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短腿如何治疗
建议:“长短腿”形成原因有很多种,如外伤性骨折(车祸或意外),或神经受损导致肌肉张力不协调(如,脑性麻痹、中风),或感染性疾病(小儿麻痹)都会造成“长短腿”,但却有很多是平常忽略的双足压力 不均,而造成双腿不等长的“长短腿”。“长短腿”容易导致骨盆高低进而“脊椎侧弯”却是公认的事实,虽然“脊椎侧弯”还有很多因素造成(原发性、或神经性、脊椎关节退化等),但临床上对“脊椎侧弯”患者作足底压力检测时,会发现很多是双脚掌的结构是高低不均的。如果人类的脚如同房子的地基,地基不平,房子结构一定扭曲(如同堆积木理论)你现在还比较年轻,应该可以通过矫正的方法治疗。主要是跑步治疗,跑步运动,可以是慢跑,短的腿迈步跨出的大一些,一定要坚持。
2、关于我的长短腿和脊椎侧弯!!急!!!
先不要随便私自做牵引,因为如果是脊椎侧弯的话,也还要区分是左弯还是右弯,是胸椎弯还是腰椎弯,是一个弯还是S弯,侧弯的角度多大,这都和你的治疗手段密切相关,如果侧弯超过40度的话,就要考虑手术了,如果角度不大的话,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通过支具矫正)。
但是听你的陈述,好像不是脊椎侧弯,因为脊椎侧弯在侧弯角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一般是没有什么不良生理反映的。
但是脊椎上的毛病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因此,强烈建议你尽快去当地正规医院找骨科专家确诊后再对症下药。
3、长短腿的造成原因有哪些
刁文鲳:大小屁股长短腿,骨盆行扭是骨盆常见问题我们的脊椎就好比是由数块脊椎骨组成的塔,枕寰枢椎就是这个塔的塔尖,而骨盆就是这个塔的塔座。大家想想如果骨盆这个塔座不正了,是不是脊椎这个塔就会变得不稳了。骨盆虽不归属于脊椎,但是它是整个脊椎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脊椎才会稳固。
骨盆的结构是怎样的
骨盆位于我们的腰椎之下,是整个身体的中心,上连脊椎、下接两腿关节。脊椎正直及两腿运动都需要骨盆居中策应、调节。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骨、尾骨构成。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联合组成的不规则骨。髂骨在哪呢?站立时双手叉腰,这时我们的双手刚好放在骨盆的上缘,摸到的骨头就是髂骨。
骶骨与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都有强韧的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女性朋友在怀孕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会有稍许的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这对以后的分娩是十分有利的。
完整的骨盆是由骨骼和附着在它上面的肌肉、筋膜共同构成的,里面有生殖器官。男性和女性的骨盆不一样,一般来说,男性的骨盆比较窄一些、坐骨较小一些;而女性的骨盆则相对较宽一些、坐骨较大一些。从外观上看,男性的臀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倒三角形,女性的则像是一个正三角形。
腰椎并没有与髋骨相连,使得腰部可以进行前、后、左、右的来回活动,活动也会影响骨盆的角度。正常稳定的骨盆位置是居中平衡的,如果平时我们的姿势不正确,而骨盆的稳定度又稍差,骨盆的位置很难保持居中平衡,脊椎角度也就跟着不正常弯曲。所以有的人老是站不稳,可能就是骨盆稳定度差的原因。
骨盆行扭——骨盆最常见的问题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见有的人两条腿不一样长,尤其是已婚女性较多。这些人用X光拍髂骨,多呈一高一低,骶髂关节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俯卧检查两侧臀部呈一高一低,一大一小的状态。这就是骨盆行扭,它是骨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有个别医家治疗长短腿时用垫鞋垫的方法矫正,结果治不好。其实,此症早在隋朝皇宫太医用几分钟的手法矫正,就能使长短腿正常、臀部大小一样了。因此,治疗骨盆行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手法矫正,采用刁氏技法可快速治愈。
骨盆行扭是怎么得的呢?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外伤性骨折(车祸或意外),过量运动,平时忽略的双脚压力不均等,都容易造成骨盆行扭。
以上原因比较好理解,还有一些原因我给大家详细说一下,也提醒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这些问题。
性爱过激。一般来说,女性结婚后更容易发生骨盆行扭,为什么呢?年轻人性爱时没有度,动作过于激烈,很容易造成骨盆行扭。因此,年轻人在进行性生活时,动作一定要轻,不可以过于激烈。
自然分娩。一些自然生产的妈妈们在生完小孩后发现自己的骨盆变形了。胎儿经过骨盆从阴道里爬出来会伤害到骨盆,再加上产妇本身的剧烈挣扎,就更容易导致骨盆变形了。因此,为了防止骨盆变形,怀孕的女性朋友要经常练习一些有益于骨盆的运动。
4、脊髓炎患者都有哪些典型的针状?
1.化脓性脊髓炎
青壮年好发。因脊髓受侵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颈痛、胸背痛和束带感,双下肢麻木、无力、干燥等。多于数小时或2~3天内病情达到高峰,当麻痹达到高峰期则疼痛症状便不明显;如为横贯性脊髓损害,急性期表现为脊髓休克;如为上升性脊髓炎,则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发音不清、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2.急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起病时可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可无其他任何症状而直接发生瘫痪。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表现,一般持续2~4周后,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
脊髓休克期的长短取决于脊髓损害严重程度和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脊髓损伤严重时,常导致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恢复,感觉平面逐渐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二便潴留,后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可形成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
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大多数病例为儿童和青壮年,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1~2周急性起病,多为散发,无季节性,病情严重,有些病例病情凶险,常见于皮疹后2~4天,患者常在疹斑正消退、症状改善时突然出现高热、痫性发作、昏睡和深昏迷等。
脑炎型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及意识模糊,严重者迅速昏迷和去脑强直发作,可有痫性发作,脑膜受累出现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等。脊髓炎型常见部分或完全性弛缓性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型或下肢感觉障碍、病理征和尿潴留等。可见视神经、大脑半球、脑干或小脑受累的神经体征。发病时背部中线疼痛可为突出症状。
4.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
多数患者为50岁以上男性。临床以进行性的脊髓脊神经根炎为主要表现。约半数可有急性的疼痛和感觉障碍,或间歇性的坐骨神经痛。也可表现为较完全的脊髓横贯性损伤,或短暂的无力及感觉障碍,继以进行性的脊髓脊神经根症状。③尚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5.结核性脊髓炎
多见于青壮年,病前可有结核接触史或结核史。通常缓慢起病,在出现脊髓症状的同时有低热、纳差、消瘦、盗汗等。脊髓损害常为不完全性,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当病变以脊膜、脊蛛网膜损害为主时,则以神经根痛为主要表现,并出现分散性、不对称性、节段性感觉障碍,临床表现颇似脊髓蛛网膜炎。
5、长短腿会引起什么病,会引起脊椎侧弯吗
刁文鲳:大小屁股长短腿,骨盆行扭是骨盆常见问题我们的脊椎就好比是由数块脊椎骨组成的塔,枕寰枢椎就是这个塔的塔尖,而骨盆就是这个塔的塔座。大家想想如果骨盆这个塔座不正了,是不是脊椎这个塔就会变得不稳了。骨盆虽不归属于脊椎,但是它是整个脊椎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脊椎才会稳固。
骨盆的结构是怎样的
骨盆位于我们的腰椎之下,是整个身体的中心,上连脊椎、下接两腿关节。脊椎正直及两腿运动都需要骨盆居中策应、调节。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骨、尾骨构成。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联合组成的不规则骨。髂骨在哪呢?站立时双手叉腰,这时我们的双手刚好放在骨盆的上缘,摸到的骨头就是髂骨。
骶骨与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都有强韧的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女性朋友在怀孕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会有稍许的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这对以后的分娩是十分有利的。
完整的骨盆是由骨骼和附着在它上面的肌肉、筋膜共同构成的,里面有生殖器官。男性和女性的骨盆不一样,一般来说,男性的骨盆比较窄一些、坐骨较小一些;而女性的骨盆则相对较宽一些、坐骨较大一些。从外观上看,男性的臀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倒三角形,女性的则像是一个正三角形。
腰椎并没有与髋骨相连,使得腰部可以进行前、后、左、右的来回活动,活动也会影响骨盆的角度。正常稳定的骨盆位置是居中平衡的,如果平时我们的姿势不正确,而骨盆的稳定度又稍差,骨盆的位置很难保持居中平衡,脊椎角度也就跟着不正常弯曲。所以有的人老是站不稳,可能就是骨盆稳定度差的原因。
骨盆行扭——骨盆最常见的问题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见有的人两条腿不一样长,尤其是已婚女性较多。这些人用X光拍髂骨,多呈一高一低,骶髂关节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俯卧检查两侧臀部呈一高一低,一大一小的状态。这就是骨盆行扭,它是骨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有个别医家治疗长短腿时用垫鞋垫的方法矫正,结果治不好。其实,此症早在隋朝皇宫太医用几分钟的手法矫正,就能使长短腿正常、臀部大小一样了。因此,治疗骨盆行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手法矫正,采用刁氏技法可快速治愈。
骨盆行扭是怎么得的呢?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外伤性骨折(车祸或意外),过量运动,平时忽略的双脚压力不均等,都容易造成骨盆行扭。
以上原因比较好理解,还有一些原因我给大家详细说一下,也提醒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这些问题。
性爱过激。一般来说,女性结婚后更容易发生骨盆行扭,为什么呢?年轻人性爱时没有度,动作过于激烈,很容易造成骨盆行扭。因此,年轻人在进行性生活时,动作一定要轻,不可以过于激烈。
自然分娩。一些自然生产的妈妈们在生完小孩后发现自己的骨盆变形了。胎儿经过骨盆从阴道里爬出来会伤害到骨盆,再加上产妇本身的剧烈挣扎,就更容易导致骨盆变形了。因此,为了防止骨盆变形,怀孕的女性朋友要经常练习一些有益于骨盆的运动。
6、老公36岁了,长短不一的腿还能治好吗?
是小儿麻痹么?36岁嘛~像这么的岁数的人当时患这个病的人特别多。
小儿麻痹症患儿在病的早期,肌肉发生萎缩和肢体瘫痪,但瘫痪的肢体并无畸形,而是随着病程的延长,才慢慢出现各种畸形。主要的原因是:①部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不同肌肉之间的力量不平衡。比如支配足外翻的肌肉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肉未瘫痪,造成足两边的力量不平衡,内侧有力,外侧无力,就会发生足内翻。②患肢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挛缩,造成畸形。比如膝关节后面的软组织挛缩,就会造成膝关节屈曲伸不直的畸形。③不正常的行走等负重活动,加重畸形。比如上述的肌肉不平衡或软组织挛缩的畸形,早期是可以纠正的,但是患者不了解这一点,而是在不正常姿势下继续行走或做其它活动,就会使畸形加重;相反,如应用夹板把肢体固定在健康人的姿势,就可防止畸形的发生。④肢体的废用不活动是造成畸形的又一重要原因。发病后患儿肢体瘫痪,不活动,而肢体的生长发育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肢体瘫痪不活动的结果就造成了患肢的骨骼、肌肉及其它软组织的发育迟缓,甚至退化,而出现患肢短小、细瘦、关节松弛,甚至发生脱位。⑤长期不良姿势的维持是产生肢体畸形的又一重要因素。比如患儿瘫痪后长期盘腿坐位,就会造成髋、膝关节屈曲伸不直的畸形。长期胸、腰挺不直的弯曲坐姿就会造成脊椎弯曲畸形等。
另外患儿长期麻痹致使肢体残疾和畸形,其原因主要有:
1.肌力的失衡:正常的肢体,一部位的伸肌和屈肌、内收肌与外展肌、内翻肌与外翻肌等,均处于对抗而平衡的状态。当某一部位、某一组肌肉发生瘫痪,而对抗组肌力正常,则生理性平衡受到破坏。初期随着肌肉的单向运动收缩,久之则发生肌肉、筋膜和关节囊等软组织萎缩,进一步发展为骨与关节的畸形。
2。肌肉、筋膜的变性:由于肌肉长期瘫痪,肌肉发生变性,筋膜增厚、挛缩,导致肢体畸形。
3.不正常的负重:肌力失衡与筋膜挛缩,是引起肢体畸形的重要因素,而不正常的负重,则促使畸形恶化。
4.肢体的废用:肢体的生长发育与正常的生理活动有密切关系。肢体瘫痪废用,使其营养较差,肌肉进一步萎缩。骨质疏松脱钙,皮质萎缩变薄。由于肢体供血差,引起肢端发凉,严重者在冬季出现冻疮。
16、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原则是什么?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发病的结果造成患儿的肢体终生残疾。影响患儿的生活、生长和发育成熟,不仅造成小儿身体畸形还为小儿生活自理、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使患儿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击。
所以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要从患儿的全面障碍和需要来处理,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康复治疗,即患儿不仅身体而且精神和社会生活都应得到康复照顾和治疗,使他们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全面康复一般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
17、什么是医疗康复?
应用医疗手段对儿麻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工作,称为医疗康复。医疗康复是患者在全面康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贯穿于患者康复的全过程。这种工作包括:手术治疗、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心理康复、矫形器、助行器等康复工程,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等等。
18、什么是教育康复?
应用文化教育及技能教育等对儿麻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工作,称为教育康复。这项工作可以促进他们成长发育,最后能进入社会生活并参加工作。尤其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来说,他们肢体虽然有残疾,但头脑是健全的,智力是正常的,因此应该有和正常儿童一样受教育的权利,任何在入学等方面的歧视行为都是错误的。相反由于患儿受过严重疾病的摧残,他们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更需要我们健全人的关心、支持与鼓励。
19.什么是职业康复?
促进儿麻后遗症患者获得职业技能,并胜任职业的工作,称为职业康复。残疾人希望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要求经济独立,这是残疾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课题。目前残疾人就业仍有困难,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在全国人均水平以下,所以全社会应共同关心残疾人就业问题,提高认识,纠正个别人的歧视观点,使残疾人真正有用武之地,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实现回归社会的理想。
对残疾儿童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不要歧视他们。除了提高其文化知识,还要根据残疾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职业教育,比如,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双下肢瘫痪者,可以训练他们从事上肢活动的工作,像操纵电脑、雕刻、绘画、会计等等。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对患儿的心理教育,树立坚强意志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消除任何悲观、消极、失望的情绪,以乐观的精神努力拼搏,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
20、什么是社会康复?
提高儿麻后遗症患者对社会的适应和生活能力,改造环境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的工作,称为社会康复。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我国社会的基础思想之一,是人际关系的准则,发扬扶弱助残的优良传统,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鼓励残疾人自尊、自强、自立,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奋力拼搏,以健康的心态参与社会,是实现社会康复目标的重要方面。总之,残疾人的社会康复就是从社会环境及残疾人本身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创造条件,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各个方面,真正享有应有的社会权益.成为社会的主人。
21.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能未能结婚、生孩子?
年轻人交异性朋友,进而结婚、组成家庭,生儿育女是人天性的需要,也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和健康人一样,也需要交朋友、结婚、组成家庭,这是毫无疑问的,医学专家早已指出小儿麻痹后遗症残疾人家庭生活能力和健全人是一样的,而且这种疾病并不遗传给下一代。但是由于存在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残疾,他们确实在交异型朋友、实现家庭生活的愿望上存在一定困难,很需要大家的关心、理解和帮助。许多工作单位和社区关心残疾人,为他们牵线搭桥介绍对象,有的组织残疾青年联谊会,为他们扩大接触面,还有的地方建立了残疾人婚姻介绍所,这些都为残疾朋友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能够组成家庭。但有一点应该提出,那就是残疾人本身有残疾,生活自理方面多少存在一些困难,有的甚至需要别人照顾,所以在生育上要实行计划生育,以免增加自身困难和压力,又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发育。尤其对女患者更应注意:有的女同志如患有脊柱侧弯、骨盆倾斜或者骨盆发育不好,这样在胎儿出生时可能会发生困难,因此怀孕时最好定期做产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决定如何生孩子,以确保母子平安。
重型小儿瘫的治疗必须考虑到三个基本问题:其一首先是手术适应证,其次是手术效果,其三是患者及社会因素。现就此三方面加以讨论。
3.1 关于手术适应证问题:重型小儿瘫由于受累肌肉广泛,可利用的肌肉十分有限,加上长期的被动性体态,患者多有关节畸形甚或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等继发性病理改变,这就给医生在确定手术适应证时带来困难。一些专业性不强的基层医生恐怕很难确定此类患者能否治疗,故很可能作出无法医治的结论。本组有1例爬行了15年方来我院就诊,就是因为听信了当地医生给他下的不可治结论而放弃进一步诊治的。实际上,手术适应证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在广泛性瘫痪的肢体中尚有一组甚或一根4级肌力的肌肉,医生就可以加以利用替代主要功能肌。本组1例下肢广泛瘫仅可利用的肌肉只有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在为其做了代股四头肌术后,患者不但部分恢复了伸膝功能,而且由于髂胫束挛缩造成的膝关节屈曲外旋畸形也得到了矫正,患者可扶拐行走。重型小儿瘫的手术适应证虽然不易确定,但只要术后能使患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如可扶拐行走或弃拐行走,就应积极进行治疗。
3.2 关于手术效果问题:重型小儿瘫的手术效果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方法的设计,实施密切相关。由于重型小儿瘫的肌力丧失严重,且多伴有明显的畸形,一次或两次手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故病人入院后就要通过仔细的肌力检查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不但要注意局部情况,还要考虑到病人的性别,职业及生活环境上的特殊要求等。治疗小儿瘫理论上或原则上是首先矫正骨性畸形,后再行肌力平衡手术。但由于重型小儿瘫的特殊性,如按上述原则处理,患者则很可能难以接受多次的手术。故主张“软硬结合”,即行软组织手术的同时,一期完成同侧或对侧的骨性手术。这当中的矛盾是固定问题,即软组织手术的固定时间要比骨性手术短,这就要求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合理安排,相互兼顾。一般是在行一侧软组织手术的同时行对侧骨性手术,或行大腿、髋部骨性手术的同时行同侧小腿以下的软组织手术。本组病例的手术方案基本上是遵循此一观点制定的,结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手术次数,同时减轻了病人负担,提高了手术疗效。
回答者:知书拿礼 - 助理 二级 1-13 09:33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残疾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麻痹症患儿在病的早期,肌肉发生萎缩和肢体瘫痪,但瘫痪的肢体并无畸形,而是随着病程的延长,才慢慢出现各种畸形。主要的原因是:①部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不同肌肉之间的力量不平衡。比如支配足外翻的肌肉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肉未瘫痪,造成足两边的力量不平衡,内侧有力,外侧无力,就会发生足内翻。②患肢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挛缩,造成畸形。比如膝关节后面的软组织挛缩,就会造成膝关节屈曲伸不直的畸形。③不正常的行走等负重活动,加重畸形。比如上述的肌肉不平衡或软组织挛缩的畸形,早期是可以纠正的,但是患者不了解这一点,而是在不正常姿势下继续行走或做其它活动,就会使畸形加重;相反,如应用夹板把肢体固定在健康人的姿势,就可防止畸形的发生。④肢体的废用不活动是造成畸形的又一重要原因。发病后患儿肢体瘫痪,不活动,而肢体的生长发育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肢体瘫痪不活动的结果就造成了患肢的骨骼、肌肉及其它软组织的发育迟缓,甚至退化,而出现患肢短小、细瘦、关节松弛,甚至发生脱位。⑤长期不良姿势的维持是产生肢体畸形的又一重要因素。比如患儿瘫痪后长期盘腿坐位,就会造成髋、膝关节屈曲伸不直的畸形。长期胸、腰挺不直的弯曲坐姿就会造成脊椎弯曲畸形等。
另外患儿长期麻痹致使肢体残疾和畸形,其原因主要有:
1.肌力的失衡:正常的肢体,一部位的伸肌和屈肌、内收肌与外展肌、内翻肌与外翻肌等,均处于对抗而平衡的状态。当某一部位、某一组肌肉发生瘫痪,而对抗组肌力正常,则生理性平衡受到破坏。初期随着肌肉的单向运动收缩,久之则发生肌肉、筋膜和关节囊等软组织萎缩,进一步发展为骨与关节的畸形。
2。肌肉、筋膜的变性:由于肌肉长期瘫痪,肌肉发生变性,筋膜增厚、挛缩,导致肢体畸形。
3.不正常的负重:肌力失衡与筋膜挛缩,是引起肢体畸形的重要因素,而不正常的负重,则促使畸形恶化。
4.肢体的废用:肢体的生长发育与正常的生理活动有密切关系。肢体瘫痪废用,使其营养较差,肌肉进一步萎缩。骨质疏松脱钙,皮质萎缩变薄。由于肢体供血差,引起肢端发凉,严重者在冬季出现冻疮。
16、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原则是什么?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发病的结果造成患儿的肢体终生残疾。影响患儿的生活、生长和发育成熟,不仅造成小儿身体畸形还为小儿生活自理、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使患儿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击。
所以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要从患儿的全面障碍和需要来处理,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康复治疗,即患儿不仅身体而且精神和社会生活都应得到康复照顾和治疗,使他们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全面康复一般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
17、什么是医疗康复?
应用医疗手段对儿麻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工作,称为医疗康复。医疗康复是患者在全面康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贯穿于患者康复的全过程。这种工作包括:手术治疗、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心理康复、矫形器、助行器等康复工程,针灸、按摩等中医疗法等等。
18、什么是教育康复?
应用文化教育及技能教育等对儿麻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工作,称为教育康复。这项工作可以促进他们成长发育,最后能进入社会生活并参加工作。尤其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来说,他们肢体虽然有残疾,但头脑是健全的,智力是正常的,因此应该有和正常儿童一样受教育的权利,任何在入学等方面的歧视行为都是错误的。相反由于患儿受过严重疾病的摧残,他们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更需要我们健全人的关心、支持与鼓励。
19.什么是职业康复?
促进儿麻后遗症患者获得职业技能,并胜任职业的工作,称为职业康复。残疾人希望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要求经济独立,这是残疾患者全面康复的重要课题。目前残疾人就业仍有困难,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在全国人均水平以下,所以全社会应共同关心残疾人就业问题,提高认识,纠正个别人的歧视观点,使残疾人真正有用武之地,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实现回归社会的理想。
对残疾儿童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不要歧视他们。除了提高其文化知识,还要根据残疾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职业教育,比如,小儿麻痹后遗症患儿双下肢瘫痪者,可以训练他们从事上肢活动的工作,像操纵电脑、雕刻、绘画、会计等等。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对患儿的心理教育,树立坚强意志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消除任何悲观、消极、失望的情绪,以乐观的精神努力拼搏,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
20、什么是社会康复?
提高儿麻后遗症患者对社会的适应和生活能力,改造环境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的工作,称为社会康复。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我国社会的基础思想之一,是人际关系的准则,发扬扶弱助残的优良传统,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鼓励残疾人自尊、自强、自立,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奋力拼搏,以健康的心态参与社会,是实现社会康复目标的重要方面。总之,残疾人的社会康复就是从社会环境及残疾人本身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创造条件,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各个方面,真正享有应有的社会权益.成为社会的主人。
21.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能未能结婚、生孩子?
年轻人交异性朋友,进而结婚、组成家庭,生儿育女是人天性的需要,也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和健康人一样,也需要交朋友、结婚、组成家庭,这是毫无疑问的,医学专家早已指出小儿麻痹后遗症残疾人家庭生活能力和健全人是一样的,而且这种疾病并不遗传给下一代。但是由于存在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残疾,他们确实在交异型朋友、实现家庭生活的愿望上存在一定困难,很需要大家的关心、理解和帮助。许多工作单位和社区关心残疾人,为他们牵线搭桥介绍对象,有的组织残疾青年联谊会,为他们扩大接触面,还有的地方建立了残疾人婚姻介绍所,这些都为残疾朋友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能够组成家庭。但有一点应该提出,那就是残疾人本身有残疾,生活自理方面多少存在一些困难,有的甚至需要别人照顾,所以在生育上要实行计划生育,以免增加自身困难和压力,又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发育。尤其对女患者更应注意:有的女同志如患有脊柱侧弯、骨盆倾斜或者骨盆发育不好,这样在胎儿出生时可能会发生困难,因此怀孕时最好定期做产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决定如何生孩子,以确保母子平安。
重型小儿瘫的治疗必须考虑到三个基本问题:其一首先是手术适应证,其次是手术效果,其三是患者及社会因素。现就此三方面加以讨论。
3.1 关于手术适应证问题:重型小儿瘫由于受累肌肉广泛,可利用的肌肉十分有限,加上长期的被动性体态,患者多有关节畸形甚或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等继发性病理改变,这就给医生在确定手术适应证时带来困难。一些专业性不强的基层医生恐怕很难确定此类患者能否治疗,故很可能作出无法医治的结论。本组有1例爬行了15年方来我院就诊,就是因为听信了当地医生给他下的不可治结论而放弃进一步诊治的。实际上,手术适应证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在广泛性瘫痪的肢体中尚有一组甚或一根4级肌力的肌肉,医生就可以加以利用替代主要功能肌。本组1例下肢广泛瘫仅可利用的肌肉只有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在为其做了代股四头肌术后,患者不但部分恢复了伸膝功能,而且由于髂胫束挛缩造成的膝关节屈曲外旋畸形也得到了矫正,患者可扶拐行走。重型小儿瘫的手术适应证虽然不易确定,但只要术后能使患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如可扶拐行走或弃拐行走,就应积极进行治疗。
3.2 关于手术效果问题:重型小儿瘫的手术效果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方法的设计,实施密切相关。由于重型小儿瘫的肌力丧失严重,且多伴有明显的畸形,一次或两次手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故病人入院后就要通过仔细的肌力检查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不但要注意局部情况,还要考虑到病人的性别,职业及生活环境上的特殊要求等。治疗小儿瘫理论上或原则上是首先矫正骨性畸形,后再行肌力平衡手术。但由于重型小儿瘫的特殊性,如按上述原则处理,患者则很可能难以接受多次的手术。故主张“软硬结合”,即行软组织手术的同时,一期完成同侧或对侧的骨性手术。这当中的矛盾是固定问题,即软组织手术的固定时间要比骨性手术短,这就要求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合理安排,相互兼顾。一般是在行一侧软组织手术的同时行对侧骨性手术,或行大腿、髋部骨性手术的同时行同侧小腿以下的软组织手术。本组病例的手术方案基本上是遵循此一观点制定的,结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手术次数,同时减轻了病人负担,提高了手术疗效。如何治疗小儿麻痹症?
治疗的主旨在於控制徵状,以期感染自然消退。徵状性的治疗有止痛药、物理治疗、支具及矫形鞋,甚或要动手术来促进肌肉功能的康复。当病严重时,可能需要依靠附助仪器进行呼吸,以确保性命。
参考资料:http://www.travelhealth.gov.hk/sc_chi/travel_related_diseases/poliomyelitis.html
回答者:MOTO威廉二世 - 副总裁 十级 1-13 09:33
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是什麽?
小儿麻痹症乃是由小儿麻痹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病毒有三种型,即1,2,3型。潜伏期是由五至三十五天,但通常是七至十四天,尤以有瘫痪症状的病例。病者可有轻微症状如发烧、头痛、喉痛、呕吐、肚泻、或便秘。小部份会出现肌肉疼痛,和四肢及面部的肌肉无力。呼吸和进食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因而威胁生命。
一般来说,伤残比死亡更普遍。结果乃因不同病状(瘫痪或无瘫痪)和受影响的部份有所不同。有九成以上的病例,脑部及脊髓不受影响,故多可完全康复。
小儿麻痹症是怎样传播的?
小儿麻痹症主要是因病毒经粪便入口而传播。亦可通过受粪便污染了的食品及奶传播。并无证据证实疾病可由昆虫传播。
怎样预防小儿麻痹症?
旅游者应在出发前完成防疫接种。小儿麻痹疫苗可保障大部份人士免受感染(有效性达百份之九十以上)。疫苗分为口服及注射两种。婴儿期便应开始接受预防接种。最基本要接受三剂,更佳为四剂(於此病流行的地区,可能需要更多剂次)。若旅游者未曾完成接轰程序,便应谘询家庭医生。旅游期间,若怀疑食物(包括奶产品)已受污染,必须避免食用。
如何治疗小儿麻痹症?
治疗的主旨在於控制徵状,以期感染自然消退。徵状性的治疗有止痛药、物理治疗、支具及矫形鞋,甚或要动手术来促进肌肉功能的康复。当病严重时,可能需要依靠附助仪器进行呼吸,以确保性命。
回答者:匿名 1-13 09:33
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后遗症的治疗,效果不很理想,花费也很高的.
小儿麻痹症是什麽?
小儿麻痹症乃是由小儿麻痹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病毒有三种型,即1,2,3型。潜伏期是由五至三十五天,但通常是七至十四天,尤以有瘫痪症状的病例。病者可有轻微症状如发烧、头痛、喉痛、呕吐、肚泻、或便秘。小部份会出现肌肉疼痛,和四肢及面部的肌肉无力。呼吸和进食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因而威胁生命。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该病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病毒主要由饮食污染或飞沫传播,损害部位为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表现为在瘫痪前期发热3-4天后或体温下降后出现瘫痪,可为脊髓型、延髓型、脑炎型或混合型。经过1-2周进入恢复期,病肌复元,或形成持久性麻痹后遗病.
一般来说,伤残比死亡更普遍。结果乃因不同病状(瘫痪或无瘫痪)和受影响的部份有所不同。有九成以上的病例,脑部及脊髓不受影响,故多可完全康复。
小儿麻痹症是怎样传播的?
小儿麻痹症主要是因病毒经粪便入口而传播。亦可通过受粪便污染了的食品及奶传播。并无证据证实疾病可由昆虫传播。
怎样预防小儿麻痹症?
旅游者应在出发前完成防疫接种。小儿麻痹疫苗可保障大部份人士免受感染(有效性达百份之九十以上)。疫苗分为口服及注射两种。婴儿期便应开始接受预防接种。最基本要接受三剂,更佳为四剂(於此病流行的地区,可能需要更多剂次)。若旅游者未曾完成接轰程序,便应谘询家庭医生。旅游期间,若怀疑食物(包括奶产品)已受污染,必须避免食用。
如何治疗小儿麻痹症?
治疗的主旨在於控制徵状,以期感染自然消退。徵状性的治疗有止痛药、物理治疗、支具及矫形鞋,甚或要动手术来促进肌肉功能的康复。当病严重时,可能需要依靠附助仪器进行呼吸,以确保性命。
回答者:蛋黄之神 - 助理 二级 1-13 09:37
本人这里有一些相关文献资料,也许可以作为你的参考,以下是文献的目录,如有需要和联系,我的邮箱是:ghy.198@163.com
1 后小儿麻痹征候群研究进展 钟贵彬 侯春林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5期 阅读 下载
2 股四头肌和缝匠肌损伤误为小儿麻痹症3例与推拿治疗 皇甫炳林 按摩与导引-2004年1期 阅读 下载
3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麻痹症 刘继红 河南中医-2002年3期 阅读 下载
4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何站不起来 潘孝彰 医学科普-2000年1期 阅读 下载
7、关于长短腿和脊椎侧弯的问题?
去医院拍个片子,看你脊柱侧弯多少度,然后再看用不用手术
8、脊椎侧弯导致的长短腿怎么治
当然不行了。脊椎侧弯是一定要经过手术治疗的。这病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解释明白的,您如果想了解得更详细一点,网络有,估计您如果不是学医的,也看不懂。利用手术方法,把您的脊柱矫正。侧弯不严重,不影响正常功能,可以不管;如果您侧弯导致两腿长短不一,应该也不算是轻的了。建议您尽快去医院矫正过来吧,您才16岁,千万别影响您身体,尤其是骨格的正常发育。
9、部分,出现长短腿能保守治疗吗
刁文鲳:大小屁股长短腿,骨盆行扭是骨盆常见问题我们的脊椎就好比是由数块脊椎骨组成的塔,枕寰枢椎就是这个塔的塔尖,而骨盆就是这个塔的塔座。大家想想如果骨盆这个塔座不正了,是不是脊椎这个塔就会变得不稳了。骨盆虽不归属于脊椎,但是它是整个脊椎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脊椎才会稳固。
骨盆的结构是怎样的
骨盆位于我们的腰椎之下,是整个身体的中心,上连脊椎、下接两腿关节。脊椎正直及两腿运动都需要骨盆居中策应、调节。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骨、尾骨构成。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联合组成的不规则骨。髂骨在哪呢?站立时双手叉腰,这时我们的双手刚好放在骨盆的上缘,摸到的骨头就是髂骨。
骶骨与髂骨和骶骨与尾骨间,都有强韧的韧带支持连结,形成关节,一般不能活动。女性朋友在怀孕后在激素的影响下,韧带会有稍许的松弛,各关节因而略有松动,这对以后的分娩是十分有利的。
完整的骨盆是由骨骼和附着在它上面的肌肉、筋膜共同构成的,里面有生殖器官。男性和女性的骨盆不一样,一般来说,男性的骨盆比较窄一些、坐骨较小一些;而女性的骨盆则相对较宽一些、坐骨较大一些。从外观上看,男性的臀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倒三角形,女性的则像是一个正三角形。
腰椎并没有与髋骨相连,使得腰部可以进行前、后、左、右的来回活动,活动也会影响骨盆的角度。正常稳定的骨盆位置是居中平衡的,如果平时我们的姿势不正确,而骨盆的稳定度又稍差,骨盆的位置很难保持居中平衡,脊椎角度也就跟着不正常弯曲。所以有的人老是站不稳,可能就是骨盆稳定度差的原因。
骨盆行扭——骨盆最常见的问题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见有的人两条腿不一样长,尤其是已婚女性较多。这些人用X光拍髂骨,多呈一高一低,骶髂关节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俯卧检查两侧臀部呈一高一低,一大一小的状态。这就是骨盆行扭,它是骨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有个别医家治疗长短腿时用垫鞋垫的方法矫正,结果治不好。其实,此症早在隋朝皇宫太医用几分钟的手法矫正,就能使长短腿正常、臀部大小一样了。因此,治疗骨盆行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手法矫正,采用刁氏技法可快速治愈。
骨盆行扭是怎么得的呢?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外伤性骨折(车祸或意外),过量运动,平时忽略的双脚压力不均等,都容易造成骨盆行扭。
以上原因比较好理解,还有一些原因我给大家详细说一下,也提醒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这些问题。
性爱过激。一般来说,女性结婚后更容易发生骨盆行扭,为什么呢?年轻人性爱时没有度,动作过于激烈,很容易造成骨盆行扭。因此,年轻人在进行性生活时,动作一定要轻,不可以过于激烈。
自然分娩。一些自然生产的妈妈们在生完小孩后发现自己的骨盆变形了。胎儿经过骨盆从阴道里爬出来会伤害到骨盆,再加上产妇本身的剧烈挣扎,就更容易导致骨盆变形了。因此,为了防止骨盆变形,怀孕的女性朋友要经常练习一些有益于骨盆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