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髓炎 > 鸡脑脊髓炎会不会第二次发

鸡脑脊髓炎会不会第二次发

发布时间:2020-12-01 01:46:10

1、产蛋鸡脑脊髓炎怎么治?

该病一般鸡群没有症状,以产蛋率快速下降为表现,高峰产蛋率会降低至50%左右,半月左右会自然恢复,是由种鸡苗带来。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发病期鸡群用些抗病毒和抗生素,同时加些多维和黄芪多糖,以减缓应激,加快恢复!完

2、产蛋鸡脑脊髓炎怎么治?

可用病毒灵治疗,1日龄开始服用。
【防治措施】1.加强平时卫生管理 育雏室要常用10%百毒杀配成适当比例带鸡喷雾消毒,对已发病的病雏和死雏及时焚烧或深埋,以免散布病毒。种鸡发生本病时,种蛋应停止用于孵化,待产蛋率恢复正常时,种蛋再入孵。
2.免疫接种 在本病疫区,蛋用鸡在90~100日龄用弱毒苗接种,种鸡在120~140日龄接种。也可用禽脑脊髓炎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肌注。接种后6周内,种蛋不能孵化。
在非疫区,一律用禽脑脊髓炎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肌注。在本病高发区,可用弱毒苗与油乳苗联合使用,在70日龄首免后,蛋鸡在110~130曰龄再免,种鸡在100~110日龄再免。
在一些资料中也有如下建议:
本病主要发生在4周龄以内雏鸡,感染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死亡率也较高,随着日龄增长,抵抗力逐渐增强。
1.把好引进种蛋关,不从疫区引进种蛋。曾经患病的母鸡造成产蛋下降,在此期间的蛋因可能含有本病毒,因此不宜留作种用。
2.发病鸡群应隔离、淘汰、深埋,因为感染鸡与易感鸡或成年鸡之间可以发生水平传播。
3.感染康复鸡和接种疫苗的鸡均可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并将抵抗力通过卵黄传给子代,使孵出的雏鸡在4—6周内具有抵抗力。
(1)活疫苗免疫 目前使用的活疫苗由于对雏鸡仍有致病力,因此宜给10周龄以上的后备种鸡饮水、滴鼻或点眼全群使用,也可只给5%的鸡口服,通过排毒而达到同居感染。
(2)灭活疫苗 对正在产蛋的鸡群最好使用灭活苗,因为活疫苗可能影响产蛋,有报道,给3月龄鸡接种灭活苗后2周,琼脂扩散试验抗体效价多数在1:4以上,持续9个月。
这两种疫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弱毒苗在8—10周龄及产前接种;灭活疫苗在开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也可以在10—12周龄接种弱毒苗,在开产前一个月再接种灭活苗

3、鸡传染性脑脊髓炎是一种什么病?

本病是一种以侵害雏鸡为主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病雏运动失调和震颤(特别是头、颈部),故最早称本病为“流行性震颤”。

病原体是属于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的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其对氯仿、乙醚、酸、胰蛋白酶等均有抵抗力,对冰冻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强,病毒在粪便中能存活4周以上。病毒的自然宿主为鸡、火鸡、野鸡和鹌鹑等。一旦发病,病毒在环境中很难消除。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幼鸡。本病的传播性极高,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病鸡和带毒鸡通过粪便大量向外排毒,水平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侵入易感鸡,使之感染发病;直至感染后3~4周内所产的蛋均带毒,入孵则有死胚和带毒雏。有的雏鸡在出壳不久即出现临床症状。一般的雏鸡发病为10%~20%,最高达60%以上,死亡率平均为10%左右,有的可超过50%。成鸡感染一般不表现症状,仅为短时间(2周左右)的减蛋,而后恢复正常。耐过的成鸡可产生长期的免疫力,且可经种蛋传递给雏鸡,雏鸡的母源抗体可维持6周左右,这种雏鸡在易感期内获得一定的保护力。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冬春季。

(2)临床症状

病的潜伏期在接触感染的鸡最少为11天,经胚胎传递的鸡为1~7天。被感染的胚虽不会马上死亡,但生长缓慢、胚胎麻痹,肌肉萎缩无力,80%的胚不能啄破卵壳而死亡。自然暴发多见于1~2周龄的雏鸡。病初表现精神不振,尔后发生渐进性运动失调,严重的病鸡不能起立或站立,有的不愿行动或以飞节着地行走;头颈呈阵发性震颤,有的还出现晶状体浑浊或瞳孔反射消失;病雏始终有食欲,但因不能行走与站立,饮食不便,往往被踩死或衰竭死亡,病程一般5~7天,若精心护理病程可延长,促使部分鸡康复。成鸡感染后仅见到1~2周减蛋,常不为人注意。

(3)剖检变化

病理剖检没有特征性变化,肉眼病变只有腺胃的肌肉层有一种白色小病灶,成年鸡看不到任何损害。有的病例可见到神经组织肿胀和变性。

(4)实验室诊断

根据疾病仅发生于3周龄以下雏鸡,无明显肉眼病变而震颤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以及药物防治无效等,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试验。

①琼扩试验

用禽脑脊髓炎抗原测定发病中后期鸡血清中抗体,若抗原与血清孔间出现清晰可见的沉淀线(有时血清效价较高),可判为阳性。

②雏鸡接种试验

取被检病鸡的脑制成悬液,加双抗处理后接种健康易感雏鸡脑内,若在10天后出现与病鸡相同症状,可做出诊断。

③鸡胚接种

将病雏脑制成悬液,加双抗处理,接种5~7日龄易感鸡胚(应无本病病原)卵黄囊,继续孵化出雏,该试验雏如在10日龄内出现脑脊髓炎症状,即可做出诊断。

4、如何防控鸡传染性脑脊髓炎?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应将发病鸡群扑杀作无害化处理。更主要的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

(1)疫区种鸡应用本病疫苗接种免疫。疫苗有两种,一种是1143株,另一种是本病与鸡痘弱毒二联苗。要求在开产前3~4周接种禽脑髓炎疫苗(AE1143),这样开产后的种蛋不会带毒,而且种蛋孵出的雏鸡可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可维持到雏鸡6周龄,度过易感日龄)。接种后不足4周龄的蛋不能用于孵化,以防仔鸡因垂直传播而导致发病。

(2)若种鸡发病,则产蛋量恢复正常前的种蛋一律不能用于孵化(感染后3~4周内的种蛋带毒)。

(3)雏鸡发病,一般应(全群)淘汰,作销毁处理,若鸡群发病率高、症状明显,则更无保留价值。

5、蛋鸡400天有了脑脊髓炎应该怎样治疗

鸡脑脊髓炎

原发表日期: 2009-04-30 原作者: 为您服务 文章来源: 中国蛋鸡肉鸡网
-------------------------------------------------------------------------------------------------------

【概述】 本病是一种侵害雏鸡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传染病,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快速震颤为特征。此病以前称为流行性震颤,于1930年发现,存在于世界各地,我国也有发生,临床上发病率低。
禽脑脊髓炎(AE)是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引起起的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特别是头颈部),该病又叫流行性震颤。
全世界所有饲养商品禽的地方都存在本病。成年鸡往往是隐性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其垂直传播可使下一代雏鸡出现临床症状。
【病因/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禽脑脊髓炎病毒,各地分离株血清无差异,野毒为嗜肠型,易经口感染雏鸡,经粪便排出,有些为嗜神经型,造成严重神经损害,使雏鸡出现神经症状。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能长期保持感染性。
1.病原特性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AE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粒子大致呈球形,直径为24~32纳米,呈20面体对称性,衣壳含有32或42个壳粒,无囊膜,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1~1.32克/毫升。
病毒对乙醚、氯仿、胰酶、酸和DNA酶有抵抗力。病禽脑组织中的病毒在50%甘油中可保存40天;在干燥或冷冻条件下,可存活70天。
AEV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或鸡胚肾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引起细胞变圆、固缩和胞浆颗粒变性等细胞病变;也适应于在鸡胚卵黄囊、尿囊腔内生长。
2.病料的采取 病死鸡的脑是最好的病料(以表现早期AE症状或发病不超过2~3天的病禽脑组织为最好)。用无菌操作采取一只或几只禽的脑组织作为混合病料,在—20C以下低温贮存。用组织研磨器将脑组织磨碎,再加人普通肉汤制成10%-20%悬液,1 500转份离心30分钟,收取上清液加入1 000国际单位/毫升青霉素和100微克/毫升链霉素处理后备用。
3.病原分离 AEV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或鸡胚肾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繁殖,出现CPE。无AE母源抗体的鸡胚于5日龄经卵黄囊接种是分离和繁殖本病毒的最佳途经,应牢记鸡胚必须是来自无AEV感染的鸡群,否则由于卵黄内存在母源抗体,病毒不能增殖。某些毒株对鸡胚毒力弱,必须经多次传代后才能适应。将处理好的病料接种6日龄鸡胚的卵黄囊内,接种后12天检查其中半数鸡胚的病变,感染鸡胚萎缩,神经变化,且常发生脱水。肉眼病变为鸡胚不运动、腿肌萎缩,鸡胚有时死亡。如没有病变,则让剩余半数鸡胚孵出,在孵出后的10天内观察雏鸡是否出现AE症状。此外,还可以用荧光抗体或免疫扩散试验检查特异性病毒抗原。
【病因附图】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与发病日龄 本病主要发生在1月龄以下雏鸡和成年鸡,此外,火鸡、鹌鹑和野鸡也能感染发病。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症状最典型。成年鸡及鹌鹑感染本病后产蛋量及孵化率下降10%~20%,发病期间所产蛋孵化出的幼鸡可在2周龄内见到症状和死亡。
2.传播途径 可以污染的垫草、人员及其他器具而水平传播,也可经种蛋传播给下一代,病鸡排毒约为5天,经口、接触传播,带毒鸡大多在10日龄内发病。
3.发病季节 大多在冬末春初,同一群雏鸡中,母雏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公雏。
也有人做了如下总结:
病毒在被污染的粪便中至少能存活4周,由感染鸡所产的蛋孵出的雏鸡,在出壳前即被感染,而绝大多数出壳雏在孵化室内至少生活一天,因此携带病毒的雏鸡是本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康复鸡具有免疫力,并不传播病毒。经脑内途径接种在鸡中复制AE,可产生最一致的结果。其他已建立起来的实验性感染途径有腹腔内、皮下、皮内、静脉内、肌肉内、坐骨神经内、眼内、口和鼻腔内接种。
在自然条件下,AE基本上是肠道感染。经粪便排毒可达几天之久,由于病毒对外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因而可长期保持感染性。病毒排出的时间部分取决于禽类感染的年龄。很小的鸡可排毒2周以上,3周龄以后的鸡可能只排毒约5天,污染的垫料是病毒的来源,且容易通过人员流动和污染物而发生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是一很重要的传播方式。当易感鸡群在性成熟后接触到病毒,通过母鸡可使或多或少种蛋发生感染。
AE病毒的宿主范围似乎有限。鸡、雉鸡、鹌鹑和火鸡都可自然感染。雏鸡才会出现症状,8周龄以上的鸡可对本病产生抗体,但感染时并不表现临床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是育雏的高峰月分。本病传播迅速,几乎可使全群受到侵害。如果所有小鸡都来自感染鸡群,则发病率一般为40%~60%,病死率平均为25%左右。
【病理学】 雏鸡胃有白色针尖大的病灶,肝脂肪变性,脾增生性肿大,肠道有轻微炎症。成年鸡几乎无病变。1.临床病理学 病死雏鸡几乎没有明显的大体病变,仅能见到脑部轻度充血,有时可在肌胃的肌层出现灰白区,少数病理可见延脑和小脑明显出血。日本的土屈内及椿原观察到胚胎期感染AE病毒后,大脑两侧出现透明状脑水肿的病变。2.病理组织学 禽脑脊髓炎的病理组织学病变特征表现为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外周神经系统无病变,全身组织器官都有淋巴细胞增长现象。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具体表现为,大脑、中脑、小脑、延脑和脊髓均出现不同程度充血、毛细血管增生和淋巴细胞样血管套,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特别是延脑和脊髓灰质中的神经元出现中央染色质溶解,呈空白或淡染区,少数神经细胞坏死消失或仅留痕迹,部分病例见小软化灶。小脑浦金野氏细胞常出现区域性坏死、消失,并同时伴有分子层毛细血管和胶质细胞局灶性增生现象。中枢神经各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胶质细胞呈弥慢性或结节性增生,一般在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附近,软化灶处和小血管周围较多,形成卫星现象、噬神经原现象和胶质小节。脑膜充血并有淋巴细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脑膜炎。腺胃黏膜和肌层以及胰腺间质常见局灶性淋巴细浸润,这是本病 的特征性病变之一,在肌胃、肝和肾等组织中有时也可见同样病变。另外,在心、肝、脾、肺、肾和法氏囊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
【病理学图】
【症状】 经胚胎感染的潜伏期约1~7天,经接触和口感染的潜伏期为11天。少数刚出壳即不能站立的雏鸡,蛋黄的吸收及脐带愈合均良好,这有别于沙门氏菌病和大肠杆菌及孵化温度不当所造成的弱雏。在自然暴发中,雏鸡在1~2周龄发病,经蛋传染的在出雏时可见弱雏,后渐渐出现运动失调,小鸡来回走动或跗关节弯曲前倾,并发出微弱的叫声,随后出现头颈细微的震颤,随后震颤加强,绝大多数死亡,少数可以耐过。在2~3周龄感染的,随年龄增大,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成年禽可出现暂时的产蛋减少,一般鸡群的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在17%~25%,有免疫力的种鸡群后代基本不发病。
AE是一种综合症。在自然暴发中,它常在雏鸡达到1—2周龄时出现,但如果是由于垂直传播造成的,则在出雏时7天内就能见到病雏。患病雏鸡最初表现轻微的眼神愚钝,继而出现渐进性的共济失调,这在迫使雏鸡运动时可能容易看到。当共济失调越来越明显时,雏鸡呈现用跗关节坐下来的倾向,有些雏鸡可能拒绝走动,或可能用跗关节和胫来行走,刺激或打扰雏鸡可引起头和颈部震颤,Jungherr发现组织学上呈阳性结果的现场病例中,有36.9%表现为共济失调,18.3%表现为震颤,35%两者兼有,9.2%不表现临床症状。共济失调通常发展到雏鸡不能走动为止,衰弱、最后死亡。在成年鸡中,唯一能察觉的症状是出现暂时的产蛋量下降15%~10%,但不产生神经症状。
【症状图】
【诊断】 本病必须与维生素D、E、B2缺乏症区别开。维生素E缺乏症一般在2~4周龄发生,较禽脑髓炎晚,剖检小脑水肿有出血点,而维生素D缺乏则为软骨症,维生素B 2缺乏发生在2周龄以后,趾爪向内蜷曲。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可用琼脂扩散方法检出。
[血清学诊断要点]
1.琼脂扩散试验 本试验可用于确定耐过感染的鸡。所有禽的呼肠孤病毒都有相同的群特异性沉淀抗原,并可用琼脂扩散试验检出。琼脂扩散抗原的制备方法为,在6日龄鸡胚卵黄囊内接种病毒,由死亡鸡胚收获绒毛尿囊膜,研磨混匀后作抗原。也可由感染的鸡肾细胞培养物制备抗原。应用优质琼脂(1.2%)以0.01摩尔/升pH7.2PBS(含8%氯化钠,7.5%甘氨酸)制胶,孔径约3毫米,孔间距为3毫米,中央1孔,周围6孔。将已知的阳性样品加于第1和第4孔内。患关节炎的病禽体内持续含有沉淀抗体,而一般感染呼肠孤病毒的病禽体内抗体在4周后消失。故在普查本病时,应每月检查一次。
2.中和试验 本试验最好用鸡胚肾作空斑减少试验,被检鸡血清1:10—1:5120作2倍系列稀释后,分别与100个蚀斑单位的病毒等量混合,3712感作45分钟,每个细胞瓶的细胞单层 接种0.2毫升,吸附1~2.5小时,其间经常摇动,吸去多余液体后覆盖5—8毫升含1.2%纯琼脂、5%犊牛血清的MEM,培养5—7天,再加入2~5毫升含有0.001%中性红的覆盖琼脂,
4—12小时计算空斑。以能抑制90%蚀斑的血清稀释度作为该血清的效价。血清效价达到1:40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3.荧光抗体试验 直接荧光抗体试验是检出受感染组织中抗原的可靠方法。可用荧光素标记的呼肠孤病毒抗体检测鸡滑膜中或鸡肾细胞培养物细胞浆中的抗原。
【治疗】 可用病毒灵治疗,1日龄开始服用。
【防治措施】 1.加强平时卫生管理 育雏室要常用10%百毒杀配成适当比例带鸡喷雾消毒,对已发病的病雏和死雏及时焚烧或深埋,以免散布病毒。种鸡发生本病时,种蛋应停止用于孵化,待产蛋率恢复正常时,种蛋再入孵。
2.免疫接种 在本病疫区,蛋用鸡在90~100日龄用弱毒苗接种,种鸡在120~140日龄接种。也可用禽脑脊髓炎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肌注。接种后6周内,种蛋不能孵化。
在非疫区,一律用禽脑脊髓炎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肌注。在本病高发区,可用弱毒苗与油乳苗联合使用,在70日龄首免后,蛋鸡在110~130曰龄再免,种鸡在100~110日龄再免。
在一些资料中也有如下建议:
本病主要发生在4周龄以内雏鸡,感染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死亡率也较高,随着日龄增长,抵抗力逐渐增强。
1.把好引进种蛋关,不从疫区引进种蛋。曾经患病的母鸡造成产蛋下降,在此期间的蛋因可能含有本病毒,因此不宜留作种用。
2.发病鸡群应隔离、淘汰、深埋,因为感染鸡与易感鸡或成年鸡之间可以发生水平传播。
3.感染康复鸡和接种疫苗的鸡均可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并将抵抗力通过卵黄传给子代,使孵出的雏鸡在4—6周内具有抵抗力。
(1)活疫苗免疫 目前使用的活疫苗由于对雏鸡仍有致病力,因此宜给10周龄以上的后备种鸡饮水、滴鼻或点眼全群使用,也可只给5%的鸡口服,通过排毒而达到同居感染。
(2)灭活疫苗 对正在产蛋的鸡群最好使用灭活苗,因为活疫苗可能影响产蛋,有报道,给3月龄鸡接种灭活苗后2周,琼脂扩散试验抗体效价多数在1:4以上,持续9个月。
这两种疫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弱毒苗在8—10周龄及产前接种;灭活疫苗在开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也可以在10—12周龄接种弱毒苗,在开产前一个月再接种灭活苗。

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电话:010-58677700转信息中心。

版权和免责声明

6、怎样防治鸡传染性脑脊髓炎?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是由鸡脑脊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损害性传染病,主要损害1月龄以内的雏鸡。病鸡表现为腿软无力、瘫痪、头颈震颤。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一般雏鸡在1~2日龄易感,7~14日龄为最易感期。此外,火鸡、鹌鹑和野鸡也能经自然感染而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

本病既可水平传播,又能垂直传播。水平传播包括病鸡与健康鸡同居接触传染、出雏器内病雏与健雏接触传染以及媒介物(如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在鸡群之间造成传染。由于该病毒可在鸡肠道内繁殖,因而病鸡的粪便对本病的传播更为重要。垂直传播是成年鸡感染病毒之后、产生抗体之前的短时期内,产生含病毒的蛋,孵出带病雏鸡。但是,康复鸡所产的蛋含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可对雏鸡起到保护作用。

(2)临床症状

鸡群流行性脑脊髓炎潜伏期为6~7天,典型症状多出现于雏鸡。患病初期,雏鸡眼睛呆滞,走路不稳。由于肌肉运动不协调而活动受阻,受到惊扰时就摇摇摆摆地移动,有时可见头颈部呈神经性震颤。抓握病鸡时,也可感觉其全身震颤。随着病程发展,病鸡肌肉不协调的状况日益加重,腿部麻痹,以致不能行动,完全瘫痪。多数病鸡有食欲和饮欲,常借助翅力移动到食槽和饮水器边采食和饮水,但许多病重的鸡不能移动,因饥饿、缺水、衰弱和互相践踏而死亡,死亡率一般为10%~20%,最高可达50%。4周龄以上的鸡感染后很少表现症状,成年产蛋鸡可见产蛋量急剧下降,蛋重减轻,一般经15天后产蛋量尚可恢复。如仅有少数鸡感染时,可能不易察觉,然而在感染后2~3周内,种蛋的孵化率会降低,若受感染的鸡胚在孵化过程中不死,由于胎儿缺乏活力,多数不能啄破蛋壳,即使出壳,也常发育不良,精神萎靡,两腿软弱无力,出现头颈震颤等症状。但在母鸡具有免疫力后,其产蛋量和孵化率可能恢复正常。

(3)病理变化

一般肉眼可见的剖检变化很不明显。一般自然发病的雏鸡,仅能见到脑部的轻度充血,少数病雏的肌胃肌层中散在有灰白区(这需在光线好并仔细检查才可发现),成年鸡发病则无上述变化。

(4)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加强预防。①在本病疫区,种鸡应于100~120日龄接种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疫苗,最好用油佐剂灭活苗,也可用弱毒苗,以免病毒在鸡体内增强了毒力再排出,反而散布病毒。②种鸡如果在饲养管理正常而且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产蛋突然减少,应请兽医部门作实验室诊断。若诊断为本病,在产蛋量恢复正常之前,或自产蛋量下降之日算起至少半个月以内,种蛋不要用于孵化,可作商品蛋处理。③雏鸡已确认发生本病时,凡出现症状的雏鸡都应立即挑出淘汰,到远处深埋,以减轻同居感染,保护其他雏鸡。如果发病率较高,可考虑全群淘汰,消毒鸡舍,重新进雏。重新进雏时可购买原来那个种鸡场晚几批孵出的雏鸡,这些雏鸡已有母源抗体,对本病有抵抗力。

7、哈尔滨治尖锐湿疣大概价格多少

黑.龙.江.省.青.年.医学.会.附.属.医.院400灬698灬61灬20

.
.
.
.
.
.
.
.
.
.
.
.
,密生成总状花序,作下垂状,长10-20厘米,花轴有毛,花梗长7毫米,有密毛;花冠蝶形,由旗瓣、翼瓣和龙骨瓣组成,其中旗瓣基部有一黄斑;雄蕊102体;子房圆筒状,花柱头状,花期初夏。
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
冠红杨
冠红杨,叶片颜色从每年3月发芽期的鲜红色逐步变为紫红色、橘红色,下部叶片变为翡翠绿色,直至每年11月落叶期叶色再转变为鲜红色和橘色,叶柄、叶脉、干茎、新梢始终为紫红色,在整个生育期始终能保持一树三色。
惠东县政协委员、民进惠东支部主委许伟忠关于禁种桉树的建议时,惠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毅表示,惠东种桉树的人应该“留点饭给子孙后代吃”,他打比方称,种桉树就是种“缺德树”。 [7]

粤拟立法水库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草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炼山或者全垦方式更新造林,不得栽种桉树等不利于水源涵养和保护的树种。现场旁听的水利厅工作人员表示,桉树对水源影响很大,因此特别把桉树列入草案。也有列席的代表支持该做法,认为桉树落叶到水库中容易腐化易产生蓝藻,蓝藻对饮用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不少委员也持支持态度,同时认为应扩大范围,不利于水源涵养和保护的树种都不应栽种。 [8]

珠三角
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非常大,将导致土地沙化、肥力下降、抑制当地原生物种,深圳代表会议提交建议,呼吁禁止种植桉树。 [9]

三水
三水区已启动林权改革,明确集体林地中的生态公益林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维护其生态功能。而对于商品林,明文禁止桉树等对生态具有破坏性树种的种植。
中国成功地开发了高性能桉木重组材、桉木单板层积材、竹桉复合材料、厚芯桉树实木复合板材和无醛桉木胶合板制造技术等,桉树的综合利用率可以提高至90%以上。 [11]
桉树不仅仅为工业带来了价值,也给其他行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11]

造纸与纸浆
桉树造纸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了,桉树的纤维平均长度0.75-1.30毫米,它的色泽、密度和抽出物的比率都适于制浆。还有许多大型的造纸厂用桉树制造生产牛皮纸和打印纸。桉树木材中的纤维素,可先制成溶解木浆再加工成人造丝,来已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炼油
桉树品种有蓝桉,直杆桉、史密斯桉、大叶桉、小叶桉、赤桉等。其中蓝桉和直杆桉是用来提取桉叶油的主要品种。桉叶油含桉叶醇,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清凉香味,主要用于牙膏、漱口剂、食品及医药等方面。蓝桉、直杆桉树种优良,利用其枝叶提取桉叶油,质地最佳。

内含黄金
澳大利亚科学家利用X光射线在桉树的叶子中发现了微量黄金,据信这是人类首次在生物体内发现自然存在的黄金。 [12]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澳西部与南部的桉树和金合欢树拥有深入且广泛的根系统,在干旱时期,它们的根系会掘地三尺找水,一些根系触及金矿矿脉,根部由此吸食金子的极微小部分。接着,根部会把金稀释,传导至树木的脉络系统,树叶顶端积聚大量金物质后,能形成较大的结晶。 [13]
科学家进一步指出,对于植物来说,黄金是有毒的,因此黄金被传送至树叶等植物的末端,这样可以减少破坏性的生化反应。 [12]
此外,研究人员表示,树叶中所含的黄金量非常少,500棵生长于金矿区的桉树的叶子中的含金量可能才够打造一枚婚戒,因此这一发现不会给寻金者带来财富。不过,科学家指出,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以更环保和廉价的方式勘探黄金。 [12]

食用价值
桉树的树根可以食用也可以取水。也有的地方用桉树作为燃料。有许多桉树的叶子可以用做饲料。

医学价值
用桉树鲜叶,采用水上蒸馏法可生产桉树油(得油率0.5-1.8%)。桉树主要含桉叶油素(65-75%)。萜烯、异戊叶油,葛缕酮、胡薄荷酮、胡椒酮等成分。还可以作口腔用、鼻炎用、祛痰用、清凉油、驱风膏等药用原料。

中药属性
本品微辛、微苦、平。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的功用。主治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肾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组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痒、脚癣等。单方验方
1、治肠道霉菌病:大叶桉叶、乌桕叶、江亩叶、三桠苦叶各15-30克,水煎服,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
2.治急性胃肠炎:大叶桉叶15克,拔仔叶10克,水煎服。
3.治预防流感、流脑:大叶桉叶15克,水煎服。
4.治稻田性皮炎、皮肤湿疹、远年烂脚:大叶桉叶、苦楝叶、漆大姑、松柏叶各适量,浓煎外洗。
5.治子宫颈糜烂:大叶桉叶煅存性研末撒患处。(按妇科常规上药)。
6.治脓疱疹、湿疹:大叶桉叶、苦楝皮各适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
本品内服常用量9-15克(鲜品15-30克),内服不宜过量。外用适量,煎水外洗。

自然价值
桉树树姿优美,四季常青,生长异常迅速,抗旱能力强,宜作行道树、防风固沙林和园林绿化树种。树叶含芳香油,有杀菌驱蚊作用,可提炼香油,还是疗养区、住宅区、医院和公共绿地的良好绿化树种。
桉树人工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据研究,每公顷桉树每年可吸收9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在退化地上种植桉树,可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生物量增多,并使造林地区的小气候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变化。雷州半岛过去是赤地千里,环境恶化,森林覆盖率只有8%,1954年开始大量营造桉树人工林,现有桉树近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南亚热带重要的农业大市。
桉树与泓森槐、杨树混交林,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混交林是根据植物喜光与耐荫,树根扎根的深度,植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混合搭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水分和养分。混合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林内光照减弱,水分蒸发减少,可以形成林内的小气候 混合林的根系更加发达,在保持水分和防风固沙的效果会更加;混合林叶冠层厚,枯落物比较多,单位面积落叶更多,比单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混合林品种多,生境比较好,病虫害的天敌比较多,从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由于混交林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火灾的危险系数更低;混交林的主要树种在伴生树种的辅助下,主干可以长的更加通值、圆满,干材质量更好。

优质木材
桉树木材大多即重且较坚硬,抗腐能力强,可用于建筑、枕木、矿柱、桩木、家具、火柴、农具、电杆、围栏以及碳材等。

危害
综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西南林学院及国家林业局、中央电视台等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单位的意见和客观报道,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 桉树是“抽肥机”
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2、 桉树是“霸王树”
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牛奶根、鸡屎藤、金银花等),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种衰减、退化,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干燥且易形成火灾;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
3、 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 [14-15]
质疑一:桉树是“抽水机”,会吸干水分导致干旱
这是对桉树最常见的一个质疑:桉树因蒸腾量很大而造成地下水明显下降,就像“抽水机”一样造成土地干旱、水源枯竭。对此,科学研究的结果却证明,桉树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与其他针叶树相比相当高,桉树林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上发挥的作用,不比其他树种逊色。大量的实地观察实验也表明,桉树并不直接致旱。科学家Bailly等人长达8年观测得来的数据也显示,大叶桉林大部分的水分都渗入了土壤中,反而能有效保持水土。
质疑二:桉树是“吸肥器”,会导致“地力衰竭”
不少到过桉树林或亲自种植过桉树的人表示,桉树对土壤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但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都有下降乃至枯竭,在种植过桉树的土壤上再引种的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在中国,多年从事桉树研究的科学家白嘉雨通过测定桉树的养分吸收量,发现桉树比其他热带树种更具有高效利用养分的能力;在国外,科学家Liani也通过对桉树林土壤的观察后发现,桉树在快速生长期过后,会把期间吸收的营养元素返还给土壤。事实上,“抽水机”和“抽肥机”等负面效应,大多都只发生在造林初期(头8-10年),此后桉树的蓄水、蓄肥作用便会逐渐体现。
质疑三:桉树是“霸王树”,会抑制其他物种生长
有人指出,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抑制性,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的确,依据科学常识判断,外来物种确有可能对本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但科学研究也同时发现,具有危害性的外来植物几乎全部是草本植物,而作为乔木的桉树,其生态危害性尚未真正得到证实。此外,一部分树种对另一部分树种的汁液或腐叶敏感现象,也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广东雷州半岛曾对此进行过调查,而研究结果也显示,当地森林植物多样性并未因为种植桉树降低。
讨论机制不完备,环保组织变成发言人
这之后,桉树的“危害”被不断放大,“绿色和平”的报告和数据被许多“科普作者”、公众人物、媒体广泛引用。而其中最新的版本便是西南大旱中的“桉树致旱”。
拥有大面积桉树种植的云南,政府曾就此传言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表明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证明桉树林和橡胶林导致了此次旱灾,《人民日报》也刊登了官方林业学者的访谈澄清质疑。
一面是习惯揭露问题的环保组织、媒体的质疑,一面是坐拥桉树的政府及官方身份的学者、专家,即便这些环保组织、媒体的质疑存在缺乏实地考察、科学证伪态度甚至只是一个观点,民众心中的天平也自然倾向了非政府的一方。但最终,“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又或是公众的认识,在民间组织、媒体的不断论述中,将本来针对人类行为的检讨,归罪于自然物种的存在。
植物文化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白垩纪末,因为在始新世和中新世早期已经有了斜序脉的种,它的原始类型具有中生系构造特点,其进化主要是在澳大利亚境内顺应着地质史的变化而进行,也取决于它对干燥、干旱和半干旱条件的适应,以旱生系为主,也有中生系和喜冰雪系。
桉树对干旱条件的适应导致了一系列形态、解剖结构的形成。最早适应类型之一是在叶上形成树胶、绒毛或刚毛,但当干旱加强时,这种保护并不太有效,因此除了少数情况外,仅在植株幼龄发育期被保留下来,以后的阶段是形成蜡层表皮。山区和干旱区生长的桉树的幼叶和成熟叶上、树枝上,有时在树干上都有蓝灰色的蜡层。到现代发育阶段,桉树的角质层加厚,以利于它最安全地适应干燥条件。应该说,桉树的再生性状都是从中生进化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澳大利亚北部潮湿地区的各个种,东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州潮湿沿海地区和潮湿山区的很多树都应归到中生系。喜冰雪进化系是一种适应了高山寒冷生态的进化系,它包括了生长在澳大利亚的中部干燥地区的一些种,这个地区的生存条件是昼夜温度,密生成总状花序,作下垂状,长10-20厘米,花轴有毛,花梗长7毫米,有密毛;花冠蝶形,由旗瓣、翼瓣和龙骨瓣组成,其中旗瓣基部有一黄斑;雄蕊102体;子房圆筒状,花柱头状,花期初夏。
松树较幼时的树冠呈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单生,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裸露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
冠红杨
冠红杨,叶片颜色从每年3月发芽期的鲜红色逐步变为紫红色、橘红色,下部叶片变为翡翠绿色,直至每年11月落叶期叶色再转变为鲜红色和橘色,叶柄、叶脉、干茎、新梢始终为紫红色,在整个生育期始终能保持一树三色。
惠东县政协委员、民进惠东支部主委许伟忠关于禁种桉树的建议时,惠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毅表示,惠东种桉树的人应该“留点饭给子孙后代吃”,他打比方称,种桉树就是种“缺德树”。 [7]

粤拟立法水库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草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炼山或者全垦方式更新造林,不得栽种桉树等不利于水源涵养和保护的树种。现场旁听的水利厅工作人员表示,桉树对水源影响很大,因此特别把桉树列入草案。也有列席的代表支持该做法,认为桉树落叶到水库中容易腐化易产生蓝藻,蓝藻对饮用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不少委员也持支持态度,同时认为应扩大范围,不利于水源涵养和保护的树种都不应栽种。 [8]

珠三角
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非常大,将导致土地沙化、肥力下降、抑制当地原生物种,深圳代表会议提交建议,呼吁禁止种植桉树。 [9]

三水
三水区已启动林权改革,明确集体林地中的生态公益林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维护其生态功能。而对于商品林,明文禁止桉树等对生态具有破坏性树种的种植。
中国成功地开发了高性能桉木重组材、桉木单板层积材、竹桉复合材料、厚芯桉树实木复合板材和无醛桉木胶合板制造技术等,桉树的综合利用率可以提高至90%以上。 [11]
桉树不仅仅为工业带来了价值,也给其他行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11]

造纸与纸浆
桉树造纸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开始了,桉树的纤维平均长度0.75-1.30毫米,它的色泽、密度和抽出物的比率都适于制浆。还有许多大型的造纸厂用桉树制造生产牛皮纸和打印纸。桉树木材中的纤维素,可先制成溶解木浆再加工成人造丝,来已获得相当大的成功。

炼油
桉树品种有蓝桉,直杆桉、史密斯桉、大叶桉、小叶桉、赤桉等。其中蓝桉和直杆桉是用来提取桉叶油的主要品种。桉叶油含桉叶醇,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清凉香味,主要用于牙膏、漱口剂、食品及医药等方面。蓝桉、直杆桉树种优良,利用其枝叶提取桉叶油,质地最佳。

内含黄金
澳大利亚科学家利用X光射线在桉树的叶子中发现了微量黄金,据信这是人类首次在生物体内发现自然存在的黄金。 [12]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澳西部与南部的桉树和金合欢树拥有深入且广泛的根系统,在干旱时期,它们的根系会掘地三尺找水,一些根系触及金矿矿脉,根部由此吸食金子的极微小部分。接着,根部会把金稀释,传导至树木的脉络系统,树叶顶端积聚大量金物质后,能形成较大的结晶。 [13]
科学家进一步指出,对于植物来说,黄金是有毒的,因此黄金被传送至树叶等植物的末端,这样可以减少破坏性的生化反应。 [12]
此外,研究人员表示,树叶中所含的黄金量非常少,500棵生长于金矿区的桉树的叶子中的含金量可能才够打造一枚婚戒,因此这一发现不会给寻金者带来财富。不过,科学家指出,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以更环保和廉价的方式勘探黄金。 [12]

食用价值
桉树的树根可以食用也可以取水。也有的地方用桉树作为燃料。有许多桉树的叶子可以用做饲料。

医学价值
用桉树鲜叶,采用水上蒸馏法可生产桉树油(得油率0.5-1.8%)。桉树主要含桉叶油素(65-75%)。萜烯、异戊叶油,葛缕酮、胡薄荷酮、胡椒酮等成分。还可以作口腔用、鼻炎用、祛痰用、清凉油、驱风膏等药用原料。

中药属性
本品微辛、微苦、平。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的功用。主治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肾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组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痒、脚癣等。单方验方
1、治肠道霉菌病:大叶桉叶、乌桕叶、江亩叶、三桠苦叶各15-30克,水煎服,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
2.治急性胃肠炎:大叶桉叶15克,拔仔叶10克,水煎服。
3.治预防流感、流脑:大叶桉叶15克,水煎服。
4.治稻田性皮炎、皮肤湿疹、远年烂脚:大叶桉叶、苦楝叶、漆大姑、松柏叶各适量,浓煎外洗。
5.治子宫颈糜烂:大叶桉叶煅存性研末撒患处。(按妇科常规上药)。
6.治脓疱疹、湿疹:大叶桉叶、苦楝皮各适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
本品内服常用量9-15克(鲜品15-30克),内服不宜过量。外用适量,煎水外洗。

自然价值
桉树树姿优美,四季常青,生长异常迅速,抗旱能力强,宜作行道树、防风固沙林和园林绿化树种。树叶含芳香油,有杀菌驱蚊作用,可提炼香油,还是疗养区、住宅区、医院和公共绿地的良好绿化树种。
桉树人工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据研究,每公顷桉树每年可吸收9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在退化地上种植桉树,可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生物量增多,并使造林地区的小气候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变化。雷州半岛过去是赤地千里,环境恶化,森林覆盖率只有8%,1954年开始大量营造桉树人工林,现有桉树近3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南亚热带重要的农业大市。
桉树与泓森槐、杨树混交林,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混交林是根据植物喜光与耐荫,树根扎根的深度,植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混合搭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水分和养分。混合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林内光照减弱,水分蒸发减少,可以形成林内的小气候 混合林的根系更加发达,在保持水分和防风固沙的效果会更加;混合林叶冠层厚,枯落物比较多,单位面积落叶更多,比单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混合林品种多,生境比较好,病虫害的天敌比较多,从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由于混交林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火灾的危险系数更低;混交林的主要树种在伴生树种的辅助下,主干可以长的更加通值、圆满,干材质量更好。

优质木材
桉树木材大多即重且较坚硬,抗腐能力强,可用于建筑、枕木、矿柱、桩木、家具、火柴、农具、电杆、围栏以及碳材等。

危害
综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西南林学院及国家林业局、中央电视台等诸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单位的意见和客观报道,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 桉树是“抽肥机”
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土壤强度侵蚀比例逐年升高,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增多。
2、 桉树是“霸王树”
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而且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地被上没有草、灌木(如家乡俗称的当泥树、牛奶根、鸡屎藤、金银花等),也没有小乔木及各种中草药材等。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种衰减、退化,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林中动物十分稀少甚至绝迹,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干燥且易形成火灾;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而且不一定在两三年内显现出来。
3、 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种植桉树时将施用某些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该产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将很难清除干净,对水质污染极大,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树发出的气味对人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将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 [14-15]
质疑一:桉树是“抽水机”,会吸干水分导致干旱
这是对桉树最常见的一个质疑:桉树因蒸腾量很大而造成地下水明显下降,就像“抽水机”一样造成土地干旱、水源枯竭。对此,科学研究的结果却证明,桉树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与其他针叶树相比相当高,桉树林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上发挥的作用,不比其他树种逊色。大量的实地观察实验也表明,桉树并不直接致旱。科学家Bailly等人长达8年观测得来的数据也显示,大叶桉林大部分的水分都渗入了土壤中,反而能有效保持水土。
质疑二:桉树是“吸肥器”,会导致“地力衰竭”
不少到过桉树林或亲自种植过桉树的人表示,桉树对土壤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但凡种植了桉树的土地,肥力都有下降乃至枯竭,在种植过桉树的土壤上再引种的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在中国,多年从事桉树研究的科学家白嘉雨通过测定桉树的养分吸收量,发现桉树比其他热带树种更具有高效利用养分的能力;在国外,科学家Liani也通过对桉树林土壤的观察后发现,桉树在快速生长期过后,会把期间吸收的营养元素返还给土壤。事实上,“抽水机”和“抽肥机”等负面效应,大多都只发生在造林初期(头8-10年),此后桉树的蓄水、蓄肥作用便会逐渐体现。
质疑三:桉树是“霸王树”,会抑制其他物种生长
有人指出,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抑制性,其他物种不能和它一起生存。的确,依据科学常识判断,外来物种确有可能对本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但科学研究也同时发现,具有危害性的外来植物几乎全部是草本植物,而作为乔木的桉树,其生态危害性尚未真正得到证实。此外,一部分树种对另一部分树种的汁液或腐叶敏感现象,也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广东雷州半岛曾对此进行过调查,而研究结果也显示,当地森林植物多样性并未因为种植桉树降低。
讨论机制不完备,环保组织变成发言人
这之后,桉树的“危害”被不断放大,“绿色和平”的报告和数据被许多

8、蛋鸡400天有了脑脊髓炎应该怎样治疗原因/什么病

【概述】 本病是一种侵害雏鸡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传染病,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快速震颤为特征。此病以前称为流行性震颤,于1930年发现,存在于世界各地,我国也有发生,临床上发病率低。
禽脑脊髓炎(AE)是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引起起的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特别是头颈部),该病又叫流行性震颤。
全世界所有饲养商品禽的地方都存在本病。成年鸡往往是隐性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其垂直传播可使下一代雏鸡出现临床症状。
【病因/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禽脑脊髓炎病毒,各地分离株血清无差异,野毒为嗜肠型,易经口感染雏鸡,经粪便排出,有些为嗜神经型,造成严重神经损害,使雏鸡出现神经症状。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能长期保持感染性。
1.病原特性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AE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病毒粒子大致呈球形,直径为24~32纳米,呈20面体对称性,衣壳含有32或42个壳粒,无囊膜,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1~1.32克/毫升。
病毒对乙醚、氯仿、胰酶、酸和DNA酶有抵抗力。病禽脑组织中的病毒在50%甘油中可保存40天;在干燥或冷冻条件下,可存活70天。
AEV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或鸡胚肾细胞培养物中增殖,引起细胞变圆、固缩和胞浆颗粒变性等细胞病变;也适应于在鸡胚卵黄囊、尿囊腔内生长。
2.病料的采取 病死鸡的脑是最好的病料(以表现早期AE症状或发病不超过2~3天的病禽脑组织为最好)。用无菌操作采取一只或几只禽的脑组织作为混合病料,在—20C以下低温贮存。用组织研磨器将脑组织磨碎,再加人普通肉汤制成10%-20%悬液,1 500转份离心30分钟,收取上清液加入1 000国际单位/毫升青霉素和100微克/毫升链霉素处理后备用。
3.病原分离 AEV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或鸡胚肾细胞培养物中生长繁殖,出现CPE。无AE母源抗体的鸡胚于5日龄经卵黄囊接种是分离和繁殖本病毒的最佳途经,应牢记鸡胚必须是来自无AEV感染的鸡群,否则由于卵黄内存在母源抗体,病毒不能增殖。某些毒株对鸡胚毒力弱,必须经多次传代后才能适应。将处理好的病料接种6日龄鸡胚的卵黄囊内,接种后12天检查其中半数鸡胚的病变,感染鸡胚萎缩,神经变化,且常发生脱水。肉眼病变为鸡胚不运动、腿肌萎缩,鸡胚有时死亡。如没有病变,则让剩余半数鸡胚孵出,在孵出后的10天内观察雏鸡是否出现AE症状。此外,还可以用荧光抗体或免疫扩散试验检查特异性病毒抗原。
【病因附图】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与发病日龄 本病主要发生在1月龄以下雏鸡和成年鸡,此外,火鸡、鹌鹑和野鸡也能感染发病。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症状最典型。成年鸡及鹌鹑感染本病后产蛋量及孵化率下降10%~20%,发病期间所产蛋孵化出的幼鸡可在2周龄内见到症状和死亡。
2.传播途径 可以污染的垫草、人员及其他器具而水平传播,也可经种蛋传播给下一代,病鸡排毒约为5天,经口、接触传播,带毒鸡大多在10日龄内发病。
3.发病季节 大多在冬末春初,同一群雏鸡中,母雏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公雏。
也有人做了如下总结:
病毒在被污染的粪便中至少能存活4周,由感染鸡所产的蛋孵出的雏鸡,在出壳前即被感染,而绝大多数出壳雏在孵化室内至少生活一天,因此携带病毒的雏鸡是本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康复鸡具有免疫力,并不传播病毒。经脑内途径接种在鸡中复制AE,可产生最一致的结果。其他已建立起来的实验性感染途径有腹腔内、皮下、皮内、静脉内、肌肉内、坐骨神经内、眼内、口和鼻腔内接种。
在自然条件下,AE基本上是肠道感染。经粪便排毒可达几天之久,由于病毒对外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因而可长期保持感染性。病毒排出的时间部分取决于禽类感染的年龄。很小的鸡可排毒2周以上,3周龄以后的鸡可能只排毒约5天,污染的垫料是病毒的来源,且容易通过人员流动和污染物而发生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是一很重要的传播方式。当易感鸡群在性成熟后接触到病毒,通过母鸡可使或多或少种蛋发生感染。
AE病毒的宿主范围似乎有限。鸡、雉鸡、鹌鹑和火鸡都可自然感染。雏鸡才会出现症状,8周龄以上的鸡可对本病产生抗体,但感染时并不表现临床症状。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是育雏的高峰月分。本病传播迅速,几乎可使全群受到侵害。如果所有小鸡都来自感染鸡群,则发病率一般为40%~60%,病死率平均为25%左右。
【病理学】 雏鸡胃有白色针尖大的病灶,肝脂肪变性,脾增生性肿大,肠道有轻微炎症。成年鸡几乎无病变。1.临床病理学 病死雏鸡几乎没有明显的大体病变,仅能见到脑部轻度充血,有时可在肌胃的肌层出现灰白区,少数病理可见延脑和小脑明显出血。日本的土屈内及椿原观察到胚胎期感染AE病毒后,大脑两侧出现透明状脑水肿的病变。2.病理组织学 禽脑脊髓炎的病理组织学病变特征表现为非化脓性脑脊髓炎,外周神经系统无病变,全身组织器官都有淋巴细胞增长现象。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具体表现为,大脑、中脑、小脑、延脑和脊髓均出现不同程度充血、毛细血管增生和淋巴细胞样血管套,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特别是延脑和脊髓灰质中的神经元出现中央染色质溶解,呈空白或淡染区,少数神经细胞坏死消失或仅留痕迹,部分病例见小软化灶。小脑浦金野氏细胞常出现区域性坏死、消失,并同时伴有分子层毛细血管和胶质细胞局灶性增生现象。中枢神经各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胶质细胞呈弥慢性或结节性增生,一般在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附近,软化灶处和小血管周围较多,形成卫星现象、噬神经原现象和胶质小节。脑膜充血并有淋巴细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脑膜炎。腺胃黏膜和肌层以及胰腺间质常见局灶性淋巴细浸润,这是本病 的特征性病变之一,在肌胃、肝和肾等组织中有时也可见同样病变。另外,在心、肝、脾、肺、肾和法氏囊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
【病理学图】
【症状】 经胚胎感染的潜伏期约1~7天,经接触和口感染的潜伏期为11天。少数刚出壳即不能站立的雏鸡,蛋黄的吸收及脐带愈合均良好,这有别于沙门氏菌病和大肠杆菌及孵化温度不当所造成的弱雏。在自然暴发中,雏鸡在1~2周龄发病,经蛋传染的在出雏时可见弱雏,后渐渐出现运动失调,小鸡来回走动或跗关节弯曲前倾,并发出微弱的叫声,随后出现头颈细微的震颤,随后震颤加强,绝大多数死亡,少数可以耐过。在2~3周龄感染的,随年龄增大,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成年禽可出现暂时的产蛋减少,一般鸡群的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在17%~25%,有免疫力的种鸡群后代基本不发病。
AE是一种综合症。在自然暴发中,它常在雏鸡达到1—2周龄时出现,但如果是由于垂直传播造成的,则在出雏时7天内就能见到病雏。患病雏鸡最初表现轻微的眼神愚钝,继而出现渐进性的共济失调,这在迫使雏鸡运动时可能容易看到。当共济失调越来越明显时,雏鸡呈现用跗关节坐下来的倾向,有些雏鸡可能拒绝走动,或可能用跗关节和胫来行走,刺激或打扰雏鸡可引起头和颈部震颤,Jungherr发现组织学上呈阳性结果的现场病例中,有36.9%表现为共济失调,18.3%表现为震颤,35%两者兼有,9.2%不表现临床症状。共济失调通常发展到雏鸡不能走动为止,衰弱、最后死亡。在成年鸡中,唯一能察觉的症状是出现暂时的产蛋量下降15%~10%,但不产生神经症状。
【症状图】
【诊断】 本病必须与维生素D、E、B2缺乏症区别开。维生素E缺乏症一般在2~4周龄发生,较禽脑髓炎晚,剖检小脑水肿有出血点,而维生素D缺乏则为软骨症,维生素B 2缺乏发生在2周龄以后,趾爪向内蜷曲。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可用琼脂扩散方法检出。
[血清学诊断要点]
1.琼脂扩散试验 本试验可用于确定耐过感染的鸡。所有禽的呼肠孤病毒都有相同的群特异性沉淀抗原,并可用琼脂扩散试验检出。琼脂扩散抗原的制备方法为,在6日龄鸡胚卵黄囊内接种病毒,由死亡鸡胚收获绒毛尿囊膜,研磨混匀后作抗原。也可由感染的鸡肾细胞培养物制备抗原。应用优质琼脂(1.2%)以0.01摩尔/升pH7.2PBS(含8%氯化钠,7.5%甘氨酸)制胶,孔径约3毫米,孔间距为3毫米,中央1孔,周围6孔。将已知的阳性样品加于第1和第4孔内。患关节炎的病禽体内持续含有沉淀抗体,而一般感染呼肠孤病毒的病禽体内抗体在4周后消失。故在普查本病时,应每月检查一次。
2.中和试验 本试验最好用鸡胚肾作空斑减少试验,被检鸡血清1:10—1:5120作2倍系列稀释后,分别与100个蚀斑单位的病毒等量混合,3712感作45分钟,每个细胞瓶的细胞单层 接种0.2毫升,吸附1~2.5小时,其间经常摇动,吸去多余液体后覆盖5—8毫升含1.2%纯琼脂、5%犊牛血清的MEM,培养5—7天,再加入2~5毫升含有0.001%中性红的覆盖琼脂,
4—12小时计算空斑。以能抑制90%蚀斑的血清稀释度作为该血清的效价。血清效价达到1:40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3.荧光抗体试验 直接荧光抗体试验是检出受感染组织中抗原的可靠方法。可用荧光素标记的呼肠孤病毒抗体检测鸡滑膜中或鸡肾细胞培养物细胞浆中的抗原。
【治疗】 可用病毒灵治疗,1日龄开始服用。
【防治措施】 1.加强平时卫生管理 育雏室要常用10%百毒杀配成适当比例带鸡喷雾消毒,对已发病的病雏和死雏及时焚烧或深埋,以免散布病毒。种鸡发生本病时,种蛋应停止用于孵化,待产蛋率恢复正常时,种蛋再入孵。
2.免疫接种 在本病疫区,蛋用鸡在90~100日龄用弱毒苗接种,种鸡在120~140日龄接种。也可用禽脑脊髓炎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肌注。接种后6周内,种蛋不能孵化。
在非疫区,一律用禽脑脊髓炎病毒油乳剂灭活苗肌注。在本病高发区,可用弱毒苗与油乳苗联合使用,在70日龄首免后,蛋鸡在110~130曰龄再免,种鸡在100~110日龄再免。
在一些资料中也有如下建议:
本病主要发生在4周龄以内雏鸡,感染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死亡率也较高,随着日龄增长,抵抗力逐渐增强。
1.把好引进种蛋关,不从疫区引进种蛋。曾经患病的母鸡造成产蛋下降,在此期间的蛋因可能含有本病毒,因此不宜留作种用。
2.发病鸡群应隔离、淘汰、深埋,因为感染鸡与易感鸡或成年鸡之间可以发生水平传播。
3.感染康复鸡和接种疫苗的鸡均可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并将抵抗力通过卵黄传给子代,使孵出的雏鸡在4—6周内具有抵抗力。
(1)活疫苗免疫 目前使用的活疫苗由于对雏鸡仍有致病力,因此宜给10周龄以上的后备种鸡饮水、滴鼻或点眼全群使用,也可只给5%的鸡口服,通过排毒而达到同居感染。
(2)灭活疫苗 对正在产蛋的鸡群最好使用灭活苗,因为活疫苗可能影响产蛋,有报道,给3月龄鸡接种灭活苗后2周,琼脂扩散试验抗体效价多数在1:4以上,持续9个月。
这两种疫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弱毒苗在8—10周龄及产前接种;灭活疫苗在开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也可以在10—12周龄接种弱毒苗,在开产前一个月再接种灭活苗。

与鸡脑脊髓炎会不会第二次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