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髓炎的一般治疗是怎样的?
治疗原则
不同致病菌所致脊髓炎治疗的方法不同。抗感染治疗、增强免疫力,加强支持治疗。
治疗方针
合理抗感染治疗及增强免疫力,并加强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1.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2.也可给予ATP、辅酶A、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3.少量多次输注健康人新鲜血浆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益于预防感染和恢复。
收起
其他治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饮食。2.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3.尿潴留严重者需导尿,可留置无菌导尿管 ,以防膀胱挛缩。留置导尿期间要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排便困难者,应及时清洁灌肠,或选用缓泻剂。
收起
2、请问脊髓炎有什么症状??
脊髓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非细菌亦非病毒)引起的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表现为病损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及尿便障碍。发病以胸髓常见。临床可分为三种: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脱髓鞘性脊髓炎。其中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发展较快,可影响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求蛋白等,效果都较慢。早期康复治疗对痪肢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治疗这种病一定要有耐心 。
1.根据起病急缓大致可分为急性腰腿痛和慢性腰腿痛。
(1)急性腰腿痛:疼痛突然发生,多较剧烈。
(2)慢性腰腿痛:疼痛持续发生,多是程度较轻或时重时轻。
2.根据疼痛的性质分为钝痛、酸痛、胀痛、麻痛、放射痛、牵涉痛、扩散痛、关联痛、持续性痛、间歇性痛、阵发性痛等。
3.腰腿痛常见的原因
(1)急性或慢性损伤:腰部或腿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脊柱骨折或错位、椎间盘损伤等。
(2)因退行性变:脊柱骨关节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间盘退行性变、椎管狭窄症等。
(3)先天性发育不良:脊柱隐性裂、椎体或附件畸形、脊柱滑脱症、髋关节畸形、股骨头先天性发育畸形、膝骨骺分离、膝软骨发育不全、膝关节屈曲畸形等。
(4)炎性变: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纤维组织炎或肌筋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炎、膝关节炎等。
(5)功能性缺陷:姿势不良、妊娠、扁平足、下肢不等长或臀部肌力不足等。
(6)内脏疾病:泌尿及生殖器官疾病、肝病等。
(7)肿瘤:原发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神经肿瘤等。
(8)其他:过度肥胖、血液疾病、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床褥的影响等。
3、脊髓炎症状是什么 脊髓炎如何治疗
脊髓炎是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或(和)白质的炎性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临床特征。常见脊髓炎有化脓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结核性脊髓炎等。
1、运动障碍:早期常见脊髓休克,表现截瘫、肢体及张力低和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征。休克期多为2-4周或更长,脊髓损害严重、合并肺部及尿路感染并发症和褥疮者较长。恢复期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征,肢体肌力由远端逐渐恢复。
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缺失,在感觉消失水平上缘可有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样感觉异常,随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恢复慢。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尿便潴流,无膀胱充盈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充盈过度出现充盈性尿失禁;随着脊髓功能恢复,膀胱容量缩小,尿液充盈到300—400ml时自主排尿,称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损害平面以下无汗或少汗、皮肤脱屑和水肿、支架松脆和角化过度。
4、临床还表现与感染后脊髓炎相似,但进展较缓慢,病情常在1-3周内达到高峰。前区感染可不明显,多为不完全横贯性损害,表现一或双侧下肢无力或瘫痪,伴麻木感,感觉障碍水平不明显或有两个平面,并出现尿便障碍。
4、脊髓炎的最佳疗法
脊髓炎有化脓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以及结核性的脊髓炎。不同的脊髓炎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一般治疗的方法有:
一是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饮食。或给予ATP(三磷酸腺苷)、辅酶A、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少量多次输注健康人新鲜血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感染和恢复。
二是勤翻身,预防褥疮,保持皮肤的干洁,注意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然后尿潴留严重者需导尿,可留置无菌导尿管,每3~4小时放尿1次,以防膀胱挛缩。留置导尿期间要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排便困难者,应及时清洁灌肠,或选用缓泻类的药物。
5、脊髓炎怎么治才好
脊髓炎是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或(和)白质的炎性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临床特征。常见脊髓炎有化脓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急性坏死出血性脑脊髓炎、小儿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结核性脊髓炎等。
脊髓炎多发生于感染之后,如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其病因尚不明确。
临床表现编辑
1.化脓性脊髓炎
3检查编辑
1.血常规检查。
2.脑脊液检查。
3.病原学的依据。
4.胸片检查、核磁检查、CT检查。
4诊断编辑
1.进展性脊髓型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双侧的症状或体征(不一定对称);
3.明确的感觉平面;
4.影像学除外压迫性病变(MRI或脊髓造影;如条件不具备可行CT检查);
5.提示脊髓炎症的表现,脑脊液淋巴细胞增高、IgG合成率升高或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如果初期无上述表现,可在第2~7天复查MRI及腰穿;
6.起病后4小时到21天内达到高峰。
5治疗编辑
1.一般治疗
①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饮食。或给予ATP、辅酶A、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少量多次输注健康人新鲜血浆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益于预防感染和恢复。
②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③尿潴留严重者需导尿,可留置无菌导尿管,每3~4小时放尿1次,以防膀胱挛缩。留置导尿期间要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排便困难者,应及时清洁灌肠,或选用缓泻剂。
2.其他治疗
不同脊髓炎治疗方法不同。一般为抗感染治疗和免疫治疗。
6预后编辑
预后取决于急性脊髓炎损害程度、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情况。如无严重并发症,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信号改变、病变范围累及脊髓节段多且弥漫者预后不良。合并泌尿系感染、压疮、肺部感染者常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6、脊髓炎怎么治疗?
脊髓炎日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日常生活饮食原则为:以高纤维、低脂肪、低油、低胆固醇饮食为主。2、饮食摄取上应避免高热量食物如:油炸、肥肉、甜点、蛋糕、冰淇淋或汽水、红茶饮料等。3、煮食烹调时应避免使用猪油,另外应减少蛋黄、内脏类、过量的海鲜等高胆固醇之食物,而应增加的是高纤维类食物如:蔬菜、谷类、水果与足够水分。4、摄取足量蛋白质,并可多摄取一些强化身体细胞抵抗自由基,如维他命A、C、E、矿物质硒等,以达到能同时控制体重及维持长期复健治疗所需之能量消耗。以上是关于脊髓炎患者治疗康复期间的饮食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康复。
温馨提示:脊髓炎这种疾病属于疑难疾病,脊髓炎的初期症状会出现四肢麻木,身体出现束带感的情况,当身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要加以重视,如果这些情况长时间不下去的话建议去当地的医院进行检查,对症诊治!以免耽误脊髓炎病情的治疗时机!
7、脊髓炎的一般治疗办法有哪些
脊髓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饮食。或给予ATP、辅酶A、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少量多次输注健康人新鲜血浆也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有益于预防感染和恢复。2,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的发生。3,尿潴留严重者需导尿,可留置无菌导尿管,每3~4小时放尿1次,以防膀胱挛缩。留置导尿期间要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排便困难者,应及时清洁灌肠,或选用缓泻剂。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认为脊髓炎与自身免疫有关,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加入5~10%葡萄糖溶掖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2周后酌情减量,或改为强的松口服,并逐渐减停。三,其他疗法,1,血浆置换:能去除病人血浆中的自身循环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质,对危重病人可缓解症状,激素治疗无效者也可能奏效。一般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2,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取病人自己全血150~200m1,经充氧紫外线照射后回输。每周1~2次,连用3~5周。可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四,恢复期治疗,1,尽早开始功能锻炼,注意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以防患肢挛缩或畸形。2,已发生挛缩或畸形的病人应给予理疗、体疗等,进一步加强训练,或可给予小剂量安定或安坦口服,以缓解肌张力。这四大项是一般治疗脊髓炎最好办法。
8、慢性脊髓炎症状
你好:脊髓炎必致脊髓水肿导致神经功能障继发不完全性截瘫或截瘫,治疗不当和延误治疗会辩证丛生而发生更多的病理改变。早期的激素和蛋白只能治疗控病继发加重脊髓损害,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一是靠自身修复,二是靠药物支神经的兴奋激活以及充发的血供营养,如发病时间过长,脊髓会因缺血过久继发缺血性软化萎缩,其病症的恢复就更加困难。
治疗方案:中药营养神经增强改善脊髓微循环的血运使脊髓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继发性缺血性受累神变性。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脊髓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获得各种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并需合理的功能锻炼才能获得功能重建。需帮助请发来病历和磁共震为你指导。
9、脊髓炎症状是什么 脊髓炎如何治疗?
脊髓炎症状
1、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麻痹。但在急性起病者,早期可为一过性弛缓性瘫痪,称为脊髓休克。数日至数周后逐渐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等典型体征。病变节段相应的肌肉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性麻痹,但大多无典型体征。这是脊髓炎的症状特征之一。
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感觉减退或丧失。深浅感觉均有不同程度受累,但双侧严重程度不一定对称。若仅一侧脊髓受累,则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同侧深感觉缺失。于感觉正常与感觉缺失的交界区常有一痛觉过敏区。这也是脊髓炎的症状特征之一。
3、植物神经症状:急性期多有尿潴留或便秘,脊髓休克期过者逐渐出现尿失禁,部分病例最终成为自主性膀胱。随损害节段的不同,可出现其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Horner综合征、血管舒缩异常、汗液分泌及营养障碍以及内脏功能异常等。
可以采用中西医治疗,不过中医治疗效果不大,中医的效果比较快
10、慢性脊髓炎的症状都有什么
在疾病的早期,它处于脊髓休克阶段,四肢松弛性瘫痪,也称为松弛性瘫痪。2-4周后,四肢逐渐变成痉挛性瘫痪,或所谓的僵硬性瘫痪,排尿问题也从尿潴留变为尿失禁。当病变累及颈髓时,可能会发生四肢瘫痪。如果它影响到高颈部(C4以上),呼吸困难也可能发生。颈部肿胀脊髓炎可导致上肢瘫痪和下肢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