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骨髓炎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什么?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久不愈的瘘孔,由于脓汁的刺激,瘘孔周围的组织会发生变质。骨髓炎的症状主要表现有:
①疼痛时难以忍受的症状。
②瘘口分泌物增多,恶臭。
③创面糜烂,增大,无收口的现象。
④肉芽附着白色的分泌物,红白间隔成菜花形状。
⑤肉牙呈火山状,容易出血,出血后不易制止。
⑥骨质的X线变化,为迅速的骨质疏松。
2、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特征性X线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的表现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细菌导致的骨、骨膜、骨髓的化脓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X线的表现主要为:
早期:10--14天以内多无明显X线改变,部分病例可出现骨小梁变细、减少,骨皮质哈氏管扩大并出现骨质疏松。肌肉间透亮影模糊消失,皮下脂肪层出现细条影。
发病期:(1)骨质疏松、骨小梁结构模糊、骨松质内可见斑点状或小斑片状骨质破坏;(2)骨质变薄、边缘不规则,可出现密度增高的坏死骨;(3)骨膜新生骨多为层状或花边状改变;病变很少跨越骺板侵犯骨骺。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以骨质破坏为主,但同时亦有骨修复反应。
更多关于骨髓炎饮食,护理,诊断,等参考网页学习了解
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怎样治疗?
【概述】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髓、皮质骨和骨膜因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多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迁延而成。在大部分患者,全身症状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75%,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约占10%,其他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都能引起骨髓炎。
本病中医称之为附骨疽,是一种毒气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也称附骨痈、贴骨痈。因其部位不同,命名亦异,如生在大腿外侧的叫附骨疽,生在大腿内侧的叫咬骨疽,只生在股胫部的叫股胫疽。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所以又有多骨疽之称。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身体羸弱,气血不充,肾精耗竭,骨髓空虚,加之外感六淫,余毒流注,外来伤害等诱因而发病。
【治疗】1.热毒内蕴证(初期)
【症状】寒战高热,患肢肿胀、剧痛,功能受限,重者神昏谵语,舌质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方一】①萆薢化毒汤合②黄连解毒汤【来源】①《疡科心得集》②《外台秘要》【组成】萆薢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牛膝10克,防己10克,木瓜10克,薏苡仁10克,秦艽10克;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芩6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萆薢、薏苡仁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防己、木瓜、秦艽清热除湿,和胃通络;当归、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牛膝活血,利尿通淋,并引邪热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消痈排脓之功。黄连清泻心火,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按语】湿重者,加石菖蒲、茯苓;便秘者加大黄泻下实热;发斑者,加生地、丹皮、玄参清热凉血。2.热毒成脓证(成脓期)
【症状】局部红肿灼热,压痛明显,或有波动感,舌红质干,苔黄腻,脉滑数。【方一】仙方活命饮【来源】《校注妇人良方》【组成】金银花25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白芷6克,防风6克,炙穿山甲6克,炒皂角刺6克,天花粉6克,贝母6克,甘草6克,陈皮9克。
【功效】清热化湿,和营托毒,消肿溃坚。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散瘀,理气化滞,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白芷、防风疏散风热,使热毒从外透解;花粉、贝母清热散结;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消肿溃坚,均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助君药清热解毒,又调和诸药。加酒煎服,是借其活血通络以助药效。
【按语】脓未成者,服之可消,脓已成者,服之可溃。疮疡溃后,则不可再用。脾胃素虚,气血不足均应慎用。除煎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3.正虚毒滞证【症状】开始脓液稠厚腐臭,热退痛缓,部分患侧脓水淋漓,经久不愈,形成死骨,难以脱出,转为慢性骨髓炎,并伴有虚热、盗汗,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方一】托里消毒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人参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银花15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皂刺10克,桔梗10克。
【功效】益气补血,托里排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托毒排脓;川芎、当归、白芍养血和血,养血托毒;皂刺、桔梗、白芷透脓溃坚;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托里透毒之功。
【按语】本方是外科托法中补托的代表方剂,适用于痈肿脓未成和脓已成之早期。
4.余毒内蕴证【症状】适用于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有寒战高热,局部红肿疼痛,脓流不畅,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方一】四妙丸加味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8年第2期。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防己10克,生薏米30克,丹参15克,萆薢15克。
【功效】清解余毒,托毒排脓,利湿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柏、苍术、牛膝、薏米清热利湿;丹皮、赤芍、丹皮清热活血,活血化瘀;防己、萆薢祛风除湿。
【按语】本方以发病急,皮下结节,灼热红肿,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畏寒发热头痛、咽痛者,加牛蒡子、薄荷、桔梗;关节酸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木瓜。
4、列哪一项符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由急性骨髓炎转变而来。由于病变部位存在死骨和死腔,创口内经常流脓,有时小死骨片从瘘道口排出。在静止期无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时,局部发生红肿、疼痛、创口内脓液增多。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久不愈的瘘孔,由于脓汁的刺激,瘘孔周围的组织会发生变质。
症状主要有:
1、瘘口分泌物增多,恶臭。
2、创面糜烂,增大,无收口的现象。
3、肉牙呈火山状,容易出血,出血后不易制止。
4、肉芽附着白色的分泌物,红白间隔成菜花形状。
5、骨质的X线变化,为迅速的骨质疏松。
6、疼痛时难以忍受的症状。对慢性骨髓炎的长期瘘道不愈,应该及时做出恰当治疗。
5、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骨质破坏,在骨质破坏周围有大量的骨质增生硬化的现象;有死骨形成,伴有骨膜呈层状增生,有些有骨髓腔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