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椎退行性变,4-6椎体不稳,5、6椎体狭窄【颈椎病】
你好,我是武警总医院脊柱外科的张医生,从你介绍的情况,颈椎病情比较重,可能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不过手术前,最好做一个颈椎的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一下,如果有,请从网上发过来,我帮你们看一下。
(张新宇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颈椎胸椎腰椎的所有人体解剖学上的区别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 颈椎 椎体较小,第3~7颈椎体上面的两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若椎体钩与上位椎体的边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若椎体钩增生肥大,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颈椎病的症状。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较大,称为颈动脉结节,颈总动脉行经其前方。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一小关节面称齿突凹。侧块位于两侧,连接两弓,上下面各有一椭圆形和圆形关节面。后弓较长,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沟,有同名动脉通过。
第2颈椎又名枢椎 ,其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指状突起,称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皮下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2. 胸椎 12个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椎体后外侧和横突前面都有肋凹。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3. 腰椎 椎体粗壮,椎孔大,呈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几乎水平地伸向后方。因而,各棘突之间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常于此作硬膜外隙或蛛网膜下隙穿刺术。
3、普通x光摄片说,颈椎序列正常,生理弧度存在,部分椎体边缘可见骨质增生,椎间隙未见明显狭窄,前纵韧带
不严重,就是一般的颈椎病
4、何谓颈椎椎体开窗术?
对相连的多节椎体后缘有骨赘增生,或同时有椎管狭窄症者,从前方将两节以上椎体及椎间关节作一相连的槽形切除减压,有利于切除病变、扩大椎管并减少对脊髓的损害,以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也称颈椎椎体开槽式减压术。
颈椎椎体开窗术不仅减压广泛,又可直接扩大椎管矢状径,从减压角度来看较为彻底。但由于过多地损害颈椎的正常骨质与关节,破坏性较大,且植骨块在3周内容易滑出或完全脱出,植骨高度越高,植骨块稳定性越小,越易于发生植骨块移位。如此不仅直接影响早期疗效,并且可造成颈椎前屈畸形,反而增加对脊髓的压力,因此术后必须重视颈部制动,需较确实的外固定,尤以术后6 ~ 8 周内,以头-颈-胸石膏固定为宜,以防骨块滑脱。
颈椎椎体开窗术可用环钻连续钻孔法,即按环钻切骨减压的要求,对需减压节段(多为2 ~ 3 节,个别病例可达4节)连续钻孔切除椎体及椎体间关节中部骨质,一般每2 个椎节钻3 个孔,两孔之间可重叠1/4;对两孔之间相连的骨质或突向中线残留的骨赘,可用薄型咬骨钳切除。此外,尚可选用骨凿、刮匙、颈椎骨钻等对病变椎节连续开窗,并切除椎体后缘骨质及椎间盘,使椎体前方呈长槽状窗口。一般取自体髂骨植入融合固定,植骨块长度略大于开槽之长度,以便在牵引下嵌入而不易滑出。
5、关于颈椎,你了解多少?
颈椎是每个人身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1-寰椎
寰椎即第一颈椎,因为像个“环”一样,所以叫 huan 椎,直接与枕骨相连,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其后(内)面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此后结节突向上、后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高血压和面瘫等症。
2-枢椎
枢椎即第二颈椎。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齿突根部的后方,有寰横韧带,但此韧带较细小;齿突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注意
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了寰枢关节。
与颈椎相关的头晕——指向的就是寰枢关节。
3~6-典型颈椎
第3—6颈椎为我们常规的典型颈椎。
特点:椎体小,左右径宽于前后径。前面和后面均平坦,等深。
前者稍低于后者,且其下缘向下延伸,与下一椎体前上部交叠。上面侧向凹陷,有边缘向一侧突出。
下面从前向后凹,从一端凸向另一端,有侧向浅凹与下一椎体承接。
椎弓根斜向后,上下缘间中途附于椎体,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迹与下一椎体等深,但更为狭窄。
椎弓板自上而下变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长短不一。
上6个颈椎之横突孔提供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之通道。每个突起分前后部,两部借一骨块连接,该骨块上方有一深沟以为脊神经之通道。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肢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7-隆椎
隆椎即第七颈椎。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
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下,而被称为隆椎,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
我们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我们常说的清热要穴“大椎”就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
如发生错位,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6、腰椎狭窄怎么治疗好
治疗方针
症状较轻者,可采用保守治疗,服用药物改善症状,理疗、按摩等辅助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神经压迫症状较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激素硬膜外注射。
手术治疗
1.颈椎管狭窄
①前路手术:如颈椎前入路椎体次全切钛笼置入术、颈前路间盘摘除经椎体间椎管减压术。
②后路手术:颈后路微创椎间盘镜后路减压术、颈后路显微镜下后路减压融合手术、颈后椎管扩大成形术。
2.胸椎管狭窄,可行胸椎后路360°环形减压术、胸椎侧方入路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钛笼置入术。
3.腰椎管狭窄
①前路、侧路手术:腰椎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垂直外侧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及外侧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
②后路手术:经皮微创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经皮微创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经椎间盘镜下腰椎管减压术、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体融合、腰椎后外侧减压融合术,腰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7、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椎列连续:部分颈椎椎体缘见轻度骨质增生影:椎间隙未见明显狭窄:部分钩椎关节及椎间
我和你的症状一样,应急时到医院或找手法好的针灸老师理疗
8、什么是颈椎,椎体融合
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
椎体融合:目前用以少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不伴有脊椎滑脱性脊柱退变引起的功能紊乱所使用的融合术。
颈椎的特点是椎体较小,呈椭圆形,横突上有横孔,椎动脉和静脉通过;棘突短而分叉;上下关节突关节大致水平,使颈部活动灵活。邻近的椎体缺口环绕椎间孔,通过它脊髓神经和血管通过。
椎体融合的发展有近百年的历史,1911年Albee等采用脊柱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以达到阻止结核感染播散的目的,同年,Hibbs等采用脊柱融合术控制脊柱侧凸患者畸形的发展,1959年Boucher等做了第一例椎弓根螺钉腰椎关节固定。
(8)颈椎椎体狭窄扩展资料:
颈椎不仅支撑头部的重量,而且有很大的运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下部易发生退行性改变。主要表现为椎间盘变薄,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同时,椎骨边缘倾向于长出骨刺,压迫脊髓神经根,形成颈椎病。当椎骨后有较大的骨刺时,可以压迫脊髓,使下肢不稳定行走。
颈椎周围肌肉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颈前部肌群和颈后部肌群。颈椎周围肌肉构成颈椎动力平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