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相关疾病针刀诊疗

脊柱相关疾病针刀诊疗

发布时间:2021-05-15 08:56:52

1、针刀医学能治哪些病?

初创时治疗范围相对单一主要是以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慢性颈肩腰腿痛为主,现在的针刀医学的治疗范围已经扩展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等(哮喘、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冠心病、顽固性头痛、头晕、耳鸣、鸡眼、痛经、美容、减肥等等近百种疾病)。

2、在哪里可以找到脊柱相关疾病的电子书

电子书没有,但图有一个,你看看对你是否有用,请参考!

3、脊柱相关病的疾病概述

《灵枢·本脏篇》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特别是华佗夹脊理论的创立,就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的病变为通过经络传输于脊柱两侧的腧穴上,并在这些特异穴位上进行针刺、指压、按揉,就能对五脏六腑进行诊断和治疗。经络学说中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均循行于脊背两侧部位。历代医学家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足太阳膀胱经中五脏六腑均有腧穴走行于背部,《真气运行论》,记载有庄周说:“缘督以为治,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这里所说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而阴阳互根,相为表里,阳生阴才能长。故全身十二经脉,都是缘督脉而发源的,所以说督脉是十二经的根本。因而背部的督脉线可作为治疗疾病的中枢治疗线。
《难经正义》曰:“五脏之俞皆在背,肺俞在第三椎下,心俞在第五椎下,肝俞在第九椎下,脾俞在第十一椎下,肾俞在十四椎下,又有膈俞者,在七椎下,皆夹脊两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总属足太阳经也。”又注曰:“胃俞在十二椎间,大肠俞在十六椎间,小肠俞在十八椎之间,胆俞在十椎之间,膀胱俞在十九椎之间,三焦俞在十三椎之间。又有心包俞在四椎之间,亦俱夹脊两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总属足太阳经也。”因此祖国医学中许多治疗内脏疾病的疗法都常规的在背部进行。其实这就是最早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西方医学关于脊柱相关疾病的学说,是在一百多年前(1885年),美国医生D.D.Palmder首先提出了“脊柱与疾病相关理论”。1983年美国Porker手治法研究会在广州学术交流时,曾报道说脊柱错位后引起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或脊髓损害出现相应的内脏症状。Rurhjackson在《颈椎综合征》一书中亦有颈椎病引起颈部、眼、耳、喉、胸部及心脏等器官症状的报道。1895年,美国有一个名叫Harvey的民间医生,他沿用一种源自2500年前希伯克拉底时代的自然疗法,为一位因外伤引起听力丧失17年的打更人检查,发现患者第四颈椎棘突向后移位。他认为若将后突棘突复位可能会对患者有所帮助,经打更人同意后便采用手法复位,将后突棘突推回原位,打更先生的听力奇迹般的恢复了。至此便拉开了一个新专业的序幕,即脊椎矫正学。随着脊柱矫正医师在临床上的不断观察及治疗,发现许多似乎与脊柱无关的内脏疾病通过脊柱矫正也得到了改善或治愈,脊柱相关疾病学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前苏联谢尔巴克及其学派对节段反射理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颈交感神经区域电疗有调节大脑及器官营养的功能。据有关资料证明,目前世界医学界在通过治疗脊椎而达到治疗内脏器官的病症已达七十余种,可见脊柱相关性疾病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脊柱病因学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国内最早进行临床治疗及研究脊柱相关疾病的学术带头人,是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他们总结编著的《脊柱病因治疗学》一书,60年代,他们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自主神经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并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学科。其核心内容为脊柱及骶髂关节出现损伤或退变,从而出现脊柱功能紊乱(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滑膜嵌顿)、韧带钙化、骨质增生,刺激和压迫了神经根、椎动脉、椎静脉、脊髓、自主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龙层花对脊柱的微细解剖及生物力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创立了著名的龙氏整脊手法,为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
宣蛰人教授自50年代初,从事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诊疗研究,在6000多例椎管内外的软组织松解手术中,发现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单纯的机械性神经压迫,不会引起疼痛,只会根据压迫程度不同出现麻木征象。提出了脊柱软组织损害所产生的疼痛,主要因素是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创立了无菌炎性学说。并应用“以针代刀”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治疗脊柱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疾病,取得了确切疗效。为脊柱病变、软组织损伤病变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50年前,罗有明教授在继承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的基础上,对整脊手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创立了著名的罗氏整脊正骨手法。同时,罗金殿主任,对罗氏手法经过五十余年的努力,在继承发展传统中医正骨手法的基础上,对罗氏正骨绝技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尤其对高难度的颈、胸、腰骨折的整脊复位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山东威海颈椎病研究所潘之清教授从70年代初,对颈椎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颈椎病与血压异常、心律失常、缺血性脑病、视力障碍、运动神经元性疾病等有密切关系,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冯天有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提出了局部软组织发生解剖位置的微细变化是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总结出了著名的现代冯氏整脊手法。
韦贵康教授在《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疾病》一书中,提出了脊柱相关性疾病是指由于脊柱软组织损伤出现局部症状外,还伴有脑神经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的复杂的临床症状。其病理改变是由于有脊柱力学平衡失调或其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引起其他系统出现病症。提出“脊柱与症状相关联”的观点。
董福慧教授《脊柱相关疾病》,总结出了脊柱相关疾病是由于脊柱力学不平衡而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刺激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涉及临床各科,引起相关的临床症候群,治疗时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配合整脊手法,整复错位的小关节,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从根本上治疗该类疾病。
王燮荣教授对脊柱相关疾病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一套颈椎成角定点复位法、胸椎反向推按复位法、腰椎反向推按法纠正脊柱错位。
田纪均教授应用田氏手法对脊柱周围的小关节错位,即“骨错缝”“筋出槽”进行田氏手法调整复位,恢复动态失衡小关节的原有位置。
张吉林教授根据其提出的椎间病理论,在中医正骨推拿和传统牵引的基础上,模拟中医推拿正骨手法中关键的整脊手法,设计出了治疗脊柱椎间病的三维正脊仪,可瞬间完成人工推拿正骨所不能达到的复合动作。
王遵来主任在继承罗氏手法基础上,根据脊椎病变特点,创立了脊诊诊法及“三小一高”整脊手法(即小角度、小力度、小手法、高疗效)。
作者经过二十余年临床应用水针刀微创针法,配合呼吸动静整脊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对脊柱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提出了自己初步认识与见解。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加,脊柱相关疾病逐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从开始的中青年发病,逐渐发展为15岁以上的青少年发病。由于青少年学习压力增加,负荷加重,长期俯案学习,使头颈部后群肌肉长期性静态拉力损伤,引起静力性肌损伤,引发青少年出现脊柱相关性疾病。如颈源性头痛、视力障碍、健忘等相关症状。因而发现青少年发病率占20~25%,20岁以上占30%以上,30岁以上占35%,40岁以上占45~50%,而50岁以上占60~75%,70岁以上占85%。
因而脊柱相关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百病之首。近期,国内外许多从事人体脊柱与健康研究的专家学者指出:人体衰老与疾病的根源,主要源于脊柱本身的病变与衰老,因而呼吁人类要重视脊柱、保护脊柱,延缓其退变,防其衰老,这样才能预防和控制脊柱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
脊柱相关性疾病多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
一、椎管内外无菌炎症的病理机制:
脊椎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无菌炎性反应,炎性致痛物质一方面刺激神经根鞘及神经根周围的痛觉纤维,引起颈肩腰腿痛等临床症候群。另一方面,导致无菌炎性软组织粘连、结节构成的炎性粘连物,累及椎周的脊神经、交感神经节,出现临床脊柱相关性疾病症候群。这些所累及的症状,上至头颅部,下至足趾,同时可累及深至内脏、浅至皮肤的相关症状,涉及临床各科,如:内科病症、神经外科病症、心脑血管病症、五官科病症、口腔科病症、妇科病症、儿科病症、男性科病症。
二、脊柱立体三角动静态失衡原理:
脊柱作为人体骨骼框架的中心力轴,是由多节动态椎骨与其间的椎间盘、椎间关节及椎周的肌腱、韧带稳定结构紧密连结,构成的人体三维动态的中心平衡力轴。脊柱的稳定是靠周围的肌腱韧带构成的无数立体三角区来维系其全方位、多角度的稳定整体。构成脊柱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脊柱与内脏功能之间在机构上的联系、在功能上的协调、在病理上的影响。脊柱及其联系的各个组织器官之间,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脊柱和各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在病理上则是互相影响的。
脊柱是人体负重和运动的骨骼框架的重心力轴,其稳定是靠连接脊柱的软组织由韧带、关节囊、筋膜、椎间盘及肌肉构成无数的软组织立体三角区来维护起平衡。由于姿势不良或者在某一特定姿势下做重体力劳作而不适当的调节、剧烈运动前没有做适当的预备动作、反复长期的轻度扭挫伤及头颈、腰部受撞击等因素均可造成椎周软组织的损伤,从而出现软组织的松弛、变硬(纤维化、钙化、粘连、瘢痕形成、挛缩)或炎性改变,导致了维持脊柱软组织立体三角的失衡,刺激压迫了脊神经后内外支、自主神经、交感神经节、椎动脉甚至脊髓,从而引起多种脊柱相关性疾病及临床疑难病症。

4、针刀治疗后背筋膜粘连一次能治好吗

一,概述:
水刀是清朝张仲景医药神社“针刀”注水结合现代医学,以及其他柔和的奶油刀治疗,以便制定针灸用具的一种可注射的形式。水刀疗法,针灸和中药在水中九个西部接合壁从现代医学的针灸后裔,针灸是国际米兰和开放手术之间根据新的非注射显微手术直视,软组织局部解剖的三维解剖结构,静态和动态三维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经络,无菌炎症学校,静态和动态的平衡,科学和医学药理学的理论基础。软伤科疾病,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特点
水刀微创针法
1.安全。
因为水刀可以在治疗前回抽检测避免了血管,脊髓和内脏损伤。
同时,总结了第一个完整的治疗部位和刀的安全危险地带。
2.水刀根治性治疗的疼痛疾病
刀不仅可以释放因水分离软组织病变,并可消除直喷无菌炎症磁化释放液体,有色制剂和氧气的准备。一方面,磁化裂解溶液不仅可以直接消除引起的炎症性病变,太磁化药物,镇静剂和止痛效果的疼痛。同时同心彩色制剂可以抑制疼痛神经传导,以治疗疼痛的作用。此外,注氧消毒可以消除局部缺氧,调节神经营养和气体释放的功能。
3.水刀刀的复发
无论是刀抗侵袭作用属于一种微创松解软组织病变结节的释放,同时绑定到创建再重新流血的伤口→→恶性循环的重新附着。
刀在水中释放结节性损伤,而直接注射出血疼痛抑制粘连药物和氧气的消毒,因此,具有一定的抗逆转录病毒作用。
针,传统和机器的现代化水九针针针和刀的组合。
刀在水点的治疗,根据生物力学和生物病理学的原则:一个人的软组织立体三角平衡理论,说明人体骨骼结构的平衡与稳定的框架是由骨骼肌,肌腱,韧带,筋膜构成众多三维三角形,从而稳定对人体的影响,以保持平衡,而立体三角形拐角软组织生物力学力倾点是点软组织损伤,和微创的,因此安全治疗刀点......因此,按照中央的立体三角区创建“动静平衡3水刀的实践中刀的运动。”
同时最柔软的人组织中的血管和神经分布部位,从而提出了一种微创针刀......危险区域,奠定了针灸疗法学校安全的基础。多
件事干预方面,在八十年代初,本发明药物组合刀,药氧结合,刀磁药物组合,以及刀和刀的组合药物的在线音乐结合其他功能的一种水刀治疗。
二,内容的动作

水刀描述机制,微创治疗
1,主要的原因,调整机体的动态和静态不平衡
软组织损伤是人体的动态和静态不平衡的,而传统的大的开放手术将不能改变这种病理状态,而且还因为其更大的损伤的,昂贵的,因此不适合于临床广泛使用。最低限度,因为软组织损伤的疾病临床上常用的有创针松解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超微创治疗设备,切断少量的肌腱纤维太紧或切断过紧的肌肉膜或筋膜粘连或异常的肌纤维的溶解和腱和骨,与局部血管的分离之间的病变肌腱或神经纤维束压缩,以减轻过度拉应力;通过削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痉挛,切割纤维肌肉,筋膜及神经切断出口释放紧张的结节性病变的释放,缓解过度的“压应力”;通过削减当地的高压氧舱筋膜之间的筋膜,切压骨刺,关节切割压片,消除局部过大的“压力”;通过削减地方限制深筋膜释放紧张和纤维结缔组织和拖曳释放过多的压力,缓解神经压迫,恢复其平衡功能。

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1)慢性软组织损伤,旧的软组织损伤以及一些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性发作。
(2)创伤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
(3)的疾病,骨骺炎,肥大性关节炎的末端。
(4)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骨 - 纤维管卡压综合征
(5)颈椎病,腰椎综合征,疲劳性骨膜炎及脊柱相关疾病。
(6)部分内科,骨外科,肛肠外科和美容外科疾病。
2,禁忌症
(1)全身发热或感染,内脏疾病的严重恶化。
(2)深部脓肿或坏的部位的治疗疼痛的肿胀。
(3)血友病,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功能障碍。
(4)治疗神经,血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6)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7)疑似结核病患者和结核病史。
(8)的癌症患者。
(9)严重的糖尿病,在正常范围内的端部的血糖控制。
(10)和恶性贫血。
(11)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多发性骨折

5、脊柱相关病的脊柱定位歌诀

我这边有一个脊柱相关疾病的对应图,您可以参考一下:

6、脊柱相关的疾病种类有哪些?

有可能是竖脊肌痉挛..吃点云南白药或者其他止痛药什么的..去医院看看呗..

7、针刀疗法的临床应用

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
1.颈椎病 :颈肌劳损、颈椎间盘脱出症、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综合征。
2.腰椎病: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椎综合征、疲劳性骨膜炎及脊柱相关疾病等。
3. 骨关节病: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 、足跟痛(足跟骨刺) 、软组织损伤、骨骺炎、增生性关节炎。
4. 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以及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
5. 外伤性滑囊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
6. 神经痛:周围神经卡压征、骨—纤维管卡压综合征。
7. 部分内科、骨外科、肛肠外科及整形美容外科疾患。

8、葛恒君的针刀医学简介

针刀医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和他的得力助手葛恒君院长等针刀医学界同仁,经过20多个春秋潜心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成果,以及中医特殊的思维模式,在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将部分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融为一体,再创造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对疾病从宏观、微观两方面给予把握,极大地提高了中医的科学内涵和临床效果,推进了整个医学的发展进程。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理论澄清了困惑医学界多年的难题,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使这类病--
从不治到可治;
从难治为速愈;
从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痛苦治疗;
从损伤性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性治疗。
针刀医学创建至今所获多项荣誉。1978年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重点科研课题;1984年通过专家鉴定,“小针刀疗法”诞生;1986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开始向全国推广;1988年“小针刀疗法”获第三十七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发明人朱汉章教授获“军官”勋章(国人首次获此勋章);在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由全国27所高等中医院校的29名专家组成的鉴定会上,确立“针刀医学”。
针刀医学现已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针刀松解法的基础研究”课题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出版的针刀医学(针刀疗法)著作达12部,其中《小针刀疗法》已被翻译成5种文字。自1987年起,累计举办500多期全国性针刀培训班,培养针刀医生达十万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等两个针刀学会下属的28个省级针刀医学会的各级会员,达3万多人。另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人来中国学习针刀医学,15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针刀医学会。
2004年12月26日,由世界针联终身名誉主席王雪苔教授任组长,石学敏院士、程莘农院士、吴咸中院士、沈岩院士、西安医科大学博导陈君长教授、新疆卫生厅高评委主任王杰教授、全军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石现教授、内蒙古医学院长李力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针刀医学进行鉴定,一致同意针刀医学具有原创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06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40多位专家、院士聚首香山,在香山科学会议“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学术民主”的氛围中,为针刀医学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针刀是微型手术医疗器械,是施行微创外科手术的工具。这种手术器械,形似针,实为刀。操作时将针刀经皮直接由患者治疗点插入,到达病变部位,对软组织直接进行闭合性松解,通过解除组织粘连、异常高应力点、骨质增生、滑液囊积液、血管、神经卡压、骨关节病理性移位等病变,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其手术切口仅为0.8毫米,出刀后,不见切口,更无需缝合。视病变轻重,手术过程从十几秒钟到几分钟,患者术后即可回家,一般无需住院。
针刀技术是一种非药物、微侵袭疗法,堪称“绿色疗法”。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不断兼收并蓄,充分吸收现代科学的新知识和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治疗范围不断扩展,疑难颈椎病、顽固性腰突症、椎管狭窄、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众多学科领域,如脊柱相关区代疾病,顽固性头痛、头晕、失眠、哮喘、胸闷、心律失常、心绞痛,慢性胃病、气管炎、咽炎、糖尿病等许多疑难杂症经针刀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9、脊柱相关病的诊疗区划分

<

与脊柱相关疾病针刀诊疗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