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柱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脊柱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脊柱结构的正常解剖,一般见于教科书,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脊柱的结构。有的患者检查过后,很是茫然,如腰椎L3-L4椎间盘突出,总是问个不停,不知道病因,更有甚者不知道腰椎在哪儿?
人在出生后一年,胸腰两侧椎弓完全融合,颈椎是在第2年融合,骶椎较晚,约在7~10岁融合。正常人有24个椎骨,即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新生儿的脊柱是由胸腔后凸和骶骨后凸形成的向前弯曲,出生3个月就会形成永久性弯曲,18个月学走路时,出现前凸弯曲,使身体在腰部以上直立。这样就出现了4个矢状面弯曲,这几个弯曲部位,也是经常发病的部位,尤其是腰骶交界处的慢性劳损,常为腰背痛的发病基础。
椎体主要为松质骨构成,骨皮质薄。椎管锥孔之间的一条椎管,用以保护其中的脊髓。腰3的横突最长,是腰背肌肉的着力点,棘突是由左右椎板汇合而成的。各椎骨之间靠椎间关节及许多韧带连结,椎间盘是连接各椎体的主要结构,是由位于中央的髓核和周围包绕着的纤维环构成。脊柱的血液供应,是穿椎弓供应椎弓根,横突和棘突。脊柱的神经供应是脊柱的返支(窦椎神经)的作用,刺激窦椎神经可引起背痛和坐骨神经痛。腰骶关节与骶髂关节是脊柱连接骨盆和下肢,并将躯干所承受的力传递到下肢的交接点,作用在于稳定和有效的传达动力。
腰背痛可分为原发痛和继发痛,牵涉痛或感应性痛,以及神经性痛三种。具体病种可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椎弓崩裂、胸腰椎骨折、椎管狭窄症、胸腰椎结核症、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及椎管内肿瘤、脊柱侧弯、骨质疏松症、退变滑脱、化脓性脊柱炎、腰骶畸形、小关节紊乱、颈肩痛和风湿劳损所致的腰背痛。
临床检查,颈椎用C代替,胸椎用T代替,腰椎用L代替,骶椎用S代替。如C4-C5退行性病变,指的就是第四颈椎和第五颈椎,L5-S1椎间盘突出,指的就是第5腰椎和骶椎第1节的椎间盘突出,以此类推。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帮助,对脊柱的结构能有所了解。
2、为什么人在睡前比早上起来要矮?
这个差别有大约2CM左右,是因为脊柱的椎骨之间都由椎间盘相回连接,椎间盘富有弹性答,它的形态可以随所受力的变化而不同:受压时,可被压扁;除去压力时,又可恢复原状。当人体经过一天的劳动或长时间的站立、行走、跑步之后,椎间盘会因受压而变扁,整个脊柱的长度也会缩短,身高就降低。但是,经过卧床休息之后,椎间盘因未受压力而恢复原状,脊柱相应地也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身高也就恢复到原来的高度。
3、腰椎间盘的形态构造怎样?
腰椎间盘由透明软骨(也叫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构成,纤维环由坚硬的密胶质纤维形成,围以髓核。
透明软骨板即椎体的上、下软骨面,在解剖上属于椎体各部分,但临床上与椎间盘病变密切,可视为椎间盘的一部分。透明软骨板作为髓核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在椎骨发生过程中,椎体的上、下面各有一次级骨化中心,其周围虽然成骨,形成骺环,但其中心仍一直保留为软骨,5 岁以前椎体上下的骨骺和骨体相融合,软骨板的大小和形状与上下相连的椎体相当,椎体上下无血管的软骨板如同膝髋关节的关节软骨,可以承受压力保护椎体,防止椎骨遭受压力,只要软骨板保持完整,椎体就不会因压力而发生吸收现象,软骨板还可视作半渗透膜,在渗透压下,水分可以扩散至无血液的椎间盘。
纤维环在上下透明软骨板的周围有一圈坚强的纤维组织,由胶原纤维及纤维软骨组成,成为纤维环,是椎间盘的最主要维持负重的组织,与上下软骨板和脊柱前、后纵韧带紧密相连,纤维环作同心层排列,各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犹如肋间内外肌排列一样。相邻两层之间借黏合剂样物质相连,纤维环的前部及外侧部较后部约宽一倍,后部各层较窄,层次少,相邻层的纤维接近平行,连接的物质较少,最内层的纤维与髓核的细胞间基质相融合,无明显界限,成人纤维环由一系列板层构成,形成不完全的环,每个板层的纤维在两个椎体间斜行,并以一定角度(30 ~ 60 度),越过邻近板层的纤维,有的甚至垂直。纤维环相邻纤维层的交叉排列,可能与髓核对其所施内部压力有关,短纤维较长纤维更易遭受巨大的压力,不利于两椎骨间的运动,可引起放射状撕裂,纤维环连接相邻两椎体,使脊柱在运动时作为一个整体,纤维环甚为坚固,紧密附着于软骨终板上,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脊柱外伤时,必须有巨大力量,使纤维环广泛撕裂,才能引起椎体间脱位,纤维环的特殊排列方向,使相邻椎体可以有轻度活动,但运动到一定限度时,纤维环紧张,又起节制的作用,限制旋转运动。
髓核在出生时比较大而软,位于椎间盘的中央不接触椎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髓核位置有变化,椎体后面的发育较前面为快,因此至成年时髓核位于椎间盘偏后,髓核是一种富有弹韧性半液体的胶状物质,约占椎间盘切面的50% ~ 60%,髓核由软骨样细胞组成,分散于细胞间基质,其中有分化较差,不太致密的胶原纤维网覆以多糖蛋白质复合物,这个多糖,硫酸软骨素由于其羟基能使髓核与水分结合,细胞间基质形成三维乳胶体系统。髓核含有85%的水分及退化的脊索残余,髓核一般位于纤维环的中部,较偏后,并不绝对中心。髓核随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其位置及形状,其位置在不同椎有所不同,如在颈椎即靠前。髓核的形成由周围的纤维环及上下软骨板所固定,它为同质的基质,原纤维结构无一定排列。
4、怎样纠正驼背的锻炼方法?
圆肩驼背,是现在青少年和老年人常出现的一种体态,老年人出现驼背是正常的,因为肌肉退化变弱,所以导致体态不再挺拔。青少年出现圆肩驼背是家长不希望的,也是不正常的,因为青少年正在发育长个子,如果此时圆肩驼背不仅会使脊柱形态发生改变影响身高,可能还会出现胸背与颈椎的不适引发疼懂。所以今天就来聊一聊青少年驼背的解决办法。
一、青少年圆肩驼背形成原因
1.生活习惯:由于生活越来越科技化,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接触手机和掌上游戏机,在玩手机的时候身体放松肩胛骨会前引,此时身体就会驼背,然后抬头玩手机的时候颈椎又会发生前引(伸着头),经常如此下去,身体就会慢慢的适应了这样的体态模式,然后在站立时身体也会变成驼背头前引不良体态。
2.肌肉问题:上面讲到由于长时间坐着驼背会导致直立时也出现圆肩驼背的现象,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肌肉。我们也知道身体的动作是肌肉收缩来完成的,经常弯腰驼背的坐着或站着,背部的肌肉就会长时间被拉长,长时间拉长就会变得无力,背部的肌肉是让我们挺胸的肌肉,如果无力了自然而然便不能挺直胸脯了。
3.骨骼问题:生活中长时间对体态的不注意会经常处于圆肩驼背的情况,长期如此,背部肌肉不但会无力,而且因为脊柱长时间被弯曲压迫,骨骼的形态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如果脊柱弯着长了那么圆肩驼背的体态就很难纠正了。
我们来看,其实圆肩驼背是一个连锁反应,因为生活不注意体态,导致肌肉力量失衡,导致骨骼形态发生改变,最后导致驼背无法被调整。
二、圆肩驼背的解决方法
1.改善肌肉问题:肌肉决定骨骼的形态,所以圆肩驼背要去加强背部肌肉:竖脊肌、前锯肌、菱形肌、中下斜方肌等。
其次也要放松身体前面的肌肉,因为前面肌肉紧往前拉,后面肌肉无力才会被拉过去,所以在加强后侧肌肉同时也要多去放松紧张肌肉,拉伸放松: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下肌等。给大家介绍6个动作,坚持一个月,帮助你的体态发生明显的改善。
动作一:
注意事项:手臂伸直,放在耳朵两侧。双膝跪地,膝盖微微分开。身体往下压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打开胸部,以及背部肌肉的拉伸。
动作二:
注意事项:手臂伸直,手掌在肩关节正下方,双膝跪地,膝盖分开,大腿与地面垂直。呼气的时候弓背,头部往下。吸气腰往下塌,头部往上。注意要深呼气,深吸气。
动作三:
注意事项:手肘支撑在垫子上,手关节在肩关节的正下方,小臂在身体两侧。呼气胸部往天花板方向挺,头部向下。保持呼吸均匀。
动作四:
注意事项:仰卧在垫子上,肩胛骨贴着垫子,挺胸。双手合十,手肘微屈。吸气的时候,手臂往头顶方向慢慢下放,下放的过程,要挺胸,感觉到胸部有拉伸的感觉。呼气手臂还原。
动作五:
注意事项:跪在垫子上,双膝并拢,臀部坐在脚后跟上。挺胸,上半身与地面垂直。呼气,双手在身后做反向对抗拉伸,此时要保持挺胸,不要耸肩。
动作六:
注意事项:跪在垫子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保持挺胸,上半身与地面垂直。十指交叉,手臂伸直,手臂伸直放在耳朵两侧。此时要保持挺胸,不要耸肩。
每天练习1-2次,可以在平时或者睡前练习。坚持一个月,你的体态会有明显的改善。
改善了肌肉问题,体态就可以恢复挺拔,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本在哪里,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态上,所以在改善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体态问题,坐着就腰背挺直一点,生活中刻意的去挺胸收缩你的背部。如此双面结合,才可以治标治本使身体体态回归正常。
5、人体的脊椎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态?起什么作用?
人的脊椎是多种多样的,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各不相同,一般包括椎体和椎弓两部分.如果你问的是脊柱是什么形状的话,是S形
6、胎儿脊柱腰骶椎轻度侧弯,腰5椎体形态呈楔形,右侧份偏小,能生下来吗?对以后的生活有影响吗?
只要孩子身体有问题,最好不要,因为生下来后的问题可能更多,昨天看了一个视频,医生说孩子是残缺,让不要生下来,妈妈不听,结果孩子生下来四枝有是残缺的,后悔也没有办法了。
7、初一生物,老师要求列一个表格。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还有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拜托了呐
脊椎动物:
1.大多数种类的脊索只见于发育早期(圆口,软口鱼类和硬骨鱼类除外),以后即有单个的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所代替;
2.中空的神经中枢位于背部(背神经索);
3.具有鳃裂,(原生动物用鳃呼吸,次生水生动物和陆栖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4.肛后尾,有利于水生动物的生活;
5.都有内骨骼;
6.闭管式的循环系统;
7.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8.属于后口动物;
9.具有分节的肌节;
10.出现明显的头部;
11.脑和感觉器官集中于前端,脑后部分形成脊椎;
12.除圆口纲,都具有上下颔;
13.循环系统较完善,出现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
14.用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简单的肾管,提高其排泄机能;
15.除原口纲,水生动物都具有偶鳍,陆生动物具有成对的附肢;
16.生物化学,参与肌肉收缩能量代谢的非蛋白质含氮浸出物为磷酸肌酸
无脊椎动物:
1.无脊索或脊椎;
2.中枢神经位于身体腹面,呈网状-腔肠动物,梯状-扁形动物,呈链状或索状-环节动物开始的所有动物;
3.不具鳃裂;
4.心脏位于消化道背面;
5.无骨骼或仅有外骨骼;
6.生物化学,参与肌肉收缩能量代谢的非蛋白质含氮浸出物为磷酸精氨酸
望采纳,不会再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