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站姿侧弯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瑜伽站姿侧弯在瑜伽的体式里面叫做风吹树式。那么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你的根基。然后就是你在进行这个体式练习的时候呼吸的一些调整和身体的脉动。同时,这个风吹树式,包括瑜伽的这个身体,站姿的侧弯。还是一个理疗的一个非常好的动作。比如说针对于脊柱侧弯。那么可以进行一定的理疗,效果。当然,具体的细节,建议您要去专门去专业的一些机构,或者跟随专业的老师,去学习,因为他当中会有很多的一些细节。可以到我们学校了解了解。
2、哪些瑜伽动作会矫正脊柱侧弯
可以试试这些瑜伽动作,希望能帮助到你。
延长脊椎的体式
任何专注于脊椎延长的体式,都可以放松背部肌肉,创造脊椎的空间。比如:
猫牛式将伸展和支撑脊椎肌肉,打开椎骨之间的空间。
婴儿式放松整个背部,手臂推动拱背弯腰,创造脊柱更多的空间。
不对称体式
脊柱侧弯会让身体两侧不平衡,所以练习不对称体式是有益的。这样就能更好地远离我们不对称的身体。但是两边的练习同样重要,以便加强平衡。比如:瑜伽三角式
扭转体式
有人说扭转不利于脊柱侧弯,但扭转可以很好地释放脊椎的能量
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背面扭转。保持双脚并拢,用椅子后背支撑,让扭转做的更深入。
3、瑜伽怎么改善脊柱侧弯
1. 瑜伽能够改善心肺功能。脊柱侧弯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胸廓畸形上,脊柱侧弯是凸侧肋骨间筋膜粘连造成的(深筋膜位于骨肉之间)。胸廓的舒张对于呼吸有重要影响,严重扭曲的胸廓,使得脊柱侧弯患者呼吸困难。瑜伽提倡的腹式呼吸,能把空气吸入到凸侧肋骨筋膜粘连的部位,也就是平时憋胀不适的部位,从而打开粘连的肋骨间筋膜。瑜伽能有效减缓胸廓畸形的进展,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配合按摩松解打开肋骨间筋膜粘连。
2. 瑜伽能够减小脊柱侧弯。脊柱侧弯主要是肋骨粘连,同时椎体间隙变小,瑜伽主要是纵向牵拉,轻柔缓慢的拉长脊柱,能够把粘连的椎体间隙拉大,也能稍打开肋骨间的筋膜粘连。
3.瑜伽能够减小骨盆旋转。瑜伽轻柔的身心合一的放松式的牵拉,可以纠正骨盆旋转,可以减小脊柱侧弯的旋转,从而矫正骨盆的倾斜。
4. 瑜伽能重新调整人体姿势。 瑜伽能够加强意识对身体的管理,能帮助侧弯患者重新找回身体的平衡。通过对胸廓骨盆的调整,重塑身体的曲线。通过各种姿势的锻炼,使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改变各种不良生活姿势。
5.瑜伽能够增加脊柱的柔韧性。瑜伽能及时纠正侧弯造成的部分腰背小关节紊乱,防止小关节错位造成的肌肉群的僵硬劳损。能有效保持脊柱各个关节的活动度,保持整个脊柱的柔韧,减缓侧弯的发展,也能重新恢复脊柱的弹性。
瑜伽对于脊柱侧弯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是也必须注意几个问题。瑜伽不能过度牵拉,过猛过大的牵拉,会造成内脏刺激,过度牵拉会造成椎间盘突出。配合慢跑或太极跑特别好,小幅度的震荡力,能够有效的缓解瑜伽造成的憋气和牵拉感。
脊柱侧弯的恢复,瑜伽或太极拳,禅坐或站桩等主动治疗是关键,早期按摩松解能够快速好转,同时配合慢跑会更好。总之,瑜伽能够有效的辅助治疗脊柱侧弯,有效缓解侧弯的进展。
4、瑜伽怎么调整骨盆倾斜与脊柱侧弯
轻微脊柱侧弯瑜伽可以矫正,严重者没什么效果。试试下面几点也许有帮助
1.并腿屈膝坐在地上,两手环抱小腿,自然呼吸,收腹拱背,身体往后从尾椎、腰椎一节一节触及地面,刚开始脚还先不用越过头,多做几下后视自己身体状况而定,然后滚到胸椎、颈椎,脚尖朝上,渐渐地双脚越过头,脚打直,脚尖着地。
2.
躺在地上,两脚屈膝,两手环抱住小腿,抬头收腹拱背,身体往后从尾椎、腰椎、胸椎一节一节碰触地面,如此前后滚过来滚过去。北京张德宏脊柱弯曲病研究院吴永超专家建议每个人都要定期的检查你的脊柱,防止脊柱移位继续恶化。
5、练习瑜伽可以改善脊椎侧弯的身体状况吗?
脊柱侧弯一直是瑜伽理疗的热点话题,那么什么是脊柱侧弯
脊柱侧凸就是是脊柱的侧弯。通常从背面看脊椎是直的,但有脊柱侧弯的,脊柱就成S或C形式的曲线。这个曲线可以发生在骶骨、腰椎或胸椎。
脊柱侧弯有两种类型:结构型和功能型。
我们许多人是生活中同一种习惯养成的叫轻度功能性脊柱侧弯(例如长年一直背斜肩包)。这种脊柱不正与肌肉发育有关,而不是身体结构。
另一种结构性脊柱侧弯是影响身体结构的,通常在儿童期就会被发现。严重程度会因人而异,但结构性脊柱侧弯会导致身体一侧的肌肉紧张,甚至可能导致肺部由于塌陷的胸腔而具有较少的呼吸空间。
瑜伽能为脊柱侧弯做些什么呢
1.通过瑜伽,可以更详细地了解我们的身体
练习可以帮助纠正脊柱侧弯的瑜伽体式时,可以放松收缩的肌肉,加强较弱的肌肉。
同样,瑜伽的关键在于为被我们理解和接受,不能指望瑜伽神奇地完全矫正脊椎,但可以帮助我们善待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和平衡
2.有助于调整脊柱侧弯的瑜伽练习
每个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脊柱侧弯也是如此。处理脊柱侧弯有一些的通用原则,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但如果想了解针对自己脊柱侧弯的体式,建议找专业教师或瑜伽治疗师进行私教练习
延长脊椎的体式
任何专注于脊椎延长的体式,都可以放松背部肌肉,创造脊椎的空间。比如:
猫牛式将伸展和支撑脊椎肌肉,打开椎骨之间的空间。
婴儿式放松整个背部,手臂推动拱背弯腰,创造脊柱更多的空间。
不对称体式
脊柱侧弯会让身体两侧不平衡,所以练习不对称体式是有益的。这样就能更好地远离我们不对称的身体。但是两边的练习同样重要,以便加强平衡。比如:瑜伽三角式
扭转体式
有人说扭转不利于脊柱侧弯,但扭转可以很好地释放脊椎的能量
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背面扭转。保持双脚并拢,用椅子后背支撑,让扭转做的更深入。
6、脊柱侧弯,练瑜伽有没有用啊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脊柱侧弯发病很多因素有关的,一个正常的为什么变弯曲呢?这要从分类开始谈起,学科上分先天性突发性的还有神经肌肉型的等等十几种,目前临床上常见特怕性的,大概是80%到85%左右,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部分是特发性,就是现有的科学条件下不能找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原因不太明确的侧弯用特发性侧弯,那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还有先天性侧弯,是椎体不平衡而造成脊柱发育过程中向一边或者向另一边侧方偏移,也有因为有孩子得了大脑瘫小脑瘫,神经两边肌肉不一样造成的,有时候一些肿瘤病人也引起的。
1 名称分类
过去对脊柱侧弯有不同称呼,现在根据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建议使用结构性弯曲(原发性)和非结构性弯曲(继发性)的名称,后者又称功能性的或代偿性的弯曲。非结构性包括骨盆倾斜性弯曲、刺激性侧弯及癔病性侧弯;结构性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纤维瘤病及其他。
2 发病率
此病如能及时及早的发现对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检查此病一般都采取以下方法:①弯腰试验,②背部云纹摄像法,③X线检查。根据国内外一些报道,在诊断此病上,很多学者也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X线超长现格全脊柱摄影装置[1]以及红外热象图在此病上的应用[2]。由于普查所采用手段及人群不同,文献报道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也不一致。国内马迅等[3]检查24130名中小学生cobb角大于或等于10°者为347人,侧弯患病率为1.44%,男女比例为1:1.17;田纪伟等[4]检查10073名6~15岁学生,患病者为487例,患病率为5.56%,男女比例为0.54:1;王旭生等[5]对13560名10~19岁在校中小学生普查中,侧弯患病率为0.75%,男女比例为1:1.2。可见各地情况均不相同,但也可看出发病率还是较高的,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 病因学
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迄今为止仍不十分清楚,但仍有不少学者对其发病机理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3.1 遗传因素 早在1911年,Roth即报道过遗传因素可导致脊柱侧弯。在这一问题上,有人认为是多基因遗传,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单链的显性遗传,具有不完全显现率。
3.2 生活习惯 实验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侧弯体位,坐姿不良都可出现腰部畸形,Goldberg[6]通过脊柱侧弯与手足使用习惯的关系的研究调查中,提示了脊柱侧弯与大脑优势半球的关系。
3.3 代谢异常 [7]有人发现6~18岁原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血清中,2-I型球蛋白及己糖蛋白的含量增多;尿内脯氨酸的氢氧化物排泄增加,粘多糖减少,且脊柱侧弯的椎间盘髓核内氨基葡萄糖及氨基乳糖含量减少。
3.4 脊柱平衡机制受损 顾耀明等[8]在对家兔的实验中通过单纯于兔肩胛骨与同侧股骨大转子间连以钢丝,使脊柱发育成侧弯且进行性加重椎体旋转出现三维结构变化,但不直接损伤脊柱,结果表明凹侧椎体生成骺板受到超高的压力而凸侧骺板受力相对小,因此凹侧骺板由于逐渐增加的超高力作用从而使纵行生长受到抑制,椎体楔形变,脊柱侧弯进行性加重。
3.5 神经因素 [7]有人发现在脊柱侧弯中相当一部分有平衡功能失调,本体反射及眼反射系统均有失调,这一现象后来又被别的作者所证实。
3.6 软组织因素 梁栋等[9]对侧弯脊柱主弧两侧的软组织做了外科解剖及病理学探讨。发现主弧凹侧的各层软组织均有挛缩现象并产生了张力。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组织相亦证实均有明显变性,而主弧凸侧的各层软组织只有轻度萎缩变性,从而指出侧弯的脊柱凹侧软组织变性挛缩成为脊柱侧弯畸形发展的重要因素。袁泽农、肖子范等[10]通过研究认为脊柱侧弯患者椎旁肌中肌梭数的减少也可能是侧弯发生的原因之一。
4 治 疗
对脊柱侧弯较轻者,可以进行观察,重者需要治疗,由于本病可进行性加重,对有阳性家族史又表现有结构性弯曲者,亦应早期治疗,其治疗目的是恢复躯干的对称性,并使之保持第一胸椎棘突对准臀中皱襞,同时使两肩与骨盆左右平衡,以及保持心功能及肺功能。
4.1 非手术治疗
一般而言,侧弯曲度在40°以下,轻度进行性加重的脊柱侧弯,每年加重不超过5°者;侧凸曲度介于40~50°之间者,胸廓畸形不大,可复性强而年龄较小者均可采取保守方法治疗。
4.1.1 石膏固定法 最早采用Risser设计的合叶石膏固定法,但是方法繁琐,患者需长期卧床,不易为病人所接受,后来问世的Risser-Cotrel石膏固定法,其特点是病人可以早期下地活动,该石膏固定法亦可以用作单纯脊柱融合术的辅助治疗方法。
4.1.2 支具疗法 是目前公认有效的非手术疗法且应用最广,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力学三点或四点力矫正规律,以达到防止脊柱侧弯加重的目的。其适用于侧弯曲度在20~40°之间、侧弯畸形尚不固定、有较大可能恢复的未成年患者。1948年,Milwaukee支具应用最早而风行一时,穿戴支具的患者,胸椎侧弯者有20%畸形可望矫正,但腰椎侧凸矫正略少,颈椎则更少。且长期穿戴支具可妨碍下颌骨的发育而导致颌面部畸形,故此疗法已不盛行。70年代,北美的Boston支具因疗效显著开始被广泛接受。目前,多应用改良的塑料贴身支具治疗胸椎以下的脊柱侧弯畸形。
4.1.3 牵引疗法 牵引治疗脊柱侧弯有头圈牵引法、Cotrel牵引法、头圈石膏牵引法、头圈股骨牵引法等,多与石膏、矫形器或手术等疗法合并使用。
4.1.4 电刺激疗法 是另一种公认的较为有效的非手术疗法,[11]1983年Axellgaarod推出双通道体表电刺激治疗仪对治疗脊柱侧弯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国内有学者认为电刺激疗法的机制是凸侧有关肌群在电刺激下长时间收缩锻炼,变得比凹侧粗壮有力,使脊柱两侧产生不平衡牵拉收缩从而获得矫正,甚至是脊柱内侧不平衡牵拉收缩,使凹侧半的椎体骺板受到拉伸,导致骺板内增殖细胞生长分裂加快,而使凹侧半的椎体生长加快达到矫正侧弯的目的。
7、脊柱侧弯是不是不适合练瑜伽
首先明确告诉你练习瑜伽会矫正脊柱侧弯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脊柱侧弯发病很多因素有关的,一个正常的为什么变弯曲呢?这要从分类开始谈起,学科上分先天性突发性的还有神经肌肉型的等等十几种,目前临床上常见特怕性的,大概是80%到85%左右,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部分是特发性,就是现有的科学条件下不能找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原因不太明确的侧弯用特发性侧弯,那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还有先天性侧弯,是椎体不平衡而造成脊柱发育过程中向一边或者向另一边侧方偏移,也有因为有孩子得了大脑瘫小脑瘫,神经两边肌肉不一样造成的,有时候一些肿瘤病人也引起的。
1 名称分类
过去对脊柱侧弯有不同称呼,现在根据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建议使用结构性弯曲(原发性)和非结构性弯曲(继发性)的名称,后者又称功能性的或代偿性的弯曲。非结构性包括骨盆倾斜性弯曲、刺激性侧弯及癔病性侧弯;结构性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纤维瘤病及其他。
2 发病率
此病如能及时及早的发现对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检查此病一般都采取以下方法:①弯腰试验,②背部云纹摄像法,③X线检查。根据国内外一些报道,在诊断此病上,很多学者也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X线超长现格全脊柱摄影装置[1]以及红外热象图在此病上的应用[2]。由于普查所采用手段及人群不同,文献报道脊柱侧弯的发病率也不一致。国内马迅等[3]检查24130名中小学生cobb角大于或等于10°者为347人,侧弯患病率为1.44%,男女比例为1:1.17;田纪伟等[4]检查10073名6~15岁学生,患病者为487例,患病率为5.56%,男女比例为0.54:1;王旭生等[5]对13560名10~19岁在校中小学生普查中,侧弯患病率为0.75%,男女比例为1:1.2。可见各地情况均不相同,但也可看出发病率还是较高的,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 病因学
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迄今为止仍不十分清楚,但仍有不少学者对其发病机理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3.1 遗传因素 早在1911年,Roth即报道过遗传因素可导致脊柱侧弯。在这一问题上,有人认为是多基因遗传,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单链的显性遗传,具有不完全显现率。
3.2 生活习惯 实验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侧弯体位,坐姿不良都可出现腰部畸形,Goldberg[6]通过脊柱侧弯与手足使用习惯的关系的研究调查中,提示了脊柱侧弯与大脑优势半球的关系。
3.3 代谢异常 [7]有人发现6~18岁原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血清中,2-I型球蛋白及己糖蛋白的含量增多;尿内脯氨酸的氢氧化物排泄增加,粘多糖减少,且脊柱侧弯的椎间盘髓核内氨基葡萄糖及氨基乳糖含量减少。
3.4 脊柱平衡机制受损 顾耀明等[8]在对家兔的实验中通过单纯于兔肩胛骨与同侧股骨大转子间连以钢丝,使脊柱发育成侧弯且进行性加重椎体旋转出现三维结构变化,但不直接损伤脊柱,结果表明凹侧椎体生成骺板受到超高的压力而凸侧骺板受力相对小,因此凹侧骺板由于逐渐增加的超高力作用从而使纵行生长受到抑制,椎体楔形变,脊柱侧弯进行性加重。
3.5 神经因素 [7]有人发现在脊柱侧弯中相当一部分有平衡功能失调,本体反射及眼反射系统均有失调,这一现象后来又被别的作者所证实。
3.6 软组织因素 梁栋等[9]对侧弯脊柱主弧两侧的软组织做了外科解剖及病理学探讨。发现主弧凹侧的各层软组织均有挛缩现象并产生了张力。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组织相亦证实均有明显变性,而主弧凸侧的各层软组织只有轻度萎缩变性,从而指出侧弯的脊柱凹侧软组织变性挛缩成为脊柱侧弯畸形发展的重要因素。袁泽农、肖子范等[10]通过研究认为脊柱侧弯患者椎旁肌中肌梭数的减少也可能是侧弯发生的原因之一。
4 治 疗
对脊柱侧弯较轻者,可以进行观察,重者需要治疗,由于本病可进行性加重,对有阳性家族史又表现有结构性弯曲者,亦应早期治疗,其治疗目的是恢复躯干的对称性,并使之保持第一胸椎棘突对准臀中皱襞,同时使两肩与骨盆左右平衡,以及保持心功能及肺功能。
4.1 非手术治疗
一般而言,侧弯曲度在40°以下,轻度进行性加重的脊柱侧弯,每年加重不超过5°者;侧凸曲度介于40~50°之间者,胸廓畸形不大,可复性强而年龄较小者均可采取保守方法治疗。
4.1.1 石膏固定法 最早采用Risser设计的合叶石膏固定法,但是方法繁琐,患者需长期卧床,不易为病人所接受,后来问世的Risser-Cotrel石膏固定法,其特点是病人可以早期下地活动,该石膏固定法亦可以用作单纯脊柱融合术的辅助治疗方法。
4.1.2 支具疗法 是目前公认有效的非手术疗法且应用最广,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力学三点或四点力矫正规律,以达到防止脊柱侧弯加重的目的。其适用于侧弯曲度在20~40°之间、侧弯畸形尚不固定、有较大可能恢复的未成年患者。1948年,Milwaukee支具应用最早而风行一时,穿戴支具的患者,胸椎侧弯者有20%畸形可望矫正,但腰椎侧凸矫正略少,颈椎则更少。且长期穿戴支具可妨碍下颌骨的发育而导致颌面部畸形,故此疗法已不盛行。70年代,北美的Boston支具因疗效显著开始被广泛接受。目前,多应用改良的塑料贴身支具治疗胸椎以下的脊柱侧弯畸形。
4.1.3 牵引疗法 牵引治疗脊柱侧弯有头圈牵引法、Cotrel牵引法、头圈石膏牵引法、头圈股骨牵引法等,多与石膏、矫形器或手术等疗法合并使用。
4.1.4 电刺激疗法 是另一种公认的较为有效的非手术疗法,[11]1983年Axellgaarod推出双通道体表电刺激治疗仪对治疗脊柱侧弯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国内有学者认为电刺激疗法的机制是凸侧有关肌群在电刺激下长时间收缩锻炼,变得比凹侧粗壮有力,使脊柱两侧产生不平衡牵拉收缩从而获得矫正,甚至是脊柱内侧不平衡牵拉收缩,使凹侧半的椎体骺板受到拉伸,导致骺板内增殖细胞生长分裂加快,而使凹侧半的椎体生长加快达到矫正侧弯的目的。
8、「瑜伽体式」为什么瑜伽可以帮助纠正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主要是因为平时体态不正确导致的,比如常常往一侧躺、窝在沙发里、坐姿歪斜等等。因为外在的肌肉不对称,导致脊柱侧弯。瑜伽的体式可以在练习瑜伽的时候侧重矫正脊柱的动作,让肌肉和身体适应正常的脊柱,长时间的联系呢可以对脊柱侧弯带来有效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