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脊髓炎 > 脊髓炎的治疗方案

脊髓炎的治疗方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5:30:01

1、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脊髓炎的治疗分为两部分。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首先是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病毒引起的,应该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果是由梅毒、结核病等其他因素引起的,应针对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治疗。二是减轻感染或炎症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它们是基础药物。在良好的条件下,通过血浆置换,可以利用大规模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去除不良物质。

2、脊髓炎的一般治疗办法有哪些?

一、一般治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饮食。或给予ATP、辅酶A、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少量多次输注健康人新鲜血浆也有助于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有益于预防感染和恢复。
2.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的发生。
3.尿潴留严重者需导尿,可留置无菌导尿管,每3~4小时放尿1次,以防膀胱挛缩。留置导尿期间要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排便困难者,应及时清洁灌肠,或选用缓泻剂。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目前认为脊髓炎与自身免疫有关,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加入5~10%葡萄糖溶掖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2周后酌情减量,或改为强的松口服,并逐渐减停。
三、其他疗法
1.血浆置换:能去除病人血浆中的自身循环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质,对危重病人可缓解症状,激素治疗无效者也可能奏效。一般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
2.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取病人自己全血150~200m1,经充氧紫外线照射后回输。每周1~2次,连用3~5周。可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四、恢复期治疗
1.尽早开始功能锻炼,注意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以防患肢挛缩或畸形。
2.已发生挛缩或畸形的病人应给予理疗、体疗等,进一步加强训练,或可给予小剂量安定或安坦口服,以缓解肌张力。

3、中医讲脊髓炎得治疗方案是什么?

偏方一
清肺润燥生津。清燥救肺汤加减。咽干口渴者,加天花粉、芦根、石斛;高热汗多者,加知母、连翘、金银花;身痛肢麻者,加川芎、牛膝。
偏方二
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加减。肌肉疼痛加乳香、没药;发热加栀子、板蓝根;胸脘痞闷,四肢肿胀者,加厚朴、茯苓、泽泻;口干心烦者加生地黄、麦冬。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能治好吗 急性脊髓炎护理
偏方三
补益脾胃。参苓白术散加减。若病久体虚,重用参芪,加枸杞子、龙眼肉;若动则气喘,四肢不温,加熟附子、肉桂、核桃肉;若肢痿不收,加木瓜、威灵仙;若心悸怔忡,加柏子仁、酸枣仁。
偏方四
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虎潜丸加减。若久病阴阳俱虚,可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若肌枯肢痿,加川芎、鳖甲;若兼气虚血少,可加黄芪、桂枝、大枣;若兼血瘀之象,可加桃仁、红花、川芎各10克。
脊髓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对我们人体的危害十分的严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些关于脊髓炎的常见症状,这样才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的。

仅作参考

4、脊髓炎得治疗方案是什么?

脊髓炎是指由于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后,所致的脊髓炎性病变。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急性脊髓炎。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截瘫、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主要特征。
青壮年多见,病变可累及脊髓的任何阶段,以胸部脊髓最为常见,其次为颈髓和腰髓。发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或疫苗接种史。外伤、劳累、受凉等,也是发病诱因。
下面我们看一下都有哪些治疗。
1.一般治疗。
(1)如果是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2)排尿障碍者,应保留导尿。膀胱功能恢复后不再导尿。
(3)按时翻身、叩背、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易受压部位需防止压疮。
2.药物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急性期大剂量甲泼尼龙短程冲击疗法,连用3~5天,有可能控制病情进展。也可用地塞米松7~14天。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维持4~6周,逐渐减量停药。
(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成人每次用量15~20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3~5天为一疗程。
(3)B族维生素:要注意神经功能的恢复。常用的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4)抗生素: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及时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以免加重病情。抗病毒可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3.康复训练。早期即开始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应将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并进行被动、主动训练,和局部肢体按摩。防止肢体关节痉挛和挛缩,促进肢体肌力恢复。
脊髓炎诊断明确后,早期治疗、早期康复训练、加强护理,对预后十分重要。

5、脊髓炎最佳治疗方法?

脊髓炎必致脊髓水肿发生脱髓鞘并发脊髓神经功能麻痹所致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各种功能障碍导致完全或不全截瘫,发病后恢复不佳的原因多是脊髓缺血时间过长而迟发缺血变性,其神经功能恢复没有特效药,而且必须及早的治疗抢在受累脊髓迟发缺血变性之前。若受累神经因缺血而发生变性病变。过了治疗期则恢复无望,。没提供资料只能为你提供理论性治疗方案:中西复合治疗营养神经增强免疫改善脊髓微循环的血运预防受累神经继发缺血变性,并配伍脊髓神经再生之剂兴奋脊髓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细胞等中西复合治疗获得二便,运动等各种功能的最佳恢复。锻炼时要根病情议定一康复方案。需助发来磁共震照片,病史,病历为你指导。

6、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饮食。或给予ATP、辅酶A、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少量多次输注健康人新鲜血浆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益于预防感染和恢复。

2、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3、尿潴留严重者需导尿,可留置无菌导尿管,每3~4小时放尿1次,以防膀胱挛缩。留置导尿期间要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排便困难者,应及时清洁灌肠,或选用缓泻剂。

(6)脊髓炎的治疗方案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如果患者存在脊髓炎,这些患者一定要注意调理饮食,加强营养,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还要多吃蔬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要补充多种复合维生素,还要适当的补钙,以防止患者出现骨质疏松。具体注意事项需要咨询医生。

2、如果患者存在高位的脊髓炎,有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风险。为了降低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等风险,可以放置鼻胃管,通过鼻胃管可以注入食物。此类患者容易出现截瘫,因此患者应该要保持足部在功能位,经常按摩皮肤和被动的活动瘫痪侧的肢体,还要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要防止肢体和关节的挛缩。具体注意事项需要咨询医生。

7、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脊髓炎系指脊髓实质的非化脓性炎症。

临床以急性发作的脊髓横贯性损害为主。本病由外感时邪所致,又以感受温热邪毒为主。一般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来调理。

8、脊髓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因为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脊髓炎,用一般性方法有这些,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脊髓炎治疗措施1、早期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滴,每日一次,7-10d后如病情稳定改为强的松30mg口服。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减量。 2、20%甘露醇250ml静滴1次/d脱水,706代血浆500ml静滴,1次/d改善脊髓微循环。 3、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族制剂和胞二磷胆碱等神经营养药物。 4、适当选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 5、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肢体畸形。 急性脊髓炎是一种急性起病的脊髓炎症性疾病。其病变常发生在胸段脊髓,如果病变仅侵犯几个节段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称为横贯性脊髓炎,如果病变不断地向上发展,则称为上升性脊髓炎。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因病毒感染后机体的自体免疫反应所引起。也有少数病人是在疫苗接种后发病。外伤、过度疲劳可以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脊髓炎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但以春、冬季较为常见。多数病人在脊髓炎发病之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例如有发热、咳嗽、全身酸疼等症状。 脊髓炎的症状常为急骤发生,往往先有胸背或腹部酸痛、束带感(好象有一根带子紧束在身体上的感觉)。双下肢软弱乏力,行走困难,并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发展至完全瘫痪。同时,两下肢也感觉麻水,在脊髓病变节段水平以下的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并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在病损节段水平以下有皮肤无汗或少汗、苍白、干燥、趾(指)甲松脆等表现。如颈段脊髓也受到损害,则上、下肢都可瘫痪,甚至还可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颈段脊髓受累后呼吸肌也导致瘫痪。此为十分严重的情况,应将病人迅速送医院抢救。 瘫痪的肢体,在病程的早期为弛缓性瘫痪,亦称软瘫,此时肢体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经1~3周后,逐渐转变为痉挛性瘫痪,亦称硬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阳性。患者经适当的治疗后,度过了急性期,多数病人其瘫痪肢体的肌力可逐渐恢复,约有半数病人在病后几个月内可以站立、行走。 化验检查可发现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加,腰椎穿刺作压颈试验显示椎管腔通畅,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及蛋白质含量正常或轻度增加,细胞增多主要为淋巴细胞,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脊椎X线片显示正常。 根据上述临床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也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硬脊膜外脓肿、脊椎结核等,有时易与急性脊髓炎混淆,需要由医生作仔细鉴别。 患了急性脊髓炎的病人应该给予怎样治疗呢?首先,应重视护理,因为病人的肢体瘫痪,整天躺在床上,不能自己翻身,臀部很容易发生褥疮,因此需要良好的护理。应经常帮助病人翻身,保持被褥清洁、柔软。如果有排尿障碍,需给予导尿,最好是保留导尿。并应用0.02%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每次100毫升,每4~6小时一次。放入上述冲洗液后保留30分钟再放出,再将引流管夹住,使膀胱内保持一定容量,防止痉挛性小膀胱的发生。因为病人的肢体既不能自主地活动又往往感觉丧失,所以要防止烫伤。对于肢体长期瘫痪的病人,足部因经常受棉被压迫而容易发生足下垂,因此,应在足部置放护架。在药物治疗方面,于急性期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加氢化可的松2O0毫克或地塞米松10毫克,置于葡萄糖水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续7~10天,以后可改为强的松口服。维生素B族,地巴唑、神经细胞活化剂均可应用。此外,可应用中医中药,于急性期可给予清热解毒药,如银花、翘、板蓝根、大青叶、黄芩、知母、泽泻、生甘草、牛膝等,煎场服用。如有呼吸肌瘫痪,出现呼吸困难,应给予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需作气管切开。还应注意合并症的治疗,如褥疮、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体疗和针灸对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很有帮助,在病程早期对瘫痪肢体作按摩、被动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当肌力有所恢复时应鼓励病人作力所能及的主动运动,促使肌力早日恢复正常。

9、脊髓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

脊髓炎初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宜以祛邪为要,治当解表清热,疏风利湿。后期邪毒渐去,但正气已伤,治疗则以扶正补虚为主,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佐以活血通络。给予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饮食。或给予ATP、辅酶A、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与脊髓炎的治疗方案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