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柱 > 脊柱的整体形态特点

脊柱的整体形态特点

发布时间:2021-01-03 11:12:56

1、简述脊柱的整体观的形态,运动形式

答:整个脊柱前面观从颈部到腰部椎体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再从腰部到骶骨逐渐缩小,这种变化和承受重力的变化有关;后面观有棘突纵列成一条直线,颈椎棘突短,末端分叉,胸椎棘突长,斜向后下方,成叠瓦状紧密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棘突间隙较宽;脊柱侧面观有四个生理弯曲,凸向前的有颈部和腰部,凸向后的是胸椎和骶椎形成最早的是胚胎时的胸曲和腰曲,颈曲是在婴儿抬头时形成,腰曲是在婴儿坐立和站立时形成的。颈椎的四个生理弯曲增大了脊柱的弹性,在走和跳跃时可减轻对脑和脏器的冲击和震荡,维持身体的平衡。脊柱也参与胸廓和骨盆的构成,其容纳和保护体内器官,脊柱又是躯干的中轴,有支持体重和传递重力的作用。脊柱是躯干运动的枢纽,椎体于椎体之间的运动幅度有限,但整体连接起来就使脊柱整体运动幅度增大。脊柱可做前屈,后伸,侧转,旋转和换转运动。运动幅度最大的不为是在劲段和腰段,故损伤也是多见于这两个地方。

2、脊柱是什么形状的?

你是不是以为脊柱从上到下是笔直笔直的?其实不对。从侧面看,你会看到一个长长的S型弧线。这种形状使脊柱具有柔韧性,在我们走路和跑步时,有助于减缓震荡;还可以使脊柱更易弯曲。

3、人机工程学人的脊椎形态有哪些特征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来即是应用人体自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

4、脊柱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脊柱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脊柱结构的正常解剖,一般见于教科书,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脊柱的结构。有的患者检查过后,很是茫然,如腰椎L3-L4椎间盘突出,总是问个不停,不知道病因,更有甚者不知道腰椎在哪儿?
人在出生后一年,胸腰两侧椎弓完全融合,颈椎是在第2年融合,骶椎较晚,约在7~10岁融合。正常人有24个椎骨,即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新生儿的脊柱是由胸腔后凸和骶骨后凸形成的向前弯曲,出生3个月就会形成永久性弯曲,18个月学走路时,出现前凸弯曲,使身体在腰部以上直立。这样就出现了4个矢状面弯曲,这几个弯曲部位,也是经常发病的部位,尤其是腰骶交界处的慢性劳损,常为腰背痛的发病基础。
椎体主要为松质骨构成,骨皮质薄。椎管锥孔之间的一条椎管,用以保护其中的脊髓。腰3的横突最长,是腰背肌肉的着力点,棘突是由左右椎板汇合而成的。各椎骨之间靠椎间关节及许多韧带连结,椎间盘是连接各椎体的主要结构,是由位于中央的髓核和周围包绕着的纤维环构成。脊柱的血液供应,是穿椎弓供应椎弓根,横突和棘突。脊柱的神经供应是脊柱的返支(窦椎神经)的作用,刺激窦椎神经可引起背痛和坐骨神经痛。腰骶关节与骶髂关节是脊柱连接骨盆和下肢,并将躯干所承受的力传递到下肢的交接点,作用在于稳定和有效的传达动力。
腰背痛可分为原发痛和继发痛,牵涉痛或感应性痛,以及神经性痛三种。具体病种可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椎弓崩裂、胸腰椎骨折、椎管狭窄症、胸腰椎结核症、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及椎管内肿瘤、脊柱侧弯、骨质疏松症、退变滑脱、化脓性脊柱炎、腰骶畸形、小关节紊乱、颈肩痛和风湿劳损所致的腰背痛。
临床检查,颈椎用C代替,胸椎用T代替,腰椎用L代替,骶椎用S代替。如C4-C5退行性病变,指的就是第四颈椎和第五颈椎,L5-S1椎间盘突出,指的就是第5腰椎和骶椎第1节的椎间盘突出,以此类推。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帮助,对脊柱的结构能有所了解。

5、脊髓的形态特征

脊髓位于椎管内,其前端在枕骨大孔处于延髓相连,后端止于荐骨中部。呈背腹略扁圆柱状。椎动物背部正中从前向后走行的白色素状物。与脑相连,并和脑一起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它和脑都是由神经管分化产生的。其中心有纵行的连接脑室的中央管(analis centralis),围着中央管的灰质构成脊髓的内层,外层由白质构成。
脊髓表面有6条纵沟,前面正中的沟较深称前正中裂(anterior median fissure),后面正中的沟较浅称为后正中沟(posterior median sulcus)。前后正中两条纵沟把脊髓分为对称的两半。在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的两侧,分别有成对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在前后外侧沟内有成排的脊神经根丝出入,是由位于前灰柱的前柱细胞发出运动神经纤维形成,出前外侧沟的根丝形成31对前根(腹根)(anterior root),入后外侧沟的根丝形成31对由感觉神经形成的后根(背根)(posterior root)。在后根上有膨大的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a)。前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成1条脊神经,由椎间孔出椎管。
与每对脊神经前后要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segments of spinal cord),因此脊髓分为31个节段:8个颈段(C),12个胸段(T),5个腰段(L),5个骶段(S)和1个尾段(Co)。
按脊髓的节段出入脊髓,构成脊神经的末梢神经。在外侧柱有属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整个脊髓外面为与脑膜相连的脊髓膜包围,进而被保藏在纵贯整个脊柱的椎管内。脊髓的横切面,头索类的呈三角形,圆口类的呈扁椭圆形,高等脊椎动物的为椭圆形。板鳃类,由于其髓鞘发达,故其灰质与白质可明显地区分开来。
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在其发出前、后肢神经的部位已变为粗大,分别形成起自颈髓第4节段到胸髓第1节段的部分组成的颈膨大(intumesentia cervicalis)和自腰髓第2节段到骶髓第3节段组成的腰膨大(intu-mensentia lumbalis)。
在胚胎3个月以前,脊髓和椎管的长度大概相等,所有脊神经根几乎都呈直角伸向相应的椎间孔,从胚胎第4个月起,脊髓的生长速度比脊柱缓慢,脊髓长度短于椎管,而其上端连接脑处位置固定,结果使脊髓节段的位置由上向下逐渐高出相应的椎骨,神经要向下斜行一段才达相应的椎间孔。腰、骶、尾段的神经要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cauda equina)。因此脊髓的长度与椎管的长度并不一致,成人的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只有浸泡在脑脊液中的马尾和终丝,故临床上常在第3、4腰椎棘突之间进行腰椎穿刺。腰神经、骶神经和尾神经在椎管的不同高度的位置上伸出椎间孔,呈束状走向末梢。

与脊柱的整体形态特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