,尽管这些昆虫的声调大不相同,但其中的共同之处都是借助了共振的原理,都是靠摩擦身体的某一部位与空气产生共鸣而发声。除了昆虫之外,鸟类也是巧妙地运用着共振来演奏生命之曲的大师,它们运用共振所发出的圆润婉转的鸣叫声,是自然界生命大合唱中最为优美的声部和旋律。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共振,世界将会失去多少天籁、大地将会变得多么死寂!
3、万物生长靠共振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也可以这么说:万物生长靠共振。因为我们所熟知的植物的光合作用,亦是叶绿素与某些可见光共振,才能吸收阳光,产生氧气与养分。所以没有共振,植物便不能生长,人类和许多动物也就因此会失去了食物的来源。也就是说,没有共振,地球上的生命便不能长期存在。
4、音叉效应
音叉效应指的是,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由于音叉效应的存在,也有可能产生微小的扰动就带来巨大影响的情况,比如雪崩。
在警匪片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这样的情况,珠宝店里的贵重珠宝都是放在可以防弹的特殊玻璃里面,就是说这种玻璃特别坚硬,子弹都打不透,锤击也无法敲碎,但是却可以用音叉振动,当选择的音叉频率和玻璃的谐振频率一致的时候,玻璃却会哗啦一下裂成碎片。这种通过感应对象用巧力而不用强力的方式我们把它称作音叉效应。
一个更通俗的表达音叉效应的词是共鸣,当互相作用的双方产生共鸣的时候,就可以激发出特别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
共鸣体现的现象是: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由于音叉效应的存在,也有可能产生微小的扰动就带来巨大影响的情况,比如雪崩。
5、单自由度系统的线性振动
指可用一个来确定系统位置的线性振动。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许多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可由此引出。它包括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
简谐振动 物体在与位移成正比的恢复力作用下, 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按正弦规律作往复的运动

10、太极八卦怎么破解

内家拳(太极拳)导论
太极拳为全球第一大拳种。中国武术国粹代表拳系。中国三大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它是用身体诠释和表达中国传统哲学的学问。
武术区别于其他门类学问的本质,就是具备克敌制胜、强身自卫的功能。任何一种拳法,都是从实战中创来,太极拳更不例外。
一般人认为,与人相争,胜在力,所谓力强胜力弱;胜在速度,所谓以快打慢。
而中国拳术更注重,巧胜,智胜。但不代表不注重力量与速度,而是强调对力量和速度的过程控制,以期达到最大的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对抗效果。
战争,贵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太极拳的精髓,也充分体现知己知彼的功夫。在一定法则规范中从内修炼体味,达成知己功夫,从而反推衍生,具备知彼能力。
通常我们看到的太极拳,都是慢腾腾软绵绵,于是乎大家就认为太极拳的特点就是“慢”“绵软无力”,误解也,偏见也。
而真正的太极拳,其劲力刚猛无比,无坚不摧;其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一触即发。其所以“慢”,在于其重视力量自始至终、此消彼长的感应控制和因势利导,而实际应用要求慢来慢应,快来快应实现更精确的战力投送;其所以“绵”,在于重视力量的隐藏和储蓄,而实际应用表现出绵里裹铁以逸待劳的玄妙。
那么,太极拳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高手少有,有缘见之者则更少;太极拳到底好么?那为什么高手如此之少,出功夫如此之慢?真的是“十年不出门”吗?既如此其优势又在哪里?
“有用才有价值”,相比其他,有大用而且见效快,才算真的先进,才算占优势,否则,便是落后,该淘汰了。太极拳,要说好,那就该做到,克敌制胜优于其他武功;练习得法,进步当一日千里,无需太刻苦太劳累,无需皮肉痛苦打熬,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自然而然成就绝世武功,可在谈笑间克敌制胜,而且随着年限的增长,功力可以与日俱增,老当益壮。能做到吗?能!因为太极拳是真功夫,真学问,先进文化。

阴阳论------中国式相对论
中国传统的文化核心就是阴阳五行学说,(而八卦学说(易学)本身就是阴阳学说),由此而包罗万象和阐述其内在的联系。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各自独成体系,又可相互兼容。中国三大内家拳分别以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为理论依据。太极拳理论主要运用的是阴阳学说,形意拳理论主要运用的是五行学说,八卦掌理论主要运用的是八卦学说。
说到太极拳就不能不了解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包括了几个内容:
1、阴阳可分,一分为二,以至无穷。
2、阴阳互根,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为阳之体,阳为阴之用。
3、阴阳可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此消彼长,循环往复,如环无端。
阴阳学说,实际就是表述的几个哲学问题:矛盾统一论,普遍联系观,物质和意识(功用)观,事物的运动观。增强对阴阳各观点的理解,将有助于太极拳的正确体会。
欲,掌握太极拳的奥妙,必先破解太极拳的密码,即太极拳的总法则规范。得此,即为得法,所练举手投足皆太极拳,不得此法,所有拳架即为太极操。
太极密码
一、太极基础密码
1、三维支架:身体站立时,有三个轴,即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三维立体的保持身体的支撑和平衡。具体要求,上下悬拉(悬顶---五趾抓地,以肚脐--命门为中心上下分拉),前后扳机(吸胯--敛臀,使骨盆在肌肉拉力下翻转扳紧,形成弹簧扳机),左右相挣(扣膝---圆裆,大腿骨内旋形成下部膝内扣,上部股骨头部位外撑从而裆圆撑)。如此身体在上下、前后、左右三维,都具备了矛盾统一的控制力量。
2、脊柱三关:人体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椎部、胸椎部、腰椎部、骶椎部。其中颈椎部、胸椎部、腰椎部在骨盆支撑以上。它们的作用是缓冲上部力量,但同时也消解腰腿部上传的力量。要求含颌立颈、含胸拔背、收腹立腰,以此来使骨盆以上脊柱树立笔直,已达到减少缓冲,腰臀部力量可沿脊柱直线上传,减少力量的损失。
3、任督连接:督脉起于会阴经过肛门沿脊柱上行至百会,任脉起于百会经过口下行至会阴。在肛门处、口腔处断开,于是就需要收撮谷道(肛门)----舌抵上腭这两个动作来连接督脉和任脉。从力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动作主要是起调节腹腔和胸腔的内部压力,以便于力量的更好的收发传递。从生理学角度看,这两个动作还有调节植物性神经和促进腺体分泌的作用。
以上三部,即为太极拳的基础密码,是太极拳所有动作的总法则和贯穿始终的总规范。是破解太极拳奥妙的总法门,是进入太极拳大门的钥匙。此为武道一式,诸式之母。不了悟此间奥妙,打一辈子太极拳也是徒劳。
二、太极拳的上肢运动密码:
沉肩坠肘,是太极拳对上肢运动状态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其本质在于肩胛骨的松沉与外展,也就是说只要肩胛骨沉降外展,自然就一定是“沉肩坠肘”。肩胛骨的基本运动为上提、下沉、内对缩、外展四种,所谓力走后背,实际就是指腰腿部大肌肉群发力时,力沿脊柱上传,至肩胛骨部,通过肩胛骨的支撑传导作用(肩胛骨处在沉下外展状态),传递给臂、手。要求在发力之前手臂先到,所谓稍节起,根节催。
三、太极拳的下肢运动密码:
迈步如猫行,是太极拳对下肢运动状态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其本质是吸胯敛臀和大腿的提、落。所谓根节起(中节曲)稍节随,腿部的根结是腰胯,中节是膝,稍节是脚。即动意在腰胯,起步在大腿,小腿以下当“木杆”,如踩高跷。
以上即为太极密码。以此可以破解以下太极拳的奥妙。
破解太极劲力
1、破解整体发力:
太极拳重视丹田发力,而丹田实际上在这里应该这样理解:腰、腹、臀、大腿等部的身体最大肌肉群协调发力,下蹬上顶(蹬腿顶头,腰髋膝关节由屈而伸),是为身体主力。力,快发如爆炸,以肚脐---命门为中心上下两头弹崩(腰为主宰,腰不仅仅只是转动主宰),上沿直立的脊柱刚性传导直达颠顶,下沿小腿直达根底。从而表现出全身整体、弹簧、爆发力;力,慢发如顶簧,以肚脐---命门为中心上下两头弹撑(腰为主宰),不丢劲不顶劲。整体劲(身体主力)存在于一切发力之中,为万劲之始。
2、破解螺丝劲与缠丝劲:
所谓螺丝劲,即腰脊、腿、臂等在旋扭中顺直发劲。应该这样理解,旋扭,并不要旋转很大,有旋扭之意,而旋转的幅度以自然为度,往往幅度都很小。即,攻进时旋转必伴有顺直(顺着主干轴直向)发力推进才有意义,此劲即为螺丝劲(如同上紧螺丝钉)。同理,抽退时,如同退螺丝钉。无论进退,顺直方向的劲力为主力,旋扭为副力。
缠丝劲,稍复杂一些,加进包卷缠绕的动作,由螺丝变成螺母,不过原理相同。
此劲,必由整体劲催动(身体主力),不可丢了下蹬上顶之意(虚灵顶劲,如踩高跷)。
3、破解力走圆弧:
凡力必发直线,整体主力必顺轴线(腰脊)向上,而同时有以轴线(腰脊)为轴的旋转,从而表现为力走圆弧。而局部力相应配合整体主力,如腿脚、臂手,理同螺丝与缠丝。
4、破解弸捋挤按采挒肘靠劲:
太极有弸捋挤按四正劲,采挒肘靠四隅劲。以应八卦,以应和东、南、西、北四正向,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维向。
弸劲为横张劲,横中带顺直之意;捋劲为顺向我劲,直中带卷(腰轴转带);挤劲为对挤劲,挤中带旋(螺丝式进退);按劲为顺向敌劲,直中带曲(肘似直非直,腕似曲非曲);采劲为向外顺带;挒劲为向内顺带;肘劲为以肘进击;靠劲为以肩靠击。
此八劲,也必由整体劲催动(身体主力),不可丢了下蹬上顶之意(虚灵顶劲,如踩高跷)。
5、破解粘、连、跟、随:
所谓粘连跟随实际是一种状态、一个过程,是敌我双方的相对状态的描述,而不是什么劲力。只要如上所述规范运用好,加上步法的运用(稍后再述),其身体对力量的感应与表达自然就是是这样的状态。

太极基本练习法
一、桩式基本运动【密码与引导式】
1、养生桩式:双脚平开[三维平衡支架、通背部三关、接任督二脉]
2、呼吸法:(上体)提吸----沉呼,(下肢)降吸----升呼,曲吸----伸呼,缩吸----开呼,蓄力吸-----发力呼,起步吸----落步呼等等。
3、肩胛骨运动:提-沉-缩-展,练习体会四种。用其沉--展两种,以保持背部打开(拔背),以利于腰腿劲向上肢的传递。
4、无极式-太极式:无极者,混沌未分也,太极者,天地始分,清轻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取其意,做升降(腰腿蹬伸---下沉曲)----提按(臂手提起--按下)
5、抱球式(混元桩)---体会五弓形【身弓(指躯干与头、臂弓(2只)、腿弓(两只)】
6、按手式(向下、向前)---开弓法【总弓:肩扛横弓,腰腿蹬伸头上顶,双手抓弓弦向下按。身弓:脊柱背竖弓,腰背拔伸向后靠,双手合力向前推】
7、技击桩:双脚站成丁八步(三体式或三七式),练习1-6法。
8、辅助强化法:
①:吸胯、敛臀法:体会翻转骨盆和脊柱的前后弯曲的运动,吊裆的感觉。熟练腰胯部大肌肉群的运动。
②:摇头摆尾法:体会骨盆与脊柱的侧曲运动感觉。
③:胯圈:体会骨盆的环转运动感觉。熟练腰胯部运动姿态的精确控制。
④:抖胯:体会骨盆的纵轴线前后摆动运动感觉。

二:实用技基本模式
1、螺丝手擒拿:手臂只有外旋与内旋两种螺丝形式。

外旋要领:肩胛推送手臂内旋---出手,身体抽带手臂外旋---收手。
内旋要领:肩胛推送手臂外旋---出手,身体抽带手臂内旋----收手。

2、太极圆圈:只有外划圆与内划圆两种圆圈形式。

外划圆圈:外切手式,云手式,肘外切式。
内划圆圈:内切手式,猫洗脸式,肘内切式。

3、缠丝手:外缠丝与内缠丝两种。
外缠丝:小缠丝手(腕尺侧切),抄肘缠丝,大缠丝手(单鞭手式)
内缠丝:小缠丝手(腕挠侧切),包肘缠丝,大缠丝手
三:实用技发挥模式
1、大崴桩:半马步变半弓步。臂手配合有撕拧式。撕拧式即双手一前一后产生撕劲同时随扭腰产生拧劲。
2、长腰大崴:撕拧式和拉别式。拉别式即一手拉回随扭腰产生拉力一手向后别。
3、搂腿独立式:一腿搂抱敌腿,做崩(向上)---拧(旋转)。
4、采挒手式:类似涮的动作。
5、抱崩式:双手抱敌腰,做崩(向上发力)
6、背崩式:半马步蹬伸-----折叠臂----低头----脚下拉擦
7、推冲式:手持小棒子放胸前,做马步推冲,大崴桩推冲,长腰大崴推冲。
四:太极发力 基本力
1、基本力: 由屈胯屈膝-----伸胯伸膝,以腰胯部(丹田)为中心上下分别传出,上传给上体上肢,下传经小腿足至地面,最终形成支撑反作用力。
2、阴阳力:向内为阴,向外为阳;慢为阴,快为阳;柔为阴,刚为阳;横为阴,直(纵)为阳;圆为阴,方(直)为阳,等等。
3、三轴力:纵轴螺丝,水平轴包卷,矢状轴轮转。
4、四正力:弸(横)、捋(顺向我)、挤(相对挤压)、按(顺向敌)
5、四隅力:采(顺向外)、挒(顺向内)、肘(肘斜撞)、靠(肩斜靠)
6、四跤力:崩(向上蹬伸劲)、拉(顺向我)、撕(相对错撕)、冲(顺向敌)
7、五行力:劈(自上向下,取斧劈之意)、崩(直前,取木顺直生发之意)、横(侧横如斜面,取土横挡水之意)、钻(旋转钻出,取水流曲转之意)、炮(自下而上,取火性炎上之意)
8、直拳:散打直拳的改进,拳形全程采用立拳直出直回,发力时采用整体发力方式中的爆炸式发力(伸胯蹬腿--抖胯),利用肩胛骨的外展撑推,把劲力传到臂拳。李小龙的日字冲拳与此差不多。
9、摆拳、勾拳:如上法改进,唯加上同侧腿腰胯肩膀的向内转动。
10、鞭手、鞭拳:如上法改进,唯加上同侧腿腰胯肩膀的向外转动。
11、砸拳:如上法改进,唯加上同侧腿腰胯肩膀的向内、前转动,手臂由上向下砸压。

与太极拳脊柱崩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