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朋友、大夫。请问中央型小细胞肺癌有什么什么好的治疗办法。谢谢帮忙?
肺癌治疗
【常规治疗】
(一)中医中药治疗
辨证施治:治宜攻补兼施,攻邪而不伤正,养正而不助邪,阴虚热盛的宜养阴润肺,清热解毒;气阴两虚的宜补益肺气,润肺养阴;脾虚痰浊的宜健脾益气,化痰软坚;气血瘀滞的宜行气宽中,活血化瘀;阴阳两虚的宜湿阳滋阴。治疗以“珍香胶囊”作抗癌主药,常服药,一次6~8粒,一日3次,口服,饭后服;临床可根据辨证施治分别加服中药。服用胶囊后约半小时加服汤剂,中药汤剂最佳服药时间为:上午9:30~10:00钟,下午3:30~4:00钟。
国内学者根据辨证分为以下五型给予施治,收效良好。
①阴虚热盛型:症见发热呛咳,无痰或痰少咯吐欠爽,为泡沫粘痰或痰黄而稠,痰中夹血,气急胸痛,口干唇燥,心烦失眠盗汗,语言嘶哑,小便黄赤,大便干结不畅。舌苔薄黄,舌质红降,脉象细数。治宜养阴润肺,清热解毒。
②气阴两虚型:症见咳嗽气短,痰少且粘。痰血时作,咳声低弱,动则喘促,精神疲惫,四肢乏力,面色恍白,口干不多饮,自汗或盗汗。舌苔薄白,质淡红,脉象细弱.治宜补益肺气,润肺养阴。
③脾虚痰浊型:症见咳嗽不扬,痰多而稀或粘,胸闷气短,胃纳呆滞,脘腹作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浮肢肿,大便溏薄。舌苔白或厚腻,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濡缓。治宜健脾益气,化痰软坚。
④气血瘀滞型:症见咳嗽频作,咳痰不畅,胸胁胀闷疼痛,面紫唇黯,肌肤甲错,大便秘结.舌苔薄腻或薄黄,舌质紫黯或见瘀点,脉弦细或细涩。治宜行气宽中,活血化瘀。
⑤阴阳俱虚型:症见咳嗽胸闷气急,动则喘促,难以平卧,面色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沉.治宜温阳滋阴。
(二)西医治疗
1.外科治疗:
肺癌的治疗效果在近十年中没有显著的提高,总的治愈率为10%左右。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肺癌的治疗主张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药“珍香胶囊”,增效减毒,也可根据临床辨证选用有效中药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对肺癌的治疗目前大多主张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和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近年来更多的主张是肺叶切除及手术与多种方法综合治疗。A)常用的肺切除方式有:1)全肺切除;2)肺叶切除;3)袖形肺叶切除术;4)肺段切除;5)瘤块切除。B)规范性肺叶切除。C)冷冻外科治疗。
2.放射治疗:
1)小细胞肺癌(SCLC)的放疗常配合化疗应用;
2)非小细胞(NSCLC)肺癌的放疗有术前放疗、术后放疗、根治性放疗及腔内近距离后装放疗和间 质放疗。放疗并发症主要有:食管损伤、肺损伤、心脏伤害及脊髓炎等。
3.化学治疗:
近年来,化疗在肺癌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对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应区别对待。
1)化疗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主要有:单药化疗、联合化疗和交替化疗等。
2)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远不如对小细胞肺癌,主要有:单药和联合化疗、放射治疗中的辅助化疗。
这以上的内容是在摆渡帮你找的
我认为这种比较<集束聚能刀>好点
```他专攻小细胞肺癌```
2、四肢乏力,眼睛复视,手脚容易发麻,痰多,老是觉得脖子疼,请问是什么病
此病附合视神经脊髓炎的症状,属脱髓鞘疾病,建议做颈椎磁共震检查和寡克隆地检查助诊。需助发来所有的检查资料为你指导。提示,本病诊断非常困难。
3、脱髓鞘头胀胸闷怎么办?
颈椎的脱髓鞘病变可以引起胸闷等症状,脱髓鞘脊髓炎多属特异性病毒侵袭神经所引起,早期的治疗多以激素及营养疗法治疗,长期使用激素可以引起消化道溃疡性出血、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所以病情控制后可以降低用量。平时要注意休息,定期复查颈椎MRI。
4、谁知道治疗周围神经病的方法?
周围神经病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概念: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
病因:肿瘤、血管、炎症等因素。
临床特点:1、多发生于成年人及老年人,40岁以上者占先70~80%,多为单侧。
2、痛疼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无预兆。为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剧烈而短暂,每次发作时间数秒至几分钟;严重者伴有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称为痛性抽搐)。可有面部发红、皮温增高、结合膜充血和流泪等。更有甚者可昼夜发作,夜不成眠或睡后痛醒。病程愈长,发作愈频繁。
3、病侧面部如上、下唇,鼻翼,口角,门齿,颊,舌等处特别敏感,触及可诱发疼痛发作,称为扳击点。患者常常不敢洗脸、刷牙、不敢进食和大声讲话等。
4、无阳性体征。
鉴别诊断、1、牙痛:三叉神经痛初期,尤以第2、3支范围内,易误诊为牙痛而拔牙。依据疼痛部位、性质、触发点、诱发因素和牙齿的X线片,容易鉴别。
2、碟额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少见,不具有三叉神经痛的特点。
3、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常呈持续性,常有三叉神经毁损性表现,如感觉减退、咀嚼无力、咬肌和颞肌萎缩等。
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行病因治疗,如切除肿瘤;对病因未明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以下方法: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首服0.1g,2次/日,以后每日增加0.1g,最大剂量为1.0~1.2g/日。疼痛停止后逐渐减量,找出最小有效维持量,一般为0.6~0.8g/日。70~80%有效。
注意:(1)孕妇忌用
(2)副作用:头晕、嗜睡、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走路不稳,多数天后消失。
(3)偶有皮疹、白细胞减少需停药。
2、苯妥英钠(phenitoin):0.1/3次/日,可至0.6/日,50%有效。
3、氯硝安定(clonazepam):6~8mg/日,40~50%有效。
4、大剂量VB12:1000~3000ug/次,肌肉注射,2~3次/周,4~8周一疗程。
5、封闭疗法:无水酒精或甘油。
6、经皮半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7手术疗法
面神经炎
概念:又称特发性面神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或Bell麻痹(Bell’s palsy),指茎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至的周围性面瘫。
病因:未明。激发因素可能系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水肿。
临床特点:1、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3天内达到高峰。
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多于女。
3、多为单侧性,偶见双侧性。病初可伴有耳后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的疼痛,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性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显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征阳性;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口轮匝肌瘫痪使鼓气、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使食物易滞留在病侧齿颊之间。
4、起自膝状神经节的味觉纤维走行于面神经管内,继而与面神经分离,形成鼓索神经,后加入舌下神经,支配舌前2/3的味觉。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的病变,可有同侧舌前2/3的味觉丧失;如在发出镫骨肌以上受损时,可出现同侧舌前2/3的味觉丧失和听觉过敏;病变在膝状神经节时,除有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尚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又称为Hunt综合征。
鉴别诊断:1、复发性面瘫-口唇水肿综合征:又称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MRS)。主要表现周围性面瘫、口唇周围为主的面部水肿和舌表面皱褶三方面。儿童和青年期发病,预后良好,病因不明,无特效疗法。
2、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以眼轮和口角抽搐较著。
治疗:1、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一定作用。如强地松30~40mg/日,早晨顿服,5~7天后渐减量、停药。
2、5~7天后应用改善面神经血液循环的药物如地巴唑、培他啶、烟酸、复方丹参片。
3、B族维生素:
4、2周后行物理疗法,在茎乳孔附近可行热敷或红外线照射。
5、针刺疗法
6、局部按摩
7、注意保护角膜,戴眼罩,预防性滴氯霉素眼药水或睡前涂红霉素眼药膏。
8、对Hunt综合征可应用无环鸟苷或病毒灵等。
(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概念: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是一种急性起病的以周围神经(含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
病因:与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有关。
诊断标准:1993年中华神经科杂志委员会参照国际通行的Asbury(1990年)的标准,制定了以下GPS诊断标准:
1、 进行性肢体力弱基本对称,少数也可不对称。轻则下肢无力,重则四肢瘫痪,包括肢体瘫痪、球麻痹、面肌及眼外肌麻痹,最严重者是呼吸肌麻痹。
2、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尤其远端常消失。
3、 起病迅速,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常在数天至1、2周达高峰,到4周停止发展。
4、 感觉障碍主诉较多,客观检查相对较轻。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异常或无明显感觉障碍,少数有感觉过敏、神经干压痛。
5、 颅神经以舌咽、迷走和面神经多见,其他颅神经也可受累,但视神经、听神经几乎不受累。
6、 可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心动过速、高血压、低血压、血管运动障碍、多汗 一过性排尿困难。
7、 病前1~3周约半数患者有呼吸道、肠道等感染病史。
8、 病后2~4周进入恢复期,也可迁延数月才开始恢复。
9、 脑脊液蛋白与细胞分离,出现与病后1~2周。
10、 电生理检查,可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
鉴别诊断: 1、脊髓灰质炎
2、急性脊髓炎
3、低钾性麻痹
4、重症肌无力
5、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6、多发性肌炎
7、卟啉病
治疗:1、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勤吸痰、翻身捶背,保证有效呼吸。对痰多粘稠不易吸出且呼吸困难者,要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并应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2、肾上腺糖皮质激类药物 应用原则:短期、较大剂量。地塞米松10~20mg/日,7~10天/疗程。后改用强地松30~40mg/日维持,病情稳定后减量至停药。
3、其它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
4、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5、血浆置换疗法。
6、对症治疗 加强护理十分关键。
5、脱髓鞘改变是头痛吗怎么回事
脱髓鞘改变是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各异,但有类同特征的获得性疾患,其特征的病理变化是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而神经细胞相对保持完整。
脱髓鞘疾病是一大类病因不相同,临床表现各异,但有类同特征的获得性疾患,其特征的病理变化是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而神经细胞相对保持完整。髓鞘的作用是保护神经元并使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得到很快的传递,所以,髓鞘的脱失会使神经冲动的传送受到影响。急性脱髓鞘性疾病的神经髓鞘可以再生,且速度较迅速,程度较完全,虽然再生的髓鞘较薄,但一般对功能恢复的影响不大。慢性脱髓鞘性神经病,由于反复脱髓鞘与髓鞘的再生许旺细胞明显增殖,神经可变粗,并有轴突丧失,因此功能恢复不完全。脱髓鞘疾病中出现头痛的机率不高,但脱髓鞘病人也有头痛发作,归纳原因有两方面:
①神经的刺激性症状,正常的神经纤维,感觉冲动发生于神经末梢和细胞体,运动冲动发生于细胞体;病变的神经纤维,冲动可发生于轴突的中部而向周围和中枢传导,这种异位冲动可以由易患性增高,对机械刺激非常敏感所致,也可是自发的紧随着同一纤维的正常冲动后发生或某个刺激在病变部位引起反复兴奋,可造成疼痛。
②脱髓鞘的同时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形成严重的炎性反应,刺激脑膜甚则引起颅内压力增高而导致头痛。
脱髓鞘分成5类:
①病毒性;
②免疫性;
③遗传性(髓鞘形成不良);
④中毒性/营养性;
⑤创伤性。
olekmj将脱髓鞘疾病按照以下分类: 自身免疫性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 多发性硬化 感染性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中毒性/代谢性 一氧化碳中毒 维生素b12缺乏 汞中毒(minamata病) 酒精/烟草中毒性弱视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marchiafava-bignami综合征 缺氧 放射性 血管性 binswanger病 髓鞘代谢的遗传性疾病 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 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 krabbe病 alexander病 canavan-van bogaert-bertrand病 pelizaeus-merzbacher病 苯丙酮尿症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多发性硬化。
这里主要说说多发性硬化病的主要症状、体征等。多发性硬化是因为自身免疫障碍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性疾病。多在20-40岁之间发病,而在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发病者很少,起病可急可缓,表现为:
(1)精神症状:如易激动,强哭,强笑,记忆力减退等;
(2)构音障碍或语音轻重不一;
(3)视力障碍;
(4)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
(5)肢体活动不利或瘫痪;
(6)小便障碍,阳痿等。
本病具波动性,即一次发作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经过一段时间可再复发。然而,每次复发可遗留一定程度的功能缺损,总趋势是病情逐渐恶化。本病预后一般不很坏,起病后平均存活期为25-30年。
家庭治疗及护理措施:
1治疗与服药;本病的治疗宜尽早进行,从而控制病情恶化,减少复发。常用的药物有强的松,促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由医生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和经济状况而选用药物。
2避免诱因;外伤,劳累,激动,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感染等均可诱发病情加重及复发,应力求避免。妊娠可加快病情恶化,故女性在一次发作后至少两年内应避免妊娠。
3急性发作期或复发期:
(1)卧床休息,以利病情缓解;
(2)给予瘫痪肢体适当的被动运动,以防关节僵硬及疼痛;
(3)晚期卧床病人应给予勤翻身及皮肤护理。
4复查;病人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有无发展,以便给予信应的处理。可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服脑益智胶囊,有利于病情的治疗、改善及康复。您说的病况不全面,也不知道年龄,这里提供的都只能作为参考,建议您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看诊治疗。
中医分型1、湿热浸淫型:
肢体逐渐出现痿软无力,尤以下肢多见,或兼见微肿,手足麻木,或有发热,头胀,视物昏糊,眼胀酸痛、身重面黄,胸腕痞闷,小便赤涩热痛,舌苔黄,脉濡数。
2、气虚血瘀型:
四肢痿软,手足麻木不仁,肢体抽擎作痛,语言謇涩,眩晕时作,反复不愈,头痛,目朦,视力下降,唇甲紫黯,伴有善忘,夜寐不安,精神不振及肌肤甲错等,舌质暗,脉细涩。
3、痰热内蕴型:
病起发热或热病后突然肢体痿软不用,或肢体麻木偏瘫,头胀胸闷,耳鸣或有视力下降,恶心呕吐,口渴不欲饮,痰多色黄而黏稠,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4、脾胃虚弱型:
初起四肢无力,劳则加重,逐渐痿软不用,食少,便溏疲乏无力,神倦懒言,眩晕,视物模糊,视力下降,面色无华,舍淡,苔薄白,脉细弱。
5、肾阳虚型:
视物不清,双下肢无力,四肢欠温,以下肢为明显,大便溏稀或秘结,小便频数或失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6、阴(血)虚阳亢型:
视力减弱甚至失明,肢体无力,行走不稳,肢体震颤,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色淡,舌淡苔白,脉弦细。
7、肝肾阴虚型:
(证候)眩晕耳鸣,视物昏花,步态不稳,腰膝酸痛,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溲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该病机理复杂多变,症状繁杂不一,治疗时定要从整体出发,审证求因,辩病辨证论治。
6、脊髓炎能导致瘫痪吗?
脊髓炎首发症状常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背痛,束带感,或见排尿困难。2~3天后,病情发展到高峰,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完全性瘫痪,感觉消失,少汗或无汗和二便潴留。建议您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有不适或瘫痪征兆尽早去医院治疗。
7、脊髓炎是怎么回
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叫做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原因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脊髓横贯性炎症改变,常常导致患处脊髓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失禁等问题。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会罹患急性脊髓炎,但以青壮年为主。其中又有两个发病高峰期,一个在10-19岁之间,另一个在30-39岁之间。急性脊髓炎的发病没有性别上的差异,但农民较多见,常常发病于冬春或者秋冬交替之际。
急性脊髓炎发病的真正原因,医学上还有争论。很多人是得了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或者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腹泻)之后的1-4周左右发病。统计下来,能诱发急性脊髓炎的病毒或者病原微生物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等。
急性脊髓炎往往起病较急、瘫痪较重,患者常常思想准备不足,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由于排尿障碍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肢体瘫痪不活动可能产生褥疮;颈段脊髓炎患者易发生呼吸困难,痰多不易排出,可能导致肺炎;瘫痪肢体如未进行康复锻炼,长期可能导致挛缩和关节畸形等严重的问题。
急性脊髓炎能否康复,要看急性脊髓炎损害的程度、病变的范围及并发症的情况。如无严重并发症,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预后不良,乃至死亡的情况发生。
8、患视神经脊髓炎现在痰多怎么办
病灶发生在颈以上会导致肺功能底下发生坠积性肺炎,早期以支气管炎痰多为主内。视神经脊髓炎属脱髓容鞘疾病及早治疗可愈,但非激素能愈。因本病是免疫性特异性病毒感染继发视神经功能障碍,它是一脱髓鞘疾病合并脑干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视力障碍而得名。其脱髓鞘治疗不当则继发病灶缺血变性发生病灶多发性硬化(发生痉挛性不全截瘫失明等),治疗恢复更为困难。其病是一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慢性损害神经中枢的疾病,反复的复发和迟发神经再度受损会导致神经白质再度受损,发病严重时可侵犯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危机生命。早期的治疗多以激素及营养疗法治疗,但疗效难以控固,在人体适合病毒复制的条件下病情就会复发.
没有提供资料只能为你提供理论性的治疗方案:治疗除正常的激素治疗外可逐步的用天然激素替代.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中西医结合扩张微循环使受损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病情继续发展。同时兴奋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经细胞使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不再复发达到受损脊髓及视神经修复再生获得最佳恢复,。如帮助请发来发病时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为你指导.
9、关于肺癌
局部晚期肺癌的症状:
胸腔是个非常复杂的空间,肺表面四分之三的区域被胸壁环绕,它是由一薄层内膜(壁层胸膜)、脂肪、肌肉、肋骨及皮肤按不同比例构成的。肿瘤侵及以上任一部分均会引起疼痛。因而大多数已发生胸内区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之症状。
包绕肺的顶端--即肺尖的地方,形成了胸壁的一个特殊区域。来自颈部、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的神经纤维均经此区进入上肢。因而,若肿瘤侵至此区往往会感到受累侧上肢的疼痛、乏力。这种所谓"潘科斯特癌",或称上沟癌作为肺癌的一种常以肩痛为主要症状。这种疼痛往往需要镇痛剂才能得以缓解。通常这类患者极易被送给整形外科医生或神经科医生处理,从而丧失了早期诊断的机会。
近四分之一的肺表面与所谓“纵隔”相邻。“纵隔”这个词意味着“胸的中部分”,它代表一个含有一系列生命器官的空间。纵隔位于胸骨正后方,在非专业领域被认为是"中心地带"。气管、主支气管经过纵隔。食管紧贴气管后方经此下行。心脏及其大血管、某些有关生命的大神经也经过此区。若癌症侵及纵隔,可能发生以下症状:
●声嘶是最常见症状。控制左侧发音功能的喉返神经由颈部下行至胸部,绕过心脏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从而支配发音器官的左侧。因此,若肿瘤侵及纵隔左侧,使喉返神经受到压迫,声嘶便产生了,但却无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症状;
●在纵隔右侧有上腔静脉,它将来自上肢及头颈部的静脉血输回心脏。若肿瘤侵及纵隔右侧压迫上腔静脉,最初会使颈静脉因回流不畅而怒张,最后还会导致面、颈部水肿,这需要得以及时诊断和处理;
●最终,发生区域性扩散的肺癌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气促。由肺和心肌产生的正常组织液由胸正中的淋巴结回液。若这些淋巴结被肿瘤阻塞,这些组织液将积聚在心包内形成心包积液或积聚在胸腔内形成胸腔积液。以上两种情况均可导致气促。然而,因许多吸烟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肺病,这给气促的鉴别带来一定困难。此外,由于一部分肺组织因长有肿瘤而丧失呼吸功能,从而使正个呼吸功能受损而产生呼吸不适,这种不适感起初只在运动时产生,最终连休息时也可感觉到。
以上症状均提示肺癌处于进展期。遗憾的是,它们的出现使预后相对较差。
广泛转移肺癌之症状:
因为肺癌极易在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因而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往往是医生或患者发现的首发症状。若病灶转移到脑,则可产生持续性头痛、视朦。继续发展可能导致意识模糊甚至癫痫。这种头痛的性质与普通的紧张性头痛无明显差别,因此极易被人们忽视。视力模糊主要表现为读报或看电视感到困难。因为大多数肺癌患者为老年人,他们往往误以为自己只需更换眼镜罢了,而其关键却在于视力性质的改变。最初对意识和视力的改变是非常敏感的。
若癌症转移到骨,则会导致骨质破坏,当破坏到一定程度时,骨痛也随之产生。若外层坚硬的骨皮质发生破坏,则可使骨质结构极不稳定。发生于肋骨的可有不适感,但若发生于负荷较大的长骨如股骨或肱骨,则日常活动中也极易发生骨折。
最后,也是最棘手的,即肺癌已发生脊柱的转移。在大多数患者,发生脊柱转移可引起疼痛。但问题在于,癌症可进一步转移至脊髓。这将首先表现为背痛,继之传至下肢,可有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最终可导致转移点以下部位瘫痪。因此,重度吸烟患者若出现背痛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然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或全身转移症状是乏力、消瘦。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都有不明原因的消瘦,这往往发生于食欲下降之前,且即使增加食欲也无济于事。
肺癌患者如何进补
问:肺癌患者经过手术和化疗,现在身体非常虚弱。很想补一补身体,但又怕营养太好了,癌细胞可能会加速生长。请问肺癌患者到底应该如何进补?
答:当肺癌患者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全身免疫功能、抗癌能力都比较强后,就可以反过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生长。从这个角度来说,增加营养不会加速肿瘤细胞的生长。而中医强调辨症施食,比如说,病人的舌苔是腻的,黄腻或白腻,就应该吃健脾化湿的食物,比如:米仁、扁豆等,而甲鱼肯定是不能吃的,因此,实行食疗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肺癌病人的饮食调理
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癌症,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第二位。一般肺癌的全身症状并不明显,早期可有咳嗽、气急、痰中带血等炎似结核的症状,晚期病人可有发烧、消瘦、乏力、甚至出现恶液质。
早中期的肺癌病人,其消化系统功能是健全的,在临床诊断后,应抓紧时间给机体补充营养,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防止或延缓恶液质的出现。如果在临床治疗以前营养素被充的较充分,机体状况较好的病人对化疗、放疗的耐受力较强,治疗效果赤较好;同样机体状况较好的病人较营养状况较差的病人更接爱手术治疗并能较快的康复。所以早中期肺癌病人在消化吸收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快可能补充各种营养素,如优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
针对肺癌病人咳嗽、咳血等症状,祖国医学有许多养阴润肺和止咳止血、收敛的药方和食方,例如有养阴润肺功有和食物有杏仁海蜇、百合、荸荠等,而藕节、莲子、柿子、鸭梨、山药、百合、白木耳等都有止咳、收敛止血的作用。根据民间的验方,肺癌病人还可以吃蛤蚧、龟板膏、龟肉、糯米等滋阴补养的食品。
同消化道肿瘤比较,肺癌病人的饮食应是比较好解决的。除上述中医中药的滋补食品外,肺癌病人宜选用牛奶、鸡蛋、瘦肉、动物肝脏、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等。可以尽量增加病人的进食量和进食次数。要注意:肺癌病人应忌腥油腻食物,禁忌辛辣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肺癌术后患者宜服芪杞茶
黄芪又名独根,具有延缓人体衰老、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尤其它富含微量元素硒,是一味治癌良药。黄芪和枸杞同用,有较强的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肺癌术后的患者,可坚持以芪、杞茶代茶饮,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法如下:每日上午取黄芪、枸杞各15克人杯,人沸水冲泡或稍加煮沸更好,半小时后可饮用,一日数次。继续煮开或温喝都行,至晚上睡觉前,最好能将黄苠和枸杞子吃光;每日一剂,坚持服用,长期服用效果更好。
肺癌病人康复期间应注意些什么?
当肺癌病人经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中西医抗癌药物 治疗,病情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之后,应在促进康复方 面加以注意。
主要应做到:
(1)完全禁止吸烟。不论什么时候 戒除,都为时不晚。
(2)作气功锻炼特别是增强呼吸功能的 气功,以使提高肺部功能。
(3)经常注意环境中的空气新鲜, 多到自然环境中去锻炼或活动。
(4)不要到人多的或空气污 浊的公共场所去,避免外感和呼吸道感染。
(5)少吃刺激性食物及生痰伤肺之物如辣椒、生葱蒜、肥肉等物;多吃 富含维生素A及C的食物及清肺润肺食物如胡萝卜、葡萄、百 合、慈菇、炒杏仁、白果、核桃仁、芦笋、罗汉果、枇把、 梨等。
(6)坚持定期复查及服用益气补肺、清热抗癌的中药数年。如果是部分缓解,则应在医生密切观察下作必要的中西 医综合治疗,以争取长期缓解。
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在哪里?
在我国古代医学家就已经注意到精神因素在肿瘤和其它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七情(喜、怒、哀、思、悲、。 恐、惊)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导致人体内气血运行的紊乱,如怒 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等。古代医学家也早就指出乳 腺癌发病与妇女长时间的情志不遂、抑郁心情有关;噎嗝病与暴忧有关。一旦发现患癌症之后,病人的思想上受到大的 打击,恐惧、气愤、失望等情绪接踵而生,在整个治疗过程 中,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看到在同样的 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想得开”,有着与疾病作再争的坚 强意志,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治疗效果要 好得多。如果精神上被摧垮,即使再好的治疗也是枉然。当 然,正确地及时地诊断和治疗,在取得效果的情况下,又会 反过来使病人对康复充满信心,增强斗志。
情绪既可“致 癌”,也可“治癌”。所以肿瘤病人除了积极地进行临床医 疗之外,还应当及早地重视病人精神、心理康.
肺癌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咯血或血痰,胸痛,发热,胸闷,气急,甚至全身疲乏、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临床常用的有效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丹皮、生地各12克,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丹参、王不留行、野菊花各12克,五味子9克,夏枯草、海藻、海带,各15克。水煎服,日l剂,早晚服。
本方滋阴清热,化瘀散结,对肺癌治疗有效。
[方二]
甜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枣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绞取汁液,大枣去核,生姜切片,备用。先煮桑白皮、姜枣,煎取汤液,加米煮粥,临熟时点入杏仁汁,再继续煮至粥成,每日2次。
本方止咳平喘,补中养胃,防癌抗癌。本药膳可作为呼吸道癌症、肺气肿、肺心痛患者的辅助食品。
[方三]
鱼腥草30克,瓜蒌皮、八月札各15克,生苡仁、石上柏、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各30克,山豆根15克,生牡蛎、夏枯草各30克,赤芍12克,龙葵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为肺癌的有效方,功能软坚化痰,解毒散结。
[方四]
夏枯草、海藻、海带、生牡蛎、石见穿、徐长卿各30克,丹皮9克,瓜蒌15克,生地、野菊花、王不留行子、铁树叶、蜀羊泉、望江南、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五]
垂盆草、白英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抗癌消肿,对肺癌有效。
[方六]
紫草根60克,人工牛黄10克,七叶一枝花60克,前胡30克,鱼腥草印克。将紫草根、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前胡制成浸膏,干燥后粉碎,加入人工牛黄和匀。每次15克,日服3次。
本方清热解毒,对肺癌有效。
[方七]
仙鹤草、蟾蜍、人参若干。将药制成片剂,每片合生药O.4克,每次6片,每日3次,可连服数月至1年。
本方功能补气扶正,解毒消癌,对肺癌有效。
[方八)
核桃树枝60克,草河车、女贞于、白花蛇舌草、淡竹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解毒抗癌,对肺癌有疗效。
[方九]
当归、赤芍、川芎、枳壳、橘梗、桃仁、红花、牛膝、三棱、莪术各12克,生地、浙贝母、百部各15克,蚤休3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本方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
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各20克,黄芩15克,猪芩、大蓟、小蓟各20克,三七6克(冲服),元胡、黄芪、党参、薏苡仁、生半夏各20克,守宫2条(为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扶正解毒,散结消癌,适用于肺癌。
[方十一]
红参、田三七各200克,菟丝子400克,穿山甲、浙贝母、淫羊藿、射干各200克,破故纸、龟板、黄芪、茯苓、巴戟天、威灵仙、金樱子各400克,生半夏300克,生南星100克,七叶一枝花300克,天竹黄、海马、五味子、陈皮各100克。将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次1丸,日3次。
本方功能解毒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二]
炙黄芪、柴胡、清半夏各15克,西洋参、香附、神曲各10克,瓜蒌、色腥草、川贝母 各20克,白蔻、陈皮、升麻、白及各6克,三七参、炙甘草各4克,九香虫、桑叶、炒菜菔子各10克,灯草、竹叶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本方功能补气托毒,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三]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50克,蜂房25克,鱼腥草50克,山豆根12克,山慈菇20克,地丁、苡米各、海藻、昆布各30克,大贝、瓜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消痰,解毒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四]
生黄芪30克,生白术12克,北沙参30克,天冬12克,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克,蝉衣、山豆根、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12克,生南星30克,瓜萎皮15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益肺养阴,抗癌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十五]
半枝莲、白毛藤各4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沙参15克,麦冬、双花、云苓、党参各9克,怀山药6克,甘草4.5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补气养阴,解毒抗癌,适用于肺癌。
[方十六]
老母鸡1只,蟾蜍4只。把蟾蜍切碎喂鸡,如鸡不吃就用手往鸡嘴里填食。4-5日后鸡呈嗜睡状即杀鸡,去五脏加食盐炖熟,吃肉喝汤。
本方功能扶正解毒,适用于肺癌。
[方十七]
大蒜20瓣,木瓜、百部各9克,艾叶18克,陈皮、生姜、甘草各9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祛痰止咳,健胃止呕,适用于肺癌咳嗽剧烈,胸疼气短,略脓样痰者。
[方十八]
七叶一枝花30克,半枝莲15克,赤白芍各、白花蛇舌草各10克,龙葵30克,三棱、莪术、茵陈、当归、丹参、郁金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祛湿,适用于原发性肺癌。
[方十九]
雄黄15克,乳香、没药各7.5克,石膏5克,甲珠7.5克,蜈蚣3条,蜗牛10克,全虫15克,血竭、轻粉各2.5克,朱砂、冰片、蟾蜍、硼砂各10克,大黄15克,白芷5克,麝香0.5克。先将朱砂、冰片、轻粉及麝香共研细末,再将其他药物研成细末混合,用面粉作粘合剂,调制成丹。口服,每次2——3克。每日 1次,饭后服。先从小剂量开始,渐加至常用量。服药期间忌葱、蒜、韭菜、辣椒等。
本方功能化痰解毒,软坚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二十]
雪梨250克,鱼腥草60克,食糖适量。生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用冷水800毫升将鱼腥草浸透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取上清液500毫升,将梨置入药液内加入适量食糖后用文火烧煮,待梨完全煮烂即可食用。
本方润肺清心,清热解毒,适用于肺癌患者。
[方二十一]
南北沙参各、天冬、麦冬各30克,瓜蒌皮、大贝、桑白皮各15克,仙鹤草、鱼腥草、 白花蛇舌草各30克,小蓟炭10克,半枝莲20克。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养阴清热,软坚散结,适用于肺癌阴虚内热型。
[方二十二]
(1)干蟾皮、藤梨根、鱼腥草、银花各30克,沙参、天冬、麦冬、百部、夏枯草各15克。
(2)芙蓉花15克,白茅根60克,紫草根、公英、海藻、昆布各30克,橘核9克。
(3)卷柏30克,地榆15克,生地30克,熟地15克,半枝莲30克,泽兰10克,全虫9克,蜂房30克,五味子9克。
上三方交替使用,水煎服,日1剂。
本方功能滋阴清热,软坚化痰,适用于肺癌。
[方二十三]
(1)槐木、并头草各30克。
(2)紫河车、生地、熟地、茯苓、猪苓、泽兰、紫贝齿、首乌、生龙骨各12克,当归、白芍、女贞子、公丁香、白术、神曲、麦芽、山楂、内金、阿胶、生玳瑁、芦荟、贝母、麦冬各9克,余粮石、牡蛎各30克,砂仁、人参、朱砂、琥珀、甘草各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每方连服7天后交替使用。
本方功能补气养血,抗癌,对肺癌有一定疗效。
[方二十四]
生地、五味子、北沙参、王不留行子、麦冬、公英、石见穿、百部、徐长卿、地骨皮、南沙参、望江南、野菊花、怀山药、白花蛇草、煅牡蛎、夏枯草、海藻、海带、元参、花粉、丹参、川贝、炙山甲、制鳖甲、蜀山羊、丹皮、鱼腥草、紫花地丁各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养阴清热,软坚散结,适用于原发性支气管肺,苗。
[方二十五]
I号方:葶苈子、炙目部、川楝子、炒枳壳、茯苓、赤芍各20克,马兜铃、本通各15克,麦冬、泽泻、制大黄各25克,怀牛膝135克,半枝莲、石见穿、侧柏叶、仙鹤草、苦参各75克,蒲公英、龙胆草各45克,北五味、全瓜蒌各18,克,橘梗、元胡、石斛各24克。
Ⅱ号方:龟板60克,全蝎、白花蛇舌草、地鳖虫各45克,蜈蚣16条,活腹蛇1条,活癞蛤蟆4--6只,活甲鱼1只。
Ⅲ号方:石见穿、半枝莲、七叶莲各t00克,降香屑6克,大麦冬、大贝母、玄参各30克,香附子、陈皮、茯苓、秦艽、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10克,丹参、冬虫夏草各15克,蚤休60克,红枣3枚。
I号方水煎代茶饮,每剂服2天。Ⅱ号方加水煨至甲鱼烂为度,每剂浓汁服2--4天。甲鱼肉可吃。Ⅲ号方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扶助正气,解毒抗痼,适用于中央型肺癌患者。
[方二十六]
三棱、莪术、丹参各15克,桃仁12克,王不留行15克,大黄廖虫丸12克(包),石见穿30克,大黄9克,羊蹄根、铁树叶各30克,蜈蚣3条。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活血破瘀,软坚散结,适用于原发性肺癌。
[方二十七]
桑叶、紫菀各15克,象贝母10克。水煎服,每日l剂。咯血加白及15克,阿胶10克,大小蓟各、藕节炭、气虚加黄芪、沙参各30克;痰多加南星10克,海浮石15克,发热加生石膏60克,山药、地骨皮、青蒿各15克;胸水加赤小豆、石韦、茯苓、芦根各30克,葶苈子12克,大枣7枚。
本方功能化痰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二十八]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铺地锦、苡仁、夏枯草各30克,橘核、橘红各9克,麦冬、海藻、百部、昆布、生牡蛎、芙蓉花、蚤休各15克,生地、元参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功能解毒化痰,散结抗癌,适用于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