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髓炎 > 流行性脑脊髓炎的典型皮肤

流行性脑脊髓炎的典型皮肤

发布时间:2020-11-22 12:07:16

1、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一)病原体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细菌(脑膜炎双球菌)。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二)寄生部位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寄生在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

2.流行性乙型脑炎寄生在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三)传播途径和传染源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染源为病人、带菌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直接传播(飞沫传播)。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为病人,中间宿主家畜、家禽,通过媒介(蚊)传播。

(四)临床表现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人症状:

a.脑膜刺激征明显(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

b.颅压增高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c.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增多、脓细胞阳性

d.败血症表现(发热、中毒性休克)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人症状:

a.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主要为脑实质损害)

b.神经元损伤症状

c.脑组织水肿时,颅内压可增高

d.脑脊液细胞数增多

(1)流行性脑脊髓炎的典型皮肤扩展资料

(一)流脑的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流脑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儿童应尽量避免与有上述症状病人的接触。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二)乙脑的预防:

1.做好防蚊、灭蚊,消灭蚊虫孳生地。保持家畜、禽舍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到了夏天可以使用纱窗、蚊帐、蚊香,涂擦驱蚊剂等措施防止被蚊虫叮咬。

2.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儿童可在8个月龄免费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2岁时可接种第2剂。

3.流行季节出现持续高热、头痛、抽搐等类似症状,应立即送医就诊,及早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于()A.消化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体表传染病D.血液传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病,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发热、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B正确.
故选:B

3、流行性脑脊髓炎膜急诊抢救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哪些

(1) 普通型治疗:常选用以下抗菌药物进行病原治疗,疗程5〜7天。1) 大剂量青霉素:目前青霉素对脑膜炎球菌仍为一种高度敏感的杀菌 药物,虽然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但加大剂量能在脑脊液中达到治疗有效浓度。
成人剂量20万~ 30万U/kg、儿童20万〜40万U/kg,每 8小时1次,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2) 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脑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强,易透过血脑 屏障,且毒性低。
头孢噻肟剂量,成人2gJL童50 mg/kg,每6小时静脉滴 注1次;头孢曲松成人2 g,儿童50 ~ 100 mg/kg,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3) 磺胺药:曾是治疗流脑的首选药物。 复方磺胺甲ft恶唑,3片口服,每 日2次,用药期间给予足量液体,并加用等量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4) 氯霉素:脑脊液浓度为血浓度的30%〜50%,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 制作用,故用于不能使用青霉素或病原不明的患者。剂量成人2〜3g,儿童 50 mg/kg,分次加入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 5 )对症治疗:早期诊断,就地住院隔离治疗,密切监护,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
保证足够液体量、热量及电解质平衡。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和药 物降温;颅内髙压时给予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2) 休克型治疗:1) 早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2) 纠酸抗休克:①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治疗:最初1小时内成人 1 000 ml液体,儿童10〜20ml/kg,快速静脉滴注。
输注液体为5%碳酸氢 钠溶液5 ml/kg(兼有纠酸和扩容作用)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液。此后酌情使 用晶体液和胶体液,24小时输入液量在2000〜3 000 ml之间,儿童为50~ 80 ml/kg,其中含钠液体应占1/2左右。
原则为“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②在扩容和纠正酸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常用药物为山莨菪碱,每次0。3〜0。5 mg/kg,重者可用1 mg/kg,每10〜15分钟静脉注射1次,见面 色转红,四肢温暖,血压上升后,减少剂量,延长给药时间而逐渐停药。
3) 防治DIC:对有皮肤瘀点、瘀斑的流脑病人宜尽早应用肝素,剂量为 0。5 ~ 1。 0mg/kg,以后可4〜6小时重复1次。应用肝素时,用试管法凝血 时间监测,要求凝血时间维持在正常值的2。
5〜3倍为宜。4) 肾上腺皮质激素:适应证为毒血症症状明显的病人。

4、对于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患者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meningo-cocc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称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本病菌除引起流脑和败血症外,还可引起肺炎、心包炎、泌尿生殖道炎、眼内炎、全眼炎、骨髓炎、关节炎和腹膜炎等,统称脑膜炎球菌病(meningococcal disease)。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本病呈全球分布,散发或流行,冬春季节多见,儿童易患。

【病原学】

脑膜炎奈瑟菌属奈瑟菌属,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μm,凹面相对成双排列,具多糖荚膜。因为该菌只能从人类转铁蛋白和乳铁蛋白获取生长必需的铁,因此仅存在于人体。可自带菌者的鼻咽部及病人血液、脑脊液和皮肤瘀点中检出。脑脊液和瘀点中的细菌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内,仅少数在细胞外。

该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和改良Thayer-Hartin培养基上,于5%一10%CO2环境下生长良好。菌落光滑湿润,呈半透明露滴状。细菌裂解可释放内毒素,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也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易自溶而死亡;同时对干燥、寒(低于30℃)、热(高于50℃)及一般消毒剂和常用抗生素(antibiotic)极为敏感,故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

脑膜炎双球菌包括4个主要抗原成分,为细菌血清学分类主要依据。

1.荚膜多糖 为群特异性抗原,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将脑膜炎球菌分为A、B、C、D、X、Y、Z、29E、W135、H、I、K和I。共13个血清群。其中以A、B、C三群最常见,占流行病例的90%以上。A群引起大流行,B、C群引起散发和小流行。近30年我国流行株一直是A群,占97.3%,B、C群次之,分别占1.93%和0.39%,但近年来B群流行有上升趋势。目前欧美国家致病菌以B、C群为主,A群极少。

2.脂寡糖抗原(LOS):为外膜脂质成分,是细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其抗体具有补体调节活性。据LOS抗原性可将脑膜炎球菌至少分为L1~L12血清型,我国A群株至少有L9~L113个血清型,L10为流行优势株。

3.外膜蛋白型特异抗原: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Opa~e)共5种,但并非所有菌株都含有全部5种蛋白。其主要抗原决定簇在Opa,刺激机体产生杀菌抗体。

4.菌毛抗原:细菌菌毛与致病有关,细菌透过菌毛与鼻咽部上皮细胞受体结合,使细菌粘附并侵人人体。菌毛有相的变异,无菌毛相有助于细菌离开定殖部位向他处扩散。菌毛主要成分为菌毛蛋白,为型特异性抗原。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隐性感染率高,感染后细菌寄生于正常人鼻咽部,不引起症状而成为带菌者,且不易被发现,而病人经治疗后细菌很快消失,因此,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重要。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高达50%,但不同年龄组带菌率不同。婴儿和年幼儿童的携带率是低的,但随年龄而升高,至15~24岁达高峰,然后在随后20~30年内逐渐降低,66岁以后少有携带。在国内,流行期间主要是A群菌株,非流行期间带菌者多携带B群菌株。

2.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因本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故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少,但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发病有重要意义。

3.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与其免疫水平密切相关。新生儿自母体获得杀菌抗体而很少发病,其后逐渐降低,在6个月至2岁时降到最低水平,以后因户外活动增加,因隐性感染而逐渐获得免疫,至20岁时达最高水平。因此,儿童发病率高,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的发生率最高。在流行期间发病人群向高年龄组移动。而且各地因人群免疫状况不同,发病有年龄差异。大城市发病分散,以2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中小城市以2~4岁或5~9岁最高;偏僻地区一旦发生流行则为暴发性,且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人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免疫,但不持久。

4.乙流行特征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11月至次年5月,而3、4月为高峰。人体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但随着人群免疫力下降和易感者逐渐增加,使本病呈周期性流行,一般每3~5年小流行,7~10年大流行。由于在易感者中普遍接种特异疫苗(vaccine),可打破此周期性流行。我国在1984年广泛接种A群多糖菌苗后,发病率逐年降低,1993年为0.48/10万,但近几年有上升趋势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及的神经不一,症状也不一。
因对病情了解不够,需助详细说明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发病准确部位,检查结果(原始磁共震照片),现病情详细症状,曾做过的治疗,越细越好,这对病情分析定性、评估及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看能否帮你。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可分为几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可分为4期:(1)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数患儿中止于此期,主要症状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

(2)败血症期。突然高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年幼儿易惊厥。起病数小时后皮肤出现皮疹或出血点,分布不均,大小不等,指压不褪色,急剧增多,扩大融合,常见于肩、肘、臂等皮肤受压部位。1~2日内进展为脑膜炎,菌血症期不超过48小时。

(3)脑膜炎期。因颅压增高致头痛、呕吐、烦躁、嗜睡,重者昏迷。检查有脑膜刺激征。

(4)免疫反应期。起病后7~14天不等。关节炎明显,可有心包炎,关节及心包积液为无菌性,呈良性、自限性经过。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例过程是怎样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潜伏期为2~3个月,一般有下列几个病理过程。

(1)上呼吸道感染期:初见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咽痛流涕等。此期与其他病原菌引起者不易鉴别,多数患者感染即中止于此期,而不发展为菌血症、败血症和脑膜炎。

(2)败血症期:高热恶寒、头痛呕吐,神志淡漠,面色呆滞。70%患者在起病数小时后即可出现皮下出血点和淤斑,重者淤斑迅速扩大,并可形成大疱和坏死。血培养多阳性,脑脊液可正常,淤斑涂片可找见脑膜炎双球菌。

(3)脑膜炎期:本期症状可与败血症期同时出现,也可稍晚出现。高热、淤斑、头痛剧烈、幼小儿童可表现为突然惊叫不安、呕吐频繁,常呈喷射状,并有烦躁谵语、嗜睡昏迷、四肢抽搐,同时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脑脊液呈典型的化脓性改变,培养及涂片多为阳性。

(4)临床可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两种。

①普通型:此型多见,约占流脑发病者的90%。除少数病例于起病前数小时或1~2日有轻微的上感症状外,大多起病较急,突然高热,体温多在40摄氏度以上,伴恶寒或寒战,随即出现反复呕吐、头痛、烦躁、皮肤淤点或淤斑,进而出现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

②暴发型包括休克型和脑型。

休克型: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起病即有高热、呕吐、惊厥,并在短期内出现全身广泛性淤点淤斑,迅速融合扩大,多在4小时内发生休克。早期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皮肤发花,手足发凉,脉搏细数,神志尚清或嗜睡,血压正常或稍低。晚期血压下降或测不出,神志昏迷,脑膜刺激征多阴性,脑脊液也无显著异常,但淤斑涂片及血培养多阳性。

脑型:多见于年长儿及青壮年。除高热、皮肤淤点外,头痛剧烈,极度烦躁或尖叫,频繁剧烈呕吐,反复抽搐或持续不解,四肢强直或角弓反张,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上升。发生脑疝后,肌张力下降,全身松弛,深度昏迷,呼吸微弱不规则,眼球固定,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最后瞳孔散大而呼吸停止。

与流行性脑脊髓炎的典型皮肤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