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空洞症是什么?
脊髓空洞症,又称为脊髓积水空洞症,是指在脊髓内形成一个空洞,包括病理性扩大的脊髓中央管和脊髓实质内出现空洞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植物神经紊乱、脊柱侧弯、关节变形等。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病变,主要是脊髓中央管扩张引起的一系列表现。我们一般把这一类疾病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比如脊髓本身萎缩会导致脊髓空洞症,另一类是继发性的脊髓空洞症,所谓继发性,即由其它原因引起,比如脊髓里面长肿瘤,使得脊髓中央管不通畅,会把水堵到里面,形成脊髓的扩张,我们叫做脊髓空洞。另外,炎症或者外伤,都可引起脊髓的空洞。
2、脊髓空洞症严重后会怎么样?
一、半侧少汗或多汗症:脊髓空洞症的病变损害身体的肢体与躯干皮肤可能会导致患者分泌异常,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多汗或少汗症。少汗症可局限于身体的一侧,称之为“半侧少汗症”,而更多见于一侧上肢或半侧脸面,或一侧的上半身。
二、萎缩或者部分瘫痪:患者还会肌张力下降,尤以两手的鱼际肌、骨间肌萎缩最为明显,严重者呈现爪形手畸形。空洞影响脊髓前角,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弛缓性部分瘫痪症状。
三、部分痛、温觉减退或消失:空洞位于脊髓颈段及胸上段,偏于一侧或居于中央,出现单侧上肢与上胸节之节段感觉障碍,常以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很多患者患病后都不知道冷热,烫伤了自己都不知道,有时做事时,割伤了自己也不知道,知道看到流血才知道。
四、中枢型痛:三叉神经下行根受影响时,多发生同侧面部感觉呈中枢型痛,面伴咀嚼肌力弱、部分离性感觉缺失。
3、脊髓空洞症能活多久
脊髓空洞症就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病因不清楚,其病变特点是脊髓(主要是灰质)内形成管状空腔以及胶质(非神经细胞)增生。常好发于颈部脊髓。
在生活中忌强行进行功能锻炼,这是由于强行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及修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当的运动,达到加强体质的目的。
严格预防感冒的出现,对预防脊髓空洞症疾病非常关键。肌萎缩病人的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有一定的免疫缺陷,所以如果呼吸感冒,就会加重病情,使患者的病程加强、肌萎无力及肌跳加重,也会出现脊髓空洞症。
有一个愉快乐观的心态,能有效抵抗疾病的发生。较强烈的长期或多次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让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让肌跳加重,让肌萎缩发展。所以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预防该病的好方法。
另外也要预防胃肠炎的出现,因为胃肠炎可诱发肠道菌种功能紊乱,特别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存在不等的损害,会导致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况加重。
4、什么原因导致的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原因造成脊髓神经受损导致的疾病,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终身性疾病。此病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出现瘫痪、神经功能紊乱等。脊髓空洞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脊髓空洞患者的病因都有哪些?
1、遗传:脊髓空洞症的并发症最长见的有小脑扁桃体下疝、脊椎裂、颅底凹陷、脊柱侧弯畸形等,普遍认为认为,遗传是发生此病的病因之一。
如果家族有脊髓空洞史,患脊髓空洞的概率就比无病史的概率高50﹪,建议每年做体检,尤其是脊髓磁共振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脊髓空洞康复作用非常大。
2、脑脊液动力异常:临床中常见颅颈交界区的先天性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空洞多见于颈段和上胸段脊髓内。一般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疝使该部位脑脊液循环不畅,导致脊髓受损形成脊髓空洞。另外,还有脊髓损伤、肿瘤等都可以导致此病的形成。
3、血液循环异常:由于供应脊髓的血液循环异常,如脊前动脉受压或脊髓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脊髓内组织的缺血、坏死、液化,最后形成脊髓空洞。
5、脊髓空洞怎么办?
脊髓空洞是指脊髓中出现空腔,首先要明确脊髓空洞的原因,可能是脑脊液循环障碍的原因,可以通过后颅窝减压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是外伤、出血等因素导致,从而影响到脊髓的正常功能,可手术治疗。
6、身体出现哪些症状说明是得了脊髓空洞症呢?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有哪些?
1、感觉异常:脊髓空洞症的症状通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痛觉和温度觉减退或消失;或可有麻木感,严重者手被烫伤或刀割伤而不知觉;或伴有颈、肩、背或上肢的疼痛。部分患者下肢亦有感觉异常。
2、起病症状: 因脊髓空洞常在一侧的颈膨大的后角基底部,起病常为一侧的颈肩部和上肢的麻木、疼痛、肌力减弱及头痛;也有手部肌肉萎缩持续多年的;常有因痛觉、温度觉丧失以致手部烫伤或烧伤而不自知疼痛者;此外还有下肢僵硬无力、麻木、行走困难;或面部、躯体排汗异常;少数病例有晕眩、复视或跌倒发作现象。
3、神经营养障碍:如早期:出现一侧肢体和躯干皮肤干燥少汗;中期:出现脊柱、上肢关节变形;晚期: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4、运动异常: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力量下降;手部肌肉萎缩,严重者小指及无名指不能伸直,手呈爪形;颈、肩、臂部肌肉萎缩。部分患者有下肢运动障碍。部分症状持续进展或不治疗的患者晚期可能瘫痪。
5、延髓损害:延髓损害常由颈髓空洞向上扩延所致。如三叉神经脊束核受侵,多表现为单侧面部麻木和节段性向心性痛、温度觉障碍,呈“洋葱皮样”分布形式,并伴有解膜反射减弱或消失,这也是脊髓空洞症的症状其中之一。
7、脊髓空洞症有几种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引流空洞内异常灌流的液体及消除引起脊髓空洞的原因是主要目的。
2、物理治疗:主要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度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从轮椅到厕所马桶等移动动作。
3、饮食疗法:日常生活饮以高纤维、低脂肪、低油、低胆固醇饮食为主。饮食摄取上应避免高热量食物,如油炸、肥肉、甜点、蛋糕、冰淇淋或汽水、红茶饮料等。
4、放射治疗: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因疗效不确切不能及时发现病灶。
5、中医治疗:内服药主要是益精填髓促进神经的修复,外部仪器的治疗主要是恢复神经传导功能,改善现有的临床症状。后期的巩固性治疗主要防止病情反复。
6、康复训练:适当锻炼,避免剧烈动作而引起静脉压升高。做弯曲躯 胸部靠近大腿的动作,对空洞扩大的风险就大大的降低了。
建议可以采用中医治疗。可以避免西药的一些不良反应,安全保守,但是治疗效果是比较慢的,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现在中医里也越来越脊髓空洞的治疗,可以用中药治疗,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8、脊髓空洞症有哪些症状?

脊髓空洞一般缓慢起病,逐渐加重,症状与病变部位、范围有关,患者就诊往往首先表现为相应支配区域(如颈肩部、上肢)疼痛,逐渐出现痛温觉丧失导致烫伤而不知、肌无力、肌萎缩,尤其在手部,还会出现泌汗异常、下肢痉挛、大小便异常、进行性脊柱侧凸等,少数患者有复视、跌倒发作现象。
如果存在相关的Chiari畸形,患者也可能会抱怨枕部头痛(由咳嗽、喷嚏等引起)、颈部疼痛、小脑共济失调、头晕、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睡眠障碍等。
典型症状
感觉症状
首先比较常见的是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其次是非根性节段性疼痛,即出现上肢、肩部和上胸部麻木、疼痛、寒冷、蚁行等感觉。
常以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及深感觉存在,后期可累及脊髓丘脑束和后索,即出现对侧病变平面以下痛觉和温觉缺失的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及深感觉障碍。患者往往抱怨发现对水温的感觉不一样,甚至会烫伤而不知。
运动症状
当脊髓空洞累及脊髓前角,往往出现单侧上肢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及腱反射消失。手部小肌肉受累一般最早,骨间肌、鱼际肌及前臂尺侧肌萎缩,出现动作不灵活,逐渐影响上肢、肩胛带及胸部的其他肌肉,严重者可出现爪型手畸形。
当空洞扩大累及侧索,病变平面以下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当出现进行性脊柱侧凸时,一般是由支配椎旁轴向肌肉组织的前角细胞损伤引起。
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肿大,但无痛感,这种称为神经源性骨关节损害,即Charcot关节。肢体与躯干皮肤可出现泌汗异常现象,多局限于身体的一侧。皮肤营养障碍,包括皮肤增厚、指端发紫、肿胀、痛觉缺失区域,甚至可形成顽固性溃疡。
当累及脊髓(颈8颈髓和胸1胸髓)侧角的交感神经脊髓中枢,可出现Horner综合征。晚期患者会出现大小便障碍和反复性泌尿系感染。
延髓症状
往往由脊髓空洞向上延伸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延髓麻痹导致的症状,包括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复视、眼睑下垂、舌肌萎缩、眼球震颤,一侧性面部向心性洋葱皮样痛觉与温觉障碍,而触觉保留。少数会累及呼吸、循环危及生命。
与Chiari畸形直接相关的临床特征
主要为咳嗽枕下性头痛和颈部疼痛,同时伴有的症状还包括:
下组颅神经或脑干症状: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吞咽咳嗽。
视觉障碍:复视、眼球震颤。
听觉障碍:耳鸣、听力下降。
小脑共济失调:四肢动作不协调。
9、请问脊髓空洞对人体的危害
脊髓空洞症对身体健康造成的损伤是很大的,得了此病轻则失去痛觉,肌肉萎缩、关节畸形、手指或足趾僵直;重者颈肋、脊柱裂变,面部神经麻痹,软腭及咽喉肌麻痹,吞咽困难,失音、大小便失禁及彻底瘫痪。
所以,对于该病该病应及时治 疗,孔老中医的空洞康.复汤疗效独 特,是从病因着手,固本培元,标本兼治,整体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力。
10、脊髓空洞症有什么危害?
对行动工作生活都有很大影响,一定要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