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髓炎 > 病毒急性脊髓炎

病毒急性脊髓炎

发布时间:2020-08-05 10:00:01

1、急性脊髓炎和脊髓炎有什么区别

急性脊髓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
脊髓炎是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或(和)白质的炎性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临床特征。

.急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
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严重程度和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脊髓损伤严重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恢复,感觉平面逐渐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二便潴留,后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可形成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2、脊髓炎和急性脊髓炎的区别有哪些?

脊髓炎和急性脊髓炎都称脊髓炎,只是急性脊髓炎发病突然,在几分种或若干小时内发生截瘫。另类脊髓炎属恶急性脊髓炎,发病缓慢,甚至于终生都不会发生完全性脊髓损害导致截瘫,临床常见有不完全性痉挛性截瘫。

3、急性脊髓炎和慢性脊髓炎的区别?

急性脊髓炎一般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发病时间短,症状明显,治疗一般很快可以治愈。
慢性脊髓炎一般都是长期的慢性刺激和急性病迁延不愈导致的。慢性病症状一般不明显,但由于长期存在,用药效果不明显。

4、脊髓炎是什么病

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因在脊髓的病变常为横贯性,故又称横贯性脊髓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多有轻度前驱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

疾病病因

1

西医病因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或因中毒、过敏等原因所致的脊髓炎症。其病原主要有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近年来有由肝炎病毒所导致脊髓炎的报告。尚有一部分患者原因不明,但病前常有某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临床上以横断性脊髓炎最为常见,其病变以胸段为主,其次为颈段,腰段及骶段病变较为少见。表现为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2

中医病因

本病由外感时邪所致,又以感受温热邪毒为主。

疾病病理

1

病理改变为炎症和变性,主要表现为软脊膜和脊髓水肿、变性、炎症细胞浸润、渗出、神经细胞肿胀,严重者出现脊髓软化、坏死、出血,慢性期神经细胞萎缩,神经髓鞘脱失、轴突变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本病急性期脑脊液检查可有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轻度增高。

END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本病以肢体瘫痪、麻木,排尿障碍为主要表现,临证时首先应辨明虚实,一般初期多为实证,可见发热、咽痛等,继之出现肢体痿软无力,或肌肤麻木不仁,或小便不通。后期多为虚证,可见肢体痿废不用,肌肉萎缩,肌肤干燥,麻木,遗尿等症。临床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证候类型。

⒈邪郁肺卫

主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热后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见疾病由下向上扩展,四肢瘫痪,甚至舌肌痿弱,呛咳,吞咽困难,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⒉湿热内盛

主证:身热不扬,嗜卧懒言,胸脘痞满,肢体痿弱无力,肌肤麻木不仁,或刺痛、瘙痒,小便不利,甚至癃闭不通,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⒊气虚血滞

主证:肢体瘫痪,痿软不用,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遗尿或小便不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⒋肝肾阴虚

主证: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屈曲拘挛,肌肤干燥,麻木不仁,或见遗尿,伴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西医诊断

⒈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麻痹。但在急性起病者,早期可为一过性弛缓性瘫痪,称为脊髓休克。数日至数周后逐渐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等典型体征。病变节段相应的肌肉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性麻痹,但大多无典型体征。运动障碍大多对称,也可累及一侧,或双侧病情程度不一。若病变部位较高,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吞咽困难等。

⒉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感觉减退或丧失。深浅感觉均有不同程度受累,但双侧严重程度不一定对称。若仅一侧脊髓受累,则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肢体痛、温觉缺失,同侧深感觉缺失。于感觉正常与感觉缺失的交界区常有一痛觉过敏区。

⒊植物神经症状:急性期多有尿潴留或便秘,脊髓休克期过后逐渐出现尿失禁,部分病例最终成为自主性膀胱。随损害节段的不同,可出现其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Horner综合征、血管舒缩异常、汗液分泌及营养障碍以及内脏功能异常等。

疾病治疗

1

一般治疗

⒈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

⒉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干燥、柔软、平坦;勤翻身;瘫痪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尽早做被动运动;在骶、踝、肩胛等部位垫以气圈或软垫,并经常按摩,然后用红花酒精外搽。

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于呼吸困难者,尽早吸氧;

西医治疗

激素冲击疗法(首选甲泼尼龙) 3-5天

免疫球蛋白

血浆置换

B族维生素

康复治疗

中医治疗

本病初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宜以祛邪为要,治当解表清热,疏风利湿。后期邪毒渐去,但正气已伤,治疗则以扶正补虚为主,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佐以活血通络。

“镇脊通络汤”是专家组结合上万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目前唯一比较成熟的一种脊髓损伤治疗方案。根据脊髓损伤的中医辨证原理,以传统医方剂精华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采用几十种名贵中药配伍,经过三十多道工序精心研制出“镇脊通络汤”纯中药口服汤剂,它能迅速激活神经系统,修复、重建受损的脊髓神经细胞,促进再生长而恢复脊髓功能。

第一阶段;药物中以祛邪为要,治当解表清热,疏风利湿,主要以控制病情发展为主为第二阶段治疗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药物可以邪毒渐去,扶正补虚为,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可将疾病治愈70%。

第三阶段药物可以活血通络,恢复脊髓以及自身的身体机能,将脊髓炎有效的治愈。

预后

1

预后取决于急性脊髓炎损害程度、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情况。如无严重并发症,服用“镇脊通络汤”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信号改变、病变范围累及脊髓节段多且弥漫者预后不良。合并泌尿系感染、压疮、肺部感染者常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5、急性脊髓炎和普通的脊髓炎有什么区别?

急性脊髓炎和普通的几岁呀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急性脊髓炎比普通的更严重一些。

6、急性脊髓炎是怎么导致的?

急性脊髓炎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受到疱疹一类病毒感染而发病,也可能是脊髓供血障碍引起,或者是脊柱受到外伤和身体过度劳累所致,而且也不能排除是血管炎和结蹄组织病等疾病诱发的,故在治疗之前要先查明具体的病因。

7、急性脊髓炎和脊髓炎的区别有哪些?

急性脊髓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
脊髓炎是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或由感染所致的脊髓灰质或(和)白质的炎性病变,以下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其临床特征。

急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
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严重程度和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脊髓损伤严重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恢复,感觉平面逐渐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二便潴留,后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可形成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8、急性脊髓炎是什么病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该病是指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进行性炎性脱髓鞘病变或坏死,病变常局限于脊髓的数个节段,主要病理改变为髓鞘肿胀、脱失、周围淋巴细胞显著增生、轴索变性、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

9、急性脊髓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脊髓炎是一种破坏脊髓功能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急性脊髓炎和亚急性脊髓炎。其病变常发生在胸段脊髓,如果病变仅侵犯几个节段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称为横贯性脊髓炎。

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因病毒感染后机体的自体免疫反应所引起。外伤、受凉、过劳等可以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10、急性脊髓炎是什么?

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自身免疫反应(多为感染后诱发,个别为疫苗接种后或隐源性原因)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该病是指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急性进行性炎性脱髓鞘病变或坏死,病变常局限于脊髓的数个节段,主要病理改变为髓鞘肿胀、脱失、周围淋巴细胞显著增生、轴索变性、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胸髓最常受累,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征。
直接病因尚不明确,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包括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等许多感染因子都可能与本病有关,但其脑脊液未检出病毒抗体,脊髓和脑脊液中未分离出病毒,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并非直接感染所致,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

与病毒急性脊髓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