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会伴有哪些异常姿势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是由锥体外系受损引起的,会使患者维持各种体态姿势的回能力降低,进而引起多答种异常姿势。1.非对称性姿势:锥体外系具有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的作用,当其受损后会使肌肉运动不协调、肌张力异常。患者头部不能保持正中位而常偏向一侧,四肢常表现为一侧屈曲、一侧伸展,并伴有骨盆倾斜、脊柱侧弯。当肌张力增高时,下肢出现硬性伸展交叉;当肌张力降低时,下肢则屈曲外展,最终出现不对称姿势。2.俯卧位屈曲姿势:因锥体外系受损,患者不能维持正常体位姿势,加之紧张性迷路反射影响,导致俯卧位异常姿势出现。患者俯卧时,头部不能抬起、脊柱及髋关节不能伸展、上肢不能支撑,而形成低头、屈髋、屈膝的姿势。3.肌张力低下姿势:锥体外系受损,会使肌张力失去控制而出现异常。当肌张力低下时,患者全身软弱无力而出现蛙状姿势或倒U状姿势,尤以安静休息时明显。4.其他姿势:仰卧位时,因脊柱及髋关节伸展、头背屈,患者会出现过度伸展姿势;侧卧位时,头、颈及躯干过度后伸而形成角弓反张姿势。
2、脊椎侧弯Ⅱ度,严重吗?
脊柱侧弯的形成,有其内在的问题影响,长期的一个姿势,腰肾的过渡虚弱,脊背的经络不通,都是造成侧弯的起因,要想改变侧弯,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恢复,否则即便恢复脊柱,问题还是存在的。有办法,可咨询
3、脊柱呈S型侧弯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摘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侧弯中心】脊柱侧弯(脊柱侧凸)是一种症状,原因很多,各有特点。为使治疗有效,应该分清种类,有针对性治疗。
脊柱侧凸按照病因可以分为功能性或器质性两种,或称非结构性和结构性者:
(一)非结构性脊柱侧凸
1.姿势性侧弯;
2.腰腿疼痛,如椎间盘突出症、肿瘤;
3.双下肢不等长引起;
4.髋关节挛缩引起;
5.炎症刺激(如阑尾炎);
6.癔症性侧弯。
非结构性脊柱侧弯是指某些原因引起的暂时性侧弯,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复正常,但长期存在者,也可发展成结构性侧弯。一般这种病人在平卧时侧弯常可自行消失,拍摄X线片,脊柱骨均为正常。
(二)结构性脊柱侧凸
1.特发性
最常见,占总数的75%-85%,发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称之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可分成三类。
(1)婴儿型(0~3岁) ①自然治愈型;②进行型。
(2)少年型(4~10岁)。
(3)青少年型(>10岁~骨骼发育成熟之间)。
上述三型中又以青少年型最为常见。
2.先天性
(1)形成不良型 ①先天性半椎体;②先天性楔形椎。
(2)分节不良型。
(3)混合型,同时合并上述两种类型。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于脊柱在胚胎时期出现脊椎的分节不完全、一侧有骨桥或者一侧椎体发育不完全或者混合有上述两种因素,造成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从而引起脊柱侧凸。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畸形,包括脊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等,一般在X线片上即可发现脊椎发育畸形。
3.神经肌肉性
可分为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是由于神经或肌肉方面的疾病导致肌力不平衡,特别是脊柱旁肌左右不对称所造成的侧凸。常见的原因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萎缩症等。
4.神经纤维瘤合并脊柱侧凸。
5.间质病变所致脊柱侧凸
如马方综合征、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等。
6.后天获得性脊柱侧凸
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结核、脓胸及胸廓成形术胸部手术引起的脊柱侧凸。
7.其他原因
如代谢性、营养性或内分泌原因引起的脊柱侧凸。
4、脊柱侧弯跟睡姿有关吗?
原因有哪些?
1、神经瘫痪性脊柱侧弯。这种侧弯最主要的是脊髓前角灰质炎后遗症,其次有脑瘫后遗症等。
2、幼年患者的脓胸、结核性胸膜炎及在未成年患者胸壁上施行胸廓成形术,均可导致十分严重的脊柱侧弯。
3、营养不良。佝偻病患者有发生脊柱侧弯的可能,且多发生在胸椎上段。
4、神经刺激性脊柱侧弯。如腰突症等病。
5、后天性下肢长短不齐者及放疗后的脊柱侧弯。婴儿由于某种疾病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抑制了椎体的生长,这种抑制可能是严重的,因而可能引起严重的畸形。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
5、脑瘫会引起脊柱侧弯吗
脊柱侧弯抄跟很多因素有关,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疾病也可引起脊柱侧弯,如:小儿麻痹、脑瘫、脊髓空洞症、神经纤维瘤病、马凡氏综合症以及外伤或某些炎症性病变等。根据我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脊柱侧弯在青少年发病率最高,据报道一般在1.0%-1.5%,女性高于男性。
6、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会出现哪些表现
1)异常的姿势是影响和控制正常运动发育的关键
身体维持一定的姿势,是产生自主运动和正常运动的基础,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较早的表现为较多的异常姿势,异常姿势必然产生异常运动,影响和控制了正常运动的发育。主要异常姿势有:
A非对称性姿势:由于锥体外系的损伤,常表现躯干的扭转,头不能保持正中位而扭向一侧,受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四肢常表现为一侧屈曲、一侧伸展,呈“拉弓射箭”或“茶壶状”姿势。非对称姿势常引起骨盆倾斜、脊柱侧弯,张力高时下肢硬性伸展交叉;张力低下时,下肢屈曲外展。
B仰卧位呈过度伸展姿势:仰卧位时,患儿脊柱与髋关节伸展,头背屈,头部与两肩非对称性后伸,侧卧位时头颈躯干过度后伸,呈角弓反张姿势。
C俯卧位时呈屈曲模式: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患儿不能抬头,脊柱与髋关节不能伸展,上肢不能支撑,这种俯卧位低头、屈髋、屈膝的原始反射控制的姿势,即使年龄很大都会存在。
D张力低下的姿势:部分患儿的张力低下,特别在安静状态下,表现为软弱无力,如蛙状姿势、倒U状姿势。
E姿势稳定性差:由于相反神经支配障碍,缺乏维持姿势张力、关节固定、身体近位端同时收缩的能力,因而不能维持抗重力姿势,不能维持中间体位,特别是头部的控制调节能力最差,不能保持稳定的姿势。
2)运动的不随意和不自主运动增多是最主要的特征
人的自主运动虽然由锥体系启动,但必需锥体外系的参与,锥体外系损伤后,突出的表现为肢体运动的不随意,出现不自主动作,可表现手足徐动、震颤、舞蹈等,这也是此型脑瘫患儿的最主要特征。这种不随意动作在安静时消失,在有意识动作时出现,表情奇特,挤眉弄眼,或哭或笑,想取玩具,手反而伸到相反方向,拿不到玩具;想拿食物送到嘴里,可是头却转到相反方向而吃不到食物;头的控制能力差;颈部有不随意动作,患儿有斜颈,颈不稳定,如令其伸展颈部或背屈头部时,患儿却出现头前屈的相反动作;手指的不随意动作多表现在抓物时,常常手指过度伸展,而后屈曲、不协调、不随意动作;较小婴儿在不随意动作未出现前,多表现为肌紧张亢进,对声音、光线、触碰的感觉都过敏,呈现一种惊吓反应,出现过度异常运动,这一点与感觉反应系统阈值低下有关系。
3)姿势张力的波动性和肌张力障碍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姿势张力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波动的程度受障碍的程度、刺激的强度、患儿的意志等因素的影响;患儿肌张力、僵硬度会很容易发生变化,并难以预料,在受到惊吓、刺激、试图完成某些动作或保持稳定时,容易出现突然的肌张力增高,全身肢体紧张;在完成某一动作时,会出现多个部位的联带运动;在安静、情绪放松、姿势稳定、睡眠时,姿势张力明显降低,紧张缓解。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不自主动作及异常姿势等均和肌张力障碍、张力波动有密切关系。肌张力障碍可表现为局部肌肉或肌群的突然收缩,多见于面部与手指,如愁眉苦脸、挤眉弄眼的表情以及手指多余的动作,出现奇特的夸张姿势和动作。大的肌肉或肌群张力障碍时,可突然出现身体的体位改变、猛烈的肢体动作等。
4)运动障碍严重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由于受到异常姿势的控制,肌张力的波动,异常的不自主运动模式等影响,难以产生正常的自主运动,特别是由于头的控制差,腰部无力,患儿到一、二岁,甚至六、七岁都不能很好保持坐位,所以此型脑瘫的运动发育障碍的程度较为严重。而且运动障碍的部位广泛,往往是全身性的,表现为四肢瘫,且上肢障碍较下肢障碍严重。随着病情进展,往往出现关节变形与肌肉挛缩,如:脊柱侧弯,胸廓变形;肘关节、腕关节屈曲挛缩,腕屈曲,手指不能伸展;髋关节与膝关节挛缩形成内翻或外翻尖足;髋关节一侧或两侧脱位。
5)障碍广泛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障碍广泛,头部的控制调节能力最差,多有视觉、听觉、语言的障碍,患儿常常张口、流涎,摄食吞咽障碍,由于喉肌障碍,构音及发音障碍,患儿发音不清,语言不连贯,说话缓慢,拉长声说话。由于身体一侧间歇性收缩,扭转侧弯,患儿常伴有斜颈并继发斜视,有些患儿呼吸异常,喘鸣,发音弱,由于心理紧张,发出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