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尾闾动脊柱动

尾闾动脊柱动

发布时间:2021-04-04 00:32:43

1、摇头最基础几个动作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式主要通过对脊柱大幅度侧屈、环转及回旋,使头颈、腰腹及臀、股部、腿部等多种肌群参与收缩,既增加了颈、腰、髋、下肢的关节灵活性,也增加了肌力。同时,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大椎穴为六阳经的汇总点),以提升阳气;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和命门穴,“腰为肾腑,命门贯脊属肾”,肾在五行中属水,心在五行中属火,以水克火,只有壮腰强肾才能调理心火,所以刺激脊柱和命门穴,增强肾阴对人体各脏腑器官滋养和濡润的作用,进而达到去心火的目的。在这一摇一摆、一升一降中达到平秘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

“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式也是健身气功·八段锦中动作难度较大,运动方向较为复杂的一式。它不仅涉及了脊柱的侧屈、环转及回旋,而且还要求在马步状态下做脊柱两端的反向旋转。所以这一式不仅是习练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这一式的教学中,我们除了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如:因人施教、循序渐进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分解、语言引导、肢体触摸等方法)外,还应掌握深入浅出的教学艺术,将复杂的事物用最简练最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据我的教学体会,可概括为:找准“六个基本点”,抓住“六个重点”。

六个基本点是指健身气功运动过程中脊柱颈端的位置,分别是指:上、右、前、左、后、下。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式的基本动作路线。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向学员介绍这些点的含义及相对应的动作规格和要求。

所谓“上”是表示动作开始阶段,身体重心要稍向上升起。动作的规格和要求是:马步站立,身体重心位于两腿之间,收髋敛臀,立腰竖颈,下颌微收,百会上领,目视前方。
所谓“右”是要求上体向右倾。动作的规格和要求是:步型由马步转换为偏马步,右腿弯曲,左腿微屈,身体重心移向右腿,上体右倾,眼睛由目视前方转到用余光看右脚尖。
所谓“前”是要求上体要从右旋转到前倾。动作的规格和要求是:身体重心移向两腿之间,步型由偏马步转换为马步,颈部与尾闾对伸拉长,在上体前倾的状态下,下颌微收,眼睛的余光移到右脚的中内部。
所谓“左”是要求上体向左倾。动作的规格和要求是:步型由马步再转换为偏马步,左腿弯曲,右腿微屈,身体重心左移,眼睛的余光移至右脚脚跟。
所谓“后”是要求向后摇头应与向前摆尾配合起来。动作的规格和要求是:步型由偏马步转换为马步,颈部后旋,尾闾前旋,颈部后旋的速度要稍慢于尾闾前旋的速度,这样才能保证转正时速度的一致。眼睛视线由右脚看到了左脚,并伴随着尾闾的转动,从左脚的外侧看到左腿外侧至左肩,伴随着颈部的放松摇转,目视头上方。
所谓“下”是表示摇头摆尾动作结束时,马步正身,重心应稍往下降。动作的规格和要求是:身体重心位于两腿之间,收髋敛臀,立腰竖颈,下颌微收,百会上领,目视前方。

在掌握好六个基本点之后,习练时还要抓住以下六个重点:
一是先求方、再求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应让学员明白动作路线的基本点找准了,动作路线正确了,基本身形掌握了,再将重点放在如何突出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风格特点上。
二是眼睛与身形的配合。眼为身之帅,眼睛定位准确了,身形也基本到位了。换句话说:当我们的躯干位置不正确时,我们很难看到正确的身体部位。在“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式中,目光的转视如下:上体右倾,眼睛余光视右脚尖,上体前旋和左移,眼睛由右脚尖看到了右脚后跟,摇头时,眼睛从右脚转换到左脚,并伴随着尾闾的转动,从左脚的外侧看到左腿外侧至左肩至头上,最后转正,目视前方。
三是脊柱上下两端的反向运动。在“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式中,脊柱的颈端与尾闾除上升和转正外,都处于反向运动。上体右倾时,颈端向右,尾闾向左;上体前倾时,颈端向前,尾闾向后;上体左倾时,颈端向左,尾闾向右;摇头摆尾时,颈端后绕,尾闾前绕。脊柱正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得以充分的伸展旋转。
四是摇头时颈部肌肉要放松。颈部肌肉紧张会直接影响脊柱颈端和胸端的位置,不仅会给人不协调、动作僵硬的感觉,还会造成挺胸等错误动作,挺胸会造成力点前移至天突穴,不利于大椎穴的放松。所以,在做摇头时,不主动用力,用头部自身的重量来带动旋转,目视头上方,这样才能做到摇头时的颈部放松。
五是摆尾时要强调收腹。很多习练者在前摆尾闾时塌腰、撅臀,这就是因为摆尾时没有收腹的原因。在摇头摆尾时,除颈部肌肉放松外,从胸到腹部都要有种肌肉的紧张感,即:胸微内含,腹肌收缩。这样摆尾时,才能保证尾闾内收转正。
六是转正时要力达夹脊。夹脊是指背部的竖脊肌。它是连接头部与腰臀的纽带,也是动作是否有劲力感的关键,当夹脊松懈时,人的精神提不起来,动作也显得断劲。力达夹脊的关键是要立腰竖颈,百会上领、下颚微收、目视前方,这样气寓其中、神与形合,动作才会有协调感。
在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式时,掌握了以上六个重点,就可加深对整套动作理解的深度。

2、每天练丰臀动作多少天见效

缓慢深蹲和起来,一个月可以见效。要领:两脚叉开一个半肩宽,双脚掌平行站立,手掌从髋关节处大开合向上在头顶合掌,从两手从往上开合起就缓缓吸气,意念气息从丹田起下至会阴往尾闾,手掌在头顶合上时气息沿脊柱至百会,然后缓慢向下坐马,手掌合十随着下落至丹田,成扎马拜佛之势,膝不过脚尖,气息此时也意念至丹田,下坐过程上身尽量趋直不前倾,臀部稍用力后翘。停数秒,然后松掌根指尖,掌心缓慢外翻然后往上托举视线随掌移缓慢站立,起身过程哈气并靠意念臀部力量收缩带起身体,并体会提肛和收会阴的感觉,然后再周而复始,看个人能力做十几到三十多次,一天坚持数次。这套动作由于完成过程缓慢,不需要负重也能达到负重深蹲的效果。整套动作难点在配合呼吸和意念,做不好容易有憋气感觉,做得好会感觉尾闾间会有发热感,臀和腿不容易酸疼。

3、一种功法,是面壁做上下蹲,是什么功?具体是怎样的?

蹲墙功。此功是北京气功大师庞明老师在1985年亲自向本站编辑净耀居士传授的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其三,练动动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蹲墙功的动作要领。基本要领是: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思绪平和。然后腰向后放松,身体缓缓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柱逐节放松往下蹲,象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要求,同时注意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彻底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一次。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合度即可,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可以每天把书撕掉几页,渐至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蹲墙的三个阶段。将蹲墙功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功法来锻炼,根据其功夫层次由易到难,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可以两脚尖高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标准的姿势蹲。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并加意念“一定成功”。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每天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现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数百,甚至上千、上万个,收益颇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
二、熟练阶段。此阶段在两脚并拢,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动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形松意充”,体会周身气机的升降开合,同时增加蹲墙的次数和时间。
三、提高阶段。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整个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即蹲墙的次数),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
(一)赤脚蹲墙。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二)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手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
(三)背手蹲墙。①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②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四)拳抵鼻尖蹲墙。蹲墙时,可用一手握拳,横置于鼻前,用拳眼对准鼻尖。熟练后,可加至两拳相接,置鼻尖与墙壁之间,下蹲上起。此动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持之以恒,刻苦练习,久之自然合度。
(五)蹲墙耗功。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庄来练,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刚效果会更好。
(以上内容编自《面壁蹲墙功》一文,原文刊登在1998年的《智能气功科学》杂志,该文是根据庞明老师讲课内容整理而成)
第二部分:注意事项
注意:①自始至终,动作与呼吸必须协调一致,即气吸至尽时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时气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处。②自始至终鼻、膝、脚尖不能离开墙壁,尤其是头部绝对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否则使脊柱偏斜,影响功效。③呼吸在胸部不憋闷的前提下,越慢越好。
蹲墙首先从身形入手,对照书本细扣全身各部。然后在身形正确的基础上,逐渐加大练功强度,蹲墙前要组场,带着混元气蹲,意念导引形体放松。当然,蹲墙使形体很紧张,站庄是要放松的,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有矛盾,怎么协调还要靠自己。其实,站庄与蹲墙并不矛盾,目的都在于松腰,腰一松形气就整了,神统帅形气的功能也就强了。这两种功都是智能气功的基础功。智能气功特别强调意识的作用,主动运用意识,强化形气功能。这两种功作为初练者来讲,可先练站庄,把内气练足了,再练蹲墙就不累了。蹲墙重点在于周身中正,含胸收腹,上起时不要单纯的腿部用力,否则容易引起两腿肌肉紧张。站庄时两腿松不下来就会累。蹲墙之重点是以百会带动,上起意注天上之虚空,下蹲意想地下之虚空,同时要善于运用“化”的意识,把全身的僵劲化开,尤其是脊柱、脊柱两侧的神经、血管。平时我们不注意放松,多年来造成僵劲充斥,要松腰就要把这些僵劲去掉。有些1,2岁的小孩子作蹲墙就很容易,大人就不行,关键就在僵劲去没去掉,去不掉僵劲就达不到柔若无骨。所以在蹲墙的时候,可以想自己的骨头没有了,全身柔软放松、气充斥在全身各处,这样蹲墙才轻松一点,不然蹲墙的时候脸红脖子粗,就没有练功的味道了,如此让气似乎慢慢的渗透到紧张的组织里,逐渐的紧张和疼痛消失了,将拙力、别扭、紧张、疼痛等转变为气腾、自然、轻闲、舒适,这样才能继续安静的蹲下去。以次通过蹲墙引动气机升降,用心体悟,微妙自在其中,总之要在松静上下功夫,主动将意念锁定在运动过程中,将意念和意念的作用统一起来。通过运动,使体内气机自然旺盛起来,并按照气的自然轨道运行,使身体各部分的通透程度逐渐提高而不容易出现偏差。
应该说,人的身体总要有通透不彻底的现象,在体内气机旺盛到一定程度,就容易体察到这种不通畅的部分,特别是意念分布的不均匀更加剧了这种气机冲击的强度而感觉疼痛,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蹲墙的动作和打气有点象,气太足了,身体还消化不了时,就先慢一点打气,等气均匀了,再打一下,逐步通过运动主动打气,用运动产生的高压通畅身体(本质上还是通过运动调动了意识力)。不过,身体的素质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过激。
如果想一下子蹲很多也不是什么难事,比数量没有意义,想体会出松的感觉也比较容易。关键是要坚持,不要一暴十寒。一次蹲1000个容易,每天蹲1000个,就需要很大的韧力了。
这里给各位一个诀窍,可以帮助大家在数量上和感觉上有个突飞猛进,但对于工夫有什么好处。窍门很简单:先实验一下你一刻不停地蹲(闭眼、姿势正确、呼吸匀细长、速率约为1个/3秒),看你最多能蹲几个,一般约为30个;正式开始,每蹲30个,停下来,双手敷于肚脐,静养30秒(2-3个呼吸长),再开始蹲30个,再静养,不断循环;静养时注意意守丹田,每次静养后再蹲时,体会腰部都比前一次要有所松动。每停一次,都会愈加松动(腰部),感觉是愈加轻松,很多人就会兴趣昂然,愈蹲愈高兴,一致可以达到数百个。警告:不可一下就达到很大的数字,最好以比较小的数字为基数,逐渐增加。一般日常生活比较繁杂,在时间很少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可以见缝插针,随处练习,每次花个3-5分钟,蹲几十个,效果也不错,最重要的就是蹲完后静养收气。
第三部分:心得体会
一、蹲墙的关键环节
组场蹲墙--事半功倍的练法
首先应明了蹲墙的主要功用是:松腰、松胯、垂尾间,调整气机使之平衡,练周身的整体性。组场时先要调整身形:脚尖抵墙,全身放松,肌肉和肌健松驰不绷劲,重点体会脊柱和腰部的放松;用百会把身体领起来,似乎整个人晃晃悠悠吊在半空中,腿和脚好像感觉不到身体的重量。然后意想身体周围及体内都是蓝蓝的虚空,体内外是一个整体。调整身形要和调神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精神处于集中、安详、端庄、稳重的状态。调神时意念一定要放到天地之间。要进入悠悠自在、恍恍惚惚的意境,这样身体容易放松、内外气能很好地融通。蹲墙之前认真组场,这样练起来就比较轻松,不累,很容易进入气功态。
正确的身形引导气机正常运行
蹲墙头要正,要有百会悬领的意念,下颏回收。两耳根、大椎也要有向上领的意念;这样做既可减轻腿部的力量,又可避免鼻子与墙的摩擦。尾闾要下垂,像有个东西坠着。上起,意念多在上面,但还要照顾到尾闾,稍加前扣的意念,同时还要提会阴,这样命门就自然地向后放松了;下落,意念多放在尾间,要注意由尾闾拉着整个脊柱下蹲,不要用腰压下去,腰部尽量向后放松。但头部、耳根、大推还要有上领的意念。这样上拉下坠,姿势就基本正确了,不会有身体向左或向右偏的错误动作了。开始练蹲墙,感觉气在背部升不上去,有疼胀感。只要把下颏收住了,注意下颏回收,经过几天的练习,气就通了过去,不适感就会消失。蹲墙初期,有的人未注意大椎上拔,气没能很好地上升滋养大脑,故神较疲乏,上课爱打瞌睡。后期,调整了姿势与意念,头部气明显充足,上课就不会打瞌睡了。蹲墙,切忌只求数量忽视质量,下蹲时如果尾闾扣得不够,重心掌握不稳,至使脊柱左右摆动,时间长了会造成体内气机不平衡。此外,两腿必须均匀用力,这样才能使体内气机平衡。要使两腿均匀用力,首先两脚内侧并拢所成的直线必须与墙垂直;然后,在蹲墙过程中,注意用百会领着,始终保持身体的中正,既不往左偏,也不往右偏。如果感觉到身体偏向某一边了,可以用领百会来调整。两脚掌要平铺于地,使整个脚掌能均匀受力。刚开始蹲墙时,也许重心会落在脚后跟,且偏于脚外侧或脚内侧;这样蹲的时间长了,往往感到受力的部位发麻、发木。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受力轻的部位加重意念。这样,不受力的部位就逐渐受力了,原来受力过重的部位也不发麻发木了。姿势的正确与否,哪怕只有细微的不同对功效的影响也会相当大。每次蹲墙,只要认真地做到了尾间下垂,百会上领,大椎上拔,马上就能明显感到整个脊柱的牵拉。尾闾下垂主要牵动腰椎,大椎上拔则是牵动胸推,只有按要求做,才能对整个脊柱起作用,进而影响全身气机的变化。还有些人未注意两膝并拢,从而下蹲相对轻松;但是加以重视后,难度虽然较以前加大了一些,但一定会感觉骶髂关节被牵动了。练功时,手的位置对强度与功效也有很大影响。当手与墙或腿接触时,难度顿减,脱离接触后,腰肌所受的力随即增强。至于手臂背后或撑臂,腰、腿所需的力气则更大。
运用意识是关键
要练好蹲墙功,首先要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刚开始,大多是被动地蹲墙,只想如何把腰松开,意念过多集中在腰部,忽略了全身的整体协调性,意念贯注不进形体里面,蹲得满身是汗,两腿酸疼,但收效不大。这样练,蹲至大腿平时易后坐(后倒坐到地上);若蹲下不倒,起时也易后仰坐倒。当注意了百会、尾闾和腰部三个部位的配合后,这种情形得到了改变。腰部不但得到了相应的放松,同时气在身中也能上下贯通。渐渐地,就能够开始调整练功意识了,开始注重“神形并重”第一步“神念形”的锻炼。首先就用意念使自己和气场紧密合在一起,脑子里一发“蹲”的命令,就往下蹲,一发“起”的命令就往上起,指令非常明确。然后意念集中到整个脊柱上,随着蹲墙动作的一起一落,每个脊柱也随之一开一合,再后来,把意念集中到腰椎那儿,内视着腰椎的一开一合,以加强松腰的效果。这样主动运用意识后,蹲墙不再觉得累了,一起一落轻飘飘的,每天都有新进步。在蹲墙有一定基础后,可以意念集中在体内,下蹲时用神光看着脊柱往下落,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用形象思维想着腰椎被拉松开;起时看着听着全身的气机变化。随着体察的深入,杂念也很少了,气向体内渗透得也深了。这样做,神和形就结合得紧密了,杂念不容易出来。“神念形”还有利于动作的准确、合度。在蹲墙时,如果跑神,身体就不容易保持合度;反之,意念如果能始终注意着自己的身体,就会控制身体不致变形。蹲墙的关键是使平时不易运动的腰部的肌肉、韧带得到抻拉,使之气血充足,从而达到松腰的目的。如果姿势不正确,势必延误或阻碍松腰目的的实现。所以“神念形”在蹲墙中的运用,不但强化了神意的锻炼,而且促进了形体和气机的变化,加速了松腰过程。另外,在蹲墙过程中,应适当注意运用形象思维。下蹲时,要保持周身气机的整体性,配合意念调整虚实,把意念放在大脚趾,这样上起下蹲时易保持周身气机的整体,意想身体内不利于气机生发的东西都通过脚心散到地下虚空;上起时想像虚空的灵阳之气呼地一下贯通全身,渗透到每个细胞中,并加“把脊柱抻拉直”的意念。意念要照顾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也可以贯注到背部整个脊柱、韧带、肌肉,这样可使腰部及背部放松得更好,取得最佳效果。按照上述要求蹲墙,体会着背部一点点地抻拉开,就感觉到气在向里渗透,气感越来越明显,周身内外都被气包裹着,越蹲越轻松,头脑也越来越清明。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蹲墙时,意识里不能有墙。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进入面前无墙、四周都是空荡荡的状态,这时,你也许会突兀地停一下,此时,很容易体会到一种虚无的境像--整个的身形和周围的空间融为一体了……
二、蹲墙的三个阶段
快蹲阶段-----并非追求速度
在刚开始练快蹲时,脊柱部位放松不下来,很紧张。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态,宜从两方面加强:1、加大强度,数量增到400~500个/小时,锻炼下肢的承受力;2、着重调整脊柱的放松,注意了百会上领、尾闾下垂,一起一蹲,调整脊柱的竖直,尽量改变用腰拱的毛病。约20天后,不适状态就会消失;上起时,百会能够主动上领。这之后,可以加快速度,加大难度,数量上升到700~800个/小时。练时,一开始快速,中间慢一些,调整一下,后面再快,这样一个小时坚持下来,全身湿透。开始时大腿、小腿酸疼发木,结束后两腿灌铅一样沉重。为了尽快过这一阶段,蹲墙收功后要加强养气。一般通过这一阶段的强化练习,会使人的身心素质提高许多,丹田内气明显增强,腰椎部位灵活、放松了,腰部时常是温热的,整天精力充沛。
或者以30个为一组,每蹲完一组养10秒钟的气,然后继续蹲。随着身体素质和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蹲墙的速度由500个/小时到7O0个/小时,再升到950个/小时。
快速蹲墙能磨炼意志力。当连续快蹲400个左右时,就会感到两大腿根部又酸又胀,腰部有疼痛感,小腿发抖,有点站不稳的感觉。这时就不想再蹲了,但是要马上意识到,磨炼自己意志力的时候到了。于是,就把速度放慢一点,用增加养气的次数来咬牙坚持。酸痛的感觉是很难忍受的,当蹲到八九百个时感到体力不支,全身大汗淋漓,又不想蹲了,就采取“再蹲一个”的办法往下拼,坚持完一个,再坚持一个,就是不停下来。不停顿地蹲下去使整个身体都在跟着呼吸,内气也就随之充足起来了;继续蹲下去,感觉脊柱里的气也充斥起来了,全身非常地轻松、舒适,体会到了蹲墙的奥妙。蹲着蹲着,感到胸腔里的气打开了,腰腹部的气也打开了,两肋里的气在自然做开合,呼吸非常通畅,随着呼吸感到脚心、手心、百会也在呼吸。总之通过这种蹲法会让一个人意志力大大增强,并增强体质,感觉全身变得更加强健有力了,全身气机整合度提高了。每次蹲完后,会觉得全身通透,身体轻飘飘的,好像没有了,又好像是在水中游泳一样,特舒服。
运用快速的练法,头脑里面来不及考虑其它的信息,能量充分地应用内化到自身形、气里面,同时能体会到时间、空间、大气场及自我的混元整体性。
快蹲不要忘了加意念。刚开始只追求数量和速度,倒是一点杂念也没有,精神特别集中。有时候,蹲着蹲着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加上意念试试。于是就在上起时想百会,下蹲时想下丹田,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闪念,使人上起时“唿”一股气冲到头顶,下蹲时又“唿”一股热气沉到丹田,舒服极了。此外,快速蹲墙结束时要注意多往体内收收气,养气的时间长一点为好。
快蹲时,精神活动能自然地注入形体,使周身的气机成为一个整体。蹲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肚脐和命门的部位仿佛是个能够收缩的气团。下蹲时,它连着周身内外的气向里收缩,这时好像整个形体都不存在了;上起时,气团由里向外膨胀,整个身体轻飘飘、空荡荡的。这时,蹲墙的过程就是大开大合的过程。快速蹲墙不仅调整了整个身体的气机,使气血流畅;而且强身壮体效果特别明显。
重在体察-----慢蹲阶段
慢蹲阶段要求蹲墙速度慢下来,细心体察体内气机,特别是体会脊柱的逐节放松下落或伸直,继而体会全身那种周身融融的气机整合状态。这一阶力求做到把动作轻松自如地完成。
慢蹲的阶段,感觉体内外的混元气随着身体的上起下蹲而上升下降。这时如果感觉身体通透得不好,可用意念调上方虚空之气下降至脚,调下方虚空之气上升到头顶,前后左右的气横穿身体,使体之气与虚空之气相混化,形成一种恍恍惚惚的状态,使自己的精神逐步内收,这样就会觉得蹲墙是一种内在的享受。
慢速蹲墙,要注重体察体内的气机变化。蹲的时候要意想周身都是浓浓的混元气,自身在混元气海中上下穿梭,接受混元气的洗礼,同时给自己加全身通畅、生命力旺盛的良好信息。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全身的通透性加强了。
功夫者克攻也-----增加难度阶段
增加蹲墙难度阶段是在动作标准以后,为了提高质量而安排的。由于快、慢蹲阶段基础比较好,腰松得也不错,所以赤脚蹲和拳抵界尖蹲就有了可能。
两手背到身后,十指交叉,掌心向后往下蹲难度较大。开始时蹲不到一半就向后仰、栽跟头;但是不能灰心,也不用着急,而是保持内心愉悦。 ①要想顺利蹲下去,必须先得领百会、垂尾闾,使腰很好地放松。②循序渐进。一开始不要把十指交叉得很紧,把十指尖轻轻接上就行,随着功夫上长,再一点一点叉紧。脚尖也可以先离开墙一点,能够轻松蹲下去后,再逐渐向墙根靠拢。③心中要有必胜的信念,要想着一定能够顺利蹲下去,不要有“太难了,要倒了”的念头。当蹲到半截,大腿用上了劲,鼻尖贴在了墙上,非常别扭时,似乎找不着重心要倒了时,要加顺利蹲下去,一定成功的意念。
撑臂蹲墙,不仅可增强腿部力量,松腰以调节气机,为练其它功法打基础;还可以通透上肢,提高整体性。
蹲到大腿水平,与小腿成90度,停留定势几分钟。这时形体要放松,不能紧张,不能使浊力;但也不能松松垮垮的,否则身体重心就会不稳定,气机也不整,腿容易打哆嗦。这时应该加强百会悬领的意念,身体松而不懈,做到这点,就必须用意念充斥,这也正是练自己意识灵明度的时候。
平耗前,往往先匀速蹲上一百个把全身活动开了。然后再蹲成大、小腿成90度,一会儿就感到腿酸痛难忍,这时咬牙坚持,用意念体察酸痛的地方,酸痛感就会减轻,坚持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延长。当实在坚持不住而蹲下去的一刹那,意念一下子随着进入酸痛部位,身体突然感到“呼”地动了一下,这时脑子里一点杂念都没有了。再蹲墙感到非常轻松。
蹲一半耗着,注意随呼吸体会丹田、脊柱、头内的变化,杂念少了,精神能专一于形体中了。这时千万要注意放松脊柱的各椎骨,使气向脊椎里渗。
在加大强度蹲墙时,也会出现过腿酸不想再蹲的情况。在延长时间蹲墙的过程中,可能蹲得腿特别酸,腰部两胯也发木了,蹲下去后,就不想再起了,如果一咬牙,百会一领,会阴一提的瞬间,身体当中也许有一股螺旋的力将自己带了起来。长功的喜悦会使你忘记劳累。
三、蹲墙的长功途径
蹲墙要练养结合、循序渐进
蹲墙要注意练养结合。许多人刚开始蹲墙时,一心追求脚尖抵墙根,也不管别的,每次蹲完总是颈疼,胸憋,全身绷得很紧,进步不大。可以每隔一会儿就捧气贯顶,这就是练养结合。光练不养容易导致蹲久了就累,且精神不易集中,杂念纷纭。边蹲边养--下蹲,两臂放松,伸到地下虚空;上起,两手捧气上升两臂微曲,意念送入下丹田。这样蹲即快又不累,时间久了,丹田里边热乎乎的,非常舒服。
开始脚尖抵墙蹲不下去,若单是按较低的标准(脚尖离开墙)去练,以求自然过渡,需时较长。可行的作法是:可先蹲几十个,然后逐步加难度,把脚往墙根靠。蹲不下去时,停一会儿,然后扣尾闾,往后放松腰,就能往下蹲一点了。在这样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逐渐增加难度,否则难以达到应有的进步速度。②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难度加大的过程,也是自己身体变化的过程,这个逐渐加大的难度是最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心情急,则不易安心,不利持之以恒地锻炼。
蹲墙功与智能切其他功法相互促进
蹲墙、三心并站庄、捧气贯项法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蹲墙能增强练捧气贯顶法的整体性,捧气贯项法的整体性又能使三心并站庄更好地进入整体状态。而蹲墙和三心并站庄,其主要目的都是松腰,两者更是密不可分。蹲墙取得好的效果后,再站在就会明显感到腰向后放松了(跟自己以前相比),大腿根部也空松了许多。
在蹲墙之前,先做几个俯身拱腰,活动一下筋骨,蹲墙时腰就不会紧;收功时,再做几个俯身拱腰,一天都会觉得轻松灵活,精神舒畅。
蹲完墙以后,周身通畅,再做转腰涮胯时,觉得尾闾内有一根气棒,带动腰胯完成动作,意念一动,气与形体自动。
蹲墙贵有恒
每天坚持蹲墙500个,身体里的气机因此而有序化。蹲墙最大的收获是:平凡的蹲墙磨炼了一个人的意志力。在蹲墙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心烦不想蹲的现象,很想收功;这时,一定要坚持蹲,蹲到最心烦、最不想蹲的时候,会突然一下感到心烦、不想蹲的念头消失了,在这一刹那全身由上到下、由里到外舒服极了。
功法,在古代武术界曾是密传功法。

4、如何锻炼脊柱,如何开尾闾

1

5、武术的步法,还有身法?要怎么练,有没有教学图片或者图片???

这个手把手教都不一定能学会,看图片更难学了。“教拳不教步,教步死师父”,的确是这样,不是不教,是真心学不会。
我说几个简单的吧,太难的自己练不好,所以不好说。
首先,武术的步法与身法基本上自成一脉,和外国的功夫的步法很不一样。
其一:要求身正,就是脊柱不能弯,也就是大龙,龙头就是脑袋,龙尾就是尾闾,龙要顶拔,也可以说是挺拔,就是后弓,但不是驼背,练武时候的站法与平常的站法不一样,身背五张弓,背后有一张,背上没有转折了,劲力就通透,能放松的下来,弯腰驼背的,不是放松不下来,是因为他劲力有折损,背微挺拔,有抻拔之感,气血下沉,松到脚下,刚开始拖泥带水,越练越轻巧,最后感觉没有身子,基本上就算入门了。
补充小知识:头什么时候能动?当你发力打人的时候能动,龙头一转,尾闾扣,脊柱形成拧裹,天龙就出来了,就如同摔跤的变脸似的,一变脸,人就出去了。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撂跤的不懂用尾闾,或者说很少有人懂,跳黄瓜架儿,埋步眼,埋上了变脸扔人,其实要是会用尾闾的话,连脸都不用变,大尾巴轴一扣,敌人就出去了。撂跤的传统跤法与传统武术来比,用劲儿的巧妙之处还是差的太多了,扯远了。
其二:无论怎么转身走的都是腰,用腰走,看似慢实际快。这个慢是别人看着慢,所以往往反应不过来,这个很难理解吧?我看看能不能表述清楚,很多人练步法,就练脚,动步就是迈腿,要不就是转脚踝,走的都是小打小闹的东西,算是个玩意儿吧。步法用腰走,逢上步、退步、逃步、偷步、垫步、舍步、闯步等等必先走腰,“腰为主宰,脚下相随”,腰要提拉翻转,带着步走,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是脱节的,慢慢的就合上劲了,越来越快,而且脚下有根有劲。
补充小知识:这就是为什么武术看着简单,但是很难的道理,老祖宗把这个研究透了,比如说你不按这个方法练,练个十几年也能有身法,但是是假的,你上步,我伸脚一绊你,你就够呛,再或者,我都不绊你,我自己趔趄了,你上步打我,都有可能摔着,这就是脚下无根,传统武术的方法就是有根,你绊我吧,滋要你敢伸脚,你准出去,脚下进步有搓劲,一搓就出去。就如同内家拳最后不用出手,跨打,一个上步人就出去了,搓、趟之法,这个隐蔽性还特别好,要不说中国人聪明,为什么练脚要走腰,腰先动,敌人看不出来,就算眼尖的看出来了,也是慢动,不做防备,老师父一般能瞧出来,所以腰动了,上肢与脚开始蓄力了,但是敌人还没发觉,等脚出去,本来就快而且还带着劲力,敌人就不好跑了,脚到手到,手再过去,那人不趴下等什么呢?这就是老外不懂的地方。
其三:膝盖要弯,这个弯是要从微弯开始练,不能直接马步练身法,那是开玩笑了。但是弯膝盖需要练,不那么简单,人正常站着,直着站着,大腿肌肉不容易放松,但是强迫放松可以,现在要求膝盖弯曲,大腿肌肉依然放松,经过练习可以,但是这个比较简单,小腿还要放松,这个慢慢练吧。等什么时候都松下来了,上下通透了,轻灵,腰一转,直接就有了。
恩,就说这么多吧,虽然不是什么上档次的东西,但是我相信很多人也不知道,武术这东西,瞎练的太多,浪费时间,还不如干点别的呢,练明白挺难的,很多人练武不带着脑子,不知道想什么呢,我就不怎么样,悟性比较差,还好有些东西我是知道的,原来不知道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大师为什么把好多东西带到坟墓里去,也不教给别人,早先特别不理解也不认同这种做法,后来就明白了,这种东西教出来学不会,太寒碜,第二也伤人,有那时间干点别的,其次,是老师寒心了,总有人把这东西当做谈资,与人聊天显示自己多知多懂,比如我这样的,但是我确实本着推广的精神说啊,看着外行瞎练,我看着真心疼。
武术真挺难的,练过的就明白,先学会怎么站着,怎么坐着,怎么睡觉,怎么呼吸,怎么走路,怎么握拳,怎么踢腿。老师傅就怕说这个,一说这个徒弟一听这么难,都跑了,弄得青黄不接。搞到现在,会懂胳膊瞎轮,瞎打就告诉说是练武术的,梦呐~!!几千年的内涵就算你学一辈子,也只是看到一个角儿而已,武术,因为博大而精神,而且,学一辈子只能学到武术的皮毛,这不是恐怖,最恐怖的是黄帝内经,武术不过是黄帝内经的皮毛,如果说黄帝内经是一个大树,武术不过是片叶子罢了。我们就是叶子上的微生物。
我十分佩服老祖宗的聪明才智,简直不是人类的智慧,武术技击只是一个层面,就是那片叶子上的叶茎,有贯穿,但不是全部。

6、练太极拳时尾闾是怎么动的

所谓守中,用中,护中,行中实际就是保持中正。
一,架子的中正:过去传统练法都有站桩的要求,站桩能使架子得以架式巩固,体感深入,达到求松,练松,出柔的目的。从动作记忆变为身体记忆,从身体记忆变成达意,透意。迎合了诗书熟读理自明的喻意,在熟能生巧的基础上达到增进体力,增强基本功的目的。
二,线垂原理:把线垂原理摆到尾闾上去是比较贴切的。这样就有了不倒翁机制。在拳中就体现了“根”的作用,稳固的下盘是任何运动的基础,所以练出下肢力量特别重要,没有稳固的下盘决没有灵动的上肢。跚慢学步和龙钟老态都是下肢力量的不够所造成的。当然太极拳自有其下盘功夫的要求和练法。所谓练好,就是俱有“八面支撑”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就是线垂原理,在需要中心,中正时利用前庭和尾闾的感应用呼吸推动胸腹隔膜的调节。这样人类虽然由于直立而丧失了外在的尾巴却可以在“内动”的机制里得到补充。
三,守中意识:假如“手中有物,心中有敌” 是我们习练太极拳时意识的话,“守中意识”就是防御机制了。具体做法就是不仰不俯,不抽不拨,护档,扣挡起码不敝档,前不露膝,后不露肘。
四,中的要领: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沉胯,迈步如猫行。前进,后退,左顾,右盼。气沉丹田,气宜鼓荡。松随,松柔,松透。舍顶,舍僵,舍已舍得。得机得势,劲随势连。沾连沾随,柔顺,柔随,柔松。

7、何为尾闾中正?

“尾闾”一词,从广义来说是五节骶骨和四节尾骨的总称:狭义来说则专指尾骨而言至于“意注尾闾”,则是指意注尾骨末端的长强穴。“尾闾正中”所论及的尾闾指的是广义尾闾。
“尾闾正中”是武派太极拳特别强调的身法要点。武澄清(武禹襄之兄)在舞阳县所得殊抄本文章之一的(十三势行功歌》中有”尾间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一句,应是武派太极拳以“尾闾正中”为重要身法的契机。“尾闾正中神贯顶”在有些拳谱中写作尾闾中正神贯顶”。其实尾闾中正和“尾闾正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尾闾中正和“立身中正”都是相对静态的概念。由第一颈椎到尾骨末端的整条脊椎,节节松开,虚虚对准成为一条垂直的立轴,居于身体中线;不偏不倚,即是“立身中正”。
能“立身中正”则同时也能做到尾闾中正。至于“尾闾正中”则复杂得多。郝月如《太极拳的走架打手》中说:“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正中者,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迈左步,左胯微向左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迈右步,右胯微向右上抽,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闾自然正中;能正中,则能八面支撑;能八面支撑,则能旋转自如,无不得力”。可见“尾闾正中”是运动中的动态概念。
现对有关“尾闾正中”的几个问题阐述如下:
1.尾闾的扭曲
在太极拳运动中,当进行迈步、旋转和独立等动作时,如果没有协调的两胯抽托活动;则尾闾就会处于不正中的状态,或交靠于实腿,或偏倚于虚腿,形成扭曲,因而破坏了“立身中正安舒”的身法。
2、尾闾的扭转
“立身中正”从外形看来,如果两胯之间连成直线,两肩之间连成直线,同侧肩胯之间也连成直线的话,则在这四条直线所构成的四边形范围内的躯体就应该是在一个平面上的整体。这个整体的所有部分在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和上升下落时都应当是同步的,不可出现前后肩、前后肩和肩胯连线的扭转或扭曲而引致脊椎的某一部分发生扭转的现象。由于尾闾是脊椎的基座,因此,脊椎任何部分的扭转都是尾闾不正中的表现。此外,还有两种尾闾扭转的情况需要注意,一是头部与尾闾的动作不同步,亦即脊骨根不能对准脸之中间;二是当左右旋转时髋骨与骶骨的动作不同步,会产生扭臀现象。尾闾不正中(扭曲或扭转)是身法的大失误;会产生很多弊病,
主要有:
1、破坏了立身中正安舒,不能八面支撑和八面转换; 2、全身劲力分散,形不成整体力;
3、削弱了身弓的弹簧劲;
4、底座的偏移扭转形成下盘摇动不沉稳;
5、脊椎的任何扭曲或扭转都会使内气和劲力通路受阻,导致因气机不畅顺而运动滞重不灵;也形不成节节贯串的劲大;
6、部分脊神经受阻影响知觉和运动的反应速度,神贯不了项;
7、尾闾不正中则全身虚实不清楚,无法避免双重之病; 8、发劲竖尾无力。 这就是郝月如强调“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的道理所在。
有关尾闾的作用还有必要提到下列几点:
1、尾闾是攻守力量的要素之一、尾闾长强穴有下沉前去之急,百会穴意向上领,大推虚虚上拔,脊椎节节松开,则顶劲自然显露,神贯于顶,骶骨可以产生很大的支持力量,身弓之势得以形成。可蓄可发,可攻可守;
2、尾闾犹如前敌总指挥,前进后退(指动步进退而言,非指步不动而重心前后移动),左旋右转都要由尾闾带动。这是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基本条件之一;
3、比手时如不动步则尾闾切不可向后移动或左右直线摆动,只可旋转或向左右有少量旋移。尾闾正中,向下松沉,长强穴有前去之意,则占据了有利形势。如我尾闾向后移动或左右直线摆动,则必失势,为敌所乘。这就是陈鑫《太极拳经谱》中所提到的:“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肠(我认为是指五骶骨、四尾骨合为尾闾而言,不知原意是否如此),不可稍让。如让他人,人立我跌。急与争锋,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据形胜”的道理;
4、发劲前,我尾闾于对方不知不觉中向前侵占一、二分,则可以自然地掀起对方,使发劲沉着松净,顺畅眼快。

8、转尾於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怎样帮帮我松腰?

第一步是垂尾闾。同学们练三心并站庄,一开始就练垂尾闾。
第二步,泛臀。臀部往外泛。泛臀是开后胯的意思,不是撅屁股,脚尖往里扣,膝盖往里拧,胯关节往外翻,一翻一拧,把后面撑开,臀就往外翻出去了。
第三步,扣尾闾。尾闾往前扣。
第四步,转尾闾.
提谷道,谷道往上一提一缩(缩谷道的目的是让尾闾动一动,如尾闾不动弹,光缩谷道,阳气往上上天梯不好上),尾闾一动弹,气就引过来了,它自己往上升。这是从内景上讲的。我们不练周天功,不着意它,但我们练功的时候,周天自己会动,里面自然而然要变化。练意念周天,用意念一导,想气到尾闾,气到命门,有股热气就上去了,那是皮下的混元气。经脉之气就不是那么简单,需要通过呼吸来推动,经脉之气走的是脊柱外面,比皮肤之下的混元气要深一点。真走脊柱里面非动尾闾不行,不动尾闾气不好进去,当然不是绝对进不去。过尾闾关头顶要有气感,头顶一痒,尾闾跟锥子扎一样疼。一痛,真气透过封脊椎管的韧带和结缔组织,从脊柱管往上走。尾闾要不会动弹,不好进去,走脊柱管里不大好走。尾闾。

与尾闾动脊柱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