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损伤怎样通过中医做康复治疗?
一、脊髓损伤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的相应节段以下出现各种运动、感觉障碍和二便功能障碍,以及肌张力异常、病理反射等相应改变的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脊髓损伤可造成截瘫、四肢瘫等严重后果。
中医古医籍中未见“脊髓损伤”这一病名。结合本病的临床表现,脊髓损伤应属于中医“痿证”、“瘫证”、“痿痺”、“体惰”的范畴。
在脊髓损伤的中医康复治疗中,首先应说明以下几点:
1.脊髓损伤的诊断和评价参考《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6年修订)及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标准。
2.现代医学疗法尚不能根治脊髓损伤,中医康复疗法亦不例外。
3.中医康复疗法可改善膀胱功能,减轻肌肉萎缩、神经痛,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运动功能及性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4.对各种并发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二、病因病机
中医古医籍中对该病记载较少。关于“脊髓损伤”的最早记载见于《灵枢寒热病》“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内经》以后,症状描述比较完整的记载见于明代赵献可的《医贯》:“有一等人,身半以上俱无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软弱麻痹,小便或涩或自遗”,但未提及病因病机和治法。从汉到明清,据所见其他古医籍,对脊髓损伤并未加以描述。结合现代临床,脊髓损伤的常见病因有车祸、坠落、砸伤及疾病(如脊髓炎、脊髓肿瘤等),而战时多为火器伤。
脊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与古人描述的督脉相似。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直上颈项至头顶,下达鼻柱到上唇系带处的龈交穴,与任脉相会。《难经二十八难》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手足三阳经均与督脉相会,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帅、督促的作用,因此中医学中有督脉“总督诸阳”和督脉为“阳脉之海”的说法。《素问骨空论》中又说“督脉者”,“贯脊属肾”。因此,督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影响肾阳的盛衰。
脊髓损伤的中医病机是督脉损伤,肾阳不足。具体内容如下:
(一》督脉外伤,气机紊乱,阴阳失调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督脉损伤,经脉气血阻滞,阳气不能通过督脉输布以温养四肢百骸,则筋肉失其温煦,故肢体麻木不用而为瘫证。瘫证之初,如果救治及时,方法得当,则骨断筋伤可愈,瘀血可去,督脉通行,预后较佳;否则,预后不良。
(二)督脉损伤,肾阳不足
督脉损伤后久治不愈,肾阳失其温熏,肾关不利,二便失司。
(三)肝肾阴亏,虚风内动督脉损伤迁延日久,阳损及阴,肝肾亏损,筋脉不得濡养,肝风内动,故见肢体强直挛急。
此外,督脉受损,阳气不足,临证多变。如阳气不足,卫外不固,稍有外邪侵袭,则邪正交争而出现发热。肺肾阳气不足,可致纳气异常,呼吸困难。瘫痿之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阴部不洁,加之阳气不足,秽浊之邪易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而发为淋证。肾虚则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沥不已而为淋证。肾阴肾阳长期不足,无以主骨生髓可致骨质稀疏。瘫痪肢体气血运行不畅,加之长期卧床,局部长时间受压,如不及时翻身,可致骨突受压处皮肉腐烂破溃而为褥疮。
总之,脊髓损伤病位在督脉,与肝、肾、肺、脾诸脏相关。脊髓损伤多表现为肝肾不足,痰瘀阻滞经脉,阳气不足以温煦四肢百骸,以至肌肉筋骨失去濡养,肺气不宣,久之则阳损及阴,导致阴阳两虚。
三、类症鉴别
痹证是指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证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内经》指出痿证主要病理为“肺热叶焦”,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脏失养,产生痿软证候。
两者的症状主要都在肢体、关节。痹证是以筋骨、肌肉、关节的酸痛、重着、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特点,有时兼有麻木不仁或肿胀,但无瘫痿的表现;而痿证则以肢体痿弱不用、肌肉瘦削为特点。痿证肢体一般不痛,而痹证则有疼痛。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用药
1.督脉受损,瘀血阻络
[辨证要点]伤处局部肿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颈段脊髓损伤者呈现四肢瘫痪,胸腰段脊髓损伤者双下肢感觉完全或不完全消失,痛痒不知,麻木不用,筋缓不收,大便秘结,小便潴留,常伴腹胀纳差,心烦少寐,舌有瘀斑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督脉。
[方药]通督化瘀汤: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各10g,三七粉3g,元胡15g,大黄8g,川断15g,川牛膝15g,炮附子8g。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中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三七、大黄去瘀生新,川断、川牛膝补肾强筋,附子温阳以助疏通督脉,元胡活血行气止痛。如有肝郁兼证者,可加柴胡10g、郁金10g、石菖蒲10g,以疏肝解郁。
2.督脉受损,肾阳不足
[辨证要点]四肢或双下肢筋脉弛缓,痿弱不用,患肢发凉,痛痒不知,大便秘结,小便失禁或潴留,兼见面白畏寒,舌淡苔白,脉沉迟。多见于软瘫。
[治法]疏通督脉,温补肾阳。
[方药]软瘫康:鹿茸15g,鹿角30g,干熟地80g,生地20g,川牛膝25g,杜仲30g,山萸肉25g,炮附子20g,肉苁蓉20g,枸杞子30g,鸡血藤25g,酒当归30g,炙地龙15g,五味子15g。
共为末,炼蜜为丸,麝香5g为衣,每丸10g,每次1丸,温开水服下,每日2~3次。
方中鹿茸、鹿角、附子、肉苁蓉、杜仲、麝香温补元阳,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子、五味子补肾敛阴填精以助肾阳,鸡血藤、当归、地龙、川牛膝活血通督。
3.阳损及阴,虚风内动
[辨证要点]四肢或双下肢筋脉拘急,抽搐而不用,遇寒加重,形寒肢冷,肢体痛痒不知或自觉肢体疼痛,小便潴留,舌淡苔白或有瘀斑,脉沉紧。多见于硬瘫。
[治法]活血通督,温阳敛阴,柔肝,祛风解痉。
[方药]硬瘫康:鹿茸15g,鹿角20g,杜仲20g,山萸肉10g,熟地20g,生地20g,乳香10g,没药10g,五灵脂15g,酒当归20g,炮川乌10g,炙马前子0.4g,白附子9g,全蝎6g,乌蛇肉10g,白芍60g,鸡血藤15g,生甘草15g。
共为末,炼蜜为丸,麝香5g为衣,每丸9g,每次1丸,温开水服下,每日2~3次。
方中鹿茸、鹿角、杜仲、山萸肉、生熟地、麝香温补肾阳,五灵脂、炮川乌、炙马前子、白附子、全蝎、乌蛇肉祛风通络解痉,白芍、鸡血藤、当归养血敛阴,柔肝解痉,乳香、没药活血止痛。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除以上三型外,临床多有变证,可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
(二)针刺疗法
1.督脉电针疗法脊髓损伤的主要病机为督脉损伤,肾阳不足。治疗上应以疏通督脉,通达阳气为治则。督脉电针可以疏通督脉,运行气血。
操作方法:在受损脊髓平面上下各1~2个椎间隙处,各选一个督脉穴位,选穴时应避开手术瘢痕。针刺时沿棘突倾斜方向进针,针刺的深度以达硬膜外为止。进针深度必须严格掌握,过浅影响疗效,过深则可能造成新的脊髓损伤。针刺颈段和上胸段时尤应慎重。为避免感染和其他不测,要求术者有足够的针灸经验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针刺颈部时应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调整进针深度,不可伤及脊髓。针刺到位后,上下两针的针柄上分别连接直流脉冲电针仪的两个电极。接电极前,要把电针仪的开关关闭,并把强度旋钮调至零位,其刺激的电流强度要从小逐渐加大,电流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病人能够耐受为准。或者以病人诉下肢出现酸、麻、胀、轻度触电样等感觉即可,电刺激频率为1~2Hz。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
2.头针疗法头针对脊髓损伤病人的运动功能和肢体痉挛状态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方法:运动障碍取双侧运动区,患肢痉挛取舞蹈震颤区。采用大幅度捻转手法,每次行针3~5min,可留针20~30min,每日1次。
3.华佗夹脊疗法一般选取沿病变椎体两侧上2~4椎到腰骶部的夹脊穴,提插捻转。
针感差者可加电刺激。
4.体针体针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疗效。
完全性脊髓损伤病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往往无针感,所以在治疗中常用电体针。取穴方法有两类:
(1)按经取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任脉为主。胃经取梁门、天枢、水道、归来、髀关、阴市、足三里、巨虚;膀胱经取各脏腑背俞穴及膈俞穴;胆经取京门、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丘墟、足临泣、太冲;督脉取大椎、陶道、身柱、至阳、悬枢、腰阳关、神道、筋缩、命门;任脉取中脘、建理、水分、气海、关元、中极。也可酌选章门、三阴交、地机、血海、涌泉等。各经腧穴,轮流交替使用,每次1组,隔日或每日1次,30次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一个星期再进行下一个疗程。针具一般以较粗者、刺激量强为佳,尤其在正常感觉平面附近,用针宜粗,刺激宜强。
(2)按证取穴:调理二便选八髎、天枢、气海、关元、三阴交;下肢肌力差者,前侧取髀关、伏兔、梁丘,外侧取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后侧取承扶、殷门、昆仑;足下垂取解溪、商丘、太冲;足外翻取照海;足内翻取申脉。
(三)其他疗法
1.灸法脊髓损伤二便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主要为肾阳不足,灸法可温经通阳,改善二便功能。可选关元、中极进行木盒灸、隔盐灸等。
痉挛性瘫痪多伴有患肢疼痛,其病机为肾阳不足,寒凝筋脉,治疗上应予温经散寒,可用灸法,选穴可参考体针疗法,选用可灸的穴位。
2.推拿康复疗法常用的手法有按法、揉法、摇法、抖法、拿法、搓法。
按揉百会5min,施法于腰背部,选按揉肝俞、脾俞、肾俞、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解溪、太冲穴,每穴1~2min;施用拍法于督脉,以皮肤微红为度;施摇法、抖法于下肢局部。推拿对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缓解肌痉挛均有辅助治疗作用。每日推拿1~2次,每次30min。每个疗程15d,休息2~3d,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
3.沐浴疗法沐浴疗法是利用水、阳光、空气、泥沙等天然物理因子,使其作用于体表,通过这些物理因子的理化作用,促进康复。
温水浴,即病人全身浸泡于39~41℃的温水中,每次15min左右。在水中可以做瘫痪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并可进行按摩或自我按摩。借助浮力作用可减少瘫痪肢体的运动阻力。其机械性浮力及静水压力可以起到按摩、消肿止痛的作用;其温热效应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肌张力及疲劳;温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同样有助于病人康复。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入桃仁、红花、骨碎补、五加皮、桂枝、细辛等中药的水煎液,浸泡瘫痪肢体。
注意事项:空腹或饱餐后建议暂不进行温水浴,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因病人瘫痪肢体存在感觉障碍,应注意防止烫伤。
除以上疗法外,还可以蚕砂炒热外熨、酒醋疗法、日光疗法等,均有助于肢体经络的疏通和气血的运行。
4.气功疗法主要在卧位进行练习,开始时意守丹田(关元穴),自然深呼吸,同时把思想集中点移于瘫痪部位,从上到下反复想象放松肌肉,并默念“松”字。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思想能随意放松和集中,再使思想集中,默念“动”字,从远端手指或脚趾的运动逐渐向上扩大范围。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气功的方法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
五、并发症的中医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病人随着病程的迁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很多,这些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自理,甚至危及生命。中医疗法对常见的脊髓损伤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对某些并发症来说,还可以出现较好的疗效。
(一)郁证
脊髓损伤病人因遭受意外创伤而出现情志不舒,不欲饮食,胁肋胀痛,或易怒,或沉默不语。本证出现在脊髓损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如不能给予及时改善,对病人的康复和对家庭、社会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中医药治疗本证有一定优势。
本证主要是由于脊髓损伤后,病人身心受到创伤,情志不舒而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根据本证的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如下:
1.肝气郁结
[辨证要点]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闷,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腹胀纳呆,舌红,苔白腻(薄白),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枳壳10g,香附10g,陈皮10g,川芎12g,芍药12g,甘草10g,郁金10g,青皮10g。
在服用汤药同时,可以伴服越鞠丸,以助行气解郁。本证主因为外伤,临床多有血瘀气滞,故宜加当归、丹参、桃仁、红花之类的活血化瘀中药。
2.气郁化火[辨证要点]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嘈杂吞酸,口干口苦,大便秘结,或头痛、目赤、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清肝泻火,解郁和胃。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0g,柴胡12g,茯苓15g,丹皮10g,栀子10g,甘草10g,薄荷6g,黄连10g,吴茱萸3g。
如口苦,苔黄,大便秘结可加大黄、龙胆草泻火通便。
(二)肺部感染
由于颈段脊髓损伤后,肋间肌肌力下降,肺通气功能受损,因此,肺部感染是颈段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伴随着脊髓损伤后的各个阶段,常常伴持续高热。除感染因素外,体温升高常与损伤平面以下排汗功能障碍有关,所以在治疗中,物理降温尤为重要。
肺热壅盛:脊髓损伤为督脉受损,阳气不足,卫表不固,加之长期卧床,久卧伤气,外邪入侵,邪犯肺卫。外感化热,热邪灼伤津液,可见身热,心烦,但头汗出(损伤平面排汗障碍)。
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司,津液不能输布全身,以致筋脉肌肤失养,肢体痿软。肺津不能上润咽喉,可见口干,口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不能下输大肠,故见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通腑。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承气汤:麻黄6g,杏仁10g,石膏30g,甘草10g,大黄10g,厚朴10g,枳实15g。
如大便秘结,干结如羊粪难下,可加入芒硝10g,增加通腑泻热的功效;发热后期,余热未清,服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颈段脊髓损伤病人由于呼吸肌力量下降,通气功能障碍,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宜经常服用清肺化痰药物,并配合排痰训练以利通气,预防感染。
(三)眩晕
眩晕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在乘坐轮椅中突然发生,轻者平躺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常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短暂意识丧失。
脊髓损伤中医辨证为督脉受损。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督脉受损,阳气不能温煦五脏,五脏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可见面色少华,唇甲色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细弱。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酸枣仁12g,龙眼肉15g,陈皮10g,当归15g,远志10g,大枣10g,甘草10g,山萸肉10g,熟地20g,山药15g,丹皮12g。
如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时发眩晕,面色晦暗,常常不能直立,宜补中益气,可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如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于作渴,汗多脉虚,烦躁不安,睡卧不宁,则可加服生脉散。
(四)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和腰痛等。根据泌尿系统的临床表现,多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景岳全书淋浊》有较为具体的描述:“淋之为病,小便痛涩滴沥,欲去不去,欲止不止者是也。”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因病机:在初期多属湿热蕴结膀胱,日久则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由于脊髓损伤病人存在感觉障碍,所以,泌尿系感染时往往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诊断时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是最简便的方法,镜下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即可确诊。脊髓损伤病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这是因为脊髓损伤病人存在膀胱功能障碍,有残余尿,利于致病菌生存。膀胱功能障碍解决不好时,易出现输尿管反流,膀胱中的致病菌随尿液逆行,引起肾盂肾炎。脊髓损伤病人损伤平面以下免疫力降低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由于脊髓损伤后行动不便,大小便控制欠佳,会阴部不洁,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中医治疗泌尿系感染主要是以清利湿热为主,气虚者可加参、芪等中药以扶正驱邪。在护理方面,宜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爽。定期查尿常规,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生泌尿系感染,可在进行抗炎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辨证论治。
湿热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而其湿热下注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只是临床表现有轻有重,因此,清利湿热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法则。根据这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如下:
1.膀胱湿热
[辨证要点]畏寒发热,尿液混浊或有尿频、尿急、尿痛,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利尿通淋。
[方药]莲萆知柏汤合八正散加减:半枝莲15g,萆薢15g,知母6g,黄柏6g,车前子15g,扁蓄30g,瞿麦15g,滑石10g。
伴血尿或尿潜血(+)者加白茅根15g、小蓟10g;气虚,尿蛋白(+)者加黄芪30g、党参15g;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6g;口苦口浊,舌红苔黄者加栀子10g、黄芩10g;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者加天花粉15g、沙参10g。
2.肝胆郁热
[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少腹痛,尿液混浊频数,苔深黄,脉弦数。
[治法]清理肝胆,通调水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山栀10g,黄芩10g,柴胡5g,车前子30g,泽泻10g,生地15g,甘草梢5g。
以上两种类型常常兼有高热,无汗者加用栀豉汤;寒热往来而有汗者,可加用小柴胡汤。
3.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辨证要点]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唇燥,尿频而短,小便涩痛,欲出不尽,或伴有低热,舌质偏红,苔薄,脉弦细而数。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味:丹皮10g,茯苓12g,泽泻10g,山药10g,生地16g,知母10g,黄柏10g,石斛12g,山萸肉10g,通草3g,车前子15g,生甘草6g。
4.脾肾两虚,余邪未清[辨证要点]面浮足肿,纳呆腹胀,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大便溏薄,小便频数,淋沥不尽,苔薄白,舌偏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肾,清热利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二仙汤加减:党参10g,黄芪15g,白术15g,薏苡仁15g,仙茅10g,黄柏10g,知母10g,仙灵脾10g,当归10g,山药10g,茯苓15g,车前子15g。
在治疗用药上,本病急性或慢性发作者,多见湿热蕴结,气化失常的实热证。急则治标以祛除病邪为本,所用清热解毒利湿药物,剂量均比常用量大。慢性阶段,病久迁延,正气已虚,则应标本兼治。
此外,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加用对大肠杆菌有作用的药物如半枝莲、白毛夏枯草、银花、连翘、黄芩、凤尾草、海金沙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大青叶、板蓝根、栀子、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等。
(五)脊髓损伤后疼痛
脊髓损伤神经痛指脊髓损伤病人损伤平面以下躯体出现的疼痛,多呈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程度有轻有重,严重的疼痛病人无法忍受。其性质与幻肢痛相近,夜间或天气变化时加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睡眠。目前,脊髓损伤神经痛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医理论认为其主要病机应为血瘀气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疗应以通经活血,行气止痛为治则。
1.中药治疗
(1)瘀血痹阻
[辨证要点]痛处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g,红花10g,枳壳12g,柴胡9g,牛膝10g,川芎15g,赤芍10g,地龙10g,鸡血藤30g,生甘草10g。
遇寒加重,得温则舒者加姜黄9g、桂枝6g;遇热痛重者加丹皮10g、苏木9g。
(2)肝气郁结[辨证要点]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疼痛,每因情志郁闷而加重,胁胀纳减,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温经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枳壳10g,白芍20g,川楝子10g,香附10g,川芎15g,甘草10g,延胡索15g。
下肢痛甚者加川牛膝10g、独活5g;气郁化火,症见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者可加丹皮、栀子。
2.针刺治疗
(1)电针疗法:采用直流脉冲电针仪,刺激频率50~100Hz,间歇波,刺激强度应有小到大,缓缓调整,以病人能够耐受为最大限度,刺激时间为20~30min。下肢远端痛选两侧涌泉穴;肛门痛选长强、腰阳关。这种电针法用于其他疗法无效的严重疼痛有效。
(2)头针疗法:针刺神经痛相应的感觉区(焦氏头针分区),如右下肢神经痛,刺对侧感觉区的上1/5。
(3)体针疗法:应用下痛上取法,即下肢痛刺同侧上肢同名经相应穴位或相应部位疼痛反应点。
(六)痉挛
痉挛是四肢瘫及高位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肢体痉挛常影响其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中医学理论认为,脊髓损伤病人的痉挛是由于督脉损伤后肾阳不足,阳气不能正常温煦筋脉,寒滞于内而致收引;或因肝之阴阳逆乱,虚风内动;或因阳气不足,血流迟滞以致筋失濡养。因此,治疗原则为疏通督脉,养血柔肝,熄风散寒。
1.中药治疗以痉平宁为主方,随证加减。
主方:白芍60g,木瓜15g,全蝎3g,蜈蚣1条,望江南15g,当归10g,徐长卿10g,生甘草10g。
2.针刺治疗
(1)督脉电针疗法:痉挛虽表现在筋脉,究其本源是督脉损伤,因此,疏通督脉,调气血阴阳,均可恢复平衡,痉挛自然缓解。督脉电针疗法的目的是疏通督脉,是治疗痉挛的一种重要针法。具体方法参照本节针灸治疗部分。
(2)头针疗法:针刺痉挛相应的舞蹈震颤区(焦氏头针分区),如下肢痉挛刺双侧的舞蹈震颤区上1/5。
(七)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对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危害较大,严重时易造成骨折,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药物防治骨质疏松应以补肾壮骨为主。临床以左归丸为基础加减。处方:熟地黄15g,枸杞子15g,生黄芪15g,茯苓15g,菟丝子10g,怀牛膝10g,龟板胶10g,鹿角胶10g,龙骨15g,牡蛎15g,淫羊藿15g,骨碎补20g,蛇床子10g,丹参10g,川断15g,杜仲15g,补骨脂15g。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坚持锻炼,尤其是站立和步行训练,对于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的防治也非常重要。进行上述训练时,必须在站柜中或戴支具训练,训练时须由陪护人员保护,以免发生骨折。
(八)压疮
1.外治法褥疮
2、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有什么效果
只能说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并不能真正治疗。相对于这些保守治疗,非保守治疗才是最佳的方法。建议患者去正规的医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3、治疗脊髓损伤能做针灸吗?
首先需要肯定的回答一下,对于治疗脊髓神经损伤,还是可以做针灸的。针灸的目的是可以刺激神经的恢复,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针灸的话,最好到正规医院的针灸推拿科去操作,正规医院适应症把握的比较好,手法会更好,一般效果会更加令人满意。
但是,对于脊髓神经损伤的病人,单纯做针灸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为神经的恢复创造条件,如果伴随有骨折的情况,就需要对骨折积极的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椎管探查减压,恢复骨折的稳定性,解除对神经的受压,这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需要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早期需要大剂量的激素进行冲击治疗,需要活动关节和肌肉,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4、针灸按摩治疗脊髓损伤吗?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伤、炎症、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括约肌及自主神经等的功能障碍,是一类高致残性和高致死性损伤。
该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的创伤之一,以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低死亡率、患者主要为青壮年为特点,极大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家人负担。
针刺是中医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随着电刺激神经再生研究的深入,电针或电场疗法已被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电针作为一种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实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脊髓损伤导致的截瘫的临床针灸治疗,绝大部分均首选督脉或夹脊穴电针治疗,督脉属奇经八脉之一,为/阳脉之海,是全身阳气的会聚之处。夹脊可调理上下肢阴阳平衡,疏通脏腑气血,电针督脉、夹脊穴治疗截瘫,其疗效已为临床所证实。
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较多,实验室研究中也证实电针可以通过促进电流、脊髓组织结构、诱发电位、酶、神经递质、神经肽、一些活性物质等的改变来促进损伤后脊髓的修复。
5、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中医的穴位针灸疗法是不会造成患者出现副作用或者后遗症的 ,针灸主要指的是使用银针进行穴位的穿刺从而达到一些治愈疾病的目的 ,脊髓损伤患者长期进行针灸疗法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副作用 ,相反还会有促进自身血液循环的功效 。
6、脊髓损伤根据四诊辩证选针灸主穴和配穴
针灸,理疗,康复等对脊髓损伤的恢复是无用的。心存侥幸等待恢复和无能医生让患者做康复是不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且会延误治疗时间之两年而迟发缺血性脊髓坏死而终残。
脊髓损伤必致截瘫或不完全截瘫并发肢体运动丧失,二便失禁,发病后西医对脊髓损伤的治疗采用手术减压只能恢复椎管口径免使受损脊髓再度而不能恢复脊髓功能,故多数患者会在无能力治疗脊髓损伤的指导下让患者用维生素,钾钴胺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安慰治疗而延误了治疗期为两年的时间,最后导致导致永久性瘫痪或截瘫,没提供资料只能为你提供理论性治疗方案1、采用中药增强改善脊髓血液循环,使受损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2、中西医结合营养神经软化瘢痕利于神经再生修复。3、中西复合再生神经技术治疗兴奋激活受损后麻痹休克的神经使受损神经获得再生修复才能获得运动,二便,感觉等功能最佳恢复。锻炼方而要根据病情专业设计方案。提示,治疗不当延误治疗受累神经会继发缺血坏死,本病恢复无望,需帮助发来术前后磁共震照片为你指导。
7、脊髓损伤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脊髓损伤效果还是不错的,可以通过针灸,口服中药等方式进行治疗的。要到正规的公立中医院进行治疗,保证治疗的效果,防止病情持续的恶化。保护好受伤的部位,不要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再次受伤的情况,恢复期尽量不要拿重物,适当的给局部多按摩,不宜过度劳累。
8、脊髓损伤瘫痪用针灸治疗?
脊髓损伤瘫痪用针灸治疗会有效果的,中医里的针灸是很神奇的,毕竟已经流传几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