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显微内镜

脊柱显微内镜

发布时间:2021-04-25 14:28:03

1、脊柱微创手术是不是必须使用水木天蓬超声骨刀?

脊柱微创手术使用水木天蓬超声骨刀可以更简便地完成,如果没有水木天蓬镜下超声骨刀,部分颈胸椎的高危手术仅使用磨钻等传统内镜工具确实是无法进行的。内镜手术的难点之一在于脊柱手术区域内分布着密集的神经、血管网络,容易发生误伤。使用超声骨刀后,可以降低损伤概率。目前全球颈椎腰椎疾病患者日益增加,骨科大夫用上水木天蓬超声骨刀可以在提升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也把原来无法开展的疑难手术变得得心应手。

2、目前最先进的脊柱微创技术是什么?

首先这个提问是不科学的。因为作为一种技术,在脊柱微创这个领域还没有最先进这种说法。
比较而言,脊柱微创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发展较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后诞生了经皮椎间盘切吸术(PLD)、侧路椎间盘镜、椎间孔镜(PELD)、后路椎间盘镜(MED)、激光(PLDD)、针镜及后来的椎板间镜、二代椎间孔镜、射频纤维针镜、纤维椎间孔镜等。2010年颈椎间盘镜也问世了,虽然时间有先后,这不能说明什么技术是先进的、什么技术不先进这个问题,只是人们在实际中对技术的理解和总结不同而已,不能说颈椎间盘镜就是最先进的技术。
PLD技术是盲切,不能针对突出物实行摘除,只能经盘内进行所谓减压。即使如此,其疗效还是不错的,目前使用这种技术的还大有人在。特别是在颈椎间盘镜没有问世的时候,PLD是颈椎间盘突出的唯一微创治疗技术。
和PLD相似的技术还有侧路椎间盘镜、激光、射频等。激光、射频和所谓臭氧、溶盘等也许算不得微创技术,但为了比较,还是一并列上。早年的杨式镜也是从PLD转化而来,虽然加了支同轴内窥镜,其操作原理也没有什么两样。
德国胡兰德在杨氏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大了手术器械通道,操作上采用椎间孔入路的方式,这就是后来的椎间孔镜。以提斯技术为代表的椎间孔镜能够摘除突出的髓核,应该说在杨氏镜技术的基础上的一大进步。但过于粗大的内窥镜直径限制了其技术的发展,进入椎间孔必须先进行椎间关节的打磨,多数人认为这是危险和不必的。其处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黄韧带肥厚的能力也较弱,鲜见成功的报导。
MED即后路椎间盘镜克服了椎间孔镜的弱点,从椎板间入路进行操作能成功的处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黄韧带肥厚等,处理脱垂游离的髓核也较为简单。由于其较大的手术切口(大约20mm)和术中出血难以有效解决等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
二代椎间孔镜在提斯椎间孔镜的基础上有效的降低了内窥镜直径,进入椎间孔不必打磨椎间关节的特征使得这款内窥镜更受欢迎。其配套电动手术工具也较原始的提斯椎间孔镜有了很大进步,对钙化的髓核、狭窄的椎间孔的处理也相当容易了许多。由此衍生的颈椎间盘镜为脊柱微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MED伤害较大的特点不为非专业的脊柱科医生喜爱,专业的脊柱科大夫更钟爱可以灵活掌握的传统小切口技术。这项技术特点启发了开发人员,新型椎板间镜应运而生了。灵活的椎板间镜在手术切口上可以运用自如。改进后的后路技术即椎板间镜技术既可以采用经皮穿刺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小切口并支持脊柱其他微创技术和镜下内固定等,操作简单安全。这种灵活的技术应该是目前脊柱微创发展的方向,即所谓最先进的技术吧。
值得一替的是,针镜技术目前发展迅速。这种模块化设计的产品使用方便灵活,具有上述技术的所有有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中国特色的技术必将大放异彩。
至于射频、激光、臭氧、溶盘等,前文有所提及,这项技术还算不得真正的微创技术。其不能准确针对病灶治疗或者不能成功处理病灶的特点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溶盘甚至是一种即将淘汰的技术。但这项技术操作简单、损伤较小,在非专业的脊柱医生和基层医生中仍然享有市场。但过份商业化的神化这项技术是有害无益的。

3、水木天蓬超声骨刀可以做脊柱微创手术吗?

微创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在骨科脊柱领域包括通道下、盘镜下、椎间孔镜下(即经皮内镜下)的手术式。微创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水木天蓬超声骨刀在脊柱开放手术的领域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在脊柱微创手术领域,水木天蓬的第二代超声骨刀是全球第一款支持脊柱椎间孔镜下术式的超声骨刀,同时还有通道、盘镜、显微微创手术的对应刀头工具,产品线还是很齐全的。随着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蓬勃发展,脊柱内镜手术已开始逐步取代部分传统的脊柱开放式手术。尤其是脊柱椎间孔镜术式可以通过一个长约1厘米的小切口,完成以往需要十余厘米切口的手术,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也能大大缩短。

与脊柱显微内镜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