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髓炎 > 脑脊髓炎手足口

脑脊髓炎手足口

发布时间:2021-04-22 15:59:17

1、我儿子一岁得了手足口脑脊髓炎留下后遗症现在五岁了一直坚持康复治疗请问有什么矫正手术能治疗哪家医院有

手足口脑脊髓炎是脱髓鞘脊髓炎,若病灶缺血变性萎缩或坏死,什么治疗都不可能恢复,需助发来磁共振照片为你指导。提示,神经受损后治疗时间非常有限。。

2、手足口病症状,跪求!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比较轻微,少数患儿病情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通过“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积极配合政府防控措施,就能够有效减少患病的可能。愿您的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度过每一天!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手足口病防治常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二、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l6型最为常见。
三、什么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中的一种,简称为EV71,人感染了该病毒后能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其中手足口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四、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当人感染了肠道病毒(包含EV71),经过平均3-5天(多为2-10天)的潜伏期后,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五、手足口病的预后如何?
绝大部分尤其轻型的手足口病患者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少数患者得病后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就诊、抢救治疗会危及生命,以至死亡。
六、诊断手足口病的依据是什么?
诊断手足口病依据有下列几条: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2、以发热、手、足、口、臀部皮疹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无发热。3、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可有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异常及脑脊液改变,胸部X线、脑电图、心电图、核磁共振检查可有异常。
七、什么是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
医院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遇见患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患者,应做好诊断,对符合下列症状、体征的患者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八、什么是手足口病的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九、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人?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之一。
十、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有没有疫苗?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二是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三是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十一、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十二、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十三、什么季节较易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
十四、手足口病的流行形式有什么特点?
本病常以散在为主, 该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的地区可出现聚集病例。
十五、手足口病在世界上的流行情况如何?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最早于1957年在新西兰发现,1959年英国、美国加利福尼亚也发生了流行。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106例病例。我国自1981年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台湾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
十六、手足口病被国家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有何重要意义?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为国家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重要性在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在开展手足口病防治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工作规范化;反映了党和政府本着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重视。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报告范畴后,各级医疗机构发现并诊断该病后要及时按照网络直报要求进行报告,将促进防治工作的规范化,有效保护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十七、为什么说手足口病可以预防?
虽然手足口病在全球和我国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该病是可防的疾病,只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即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不吃生水;吃烧熟煮透的食品,不吃污染的、生的或不洁食物;做到开窗通风;勤晒太阳,得病后应及 时去医院就诊,是完全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十八、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变化时随诊。
3岁以下患儿,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天以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危重病例及时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救治。
十九、个人究竟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
广大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二是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三是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四是在本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二十、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要如何处理?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当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和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二十一、托儿所、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托儿所、幼儿园在本病的流行或高发季节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后不要送入托儿所、幼儿园,及时去医院就医。患儿应在家中休息,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方可入托、入园。
二是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的孩子,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保健老师在晨检时接触不同的儿童之间应进行彻底的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三是对入托、入园儿童加强全日健康(医学)观察,一旦发现在园儿童发热、出皮疹,立即与其他儿童分开,单独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及时通知家长带病儿去医院就诊。
四是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后,要立即对发病班级的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发病班级物品必须与其他班级分开进行消毒和保存。对患病儿童所在班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发病班级的儿童与其他班级儿童接触的机会,在观察期间不得进行分班、并班和接受新生在隔离观察期内。
五是加强儿童、工作人员等手的清洗消毒。教室、宿舍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应辅以机械通风。
六是日常加强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玩具、厕所等的清洁消毒。
七是根据规定,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教育和卫生部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二十二、患儿在家中治疗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如患儿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嘱留家治疗时,家长应做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密切注意孩子是否有烦躁不安或嗜睡等异常行为,孩子发烧、长口疮和手掌心、脚底或臀部出现红疹时,家长应尽早陪同他们向医生求诊。
二是患上手足口病的儿童在水泡未彻底干掉之前,应留在家中。患儿在这段期间应避免同其他儿童接触,直至康复为止。家长不应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或人多的地方。患病的儿童在完全痊愈之前,不应该上学或去托儿所。
三是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注意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疱疹破碎后引起的细菌感染。
四是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一旦发现患儿的病情加重,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五是家庭做到使用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二十三、家庭如何防范手足口病?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持良好的个人与环境卫生,以防手足口病传播。家长应确保孩子养成下列良好习惯:
一是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洗净双手;
二是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三是不要与他人共用餐具;
四是不要与他人共享同一份食物或共饮同一杯饮料。
二十四、如何降低孩子手足口病传染的危险?
由于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卫生是降低本病传染危险的关键。
一是在本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非就医不宜带孩子去医院。
二是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儿童的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
三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四是在外受到污染的物品拿回家后立即进行清洁,并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五是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勤晒衣被。
六是儿童所有的餐饮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二十五、怎样洗手才正确?
正确的洗手是有效防止感染及传播手足口病的措施之一。正确的洗手包括洗手及时及洗手方法合理。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洗手:
一是餐前和上厕所后。
二是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
三是打喷嚏或咳嗽后。
四是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
五是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合理的洗手方法应包括以下6个步骤:
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旋转;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二十六、家庭如何进行手足口病消毒?
一般来说,如果家庭中无人得手足口病,除了注意及时和正确的洗手、做好家庭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及勤晒衣被外,一般不需要特别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如果家庭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及时就医、病儿在家休息外,还需对病儿的餐具、用品等进行日常消毒,当病儿痊愈后还应对所有物品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由于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热敏感,对污染物品可首选暴晒及煮沸消毒。也可从超市里选购有卫生许可证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配制后,采取浸泡或擦拭消毒。
1、粪便:可用84消毒液以2: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120分钟。
2、食、饮具:煮沸或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3、生活用具、玩具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4、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5、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
6、饮用水:烧开后饮用。
二十七、托幼机构如何做好手足口病的消毒工作?
在本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应加强教室及宿舍等场所的通风,加强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立即对患儿所在的班级所有的物品进行彻底的终末性消毒。
1、食、饮具:首选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2、小毛巾: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3、生活用具、玩具、桌椅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4、书籍:阳光下暴晒。
5、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6、便器:0.2%过氧乙酸或用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作用时间30分钟,需完全浸没便器。于使用前,使用清水冲净残留消毒剂(坐便器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
二十八、医疗机构如何做好手足口病的消毒工作?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
2、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对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或发热出疹患儿的专门候诊区、诊室(台)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根据就诊儿童情况可由原来每日两次增 加至每2小时一次。对于连续诊治儿童的医院,应有备用诊室进行轮流清洁消毒。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可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 剂溶液擦拭或拖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3、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进行手卫生或手消毒。由于75%的酒精不能将肠道病毒灭活,因此不能选用单剂酒精作为手的消毒剂,而应选用复配手消毒剂。
4、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床上用品及窗帘等应用大于70℃的水温进行洗涤消毒;床垫及床须用床单元消毒机等进行消毒;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按其它肠道传染病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手足口病时产生的垃圾应按感染性废物进行处理。
二十九、如何早期发现手足口病重症患儿?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手足口病患儿,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针对重症患儿救治,目前,临床专家已经初步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以进一步提高整重症患儿救治成功率。

3、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手足口病初期症状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手足口病初期症状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4、手足口病什么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5、手足口病儿童可以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吗,请求帮助

不可以的。等手足口病痊愈后,再去接种疫苗。
如果手足口病并发有脑膜炎的,即使痊愈后也是不能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的

6、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1)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少数病人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
2)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包括神经系统症状:精神差、嗜睡等;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呼吸困难等;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发花。
求采纳

与脑脊髓炎手足口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