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膜外麻醉加气管插管全全麻做脊柱手术合适吗?
事实上进行脊柱外科的手术时如果不是局麻,那么只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就可以了。在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改俯卧位就可以开始手术(只是需要注意使用的气管导管要用钢丝导管以免发生弯折),并没有加用硬膜外的必要。至于术后镇痛也没必要非要通过硬膜外(PCEA)的方式,现在静脉镇痛(PCIA)很常用。
与之很类似的也是背部手术,一位老人接受背部肿瘤切除时同样也是采用了先仰卧位全麻后改俯卧位手术的方法。
2、脊椎麻醉的后遗症和并发症
脊椎麻醉,应该叫做椎管内麻醉,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对于全身干扰较小,除非是脊椎有病变或者凝血机能异常,一般人都可以安全的接受椎管内麻醉。
当然不会引起造血功能改变。
3、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区别
脊髓腔中有三层脊膜,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在椎体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空隙为硬膜外间隙。蛛网膜与覆盖于脊髓上的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
腰麻也叫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给药是在蛛网膜下腔。这个腔隙内有脑脊液和脊髓,所以给药量比较少,阻滞的部位在麻醉平面以下,也就是通常说的下半身麻醉,麻醉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均被阻滞。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在硬膜外腔给药,这个腔隙内是疏松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等,通过在硬膜外腔给药可以阻滞脊神经根,阻滞范围为节段性,也就是根据给药的间隙,阻滞某一或某几个脊髓节段支配的平面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临床上通常还在硬膜外置管进行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
因为成人通常脊髓在腰1节段以下分散成马尾悬浮于脑脊液中,穿刺不容易损伤脊髓,所以腰麻通常适用于腰1以下的部位,而适用于腰麻的手术,也同样适用于硬膜外,而因为硬膜外与颅内不相通,所以理论上适用于除颅脑外科以外的任何手术,但实际操作中一般都在胸段以下,高位硬膜外麻醉需要更高的技术,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更大。腰麻和硬膜外可以同时进行,称为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能提供更持续和广泛的手术镇痛和麻醉效果。
硬膜外麻醉适应征:理论上讲,硬膜外阻滞可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但从安全角度回考虑,硬答膜外阻滞主要用于腹部及以下的手术,包括泌尿、妇产及下肢手术。颈部、上肢及胸部虽可应用,但管理复杂。高位硬膜外主要用于术后镇痛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此外,凡适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手术,同样可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此外还用于术后镇痛。
禁忌征:1、低血容量、休克病人;2、穿刺部位感染或者菌血症可致硬膜外感染者;3、低凝状态,近期使用抗凝药物未停用足够长时间者;4、穿刺部位术后、外伤、畸形者,腰背部疼痛在麻醉后可能加重者;5、患者及家属有顾虑者;6、精神病、严重神经官能症以及小儿等不合作病人。
既然全麻也不行,那还是转上级医院治疗吧。
5、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区别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有什么不同
腰麻来和硬膜外麻醉都源属于椎管内麻醉,但是两者有多处不同之处。
1、穿刺部位
硬膜外穿刺几乎可以包含整条脊柱:腰椎最多、主要做下腹部双下肢手术;胸椎次之,主要是胸部、上腹部和全麻辅助麻醉;颈椎几乎没有,因为风险过高。而腰麻,主要穿刺点是腰椎2-3或3-4,这样保证不会刺伤脊髓。
2、穿刺层次
硬膜外穿刺: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间隙
腰麻: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间隙-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3、作用机制
硬膜外麻醉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位于硬脊膜和黄韧带之间的潜在腔隙),扩散的局麻药将此腔内穿出椎间孔的神经根麻醉。
腰麻是将局麻药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位于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实体腔隙,充满脑脊液),以阻滞该部位的神经根
4、用药剂量
硬膜外用药量比腰麻时大5~10倍
5、作用时间
腰麻起效快,大约5分钟内就可达到满意效果;硬膜外麻醉起效慢,大约15分钟。
6、持续时间
腰麻持续时间短,一般2-3小时;硬膜外麻醉由于置管,可持续长时间维持。
7、适用范围
脊柱椎体
腰麻:下腹部、双下肢手术。
硬膜外麻醉:包括胸部、上腹部、下腹部和双下肢。
6、像椎板减压、棘突滑脱还有内固定什么的脊柱手术,我们这都是打硬膜外的,像那样的手术可以用镇痛泵么?如
硬膜外麻醉都做了,再用硬膜外镇痛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担心什么?担心术后下肢的神经功能不好观察还是万一出现问题无法区分责任?那还不如全麻呢,总的来说还是全麻最安全。
7、亲戚做手术,医生建议全麻+硬膜外麻醉,我想问全麻了为什么还要硬膜外麻醉
联合麻醉,很好的啊。
全麻联合硬膜外,可以减少全麻用药,完善术后镇痛。
8、什么是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即硬脊膜外神经阻滞麻醉。
操作方法如下:
(1)侧卧位,两手抱住膝关节,下颌紧贴前胸,成屈曲状。
(2)按手术要求在第10胸椎至第4腰椎刺突之间,选择好脊椎间隙,先作局部麻醉,用勺状穿刺针头穿刺。穿刺方法有二:①与脊柱成垂直方向刺入硬膜外腔,称直入穿刺法;②从脊椎旁斜行刺入,称侧入穿刺法。
(3)穿刺时主要根据阻力的改变来判断所经过的层次。当遇到黄韧带时阻力增大,有坚韧感,这时抽出针芯,接上带有小量空气(或生理盐水)的针筒,小心地继续进针,穿破黄韧带时有“脱空感”,利用硬脊膜外腔的负压将针筒内的空气吸入腔内,并观察针筒头部的液平面变化,若随着负压的变化而波动,则说明已进入硬脊膜外腔。如无负压等现象,则继续进针,若发现脑脊液,即说明已穿过硬膜外腔,进入了蛛网膜下腔,穿刺即告失败而应放弃。
(4)确已证明在硬膜外腔,则分次注入麻醉药。常用麻醉药有2%利多卡因(又称赛罗卡因)或2%地卡因,内加0.1%肾上腺素0.1~0.2mL。利多卡因一般成人单次用量不能超过500mg,地卡因单次用量不超过60mg。对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可按手术要求陆续分次给药。麻醉的全过程应密切注意掌握病人的反应及麻醉平面的变化。
(5)如需作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先取与勺状针头大小相应的输尿管导管一根,预先测试是否通畅,并测好长短尺寸。将勺状针头的斜面向上(或向下,按手术要求而定),输尿管导管从针腔内插入硬脊膜外腔后,边拔出针头,边缓慢将导管向硬脊膜外腔推进,导管留在硬膜外腔内3~5cm即可,不要过长。在拔勺状针头时切勿将导管带出腔外,从导管内试注少量麻醉药约2mL,如无阻力,局部不隆起,亦无液体外溢,即证明导管仍在外腔内。最后将留在体外的导管用胶布平直固定在背部,防止脱出和折曲成角,保证导管通畅及术中给药。
9、硬膜外麻醉是局部麻醉吗?
1楼那复位不要乱说好不好,
硬膜外在麻制醉在机理上和局麻是一样的,但是作用部位特殊,在分类上通常把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单列出来属于椎管内麻醉,
选择什么方法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全麻也不是副反应比硬膜外大,
全麻的血流动力学平稳,相对于硬膜外麻醉是安全的,
在硬膜外麻醉时,可以让其睡觉,不一定就是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