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结核一般如何护理?
腰椎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机体健康的骨病顽疾,一旦出现腰椎结核疾病,那么肯定就需要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腰椎结核疾病及早的消除。对于腰椎结核这种疾病,除了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外,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也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在治疗腰椎结核的同时,患者又该如何进行护理措施呢?
其实,腰椎结核属于一种慢性骨科疾病,它和其他部位结核一样大多是由肺结核引起。由结核杆菌随血液流传到腰椎组织,虽然大多数结核菌会被消灭,但是还有少数结核杆菌逃避抗结核药物并隐藏在身体内,当人的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定植感染,就容易造成骨质破坏发展成为腰椎结核。
一,不要劳累,尽量不要干脏活累活。
二,不要弯腰取物,取物时尽量屈髋屈膝直腰下蹲。
三,注意饮食营养,多补充维生素,可多吃蔬菜水果。
五,多注意休息,特别是卧床休息很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六,需要防寒保暖,特别是要注重预防感冒,避免因感冒加重病情。
七,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疗要有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并定期复诊。
八,注重个人卫生,预防褥疮、呼吸道的感染等并发症。
2、骨结核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1.加强营养,休息,补充充足的热量。 2.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专。
[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使属用,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药物 联合,足量、足疗程、规律用抗结核药物。
[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包括活检、滑膜切除和刮除后缺损处的植骨。 关节外骨病变的刮除植骨。 软组织脓肿引流术。 4.植骨融合术。 5.内固定术。
[其他治疗]
局部制动。
[预后情况]
早期治疗,治愈后,关节仍能保留大部或全部功能,而晚期全关节结核,即使治愈,也丧失关节活动功能。
3、脊椎结核如果进行内固定治疗会造成什么影响?
脊椎结核分为颈椎结核、胸椎结核、腰椎结核和骶椎结核。其发病约占骨关节结核的2/3。发病机理多由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经血行、淋巴或直接扩散等途径播散至脊柱部位而发病。在整个脊椎结核中,腰椎结核发病率最高,胸椎次子,颈椎、骶椎较少见。
脊椎结核发病多较缓慢,可经历数月或更长时间,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对诊断及治疗造成贻误。脊椎结核早期常表现为倦怠、食欲减退、盗汗、午后低热,消瘦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功能障碍,拾物下蹲,行走身躯略呈后仰等症状;当椎骨破坏严重时,可并发椎旁脓肿、脊柱后凸畸形、截瘫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已不再是难题。过去对脊椎结核的治疗多采用抗痨、制动,单纯椎旁脓肿切开引流及死骨清除术;椎体破坏严重时进行自体植骨手术治疗。术后要求绝对卧床休息3月以上,给病人造成极大的不便,亦容易出现褥疮,植骨不活等术后并发症。随着脊柱内固定材料的广泛应用于临床,脊椎结核的外科治疗,加强了脊柱的稳定性,使术后病人在短期内可下床活动(一般1周以后),减少了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对脊椎结核手术患者来说,优质大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术前,应和病人进行心理交流,给病人介绍手术的积极性,必要性及安全性,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及对手术的恐惧感;鼓励病人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以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力;训练病人在床上进行大小便,以适应术后需要;对发热病人,在及时告知医生的同时,给病人物理降温,降低病人的体力消耗。
术后,在病人身心处于极度痛苦的情况下,需及时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便使疾病早日康复;由于术后病人伤口疼痛,咳嗽时疼痛加剧,病人不愿咳嗽,不愿咳痰,容易造成因呼吸道不畅而引发坠积性肺炎及窒息,故应鼓励病人及协助病人排痰,防止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术后高烧病人,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对于术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定时放尿,带有引流管的病人及时排放引流液,防止泌尿系逆行感染及伤口感染;术后病人床铺要要保持整洁,皮肤保持干燥,若床铺污染要及时清理更换床单元;为防止褥疮的发生,术后早期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翻身的同时给病人按摩肌肉,防止肌肉萎缩。鼓励病人床上活动,防止关节僵直。术后病人由于手术创伤及卧床,要求给予流质、无渣、高营养饮食。根据病情可逐渐改为半流或普食;术后一周左右协助病人下床活动,病人活动时要有专人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随着锻练的加强及病情的康复,术后两周左右,可在病房自主活动,术后三周左右可户外活动。病人出院嘱病人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脊椎结核的内固定术的开展缩短了病人的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建议脊椎结核患者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确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早手术、治疗以防后患。
4、脊柱结核围手术期及术后要注意什么?
胸腰椎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病。手术采用内固定技术是解决病灶清除和脊柱稳定性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为使患者能很好的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的成功,注意围手术期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病程比较长,症状较重,多方求医久治无效。住院期间患者心情复杂,一方面希望尽快手术治疗,另一方面对治疗信心不足,担心治疗效果,特别是当告知患者手术需要做内固定及植骨时,他们又表现出异常恐惧,惧怕内固定材料和植骨对自己产生副作用,如感染、松动、压迫神经等。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首先,我们在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安全性,介绍科内的技术力量;并安排同病种病例且术后恢复较好的患者住同一病室,让其介绍自己的治疗过程,现身说法,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其次说明手术有严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手术植骨——髂骨是人体的“骨库”,按常规取骨对身体无影响;介绍其他患者治愈情况和没有手术治疗的严重后果。对于症状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上给予关怀照顾,使他们振奋精神增加信心。通过以上宣教及发放有关骨结核的治疗与护理知识的小册子,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加治疗信心。
2. 饮食护理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并发脓肿后更使肌体消耗量增大,常出现低蛋白血症。患者面黄消瘦,如不能及时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则很难耐受手术的创伤,术后易致伤口不愈合及再次形成脓肿和窦道。这样既加重了病人的精神痛苦又增加了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病情久而不愈,致使病人失去对治疗的信心。因此,必须亲自到床前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说明饮食是摄取营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既经济方便,又符合生理要求。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合理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正确进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并选择色、味、美具全的饮食。每日保证2个鸡蛋和适量肉类、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早晚加餐饮用新鲜牛奶,提供方便洁净的就餐环境。有些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对饮食治疗不理解,认为治疗主要靠打针吃药,饮食只是次要的,从而在饮食方面节省,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通过耐心细致地解释,患者均能接受。
3. 卧位护理
脊柱结核患者术前需绝对卧床休息,目的是减轻椎体压力,防止脊柱变形及神经受损,使病灶局限。患者卧床后,由于体位和习惯的改变,患者不能适应床上排便,告知其在床上大小便的重要性,并指导其在床上解大小便的正确方法,为术后长时间卧床做适应性准备。但有的患者对绝对卧床非常习惯,特别是大小便不愿麻烦护士,我们都及时地做好每位患者的工作,耐心讲解卧床休息的目的,在生活上给予热心诚恳的帮助,并在病人床旁备呼叫器和将常用物品放置在病人宜取处,使患者真正认识到卧床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从而安心在床上渡过术前准备期,学会卧床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 术后护理
1.术后病情观察
术毕返回病房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特记脉氧。在患者即将清醒时,可能出现躁动,此时须加强监护。
2.密切观察呼吸变化
胸椎结核手术易损伤胸膜,如果术中胸膜破坏小,则予以修补;若未发现,术后则易并发气胸,严重者可能发生纵隔摆动造成患者突然死亡,因此观察呼吸变化十分重要。本组病例中有一例患者,由于术中胸膜轻度受损未被发现,术后突然出现呼吸浅快、鼻翼扇动,自述胸闷气短,我们立即报告医生,并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迅速将床头抬高,配合医生进行对症处理,经以上及时正确地处理,患者症状消失。
3.观察切口渗血情况
由于胸、腰椎结核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多,术后切口处放置引流管以便引出渗出液。一般病人术后引流管接负压,术后引流量24h小于400ML。如果前4小时大于400ML,则应立即查血常规,急输新鲜同型血400 ML,同时将负压引流改为自然引流。此外还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如为淡血性液应考虑是否有脑脊液漏,若有脑脊液漏则将平卧位改为头低脚高位或健侧卧位,减少脑脊液的渗出,同时胸腰段支具加压固定,以防翻身不当引起伤口疼痛及出血。咳嗽、打喷嚏时要先用手压住伤口,防止用力过大而造成伤口裂开加重出血,特别要注意对髂骨取骨处的观察。髂骨处血液供应丰富,切口处易发生渗血,主要需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 4.密切观察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脊柱结核病人术后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尤为重要,通常与术前相比较。若功能改善,表示脊髓压迫已缓解,若功能变差或无恢复,则可能为脊髓水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
5.加强生活护理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先去枕平卧4-6小时,然后根据病情每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必须保持正确的动作,防止脊柱扭转造成内固定和植骨块的松动、移位或脱落。翻身的方法是患者双腿稍屈膝,护士一手托患者肩部,一手托臀部,双手协同用力使患者侧卧于一侧;如有胸腔闭式引流管着,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为保持椎体稳定,在腰背部垫一硬枕支持,两膝间放一软垫,嘱患者不要随意翻动;截瘫者足下放一硬枕防足下垂,卧气垫床。为保持椎体稳定,还要解决患者的排便问题。
6. 预防术后并发症 内固定后,卧床时间大大缩短,术后三周可带支具坐起或下地活动,但不能长时间离床做好预防褥疮的护理。
7.预防肺部并发症
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教患者以最大吸气量和最大呼气量为一次,每三十次为一组,每日不少于3组。如为胸腔闭式引流,保持引流管畅通,管道不打折、扭曲,每日用无菌盐水更换水封瓶里的液体一次,注意水柱波动情况,防止引流管松动。雾化吸入每日三次,以稀释痰液易咳出。鼓励病人吹气球,每日吹1-2次。 8.预防腹胀及便秘
术后病人如为胸腹联合切口,嘱病人等通气以后再进饮食,一般后路手术6小时后方可进食,术后三天禁食牛奶及豆制品,这是因为术后肠管麻痹,肠蠕动慢再加上乳制品、豆制品产气,易引起腹胀。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按摩,方法是:(1)患者双手交叉放于腹部,以脐为中心按摩,先以顺时针方向按摩30圈,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摩30圈为一组,每日做3组;(2)用单手,双手放腹中部,做振颤动作,可调节胃肠功能。通过按摩无一例因便秘行清洁灌肠者。
9.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嘱患者随时做全身肌肉静止放松练习。在不影响脊柱稳定的情况下,强调四肢关节活动,对截瘫患者,协助其进行被动功能锻炼,根据病情掌握锻炼量和方法。锻炼原则是从小运动开始,逐渐加大,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10.出院指导
坚持药物治疗 脊椎结核用药时间一般为4-9个月,服药期间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听神经损伤的症状,如耳鸣、听力减退等。同时还应警惕功能受损及发生多发性神经炎的可能,定期检查肝、肾功、血沉、血象,并向医生报告主观症状。
5、骨与关节结核的护理常规
骨与关节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病变,原发病灶多在肺部,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部位为脊柱,其次是膝关节、髓关节和肘关节。临床表现为全身的结核中毒症状和局部症状,后者依部位不同症状有异,病灶可形成脓肿,并可沿筋膜间隙流向远处。脓肿在脊柱可出现相应的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合并有瘫痪。治疗是整体与局部兼顾。全身治疗包括休息、营养、一般支持疗法和抗结核病的应用;局部治疗则是制动、脓肿穿刺、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和手术(病灶清除术)。护理措施根据不同的部位而定。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焦虑;②躯体移动障碍;③自理缺陷;④营养不足;⑤疼痛和肌痉挛;⑥有发生窒息的危险;⑦有发生褥疮的危险;⑧潜在并发症--瘫痪或瘫痪加重;⑨术后潜在并发症--气胸;⑩知识缺乏:功能锻炼及出院后自护知识。
一、焦虑
二、躯体移动障碍
三、自理缺陷
以上一~三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四、营养不足
参照"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五、疼痛和肌痉挛。
相关因素:关节结核。
主要表现:关节不适,挛缩畸形。
护理目标:病人疼痛和肌痉挛症状解除或减轻。
护理措施:
1 一般情况差,体温较高,截瘫或椎体不稳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2 用石膏绷带、牵动等制动以缓解肌痉挛和疼痛。其护理参照"骨科常用外固定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重点评价:
1 病人局部疼痛和肌痉挛是否减轻或消失。
2 制动措施是否适合于病人个体。
六、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相关因素:
1 颈椎结核并有咽后壁脓肿。
2 全麻术后未清醒时。
主要表现:
1 呼吸、吞咽困难。
2 误咽、误吸后呛咳、频死感。
护理目标:
1 病人所进食物的质地与进食方式符合病情需要。
2 病人全麻清醒前能得到妥善护理。
护理措施:
1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颈椎结核出现咽后壁脓肿时可导致吞咽困难。
2 指导病人进食食物的质地与进食方式:根据吞咽程度选择质地松软、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糖、丰富维生素与果胶的软食、半流质乃至流质,进食速度均匀且慢,防止食物呛入气管而窒息。
3 全麻术后病人在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并有专人守护,避免呕吐物误吸。
4 一旦出现窒息,迅速吸出异物,必要时气管切开。
重点评价:
1 病人进食食物的质地与进食的方式是否依吞咽困难程度而定。
2 病人全麻术后是否处于妥善的体位,并得到专人照顾。七、有发生褥疮的危险
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八、潜在并发症--瘫痪或瘫痪加重
相关因素:
1 体位不当致脊髓受压。
2 手术后脊髓水肿。
主要表现:
1 首先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下肢发硬、颤抖无力且软弱。
2 继而感觉功能障碍:麻木。
3 然后大小便功能障碍:尿潴留、便秘和腹胀。
4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皮肤干燥、无汗。
护理目标:
1 病人了解体位不当可以导致瘫痪或瘫痪加重之严重后果,并能配合维持适当的体位。
2 病人未因体位不当而致瘫痪或瘫痪加重。
3 病人术后的脊髓、神经功能得到及时观察,出现异常时能得到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1 向病人及其家属反复说明卧床休息的必要性,强调脊柱结核轻瘫病人不能下地活动,以免导致瘫痪或瘫痪加重。
2 轻瘫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3 脊柱结核病人翻身时,注意保护病灶部位:
(1)颈椎结核病人翻身时,应有专人保护头颈部。
(2)卧于带头的石膏床上翻身,以避免直接翻身不当造成脊髓、神经损伤。
4 脊柱结核病人行病灶清除术后,注意观察其双下肢运动、感觉、大小便等情况。若功能改善,表示已解除脊髓受压;若功能变差,则可能为脊髓水肿等,应及时报告医师作相应处理。
重点评价:
1 病人及其家属是否能配合维持适当体位。
2 病人是否出现因体位不当所致瘫痪或瘫痪加重。
3 病人术后是否出现瘫痪或瘫痪加重。
九、术后潜在并发症--气胸
相关因素:胸膜损伤。
主要表现:呼吸浅快,患侧呼吸音低,叩诊呈彭音。
护理目标:病人呼吸逐渐平稳,无明显缺氧。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胸椎结核病人行病灶清除术后的呼吸情况,是否伴有紫绀。
2 高流量吸氧。
3 病人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后,应保持引流通畅。
重点评价:
1 病人呼吸是否趋向平稳。
2 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是否通畅。十、知识缺乏:功能锻炼及出院后自护知识
相关因素:
1 病人未接受过专业知识教育。
2 病人害怕锻炼加重病情。
3 病人不了解出院后自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主要表现:
1 病人不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方法。
2 病人畏惧锻炼。
3 病人对病程与治疗过程茫然,不知如何巩固手术疗效,达到康复。
护理目标:
1 病人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
2 病人能进行功能锻炼。
3 病人了解疾病治疗过程,并能在出院后按照要求实施。
4 病人家属及社会(如单位)等支持系统状态良好。
护理措施:
1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
2 长期卧床的病人,主动翻身、坐起、鼓励下床活动(截瘫或脊柱不稳者例外)。
3 合并截瘫或脊柱不稳者,鼓励病人作抬头、扩胸、深呼吸、咳嗽和上肢运动,同时进行被动活动并按摩下肢各关节,以防止关节粘连、强直。
4 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
(1)术后1-2天内有发热时,则不宜锻炼,以免引起疼痛,加重心脏负担,使病情恶化。
(2)活动量根据病人耐受能力而定,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且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锻炼过程中,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活动后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疼痛加剧、病情加重等,应暂停锻炼。
5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程与治疗程序,尤其是出院后的配合,以巩固手术疗效,达到康复目的。
(1)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程较长,疗效缓慢,完全康复需1-2年,出院后仍需共同配合治疗,才有可能治愈,并减少复发率。
(2)适当休息。
(3)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丰富果胶成分的饮食,以保证营养的需求。
(4)坚持药物治疗,因为骨关节结核病灶进展较慢、血液供应较差,影响药物的渗入,因而用药时间较长。用药时间根据结核病灶的不同而异:①膝、肘、腕、踝、手、足等中小关节结核用药时间为1年左右。②肩、髋、骶髂、脊柱等大小关节结核用药时间为2年左右。③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定期到医院检查血象、血沉、肝功能、听力等,并向医师汇报主观症状。
(5)了解痊愈标准,避免过早中断治疗。①全身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好,血沉正常。②局部无明显症状,无脓肿或窦道。③X线片显示脓肿消失或钙化,无死骨或已被吸收、替代,骨质疏松好转,病灶边缘骨轮廓清晰或关节已融合。符合上述三项者表示病变已停止。④起床活动一年或工作半年后仍能保持上述三项指标者,表示已基本治愈。⑤若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一般情况变差,症状复发,血沉增快,表示疾病未治愈,或静止后又趋活动,仍应继续全身治疗;若X线检查再次出现脓肿及死骨,或发现原来病灶清除仍不彻底,应考虑再次手术。
重点评价:
1 病人及家属是否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
2 病人是否了解出院后自护知识。
6、腰脊椎结核临床表现有哪些?怎么检查?
临床表现:腰痛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伴有压痛和叩击痛,在劳累、咳嗽、睡前,疼痛会加重,上腰椎结核可有大腿痛,下腰椎结核可能有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结核脓肿,肉芽组织及坏死的椎间盘和植骨向后突入椎管内,使脊椎或神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出现放射性疼痛。
诊断依据:通常有典型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畸形等临床表现;X线摄片表现为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有一侧腰大肌阴影模糊等表现,有助于确诊。
7、湖北夏小中医院可以治的好脊柱结核不?
可以的。不光是脊柱结核
8、腰椎结核伴椎旁脓肿如何治疗最好?【腰椎结核伴椎旁脓肿】
脊柱结核诊疗有其自己特点,建议专业医院诊治,可来北京309医院治疗,我院为全军结核病治疗中心,骨科治疗脊柱结核全国领先。
您上传的片子是肺部CT,建议上传腰椎ct或核磁资料。
(309医院薛海滨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