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是外伤现场怀疑脊柱骨折的伤者,均需采用有效的脊柱固定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脊柱损伤加重情况
这个做法是正确的,一定要采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最好不要动伤者,脊柱是身体的支柱,如果方法不当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2、脊椎骨折要用的三角巾固定,三角巾是什么?
包扎用的,就像大号的红领巾,只不过是医用的,大一倍左右。
3、骨折的各类固定方式及其优缺点。
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外固定和内固定。
一。外固定:1.小夹板固定。指征: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牵拉力强大,需结合持续骨牵引;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创口已愈合者;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优点: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缺点:绑太松或固定垫使用不当,易使骨折再移位,太紧可产生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痉挛,甚至肢体坏疽。
2.石膏绷带固定。指征: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愈合之前不宜使用小夹板固定者;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夹板难以固定者;某些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如股骨骨折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固定术后,作为辅助性外固定;畸形矫正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骨关节术后的固定,如腕关节融合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优点:可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形,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维持较长时间。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程度,固定范围较大,一般需超过骨折部的上下关节,无法进行关节活动功能锻炼,易引起关节僵硬。
3.外展架固定。指征: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或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肿胀严重的上肢闭合性骨折和严重的上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臂丛神经牵拉伤;肩胛骨骨折;肩、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结核。
4.持续牵引。指征:颈椎骨折脱位使用枕颌布托牵引或颅骨牵引;股骨骨折使用大腿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胫骨开放性骨折使用跟骨牵引;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使用尺骨鹰嘴骨牵引。持续牵引方法和牵引重量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肌肉发达程度、软组织损伤情况和骨折的部位来选择,牵引重量太小,达不到固定和复位的目的。太重会导致骨折分离移位。
5.外固定器。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截骨矫形或关节融合术后。优点是固定可靠,易于处理伤口,不限制关节活动,可行早期功能锻炼。
二。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带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有些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可于手法复位后,在X线监视下,从股骨大转子下方,向股骨颈传入三刃钉或钢针做内固定。
4、脊椎骨折患者应该怎样牵引及搬运方法?
1.一人牵引头颈,使断骨不致压迫脊髓。如病人躺在地上,应跪在病人头前,两手扶住病人下巴下方,缓慢而用一定力量把病人的头向自己的方向牵引。保持病人头部的姿势不动,牵引的要点是,不让病人的脊柱屈曲。
2.另一人把门板凑到病人身边,紧紧插向身下,使病人一翻身正好躺卧在板上。
3.另外两人跪或蹲在病人的另一边,一人伸手放在病人的肩膀和髋骨下面;另一人把手伸至大腿和小腿下方。
4.四人都准备妥当了,由一人喊:“预备翻”,管翻身的两人就把病人的身体先侧转,两人的动作务必一致,管牵引的人,这时也随着身体的侧转,头也应随着身子一齐动转,同时还要维持牵引。管门板的人,趁机把门板插入病人身后。动作一致、缓慢,是搬动病人的要点。
5.一人再喊:“预备——放”。管翻身的人缓慢地把病人的身体一致地放在门板上,管牵引的人,仍然把头牵引并随身子转动。仰卧后,不可用枕头,也不可再动身体。切忌一人抬上身、一人抬腿或用躺椅等使躯干弯曲的方法搬运。
6.牵引的人继续牵引头部,另一人将衣服揉成两个团,填塞在病人的头部和颈部,一直塞到肩部的两侧,填塞要紧、要结实(有沙袋好)。使病人的头不能随便转动。再找一块三角巾,叠成布条,从病人额头,连两旁衣服及门板,一齐包扎住。病人两手足最好也捆住。其目的是固定好病人不使其在搬运时移动。
7.运送时要平稳,不宜颠动(尤其是火车或汽车运送时要注意)。此后不要再更换门板,要随时注意病人的呼吸、心跳,也不要喂水和其他食物。赶紧送入医院处理。
注意:胸腰椎骨折急救要点基本同颈椎骨折,只是颈部不用牵引。
5、脊柱骨折如何诊治?
脊柱骨折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 6%,胸腰段脊柱骨折多见。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一脱位常合并有脊髓损伤,能严重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1)病因与分类
暴力是引起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原因。
①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是脊柱前柱损伤的结果,这类骨折不损伤中柱,脊柱仍保持其稳定性。
稳定性爆破型骨折:是脊柱前柱和中柱损伤的结果,脊柱的后柱不受影响,因而仍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但破碎的椎体与椎间盘可以突出于椎管前方,损伤脊髓而产生症状。
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是前、中、后柱同时损伤的结果。由于脊柱不稳定,会出现创伤后脊柱后突和进行性神经症状。
Chance 骨折:为椎体水平撕裂损伤。这种骨折也是不稳定骨折,临床上比较少见。
屈曲—牵拉型损伤:屈曲轴在前纵韧带后方。前柱部分因压缩力量而损伤,而中、后柱则因牵拉的张力力量而损伤;中柱部分损伤造成后纵韧带断裂;后柱部分损伤表现为脊椎关节囊破裂、关节突脱位、半脱位或骨折。这类损伤往往是潜在的不稳定型骨折。
脊柱骨折—脱位:又称移动性损伤。椎管的对线对位已经完全被破坏,在损伤平面,脊椎沿横面产生移位。通常三柱均毁于剪力。
损伤平面通常通过椎间盘,因此脱位程度重于骨折。当关节突完全脱位时,下关节突移至下一节脊椎骨的上关节突前方,互相阻挡,称为关节突交锁。这类损伤极为严重,脊髓损伤难免,预后差。
②颈椎骨折的分类。
屈曲型损伤:是前柱压缩、后柱牵张的结果。临床上常见有:
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损伤),是脊椎后柱韧带破裂的结果,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双侧椎间关节脱位,因过度屈曲使中后柱韧带破裂所致;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较为多见,常见于骨质疏松者。
垂直压缩所致的损伤。
第一颈椎双侧性前、后弓骨折:又称Jefferson 骨折。X 线上很难发现骨折线,CT 检查可清晰显示骨折部位、骨折块数量及移位情况,MRI 检查能显示脊髓受损情况。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爆破型骨折:为下颈椎椎体粉碎性骨折,多见于C5, C6 椎体,破碎的骨折片不同程度的凸向椎管内,因此瘫痪的发生率很高。
过伸损伤。
过伸性脱位:常见于高速驾驶汽车,因急刹车或撞车时,由于惯性作用使头部过度仰伸继而过度屈曲,使颈椎发生严重损伤。前纵韧带破裂,椎间盘水平状破裂,上一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和后纵韧带断裂。这种病的特征性体征是额面部有外伤痕迹。
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此型损伤的暴力来自于额部,使颈椎过度仰伸,在枢椎后半部形成强大的剪切力量,使枢椎的椎弓发生垂直状骨折。以往多见于被缢死者,故又称缢死者骨折。
机制不甚了解的骨折。齿状突骨折可分为3 种类型。第1 型,齿状突尖端撕脱骨折;第2 型,齿状突基部、枢椎体上方横行骨折;第3 型,枢椎体上部骨折,累及枢椎的上关节突,一侧或双侧性。
第l 型较为稳定,并发症少,预后较佳;第2 型多见,该处血供不佳,常发生骨不愈合,故需手术治疗;第3 型骨折稳定性好,血供亦良好,预后较好。
③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单纯压缩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原高度1/3 者和腰4 ~ 5 以上的单纯附件骨折,不易移位,为稳定型骨折。椎体压缩1/3 以上的单纯压缩骨折、粉碎压缩型骨折、骨折脱位、第1 颈椎前脱位或半脱位,以及腰4 ~ 5的椎板、关节突骨折,复位后容易再移位,为不稳定型骨折。
(2)临床表现
①有严重外伤史,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部、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②胸腰椎损伤后,患者有局部疼痛,腰背部肌痉挛,不能起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无力。由于腹膜后血肿对自主神经的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颈椎损伤时,有头、颈痛,不能活动,明显压痛,伤员常用两手扶住头部。检查脊柱时可发现位于中线的局部肿胀和明显的局部压痛;颈椎损伤时肿胀和后突畸形并不明显,但有明显压痛;胸、腰段损伤时常有后突畸形。
③ X 线表现X 线摄片检查对于明确诊断,确定损伤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以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以胸腰段椎骨骨折为例,X 线的表现是:在侧位片上,椎体前上部有楔形改变,或整个变扁。椎体前方边缘骨的连续性中断,或有碎骨片,粉碎压缩骨折时,椎体后部可向后方突出成弧形。合并脱位时,椎体间有前后脱位,关节突的关系有改变,或有关节突骨折。
在正位片上,可见椎体变扁,或一侧呈楔形,其两侧的骨连续性中断,或有侧方移位。也可有椎板、关节突、横突骨折等。
(3)急救处理①用木板或门板搬运。
②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于身边。木板放在伤员一侧,2 ~ 3 人扶伤一员躯干,使成一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或三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直托至木板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因这些方法将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柱的损伤。
③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睡到木板上后,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4)脊柱骨折的治疗①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单纯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椎体压缩不超过1/5 者,或老年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垫厚枕,使脊柱过伸,嘱3 日后开始腰背部肌锻炼。2 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第3个月内可以下地稍许活动,仍以卧床休息为主。3 个月后逐渐增加下地活动时间。
椎体压缩高度超过1/5 的青少年或中年伤者,可用两桌法过仰复位。复位后在此位置应用过伸位石膏背心固定。石膏固定期间,鼓励患者下地活动,坚持每天做腰背肌功能锻炼。固定时间约3 个月。
也可采用双髁悬吊法复位。
爆破型骨折的治疗:对没有神经症状的爆破型骨折,经CT 证实没有骨块挤入椎管内者,可以采用双髁悬吊法复位。对有神经症状和有骨块挤入椎管内者,不宜复位。此类骨折宜经侧前方途径,去除椎管内的骨折片以及椎间盘组织,然后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必要时还可以置人前路内固定物。后柱有损伤者必要时还需作后路内固定术。
Chance 骨折:屈曲—牵拉型损伤及脊柱移动性骨折—脱位者,都需要做前后路复位及内固定器安装术。
②颈椎骨折的治疗。对颈椎半脱位的病例,在急诊时往往难以区别出是完全性撕裂或不完全性撕裂,为防治迟发的并发症,对这类隐匿型颈椎损伤应予以石膏颈围固定3 个月。对出现后期颈椎不稳定与畸形的病例可采用经前路或经后路的脊柱融合术。
对稳定型的颈椎骨折,轻度压缩者可采用颌枕带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kg。复位后应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 个月。压缩明显的和有双侧椎间关节脱位的可以采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再辅以头颈胸石膏固定。牵引重量3 ~ 5kg,必要时可增加至6 ~ 10kg。摄X 线证实复位后,可于牵引2 ~ 3 周后应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约3个月。有四肢瘫痪及牵引失败者须行手术复位,必要时可以切去关节突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同时还须安装内固定物。
单侧小关节脱位者可以没有神经症状,特别是椎管偏大者,可以先应用持续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逐渐增加,从1.5kg 开始,最多不能超过10kg,牵引时间约8 小时。在牵引过程中不宜手法复位,以免加重神经症状。复位困难者以手术为宜,必要时可以切除上关节突,并加作颈椎融合术。
对爆破型骨折有神经症状者,原则上应该早期手术治疗,通常采用前路手术,切除骨片、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
对过伸性损伤,大都采用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伴发神经症状者很少,没有移位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牵引2 ~ 3周后上头颈胸上固定3 个月;有移位者应作颈前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而对有脊髓中央管周围损伤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
有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者一般在伤后2 ~ 3 周时作椎管减压术。
对第l 型、第3 型和没有移位的第2 型齿状突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可先用颌枕带或颅骨牵引2 周后上头颈胸石膏3 个月。
第2 型齿状突骨折如移位超过4mm 者,愈合率极低,一般主张手术治疗,可经前路用l ~ 2 枚螺钉内固定,或经后路行Ct 也植骨及钢丝捆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