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D打印脊椎能成功治愈患者吗?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8岁男童韦尔斯患有“弗里曼谢尔顿氏综合症”,这种非常罕见的疾病会导致患者的口腔、手足、脊椎和面部的骨骼畸形,儿童患者通常还伴有智力低和听力迟钝的症状。
而随著病情加重,他的手脚骨骼也开始变形,面部歪斜,全身肌肉萎缩无力。不久后,韦尔斯只能卧病在床,连起身坐着都变得极为困难。更糟的是,这种病的治疗过程复杂棘手,如不及时治疗,畸形的脊椎最终会压伤他的胸腔,甚至压碎其内脏。为缓解脊椎的压迫感,韦尔斯必须佩戴特制头盔,将他的头部固定在病床上。
由于韦尔斯还年幼,身体还会继续发育,因此这根人造脊椎只能暂时性地让他的背部直立起来,未来可能会让长高的他动弹不得,甚至造成致命危险。正当韦尔斯的父母感到绝望之际,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儿科矫形外科医生德罗森决定把他研究了一年多的项目在澳大利亚进行首次试验,以3D打印技术为韦尔斯打造一根能“长高”的人造脊椎。
2、广东首例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成功是怎么回事?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医院)14日公布,成功为一名脊索瘤患者切除肿瘤,并植入3D打印人工椎体。这是广东省首例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手术。目前患者(中间)恢复良好,已下地行走,当天向医生送上锦旗。
中新网广州3月15日电 (王华 陈玉琪)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医院)14日公布,成功为一名脊索瘤患者切除肿瘤,并植入3D打印人工椎体。这是广东省首例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手术。
30岁的王先生去年底出现腰部胀痛,随后被确诊为第3-5腰椎脊索瘤。经朋友介绍,他找到了南方医大附属三院的李浩淼主任。经多学科协作会诊,院方确定了手术方案:先经脊柱后路手术、再经腹腔脊柱前路手术,一起整块切除肿瘤,及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重建。
在广东省骨科研究院院长金大地教授指导下,李浩淼主任率领骨肿瘤科团队、多学科通力协作下,为患者彻底切除肿瘤并保留了大部分神经与正常的骨头。术后C形臂透视可见,3D打印人工椎体匹配良好,人工椎体两端弧形设计与上下椎体终板贴敷可靠。
目前,王先生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两周可下地行走,并将于近日出院。
3、3d打印髋关节使用寿命大概是多少钱,可以用多久
3D打印人工髋关节,用20年应该没有问题。3D打印髋关节的植入,如果手术成功,病人第二天就可下地活动。根据国际使用标准,合格的人工髋关节要求至少90%能用到10年以上,80%能用到20年以上。
同质低价髋关节打破国际垄断 在这款产品出现之前,一套国产的人工髋关节大概2万,进口产品5万~8万。而且进口产品占据了国内70%的市场,北上广地区甚至达到了90%以上。外企在中国逐步形成市场垄断,导致人工髋关节的价格越来越高。现在具体价格尚未制定,大概是进口产品价格的一半左右。
3D打印只产“均码” 目前人工髋关节的打印只能批量生产,并不能个性化定制。就像做衣服也有定制和均码,一般情况下,均码就能满足需求,可能在出席重要活动才定制。
但定制化一定是针对特殊病人的,就普通病人而言,髋关节大小差不多,没有必要定制。而且定制成本相对较高,国家也并没有批准定制产品的生产,定制涉及的问题多,监管起来更加困难。
3D打印人工髋关节得到了认可,也为同类产品获批开辟了先河。蔡宏介绍,除了获批生产的3D打印人工髋关节,同时还有两个产品在申请注册,人工椎体和椎间融合器,这些都是在脊柱手术中使用的,后续研制的同类产品有望加速获得审批。
4、脊椎侧弯是什么导致的,如果不治疗会怎么样
有病就得治 疗越拖就越严重,我姐姐就在广州贝利尔治
疗的脊椎侧弯,她说收费真心没有乱收费的,顾 客随时可了解收费标准。医 生灰常认真负责,环境也很好,预 约后等了十几分钟就好了,效率很高。
5、3d打印髋关节使用寿命大概是多少钱,可以用多久?
d打印髋关节使用寿命大概是多少钱?可以用多久3D打印的髋关节现在科技非常的发达,使用的年头也是根据材质来计算。正常一般都在十年以上
6、脊椎血管瘤手术,用3d打印钛合金的椎体需要多少费用?
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是将脊椎节段前后结构一并完整切除的手术,主要用于脊柱肿瘤等手术的治疗,具有肿瘤切除彻底的优点,但对手术野显露、肿瘤切除方式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等要求高,手术难度大,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大医院能完成此类手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的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根据移植部位进行个体化定制,而且钛合金人工椎体为网状多孔结构,力学性能与骨骼接近,避免了使用传统钛网会下沉和取髂骨植骨所带来的感染、出血等副损伤,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手术时间,且与组织相容性好,周围骨组织可以长入人工椎体内部,从而起到支撑融合作用,完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并避免椎体终板塌陷。3D打印技术应用于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重建在本市属首次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填补了我市的技术空白。
7、生物椎间盘3D打印会实现吗,那位网友能告知点这方面的具体消息
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目前在国内有湖南省湘雅三医院骨科团队曾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为一名患者实施了脊柱百截骨手术;国外澳大利亚医生为一名癌症患者进行了椎骨移植手术,为他移除了被癌细胞严重破坏的椎骨,并植入了3D打印的新椎骨等等。度像椎间盘产生问题的患者,通常会以微创形式结合回钛制螺钉使用脊椎笼这种植入物。目前使用的脊椎笼都是采用高性能塑料 PEEK(聚醚醚酮)材料制成的,这种材料具有优秀的生物兼容性,其在过敏性方面的特性同样优异。答知道的不多,但是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8、脊柱侧弯怎么锻炼 8种锻炼方法恢复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理疗、体操疗法、石膏、支具等,但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疗。
脊椎侧锻炼方法: 俯卧向前伸一只手臂。在床上趴着挺直身体,用脊柱侧弯的另一只手使劲前前伸,同一侧的手后伸,并且做抬头挺胸的动作。体转动作。两脚分开站立,转动身体躯干,向胸椎曲凸的相同方向的做体转运动。做完一次体转动作后,两只手轻轻的放在体侧,再重复做此动作,在做的时候两条腿要伸直,双脚不能移动,避免影响练习效果。
一只手臂外振动作,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弯侧臂伸直,空手用力向身体的外侧使劲举起,再使劲放到身体的前内侧,反复练习。 手里拿着东西向侧上方摆动伸展。趴在垫子上,两手比肩宽,手里拿着东西,抬起胸部并挺起腹部,使胸椎曲凸面的另一侧胳膊弯曲,同一侧的手臂伸直使劲向侧凸面用力。
面对着助木,伸直手臂握紧使身体倒立,慢慢向左右摆动腰和腿,并且移动抓紧肋木的双手,反复练习。正面双手握紧单杠,两条腿并拢向左右两侧摆动,使S形的脊柱逐渐伸直,反复练习30到50次。凹侧臂手握着单杠倒立20到30秒钟。
一只胳膊拉橡皮筋,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手抓着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挂在固定物上,凹侧臂像侧面平举,使劲向身体的另一侧拉引。一只胳膊上举哑铃,身体竖直站立,两只脚岔开,和肩一边宽,凹侧手拿着哑铃,向上举起的时候伸直手臂,放下的时候屈肘,哑铃到肩的侧面时候停止。
(8)3d打印脊柱矫形扩展资料: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
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9、3D打印假肢到了什么地步
“六一”儿童节前夕,一则《河南无手男童获赠3D打印机械手义肢》的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5月28日,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利用3D打印技术,为河南信阳的6岁断掌男孩制作了一只滑索义肢。这个造型酷炫的“机械手”能拿水杯喝水、握自行车把手,且成本仅600元,不到传统义肢造价的十分之一。
武汉当地媒体报道中,将这款“机械手”称为“全国首个3D打印可活动义肢”。但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广东的骨科医生徐贵升就为当地一名断手儿童制作过类似的产品。3月尾广州电视台,5月初广东的羊城晚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对这个假肢做过报道。如今,这位医生已成立团队,聚集了医学、机械设计、电脑程序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一起探索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目前,无论在武汉还是广东的案例中,3D打印的假肢都仍较为简单粗糙,但其成本低廉和可定制化生产的优势已经显露无疑。在徐贵升看来,纵然还有法律法规、技术研发上的许多难题,但他坚信3D打印假肢市场的前景。“这种新兴制造技术对降低医疗成本、推动医疗技术革新很有帮助。”
创新骨科医生遇上3D打印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应用风潮在美国兴起之后,快速席卷全球。在专业的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的新应用也是层出不穷,仅在骨科应用上,用3D打印人体的骨骼模型、人工关节都已有先例。
在国内,也有不少人尝试在医疗领域引入3D打印技术,徐贵升便是这样一位尝鲜者。2002年,徐贵升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广东一家医院做骨科医生。但对于这位自称“想法比较多”的年轻人而言,按部就班熬资历的传统医生职业路径似乎总缺了点什么。
在繁重的医生工作之外,徐贵升曾经参与创办了一个问诊网站,为患者提供线上医生问诊服务。不过,随着一波模式类似的医疗应用软件迅速崛起,徐贵升发现这个领域给自己这样的个体创新者空间已经不太大。但很快,3D打印技术让他发现了另一个创新方向。
那是2012年9月,广东一名5岁小男孩不慎被绞肉机绞伤右手,由于伤情严重,手术没能挽救男童的右手。徐贵升正好参与了这场手术。术后,他一直在给小男孩做后续治疗和随诊,关注着小男孩的术后恢复与成长。他发现小男孩家里资金有限,无法负担昂贵的传统假肢,但身体残疾使得孩子的性格愈发内向。
“传统假肢,尤其是上肢产品高度分化——要么是徒具外形,不能动只有装饰作用的,只需要几十元;要么是能做出基本动作,但是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肌电假肢。”徐贵升介绍说。
在一次和国外同行的交流中,徐贵升了解到国外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假肢的案例。这种假肢能够帮助没有手指的人恢复抓握功能,而成本仅仅是传统假肢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最快甚至只需要12个小时便完成制作。
“武汉这个案例是我研究生导师的师弟做的。”徐贵升说,河南男孩还保留半个手掌,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用国外现成的开源程序设计了3D打印假肢。但广东这位男孩的整个手腕关节都已经没了,因此给他的假肢只能重新设计。
经过反复设计和试用,徐贵升成功地为小男孩制作了一个为他量身定制的3D假肢。他联合机械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通过收集小孩腕关节缺失部分的信息数据,用电脑设计出假肢的三维模型,再使用3D打印各个部件。将各个部件组装后,一个“私人定制”版的假肢便完成了。
借助假肢,小男孩右手的一些基本功能得以恢复,不仅能够抓握一定重量的软硬物,目前已能控制自行车把手,驾驶自行车。而因为3D打印技术制作假肢的成本更为低廉,未来随着小男孩身体成长所需更换新假肢的费用,也大大降低了。
如今,徐贵升和几位具有机械设计、软件开发专业背景的合伙人成立了创新团队,专门运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设计和制造与其体型、功能相适应的定制化假肢。
新技术或带来“医学革命”
“一场由3D打印引起的医学革命已然开始,相比于工业更迷恋于传统生产方式的状态,医学界对于3D打印技术有着一种先天的亲切。”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王成焘教授这样描述3D打印技术与医疗领域的关系。
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3D打印机在快速成型装置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利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据模型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无论国内外,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不过,受到材料和技术限制,目前国内更多被报道的案例还停留在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体外医疗器械。
我们之前主要做的就是用3D打印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提供给医生来进行做手术前的方案准备。”徐贵升说,现在美国30%的骨科手术都已经运用了3D打印技术,中国也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案例,这都让团队对3d打印在医疗的应用充满期待。
而在3D打印假肢上,徐贵升准备作为公益项目来做,此前广东男孩的3D打印假肢就是免费做的。他透露,眼下正在和一些公益基金会商谈,由其出钱解决成本,给低收入的残障人士免费提供3D打印假肢。
据著名市场研究机构LuxR esearch预测,随着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被迅速采用,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百亿。
“在医疗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的市场空间很大。”徐贵升说,目前他的团队已经有6位全职人员,而医学各个专科方向都有兼职成员。“我们最近在3D打印医疗领域又申请了几个专利,假肢只是应用领域之一,并不需要靠这个赚钱。”
3D假肢仍待法规政策认可
相比眼下火爆的商业实践热情与技术进步速度,相关法律法规虽然也在不断完善,却还是多少显得慢了些。以假肢制作这个细分领域为例,现有的法规历经修改,依然是按照传统制作工艺和标准来设定行业准入门槛,将徐贵升这样的创新者挡在了市场竞争的大门之外。
2005年,民政部以第29号令形式发布《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办法》,其中对专业人士和场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拥有制作师执业资格证书人员不少于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装配工不少于2人;具有独立制作室等且使用面积不少于115平方米。
2015年,在国家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民政部将“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由工商登记前置审批调整为后置审批,并资格认定权限下放到地市级民政部门。这一变化,使得相关企业可以无需审查先行办理工商登记,但如果要开展业务,依然需要获得民政部门的资格认定,获批条件也依然是2005年的《认定办法》。
“按照最新法规,我们这样的团队还是没法做假肢的,因为3D打印技术的生产方式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徐贵升感慨道。而相比假肢这类不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康复辅助器具类医疗器械”,需要植入人体的器官或组织都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在审批上更为严格。目前,我国尚未批准过3D打印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上市。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王春仁曾表示,3D打印医用材料由于和传统材料不同,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也不同,因此,现行标准并不适用于这类材料,需要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由于3D打印医疗器械综合了从临床诊断到材料加工及手术治疗的整个过程,如何安全有效地跟踪并监管全过程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调整适应。
第三方点评
3D打印假肢很快会得到推广
南沙3D打印研究院院长许小曙
3D打印在整个医疗领域的应用是有广阔前途的,但有些应用比如植入体,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审查才能得到批准。像假肢等康复辅助器具,审批难度要低很多。若是作为临时医疗辅助的康复器械使用,比如腿摔伤了,只使用器具一两星期或是一两个月,政策上要更宽松一些。
其实在康复阶段,不同时期是需要不同的器具的,也应该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逐步修正调整。这样的康复器具可以帮助缩短手术后的康复过程,提升康复效果。但以前不可能低成本生产出来这种个性化的产品。有了3D打印后,可以个性化地设计定制康复器具,帮助病人更快更好地康复。
现在假肢的应用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美国就有专门的生产3D打印假肢的公司。中国目前只做了前期工作,还在初步探索阶段,并未大规模推广。但我相信凭借个性化定制、低成本制造等优势,3D打印假肢未来很快将得到推广。
3D打印现在很热门,是制造业的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将来发展到什么地步,能够取代传统制造业的多大比例,这是有争论的。3D打印带来的“小批量个性化”生产方式是有生命力的。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个性化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3D打印也会有更多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