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髓炎 > 流行性脑脊髓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区别

流行性脑脊髓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0-09-03 21:20:37

1、比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异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肾形,多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联。传播途径 病原菌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因其在体外生活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传播本病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10~3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有DIC者,血小板减少。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在病程初期仅可压务升高、外观仍清亮,稍后则浑浊似米汤样。细胞数常达1×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显著增高,糖含量常低于400mg/L,有时甚或为零。暴发型败血症者脊液往往清亮,细胞数、蛋白、糖量亦无改变。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1万~2万/mm3,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在流行后其的少数轻型患者中,血象可在正常范围内。
2.脑脊液 呈无色透明,压力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在50~500/mm3,个别可高达1000/mm3以上。病初2~3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单核细胞增多。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常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病初1~3天内,脑脊液检查在少数病例可呈阴性。
可比较的很多很多。。治疗跟类型都有很多异同。。

2、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一)病原体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细菌(脑膜炎双球菌)。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二)寄生部位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寄生在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

2.流行性乙型脑炎寄生在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三)传播途径和传染源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染源为病人、带菌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直接传播(飞沫传播)。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为病人,中间宿主家畜、家禽,通过媒介(蚊)传播。

(四)临床表现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人症状:

a.脑膜刺激征明显(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

b.颅压增高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c.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增多、脓细胞阳性

d.败血症表现(发热、中毒性休克)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人症状:

a.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主要为脑实质损害)

b.神经元损伤症状

c.脑组织水肿时,颅内压可增高

d.脑脊液细胞数增多

(2)流行性脑脊髓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区别扩展资料

(一)流脑的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流脑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儿童应尽量避免与有上述症状病人的接触。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二)乙脑的预防:

1.做好防蚊、灭蚊,消灭蚊虫孳生地。保持家畜、禽舍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到了夏天可以使用纱窗、蚊帐、蚊香,涂擦驱蚊剂等措施防止被蚊虫叮咬。

2.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儿童可在8个月龄免费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2岁时可接种第2剂。

3.流行季节出现持续高热、头痛、抽搐等类似症状,应立即送医就诊,及早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3、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何特点?

本病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猪感染最普通,感染后可产生病毒血症,血中含毒素较高。并通过蚊→猪→蚊的传播,使病毒扩散,普遍认为猪是主要的增殖宿主及传染源。多发生于7~9月。老疫区猪多呈隐性感染,新引进的猪发病较重。病猪体温升高至40~41℃。稽留数日。结膜潮红、精神沉郁、嗜睡、减食。个别猪前肢呈轻度麻痹,因此步履踉跄,或关节肿胀而发生跛行。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或木乃伊胎。母猪流产后不影响下一次配种。公猪发生睾丸炎,多为一侧睾丸急性肿大,触之热痛。多数缩小变硬,最后丧失配种能力。6月龄的猪,可发生坏死性脑炎,体温升高,运动失调,颤抖、昏迷或突然死亡。根据流行时出现的以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应与布鲁氏菌病、传染性脑脊髓炎、伪狂犬病和肉毒梭菌中毒相区别,确诊则需送实验室诊断。

4、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脊隋炎有何区别

流行性乙型脑炎间称乙脑,是乙类传染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在7-9月之间流行。

传染源为病人和动物(猪、牛、羊、马、狗、鸡等),通过蚊子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而发病。

潜伏期10 ̄14天。病人常突然起病,有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约经3 ̄4天,病情加重,体温高达30 ̄40度以上,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惊厥;呼吸变浅、变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颈项强直、肢体强直性瘫痪,甚至角弓反张。严重者可死亡。发病后7 ̄10天左右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少数人在病愈后可留有智力减退、失语、痴呆、瘫痪等后遗症。

本病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以及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病原菌为脑膜炎双球菌,流行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遍布全球,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该菌分为A、B、C、D、X、Y、Z、E、H、I、K、L、W共13个群。
流行性脑膜炎的症状:发病初期为上呼吸道感染期,出现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如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和轻微的发热。由于很像感冒,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常有人视流脑为感冒,延误了治疗,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治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流行性脑膜炎?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首先要注重个人卫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经常保持房间良好的通风环境,少去公共场所,更不要去探视病人;其次对于部分抵抗力差的同学也可以就近到大华医院免疫科去接种流脑疫苗;第三遇到自己或周围人有感冒发烧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疏忽大意。

你说的这个“流行性脑脊隋炎”应该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吧。和第二个差不多,可看看这个http://www.37c.com.cn/medicine/medicine01/11/1102008.xml

5、流脑和乙脑的区别,发病机制,症状及治疗?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两者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但它们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后果等都不相同。
“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的化脓性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实质,但以脑膜的病变为主。“流脑”经呼吸道传染,每年二、三、四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乙脑”则是乙脑病毒引起的大脑实质的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膜,但是以脑实质的病变为主。“乙脑”经蚊子叮咬而传染,每年七、八、九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
“流脑”病人常会发热、头痛、呕吐、头颈强直、皮肤上有瘀点,脑脊水混浊,其中含蛋白与白细胞甚多,培养或涂片检查可以发现脑膜炎双球菌。“乙脑”病人常有高热、头痛、嗜睡、昏迷,但头颈强直不明显,皮肤上无瘀点。脑脊水尚清,含少量蛋白与白细胞,但无细菌存在。
“流脑”采用磺胺药、青霉素等治疗效果较好。如能及时诊断治疗,很少有后遗症。“乙脑”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少数病人可能会有神经、精神障碍的后遗症。

6、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A.伤寒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黑热

A、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A错误;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属于呼吸道传染病,B正确;
C、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属于血液传染病,C错误;
D、黑热病是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属于血液传染病,D错误.
故选:B.

7、关于流脑和乙脑的鉴别

你好,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两者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但它们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后果等都不相同。 “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的化脓性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实质,但以脑膜的病变为主。“流脑”经呼吸道传染,每年二、三、四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乙脑”则是乙脑病毒引起的大脑实质的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膜,但是以脑实质的病变为主。“乙脑”经蚊子叮咬而传染,每年七、八、九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 “流脑”病人常会发热、头痛、呕吐、头颈强直、皮肤上有瘀点,脑脊水混浊,其中含蛋白与白细胞甚多,培养或涂片检查可以发现脑膜炎双球菌。“乙脑”病人常有高热、头痛、嗜睡、昏迷,但头颈强直不明显,皮肤上无瘀点。脑脊水尚清,含少量蛋白与白细胞,但无细菌存在。 “流脑”采用磺胺药、青霉素等治疗效果较好。如能及时诊断治疗,很少有后遗症。“乙脑”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少数病人可能会有神经、精神障碍的后遗症。

8、乙脑与流脑的区别有哪些

乙脑(流线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首先,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

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最后,流脑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法。

与流行性脑脊髓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区别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