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埃里克森主张自我的终身发展,这一观点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观点很结合现实,一个人就是要终身的,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发展自身,更好地为社会做服务。
2、哪里有介绍米尔顿.埃里克森的电子书呢?谁有的话发给我吧拜托各位了 3Q
米尔顿·H·埃里克森 米尔顿·H·埃里克森不仅是简快疗法的创始人,也是游离于规范的心理学范畴之外的先驱人物。他一生与疾病抗争,但始终致力于催眠学的研究,并自创了一种催眠术。 上世纪初,埃里克森出生于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个农场。他小时患有诵读困难症、色盲症,还有辨别声音的困难,17岁时他不幸患上脊髓灰质炎。1923年,他开始研究古代催眠术,这是一种让病人进入沉睡状态的治疗法。之后,他以病患关系为出发点,在完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研究“唤醒”催眠法。在1948年之前,埃里克森一直从事精神病教学及临床治疗。 1952年后,由于旧病复发,埃里克森只能为他的私人病人看病。在50年的治疗实践中,他治疗了近3万名患者。 五个关键思考 1.依靠潜意识 埃里克森的潜意识概念完全区别于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埃里克森看来,“潜意识”并不是“灰暗的压抑地带”,而是“光明的储备地带”。在潜意识中,积蓄着我们所有的潜力,很好地运用它们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我们无需惧怕潜意识,它其实是我们最忠实的盟友。它有着独特的作用方式,只有依靠它的智慧,我们才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2.体验催眠 埃里克森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稀松平常,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比如走神的片刻、沉思的瞬间,沉醉于引人入胜的阅读中忘了一切……以上种种都是催眠状态。当我们的注意力离开“此时此地”,我们就进入了非常近似于被催眠的“入神状态”。跟我们通常想的不同,这并不是被动的状态,而是积极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思考的惯有限制暂时消失,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可以直接接触到自己的潜意识。 3.发现潜能 埃里克森是第一位将“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这一观点放在首位的心理治疗师,他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个体。因为他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独一无二的潜力:当我们需要的时候直觉就会苏醒,在不经思考时我们就会做出正确的动作……只要我们学会更加关注自身最细微的感受,这些潜能就会被发掘出来,得以发展。 4.练习自我催眠 埃里克森是最早发现自我催眠的技巧和功效的人。通过学习技巧,我们就能引导自己进入轻度的“灵魂附体”状态。我们需要掌握合适的技巧:如通过画面、音乐进行自我暗示,调节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个部位。自我催眠有许多用途:摆脱某些困扰自己的情结,锻炼记忆力或口才,缓解头痛等等。另外,自我催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没有任何副作用。 5.唤醒周围人 在日常的交流中,埃里克森推崇有创意的、间接迂回的方式,认为这样更有说服力。比如,他主张使用暗示性的句子:“啊,这是普罗旺斯美食的味道!”这样说就比直接建议“我们去吃普罗旺斯菜!”要好很多。这种暗示的方式可以打乱周围人的思维结构,改变他们的意识状态,从而更好地传递自己的讯息。并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只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锻炼倾听能力就可以了。 生平 ■1901年 生于美国内华达州奥兰姆。 ■1918年 因为脊髓灰质炎而瘫痪。 ■1923年 第一次参加催眠研讨会。 ■1925年 开始第一段婚姻,有3个子女。成为罗德岛州国立医院精神科医生助理,随后进入科罗拉多州精神病医院任实习医生。 ■1928年 获得医学和心理学学位。 ■1934年 任密歇根州埃洛伊塞医院精神科主任,密歇根州国立学院心理学临床教授。 ■1936年 再婚。 ■1948年 任亚利桑那州医院主任医师。 ■1952年 再次受到疾病的袭击。 ■1957年 创建美国临床催眠协会。 ■1967年 第一部文章合集出版。 ■1980年3月27日逝世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 摘录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潜力,只是我们并不知道。” -- 米尔顿 · H · 埃里克森 电子书网上找不到,而且米尔顿也没有出版任何书籍,现在出版的只是后人结集出版的他的讲座。
3、埃里克森,埃里克 心里社会学理论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3—1994)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1903年出生于德国法兰 爱利克·埃里克森
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生父在埃里克森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他三岁时,母亲嫁给了一个名叫西塞多·洪柏格的儿科医生。埃里克森在童年时期并不知道洪柏格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但他总是出现这种感觉:无论如何,他不属于父母亲,并幻想能成为“更好的父母”的儿子。埃里克森多年来一直沿用继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写论文时还使用爱利克·洪柏格的名字。直到1939年他加入美国公民时,才改姓爱里克森。 爱里克森那种不属于他的家庭的感觉为这样一种事实而不断加剧: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而他却由于斯堪狄那维尔血统长的身材高大,碧眼金发。在学校,人们说他是犹太人,而在继父的祖庙里,却叫他为异教徒。由此想来,为什么“同一性危机”的概念能成为后来爱里克森理论上最为问题关注的问题之一就不足为怪了。 大学预科毕业后,他违背继父要他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从事艺术专业,并周游整个欧洲大陆。总的说来,爱里克森在校时不是一位杰出的学生,但他却有艺术天赋。
人生转折
1927年是爱里克森一生的转折点。那年,他受一位名叫彼德·波罗斯的老同学的邀请到维也纳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中工作,该校生源都是弗洛依德的病人与朋友的子女。开始,他是以艺术身份受聘的,后来担任了指导教师,最后,安娜·弗洛依德征求他是否愿意接受培训当儿童精神分析者。爱里克森接受了安娜的提议,以每月支付七美元培训费的条件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训练。安娜·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他父 爱利克·埃里克森
亲的理论不同,在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建,这对爱里克森产生深刻的影响。1964年,爱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与责任感》一书呈现给安娜,以表对她的感激之情。 形势对爱里克森十分有利。他被邀加入一个当时被医疗机构拒之门外的团体。通过参加这个“遗弃者”的组织,使他能作为一名“局外人”保持自己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由于这个团体的职能是帮助烦恼不安的人们,所以他起码能够间接地满足继父希望他当一名医生的愿望。 他大学预科毕业时获得的一份蒙台梭利学校的毕业文凭,以及接受安娜·弗洛依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是他所获得的唯一的正规学校。因为爱里克森没有获得高级学位,所以他完全可以成为弗洛依德所认为的精神分析家不必攻读医科专业主张的一名典型范例。 1929年,爱里克森与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师琼·谢尔逊结婚。1933年为了对付纳粹日益加剧的威胁,爱里克森(已两个孩子)全家迁居丹麦,后又迁往麻省的波士顿,在那里,他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开业。 除了私人开业外,爱里克森还在亨利·墨里主持的哈佛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任研究员。爱里克森被哈佛医学院录取为心理学哲学博士候选人,但只有几个月他就放弃了这个意图。 1936年到1939年间,爱里克森在耶鲁大学精神病学系医学院任职,在那里,他研究了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的儿童。也约在这一时期,他与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和玛格丽特·米德有了交往,1938年,他前往南达科苏语印第安人的松脊居住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苏语印第安人抚育子女的实况。诸如此类的人类学研究使爱里克森进一步认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整个理论中。 1939年,爱里克森迁居加利福尼亚洲,在那里他担任了加利福尼亚研究所的研究助理。1942年起,他一直担任心 爱利克·埃里克森和妻子
理学教授,但在1950年时他因拒绝在效忠宣誓上签字,而被免去教授职务。后来,加利福尼亚大学发现他“政治可靠”,又重新授予他心理学教授,但是爱里克森拒不接受,因为其他教授也因同样的“罪名”被免职了。 1950年,他离开加利福尼亚洲,同年出版名著《童年期与社会》,该书高度地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书中还详尽地论述自我的功能,创立了路线在被人称为新学科的“自我心理学”。1951年到1960年,爱里克森居住于麻省的斯多克桥,他在那里担任了奥斯丁——里格斯中心的高级会诊医生和匹茨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 1969年,爱里克森回到哈佛医学院,在那里担任人类发展学教授,并讲授“人类生命周期”,这是一门深受研究生欢迎的课程。
编辑本段著作
1950 《儿童和社会》 1958 《少年路德: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 1964 《领悟与责任》 爱利克·埃里克森
1968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1969 《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 1973 《共同点的研究》 1974 《新的同一性维度》 1975《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 1977 《玩具和理由:经验仪式化的阶段》 1979 《同一性与生命周期:一种新观点》 1982 《生命周期的完成》 1986 《老年人的重大事件》
编辑本段自我发展理论
概述
埃里克森的人格渐成论 Epegenetic principle 把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第一阶段 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阶段。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婴儿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周围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会扩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 爱利克·埃里克森理论
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
第二阶段 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是童年期。这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个体在第—,阶段处于依赖性较强的状态下,什么都由成人照顾。到了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他们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如果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他们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表扬他们完成的工作,就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获得了一种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相反,如果成人过分爱护他们,处处包办代替,什么也不需要他们动手;或过分严厉,这也不准那也不许,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采用体罚。例如,孩子由于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尿湿了裤子,成人就对其打骂,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
第三阶段 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
四到五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个体在这阶段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这时候,如果成人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 爱利克·埃里克森
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阀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所谓内疚感,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第四阶段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从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这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学龄初期儿童的智力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他们的能力也日益发展,参加的活动已经扩展到学校以外的社会。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于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如果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 埃里克森劝告做父母的人,不要把孩子的勤奋行为看作为捣乱,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有信心获得好成绩;还要鼓励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与周围人们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使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聪明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是参加赛跑,也会认为自己是跑得很快的。总之,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
第五阶段 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全面认识到意识与行动的主体是自己,或者说能抓住自己,亦即是“真正的自我”,也可称为“核心的自我”。 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 ——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如: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做事情马虎,看不到努力工作与获得成就之间的关系。同一性混乱,还表现在对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看不清,要么持对立情绪,要么盲目顺从等。在两性问题上也会发生同一性的混乱,认识不到两性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等。
第六阶段 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是成年早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第七阶段 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爱利克·埃里克森
。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第八阶段 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埃里克森在分析每个阶段肘,都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例如,他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对任何人都信任,不信任感也有一点用处,有了不信任感后,对于外界的危险会有一种准备,对于外界不愉快的事情可有一种预期,否则一遇社会挫折就感到不可思议或束手无策,不利于自我的成长。但埃里克森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信任与不信任感要有一定的比例,信任感应该多于不信任感,以有利于心理发展。 他还认为,自主感也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也必须有—定的怀疑感与羞耻感,如果过分相信自己,以后就不容易适应社会准则,变得独断孤行。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应强于怀疑感与羞耻感。儿童的勤奋感中也应该有一点失败的经验,以便今后能经受住失败的挫折,但又不能过分地经常地遭受失败,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
总结
以上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到自我的形成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也可以看到自我与社会生活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他的八个阶段是他临床经验的总结,尚缺乏严格的科学事实作依据,但比起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生物学观点来,侧重了社会文化因素在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他的理论有相对的合理性,在西方心理学界有相当太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在具体的年龄段上的划分有些偏前,因此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所属的心理发展阶段小于自己的生理年龄时不必沮丧。
编辑本段同一性渐成说
理论基点
埃里克森理论形成于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大萧条以及社会活动,使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病态。埃里克森面对社会现状,深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不足以应付当时的社会需求,于是,他沿着安娜.弗洛伊德强调自我的适应性功能的路线,创立了新的精神分析学说。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中的人格结构,即整个心理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过程转到自我过程,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潜意识扩展到意识领域,从先天的本能欲望转移到现实关系中。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地和社会的三 爱利克·埃里克森
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按主要冲突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他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8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着两个对立的双极相互斗争的特定心理社会任务。个人在发展任务的斗争和解决的过程中,按次序向下一阶段过渡。各阶段的发展任务解决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个人未来人格和生活的具体方面。如果而提在某一阶段未能很好解决发展任务,那么,儿童也可以由此获得克服不适应发展的机会,通过教育在下一阶段得到补偿。
概念解读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同一性是一个中心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提出有关同一性的见解,在1950年出版(1963年修订)的《童年与社会》中对人格发展和同一性概念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在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更是对同一性渐成说作了详尽阐述。 关于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说:“迄今为止,我已审慎地在几种不同的含义上一用了统一性这一名词。有一时期他似乎指的是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时期指的是经验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时期指的是集体理想一致。”自我发展最初是通过心力内投和投射的过程产生的,继而是通过自居作用,再后是通过同一性的形成而实现的。这些途径并不是自我发展的阶段,而是自我形成和转化的形式。这里所讲的心力内投是指儿童早期将父母的命令和表象加以的结合,它有赖于儿童与成人(主要是母亲)在照看过程中因满意而产生的情感共鸣。这种最初的情感共鸣为自我提供了一个安全支柱,从而又延伸到另一支柱,即儿童最初所爱的“对象”。儿童晚期和青年早期的自居作用为儿童提供了有意义的角色层次,形成同一性。但心力内投和自居作用都不能说明真正的同一性。真正的同一性,不是前二者的总和,而是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说得通俗些就是讲人格发展的不同水平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的间断性加以沟通和整合。“从发生的观点来看,同一性形成的过程的发生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完形(即结构,编著者注)——在整个儿童期中自我经过连续的综合和再综合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完形。正是这个完形把制度的赋予、特质的里必多需要、有利的能力、有意义的自居作用、有效的防御、成功的升华作用以及连贯性的角色逐渐地整合了起来。”埃里克森认为,“只有一种坚实的内在同一性才标志着青年过程的结束,而且以才是进一步成熟的一个真正条件。”
分类
根据不同的纬度,可以将同一性作不同的分类。例如,相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存在着个人同一性与集体同一性,从意识与无意识的角度看,可分有自身同一性(一个人对“我”的身体、人格、各种角色的意识)与自我同一性(属于无意识的、能意识得到它的工作,却一时不到它的本身和过程)等。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的自我疆界之一。与自我同一性相对立的概念是同一性混乱,表现为儿童在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过程中产生自我意识的混乱,突出表现为情感障碍。
4、求阿贾克斯小将埃里克森详细资料
姓名: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英文名:Christian Eriksen 外文全名:Christian Dannemann Eriksen 生日:1992-02-27 场上位置:中场 身高:175厘米 体重:65公斤 惯用脚:双脚 出生地:米德尔法特(丹麦) 国籍:丹麦 代表国家队:出场4次,进0球 参加大赛:2010年南非世界杯 欧洲三大杯:出场2次,进0球 欧洲冠军联赛:出场0次,进0球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效力俱乐部: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 编辑本段职业生涯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出生在丹麦的米德法特,16岁就加入了荷兰阿贾克斯队,在丹麦队本次世界杯的参赛阵容中,生于1992年的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是队中唯一一个90后球员。 虽然刚刚18岁,但无论是阿贾克斯主帅马丁·约尔还是丹麦国家队主教练奥尔森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马丁·约尔认为,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具有很强的阅读比赛的能力,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沉稳与老练,约尔还声称只要按照正常的轨道发展,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未来有望成为大劳德鲁普那样的世界巨星。 2010年3月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在丹麦队与奥地利队的热身赛中登场,他也因此成为了丹麦队历史上第四年轻的国脚。[1]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Christian Eriksen)1992年2月14日出生,这名出生在情人节的小将今年才刚满18。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身高175厘米,出生在丹麦米德尔法特;是一名中场,左右脚俱佳。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肯定是2010世界杯最佳新秀这个奖项的众多候选人之一,作为本届比赛最年轻的球员,世界杯期间他也才18岁零4个月。“这的确是件非同寻常的事,但归根结底我只是23人名单中的一员。” 这个年轻的丹麦人已经被他的队友冠以“小弟”的绰号。实际上,埃里克森和全队中年轻最大的马丁·约根森之间年龄相差了17岁。“他们时常会那这事儿开玩笑,因为他们中有些年龄都够当我爸了。” 尽管如此,和那些老将同场竞技时候埃里克森还是能够发挥出自己能力的。前丹麦国脚斯蒂格·托夫丁仍然记得这位天才少年第一次冒尖的情形,“很多丹麦人并不了解他,但他突然出现在了阿贾克斯一线队,并让很多人信服。他在欧冠和荷甲上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他球感非常出色,传球成功率高,并且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如果你想为‘超级天才’这个词找个定义,就是他了。他的确很像劳德鲁普,所以这种比较是合乎情理的,他们有着相同的动作,技术和风格。” 阿贾克斯主帅马丁·约尔也用类似的语调献上自己的恭维:“他是个天才,是个无所畏惧并积极进取的男孩,他究竟能有多出色?想想那些高价从这里离开的球星,像范德法特或者斯内德,埃里克森当然也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埃里克森16岁那年便从家乡球队Odense加盟到了球星加工场阿贾克斯,这些年来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巨星,包括像范德萨,范巴斯滕和伊布拉希莫维奇。有趣的是,这家荷甲巨头也为丹麦贡献了众多国脚,像劳德鲁普兄弟,奥尔森(Jesper Olsen),索伦·勒尔比(Soren Lerby)等等。埃里克森在2010年3月3号对阵奥地利的比赛中首次代表国家队上场,这让他排在哈拉德·尼尔森(Harald Nielsen)和迈克尔·劳德鲁普之后,成为首次代表丹麦上场时第三年轻的国脚。 尽管有一长串的欧洲豪门已经表示了对这位进攻组织者的兴趣,最近埃里克森还是把他跟阿贾克斯的合同延长四年。“现在,我有了更多时间来证明自己,我也希望未来有一天我可以去那些欧洲最好的球队踢球。” “他毫无疑问是我合作过的最天才的球员。”埃里克森在国家队的长辈拉斯·雅各布森在丹麦队在南非首次训练后对FIFA说道,“他的实力和成熟程度让人印象深刻。” 幸运的是,埃里克森对于围绕在身边的众多压力有着充分的准备。“被恭维总是好事,它带给我信心。”在世界杯上,他希望自己的上场时间越长越好,“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会全力证明我自己。” 在世界杯来临之际,埃里克森完成了自己的另一个梦想,考取了驾照。“我就是在丹麦队世界杯阵容公布以前考完的。”他大笑着说,如果这个可爱的丹麦正太在场上也能像他平行停车时一般冷静,他就很有希望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2010世界杯最佳新秀的获奖者。 - 尽管埃里克森是本届世界杯上最年轻的球员,来自北爱尔兰的诺曼·怀特塞德(Norman Whiteside)依旧保持着- 世界杯史上最年轻出赛者的记录,在对阵西班牙的比赛时他仅仅17岁零41天。 - 这名丹麦天才的全名叫Christian Dannemann Eriksen. - 在签约阿贾克斯前埃里克森曾为巴塞罗那和切尔西试训过。 - 尽管埃里克森只为国家队出场过两次,但他已经为各级别国家队累计出场过38次,另外的36次都是代表丹麦青年队上场的。 比赛中编辑本段俱乐部生涯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16岁就被阿贾克斯队收入帐下,2009-10赛季开始为球队出战正式比赛。2010年1月17日他在阿贾克斯与布雷达队的联赛中登场,完成顶级联赛首秀;2010年3月25日阿贾克斯在荷兰杯中6比0大胜老鹰队,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打进了他首个正式比赛进球。 目前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已经与阿贾克斯队续约到了2014年。 1995-2005 Middelfart GBK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2005-2008 OB 2008-2010 阿贾克斯 代表丹麦U17出场27次,打入9球 代表丹麦U18出场5次,打入1球 代表丹麦U19出场3次,打入1球 代表丹麦队出场1次 本赛季荷甲出场6次,总计298分钟,其中有2次首发;欧联杯出场2次,1次首发并打满全场 [2] 代表国家队出场2次 编辑本段国家队生涯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2010年入选丹麦国家队,他目前仍是丹麦国青队的一员,此前他共为丹麦各年龄段青年队出场35次打进11球。 2010年3月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在丹麦队与奥地利队的热身赛中登场,他也因此成为了丹麦队历史上第四年轻的国脚。 和队友一起编辑本段数据统计
赛季俱乐部号码出场进球国家联赛等级排名
2009/10阿贾克斯51150荷兰1 克里斯蒂安森-埃里克森:新劳德鲁普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18岁的丹麦未来之星,这个名字很可能在即将开始的南非世界杯上变得家喻户晓。他是各参赛国集训名单中最年轻的球员之一,在阿贾克斯第一个赛季的发挥也展现出他具有成为伟大球员的潜质。 在今年三月丹麦1比2不敌奥地利的友谊赛上,埃里克森替补出场完成了他在国家队的处子秀,这也使他成为了丹麦历史上第四年轻的国脚。埃里克森能提供给丹麦队他们所缺少的活力与创造力,他或许能帮助丹麦突破荷兰、喀麦隆和日本的封锁,从E组脱颖而出。 早在2008年埃里克森就被评为当年丹麦U17级别的最佳球员,凭借在奥登赛俱乐部和丹麦国青队的多次精彩演出,他得到了多家欧洲豪门的垂青。但阿贾克斯在2008年10月抢先出手,与他签约三年收入帐下。2010年1月17日,埃里克森第一次为阿贾克斯一线队出战正式比赛。 毫无疑问,埃里克森拥有成为一名优秀球员甚至世界级球员的潜力,当你见识到他在攻击型中场位置上的表演后,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业内人士称赞他为“新劳德鲁普”了。 阿贾克斯主教练约尔将他与斯奈德和范德法特这两位前阿贾克斯中场进行对比,埃里克森和他们一样都是组织者同攻击型中场,约尔评价他说:“如果他不能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球员,那错一定在我。” 埃里克森球风优雅,看他用高超的技术踢球是种享受。他的身体对抗能力偏弱,但他可以用自己的速度、技术和卓越的位置感来弥补。阿贾克斯的51号擅用右脚,有着不错的传中技术,并能传出威胁球来撕开对手的防线。 相比同龄的年轻人,他更具备着超乎寻常的宽阔视野与大局观,与生俱来的天赋让他踢球总是显得那么轻松写意。他的精神属性同样强大,聪明且好学。他的这些优点正是阿贾克斯所一贯推崇的,因此未来他在这里必定将得到大展拳脚的机会。 埃里克森早就说过,只有当他完全成熟并且当上阿贾克斯的核心之后,他才会考虑转会去主流联赛。对他来说,每周稳定的出场时间所带来的进步远比金钱来得重要。 在有报道提到博格坎普向温格推荐埃里克森之后,近几个月他经常与转会阿森纳联系在一起。阿贾克斯方面也很快做出了回应,用一纸四年长约将他继续留在阿姆斯特丹,但能被英超豪门关注已足以证明他的潜力。 如果要说埃里克森有什么缺点的话,那一定是他的得分能力。尽管他在本赛季出场的19次联赛中得到了不少破门机会,但直到最后他都没能收获一粒进球。这是他需要改进的方面,也是他必须花大力气提高的。 除了阿森纳以外,切尔西和曼联也都曾对埃里克森表示过兴趣,如果他能在世界杯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各家豪门的邀约定将纷至沓来,丹麦组织者也许会成为欧洲足坛最炙手可热的新人。
5、米尔顿 埃里克森的资料
米尔顿·H·埃里克森
米尔顿·H·埃里克森不仅是简快疗法的创始人,也是游离于规范的心理学范畴之外的先驱人物。他一生与疾病抗争,但始终致力于催眠学的研究,并自创了一种催眠术。
1952年后,由于旧病复发,埃里克森只能为他的私人病人看病。在50年的治疗实践中,他治疗了近3万名患者,但没有写过一本理论著作,只有他的讲座被结集出版。"
五个关键思考
1、依靠潜意识
埃里克森的潜意识概念完全区别于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埃里克森看来,“潜意识”并不是“灰暗的压抑地带”,而是“光明的储备地带”。在潜意识中,积蓄着我们所有的潜力,很好地运用它们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我们无需惧怕潜意识,它其实是我们最忠实的盟友。它有着独特的作用方式,只有依靠它的智慧,我们才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2、体验催眠
埃里克森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稀松平常,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比如走神的片刻、沉思的瞬间,沉醉于引人入胜的阅读中忘了一切……以上种种都是催眠状态。当我们的注意力离开“此时此地”,我们就进入了非常近似于被催眠的“入神状态”。跟我们通常想的不同,这并不是被动的状态,而是积极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思考的惯有限制暂时消失,我们可以获得许多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可以直接接触到自己的潜意识。
3、发现潜能
埃里克森是第一位将“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这一观点放在首位的心理治疗师,他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个体。因为他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独一无二的潜力:当我们需要的时候直觉就会苏醒,在不经思考时我们就会做出正确的动作……只要我们学会更加关注自身最细微的感受,这些潜能就会被发掘出来,得以发展。
4、练习自我催眠
埃里克森是最早发现自我催眠的技巧和功效的人。通过学习技巧,我们就能引导自己进入轻度的“灵魂附体”状态。我们需要掌握合适的技巧:如通过画面、音乐进行自我暗示,调节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个部位。自我催眠有许多用途:摆脱某些困扰自己的情结,锻炼记忆力或口才,缓解头痛等等。另外,自我催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没有任何副作用。
5、唤醒周围人
在日常的交流中,埃里克森推崇有创意的、间接迂回的方式,认为这样更有说服力。比如,他主张使用暗示性的句子:“啊,这是普罗旺斯美食的味道!”——这样说就比直接建议“我们去吃普罗旺斯菜!”要好很多。这种暗示的方式可以打乱周围人的思维结构,改变他们的意识状态,从而更好地传递自己的讯息。并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只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锻炼倾听能力就可以了。
6、埃里克森研究“同一性”时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晕,楼上~~~说的是什么呀,文不对题!!
他做同一性研究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方法,主要是理论思考和人物传记分析~这两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