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性脊髓炎,核磁共振做了几次都没有异常,怎么办
?
2、食道癌放化疗后,核磁共振检查出来脊髓炎,瘫痪,病人腰无力,坐着会向前倾。下肢无任何基本无知觉。
化疗后吃↖
对解除放化疗毒副作用比较理想的▍▌
3、脊髓磁共振能准确检查出脊髓炎吗?挂什么科看脊髓炎?
磁共振是检查此病的最好仪器。可以检查出来,开始是神经内科。如果变慢性就看肌萎缩科
4、我的检查结果可否排除放射性脊髓炎脊椎病?放射性脊髓炎?
你好!你的情况较为复杂.目前的问题脊髓炎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1、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不能排除放出放射性脊髓炎,因为肌电图只是一种辅助检查,并且对此病的特异性不高。
2、骨髓不是脊髓,这是二种不同的组织结构。
3、“上颈椎骨髓呈放疗后改变”可能伴随脊髓已受损。
4、症状是由颈椎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可能性不大。
放射性脊髓炎目前分好几种,你的可能属于下一种:
短暂型放射性脊髓炎: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刺痛、触痛、烧灼感以及颈肩部疼痛等。典型的低头曲颈触电样征(Lhermitte’s征):即低头时,出现从颈部沿着背部脊椎向下肢或四肢放射性的触电感,头复位时,症状消失;屈颈动作愈迅速有力,触电感亦愈强烈,如屈颈动作缓慢,触电感则较轻微。
此期多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常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损伤的一种短暂行为,一般发生于放射治疗后2~4个月,症状常在数周至几个月自发性消退,亦可作为慢性进行性放射性脊髓病的第一个征象出现。
放射性脊髓病 -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椎管通畅,可有蛋白轻度增高。
2、其他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肾功、血糖、血沉常规检查;风湿系列免疫球蛋白电泳等与自身免疫有关的血清学检查。有鉴别诊断意义
其它辅助检查:1、颈胸段CT扫描或相应部分的MRI排除肿瘤转移。该病早期脊髓肿大,白质内有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病灶。
2、胸部X线检查排除肺部肿瘤,作腹部B超脊髓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排除肿瘤转移。
3、肌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治疗
1.急性期: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20%甘露醇
每次250ml,加压静脉滴注,根据病情4~6h重复;50%葡萄糖溶液100ml/次,静脉推注,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及血管活化剂。
2、慢性期和恢复期治疗:(1)应用促进神经细胞恢复药物并配合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练(2)针灸及功能性电刺激:常用针灸穴位为曲池、合谷、外关、肩隅、足三里等,功能性电刺激的刺激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1次/d3060min/次,1015d/疗程,平均24个疗程(3)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选择上肢浅静脉穿刺照射治疗,每次60min,1次/d,10次/疗程,平均24个疗程。
预后:依据放射损伤程度而定多数有运动感觉、自主神经障碍后遗症。
预防:1.主要是原发病的防治,以及严格掌握放疗适应证。
2.加强放射防护及废弃放射源的管理。
3.放疗同时早期给予维生素B1、B12、B6及促神经细胞代谢药物。
(陶泉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上海新华医院陶泉 http://taoquan.haodf.com/
5、我得急性脊髓炎二十年了 有轻度后遗症 我现在做的磁共振和肌电图都正常 还能恢复吗?
应该可以有一定的恢复,但是需要时间。现在的康复手段和技术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建议去正规公立医院的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
6、放射性脊髓炎治疗方法
放射性脊髓炎是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随着放疗设备的改进及放疗技术的提高,使放射治疗达到更高的精确度,此严重并发症已很少见,但了解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仍是非常必要的。
放射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
1、短暂型放射性脊髓炎: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刺痛、触痛、烧灼感以及颈肩部疼痛等。典型的低头曲颈触电样征(Lhermitte’s征):即低头时,出现从颈部沿着背部脊椎向下肢或四肢放射性的触电感,头复位时,症状消失;屈颈动作愈迅速有力,触电感亦愈强烈,如屈颈动作缓慢,触电感则较轻微。
http://www.bufotanine.com/html/0533/281a.html
此期多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常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损伤的一种短暂行为,一般发生于放射治疗后2~4个月,症状常在数周至几个月自发性消退,亦可作为慢性进行性放射性脊髓病的第一个征象出现。
2、迟发横贯性放射性脊髓炎:也称慢性进行性放射性脊髓炎,多为脊髓放射损伤的远期反应,常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感觉障碍,以后逐渐进展出现运动障碍,脊髓半侧或完全性横贯性损害。
3、急性放射性脊髓炎:少见,急性起病,常见在几小时至几天内发展为截瘫或四肢瘫痪,多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特征,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伴损害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减退。
放射性脊髓炎的治疗
放射性脊髓炎是严重的不可逆的放疗并发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已预防为主,下面的一些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或改善临床疹状。
1.急性期: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20%甘露醇每次250ml,加压静脉滴注,根据病情4~6h重复;50%葡萄糖溶液100ml/次,静脉推注,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及血管活化剂。
2、慢性期和恢复期治疗:高压氧治疗;应用促进神经细胞恢复药物并配合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练;针灸及功能性电刺激;循环药物及血管活化剂,如低分子右旋糖苷、复方丹参;促进神经细胞恢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