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中药是不是可以治愈脊髓炎?
脊髓炎初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宜以祛邪为要,治当解表清热,疏风利湿。后期邪毒渐去,但正气已伤,治疗则以扶正补虚为主,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佐以活血通络。给予富含热量和维生素的饮食。或给予辅酶A、腺苷、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中药调理脊髓炎主要是从哪方面?
中医的治疗主要是起到一个活血化瘀的调理作用的,可以挂中医科,面诊医生通版过号脉看舌苔,临床查权体以后开中药处方进行药物调理,这样相对更为针对性一些,尽可能不要使用盲目的使用一些网上处方来进行服用,以免导致不良的影响的。
3、脊髓炎吃什么中药好
脊髓炎,常引起四肢的麻木和运动等功能障碍。有些还会有疼痛等。
指导意见:这个药方一般是用通络活血,行气止痛的药物,像大小活络丹,补阳还五汤,托里消毒散等,。
4、治脊髓炎中药有哪些特效药
脊髓炎的种类很多,病理不同,治疗也不同。延误治疗受累脊髓萎缩坏死永无恢复之望,还会导致痉挛性截瘫。且治疗时间非常有限。千万不可心存侥幸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脊髓炎必致脊髓水肿而致脊髓脱髓鞘并神经功能障碍而发生截瘫或不全截瘫,西医以激素和蛋白治疗可控病情继发严重的脊髓损害但不能恢复神经,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一是靠自身修复,二是靠药物对神经的营养和兴奋激活,如发病时间过长,脊髓会因缺血过久继发缺血性软化萎缩,其病症的恢复就更加困难,且会导致永久性的痉挛性截瘫。
没提供资料只能为你提供理论性治疗方案:查明病因对症诊治消除病源、中药营养神经增强改善脊髓微循环的血运使受累麻痹不全的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继发性缺血性受累神变性。同时配伍脊髓神经再生剂兴奋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细胞才能获得运动,二便等各种功能的最佳恢复,并需合理的功能锻炼以助各种功能恢复改善。需指导请发来发病时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
5、脊髓炎中医应该如何治疗?
中医来认为肾主骨生髓自如果出现了脊髓炎,可以使用一些补肾的药物来进行调理,也可以从中药食材上来进行调理例如可以多吃一些鹿茸、骨碎补、淫羊藿、续断。这些补肾的中药都能够强筋健骨对于治疗脊髓炎性的疾病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平时也要锻炼身体。
6、中药治疗脊髓炎怎么样?
脊髓炎系指脊髓实质的非化脓性炎症。临床以急性发作的脊髓横贯性损害为主。本病由外感时邪所致,又以感受温热邪毒为主。一般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来调理。
7、中医怎么看脊髓炎?
脊髓炎是指感染或毒素侵入几岁所致的疾病,通常多发生于青壮年人群中,没有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在临床上脊髓炎的症状有很多,主要是以感觉的缺失、直肠功能发生障碍和肢体瘫痪为主,此时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初期以邪实为主,治疗宜以祛邪为要,治当解表清热,疏风利湿。后期邪毒渐去,但正气已伤,治疗则以扶正补虚为主,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佐以活血通络。
脊髓炎最佳预防方法1、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无有效的预防脊髓病变的措施,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防治本病的关键。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需注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从被动锻炼开始逐步用主动锻炼代替促使肢体保持最佳状况,提高康复后的生活质量。
2、在脊髓炎的早期,病人应坚持工作,进行简单锻炼。但尽量避免过于激烈的活动、高强度的锻炼以及过于积极的物理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3、若延髓肌受累,吞咽稍困难的患者,注意饮食,多吃些半固体食物,以免呛咳。
4、注意口腔卫生,防止食物残渣留存。
5、平时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
6、注意营养,脊髓病变的患者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摄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
7、劳逸结合。忌强行进行功能锻炼,因为强行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8、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8、中医真的能治好脊髓炎吗
正确及早的治疗最好只能恢复近于正常,因为再生修复的神经信号不全。脊髓炎必致脊髓水肿而致脊髓脱髓鞘并神经功能障碍而发生截瘫或不全截瘫,西医以激素和蛋白治疗可控病情继发严重的脊髓损害但不能恢复神经,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一是靠自身修复,二是靠药物对神经的营养和兴奋激活,如发病时间过长,脊髓会因缺血过久继发缺血性软化萎缩,其病症的恢复就更加困难,且会导致永久性的痉挛性截瘫。
没提供资料只能为你提供理论性治疗方案:中药营养神经增强改善脊髓微循环的血运使受累麻痹不全的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预防继发性缺血性受累神变性。同时配伍神经再生丹兴奋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细胞才能获得运动,二便等各种功能的最佳恢复,并需合理的功能锻炼以助各种功能恢复改善。需指导请发来发病时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
9、脊髓炎的中药方子?
(1)肺热阴伤
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处方:沙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8克,桑叶8克,杏仁10克,当归8克,生地15克,黄芪10克,淮山药8克,茯苓10克,泽泻15克,甘草6克。
加减:高热口褐加银花、连翘;热蒸气分加石膏、知每;咽干疼痛加天花粉、芦根、桔梗;咳呛少疾加染白皮呵瓜萎、川贝;腰部疼痛加郁金、川断;大便秘结加黑芝麻、火麻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常用成方:清燥救肺汤、大秦艽汤,
(2)湿热浸淫,
治法:清化湿热,通利经脉。
处方:黄柏10克,苍术8克,苡仁12克,牛膝10克,桑枝10克,萆解15克,蚕砂6克,茯苓12克,秦艽10克,虎杖15克,威灵仙10克。
加减:下肢浮肿加防己、木瓜;小便不利加泽泻、车前子; 胸脘痞闷加瓜萎、郁金、枳壳;肢麻不遂加川芎、威灵仙;舌紫脉涩加赤芍、桃仁;时值夏暑加蓄香、佩兰。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