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颈椎 > 猛犸象颈椎

猛犸象颈椎

发布时间:2021-06-18 00:27:38

1、冰河世纪里面那只跟长毛象在一起的是什么动物啊?

树懒
树懒科Bradypodidae包括三趾树懒Bradypus和二趾树懒Choloepus两个属,每属因分类体系不同而各有一至数种,共5种。主要分布于中美和南美热带雨林。三趾树懒前后肢均三趾,二趾树懒后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二者颈椎数目也不相同,其中三趾树懒颈椎9枚,是哺乳动物种最多的,而二趾树懒则和多数哺乳动物一样是7枚。由于三趾树懒和二趾树懒结构上的区别较大,有人将二者置于不同的科,树懒科只保留三趾树懒,而二趾树懒则和已经灭绝的大懒兽类的大地懒亲缘关系很近,可置于大地懒科Megalonychidae,并且三趾树懒可以自成一个三趾树懒总科,而大地懒科与大懒兽科组成另一个大懒兽科总科。
树懒已高度特化成树栖生活,而丧失了地面活动的能力。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拟向生长,毛上附有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难以发现。三趾树懒分布较广,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树懒分布略狭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树懒的适应范围与同属贫齿目的食蚁兽十分不同,它是严格的树栖者和单纯的植食者。头骨短而高,鼻吻显著缩短,颧弓强但不完全。科颈椎数偏离一般哺乳动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树懒为6~7个,三趾树懒有9个。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种间,甚至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的颈椎数也不同。外表能见的趾不超过3个,并趾足。三趾树懒三趾等长,跤骨基部及附骨愈合,爪强而成钩状,体型较小,体重4~7公斤,体毛长而粗,毛被为藻类提供了生存条件,雨季时,藻类在毛表的凹陷处生长,使浅色毛皮变成绿色。

2、猛犸象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猛犸象灭绝的原因有环境变化、人类捕杀、近亲繁殖、人狗协作捕杀

一、环境变化  

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活动区域缩小了,草场植物减少了,使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这是大自然的淘汰规律,并非对猛犸象不公平。新生代的第三纪末期时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当时大量的原始哺乳动物灭绝了,由现代动物的祖先取代了它们。一项史前气候变化研究称,原始人猎杀长毛猛犸象,或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二、人类捕杀  

在人类进化史中,人类曾把猛犸象当成食物,把皮毛做成抵御寒冷的衣服。猛犸象一直是洞穴壁画的主题,但这是北半球被冰原覆盖40%时,人类捕杀这些大型动物的第一个证据。

研究显示,一万年前猛犸象在全面解冻期完全灭绝,而人类的肆意捕杀或许扮演了重要角色。人类与猛犸象同期进化,开始还能与其和平相处,但当进化到新人阶段时,人类学会了使用火攻和集体协同作战去捕杀成群的动物或大型动物,猛犸象就成了主要的狩猎对象。  

在法国一处昔日沼泽的化石产地,人们挖掘出了猛犸象的化石。猛犸象以自己整个种群的灭亡标志了第四纪冰川时代的结束。  

三、近亲繁殖  

2014年4月,新研究指出,从北海挖掘出的猛犸象化石上的一些不寻常的特征表明,10000年前,近亲繁殖可能加速了猛犸象的灭绝。研究人员对猛犸象颈椎上一块平坦的圆形区域感到惊奇。

这意味着其颈骨处曾连着一块小肋骨,这种罕见的异常情况表明猛犸象有其他骨骼问题。如果人出现颈肋骨畸形的情况,90%的发病者活不到成年——死因并不是颈肋骨本身,而是由此导致的其他发育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和染色体异常及癌症有关。  

气候变化使得猛犸象的栖息地变得分散,其生活状态由聚集在一起变成相互分离。种群数量减少后,近亲繁殖随即发生,遗传变异的缺失使得猛犸象无法抵御来自寄生虫、疾病和人类的攻击。

荷兰莱顿市Naturalis生物多样性中心古生物学家FrietsonGalis将近亲繁殖的恶性循环及其脆弱性描述为“灭绝漩涡”。  

四、人狗协作捕杀  

在欧洲中部和亚洲北部大约有30个猛犸墓地,其中,成百上千的骨头紧密的堆积在不到60平米的地方。宾州大学伯克分校的这位人类学家Shipman称:“死亡猛犸的数量非常惊人,单单在Berelekh遗址中就埋藏了超过160只。”

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洪水等自然活动造成的或者是一群不幸的猛犸掉入到薄冰中。而Shipman称,猛犸墓地在约4.4万年前开始出现,而现代人类正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出现。此外,人类学家在一些遗址发现了猛犸骨头搭建的小屋以及人类才会在骨头上留下的标识和切割痕迹。  

Shipman梳理了数十个猛犸象墓地的记录,她声称:“猛犸象骨头的历史测定表明它们已经被堆积在这里数百年时间,而且是许多代都在同一个地点被杀死。这些数据预示着一种可能的方案,古老人类或许对这些生物进行了伏击。”这些遗址发现如此多的骨头或许就是因为这些遗址是理想的伏击地点。  

Shipman也认为猎人或许也得到了狗的帮助。尚不清楚狗究竟在什么时间和地点成为驯养的,但是一些最新的考古学证据表明,狗或许与猛犸墓地出现的时代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几个猛犸墓地发现了狗类的头骨,许多头骨都存在裂缝愈合的情况,这或许预示着这些动物受到了人类的照料。  

Shipman推测,猛犸象墓地或许是人类和狗合作关系的第一份重要证据。这些犬齿动物或许将猛犸象驱赶到伏击地点,而后猎人就会进行猎杀。作为回报,人类会为这些狗提供食物和保护,而人类和狗之间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  

(2)猛犸象颈椎扩展资料

研究发现猛犸“活细胞”:

2012年8月份,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在俄罗斯东部雅库特偏远地区的永久冻土猛犸墓地中发现奇特的物质,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猛犸博物馆主管谢苗·戈里格伊夫称,发现的物质包括:猛犸软体脂肪组织、毛发和骨髓

更为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还首次发现猛犸“活细胞”,科学家对这些细胞非常感兴趣,相比之下冷冻细胞中的DNA已被破坏,克隆工作需要完整的动物DNA结构。这些完好的猛犸组织保存在地下100米深处,很可能在永久冻土地带中保存已有1万年以上。

一支国际研究小组认为这些猛犸“活细胞”可用于克隆复活猛犸,同时,这项猛犸考古研究更进一步地增强了来自不同国家科学家之间的合作。

猛犸象体形与现存的亚洲象相似,身上长有细密长毛。一些科学家说,如果能够找到猛犸象存活细胞,或许存在让这种史前巨兽“重返地球”的可能性。

3、猛犸象为什么突然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扫描猛犸象的骨骼化石后发现,将近一半的猛犸象都患有骨质疏松症、关节炎和骨质溶解症等严重的骨骼疾病。

缺乏矿物质是引发上述疾病的主因,而这也让研究人员怀疑是猛犸象的大规模灭绝的真正原因。

俄罗斯托姆斯克大学古生物学家Sergey Leshchinskiy博士分析了来47头猛犸象的1500多片骨骼和8颗牙齿。

结果发现,42%的猛犸象化石都显示出患有骨骼疾病的痕迹,其中有2种疾病在之前从没在猛犸象的化石中发现,其中一种疾病会导致骨骼或软骨碎片在关节腔中自由游走。

Sergey Leshchinskiy表示,这种疾病在人类身上很常见,脱落的骨片会引发剧痛,而这些骨头碎片可对应出其它严重疾病,如骨坏死等;另一种疾病则会让颈椎骨椎间隙变宽,使得颈椎处聚集著大量神经和血管。

大多数猛犸象的化石都存在骨骼破坏的症状,例如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溶解症、骨纤维变性症、关节炎和其它由于营养缺失引发的新陈代谢失调导致的疾病。

这些证据也验证了托姆斯克大学古生物学家之前前的假设,猛犸象的大规模灭绝是由于矿物质缺乏或生态环境产生巨大改变所导致的。

4、猛犸象脊椎骨与普通大象的脊椎骨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确定是脊椎骨的话,劝你还是找专家鉴定吧。仅用骨骼的外观分辨的话,我们只能从头部骨骼分辨猛犸和现代象,而我们是学生物的,应该比其他人又强一些吧。
但是如果你知道它的“出土地点”,会好很多,猛犸都在北方的,那里没有野生的现代象。
当然可以做同位素测定,猛犸生活在距今20万年到1万年前,基本上确定了年代就能确定品种。
猛犸叫“古脊椎动物”,不是说它的脊椎是古脊椎,是说它是较早出现的脊椎动物。其实脊椎上的区别不那么大。何况同一个体脊椎还每块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自己很难判断的。
至于文物还是古董,一般文物和古董都是人造的东西,基本上不会有人管化石叫古董的。
文物的定义:文物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
古董,其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陶瓷、奇石、玉器、铜器、书画、票据、老旧家具、今古钱币、竹木根雕、古旧书籍、日用物品……总而言之,凡今天以前的东西,只要你觉得有意思收而藏之的,似乎都叫古董,没有一个特别的定义。

猛犸(Mammuthusprimigenins)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也称毛象。与现代象不同,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而是生活在北方严寒气候的一种古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的象,但头骨比现代的象短而高。体被棕褐色长毛。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臼齿由许多齿板组成,齿板排列紧密,约有30片,板与板之间是发达的白垩质层。曾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苏联西伯利亚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岛的冻土层中,都曾发现带有皮肉的完整个体,胃中仍保存有当地生长的冻土带的植物。我国东北、山东长岛、内蒙古、宁夏等地区也曾发现过猛犸的化石。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猛犸是死于突如其来的冰期,使得死亡后的尸体即遭冻结,故未来得及腐烂。又由于千百年来在地穴中受到冰雪的保护掩埋,故能完整地被保存下来.

5、猛犸象为何会灭绝?

有的科学家认为猛犸死于严寒。可能由于当时地壳上的两大板块发生猛烈的冲撞,导致火山爆发,一股高温热气直冲大气上层。这时,地球上立即出现前所未有的低温,然后在激变中沿地球两极盘旋而下,终于降落到较温暖的一层空气上。当它穿过暖气层的时候,就转变为极猛烈的狂风,向地面高速刮来。使地面气温骤降,以致猛犸被冻死。
也有些科学家认为,北美古印第安人对猛犸的大肆捕杀才是它们灭绝的直接原因。他们在猛犸骨骼上发现有刀痕,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证明,这刀痕是石制或骨制刀具砍杀所致,而不是猛犸间互相争斗的结果,更不是挖掘过程中造成的外损。他们说,古印第安人捕杀猛犸,除食其肉,用其皮外,还用其骨,因为猛犸的骨骼有类似玻璃的光泽,也许能把它作镜子用。
还有些科学家作这样的解释:那时候,大量彗星尘埃进入地球大气上层空间,极大数量的太阳辐射能被尘埃折射回宇宙空间,导致了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海洋把热量传给陆地,引起真正的“冰雨”。这不过才几年的时间,却给猛犸带来了覆灭的灾难。

6、猛犸象脊椎骨与普通大象的脊椎骨有什么不同?

没有

7、什么是古脊椎动物,打个比喻,急急急

现在已经绝种的脊椎动物,比如猛犸,就是古脊椎动物。
猛犸,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真象科,最著名的种类是真猛犸象,即长毛象。猛犸的生活年代约1万1千年前,源于非洲,早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可以适应草原,森林,冻原雪原等环境,少数种类如真猛犸披有长毛,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最后一批猛犸象于公元前1670年左右灭绝。

8、如何将大型四足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装架?

大型四足脊椎动物如恐龙、猛犸象等,其骨骼一直是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对象,也是给观众视觉震撼最大的一类化石展品。但是,将修复完成的骨骼化石放到展厅展览,还需要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组装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步骤:

(1)确定骨架摆放的姿势。这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首先是化石原地的埋藏状态,包括埋藏时的姿势、骨骼的完整程度、受后期构造变形的影响程度等。其次,还要考虑展厅的大小、摆放的视觉效果等。因此,骨架摆放姿势的确定就像是盖楼之前的图纸设计,需要反复论证和考量。

图3-4 禄丰龙骨架组装后的细节照片(摄影/卞跃跃)

(2)脊椎骨的摆放和组装。要按照确定的摆放姿势摆出脊椎骨的曲度,拿支架进行支撑,之后用软钢条进行连接支撑,用卡头将脊椎骨夹在软钢条上。上述工作完成后,要确定脊椎距离底面的高度,并装配主支架。

(3)在脊椎骨组装完毕的情况下,依次组装头骨、肋骨、肢骨、尾椎和胸骨。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组装头骨时,颌骨必须组装牢靠;在组装肋骨时,必须先将每对肋骨的位置码放正确,再一对一对按顺序进行组装;在装架前肢的时候,肩胛骨要装在正确的高度,与脊柱的角度合适。

9、脂肪也能形成化石吗?

1.为什么脂肪难以形成化石?一般情况下,动物死亡后,容易形成化石的是牙齿、骨骼、外壳等坚硬结构,因为所含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被埋藏到地下后,能和沉积物一起经过长期的矿物质充填作用、交替作用等等。而内脏、肌肉、脂肪、皮肤等软组织,富含有机质,会很快就腐烂、被分解殆尽,没机会形成化石,所以大部分古生物化石都是以赤裸裸的骨架形态出现在我们眼前。2.是否发现过古动物的脂肪?发现过古动物的脂肪,虽然脂肪难以形成化石,但在冻土、琥珀等特殊条件下,古生物会相对完整地被保存下来,下面主要介绍三种留下脂肪痕迹的古生物化石:猛犸象,西伯利亚野牛,鱼龙。

猛犸象脂肪化石: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之下,埋藏了大量的史前动物,如洞狮、狼……最耀眼的莫过于猛犸象。至今大约还埋藏着1500万头猛犸象,由于尸体长期处在极低温环境条件,身体里的水分结成冰,抑制了尸体进一步腐败,所以猛犸象的皮肤、肌肉、脂肪、毛发……通通都得以保存。一些来自于西伯利亚冻土的幼年猛犸象化石,表明猛犸象身体背部的皮肤下有相当多的脂肪层,特别是在脖子和鬐甲区域(位于颈脊与背脊之间的隆突部位)。

这是一具来自雅库特地区的幼年猛犸象部分尸体,大约14-16个月大。幼年猛犸象的不完整尸体脂肪、肌肉、结缔组织均保留下来,下面是它的颈椎扫描照片:三个箭头指示区域为脂肪层,脂肪主要聚集在颈部区域,厚达7cm。在身体的两侧也发现了脂肪层,厚度大约是2cm。 这具化石保存较为完好,特别是颈部,可以明显看到有一个隆起的区域,里面富含脂肪,身体两侧的皮下组织也出现了较厚的脂肪层。

正因为多具猛犸象化石的脂肪聚集在颈部区域,所以有研究人员认为,猛犸象生前可能拥有跟骆驼类似的驼峰,用来积累脂肪,度过恶劣、严寒且食物较少的冬季。相对多的脂肪含量,也表明了这些幼年猛犸象可能死于夏季,因为脂肪是在冬季消耗的。 

10、脊椎动物化石的环境记录

本节由同号文、袁宝印执笔。同号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袁宝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脊椎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它们可以很好地反映当时的气候、地貌、水文等环境特征。脊椎动物又是古人类的狩猎对象,因此动物群也是分析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虽然动物化石能够比较直接地、具体地反映环境条件,但是由于所发现的动物化石只能反映当时很少一部分动物,而且动物化石缺乏在地层中的连续性,因此只能部分地、模糊地反映当时环境的片断景象。

泥河湾盆地各时代地层中都有脊椎动物化石发现,根据这些脊椎动物繁衍的生态条件,下面简要地分析它们代表的生态环境以及它们与古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上新世

泥河湾盆地上新世地层中发现脊椎动物化石很少,只有红崖剖面下部含砂砾透镜体的红土中发现三趾马 (Hipparion sp. )和大唇犀 (Chilotherium sp. )。它们是华北上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的成员,生存环境为亚热带—暖温带稀树草原,气候比较炎热而干燥。但是由于发现化石很少,难于恢复当时的生态环境特征。根据华北其他地区研究结果看,上新世总体比第四纪时期干热。

二、早更新世

早更新世 (2. 6 ~0. 78 Ma)泥河湾层下段沉积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它们集中于两个地区,一是壶流河下游红崖—东窑子头一带的湖积台地,一是泥河湾盆地东侧桑干河两岸湖积台地,对两个地区哺乳动物化石所反映的生态环境都做过较深入的研究。

(一)壶流河下游两岸台地

壶流河下游两岸为泥河湾层出露较好的台地,发现哺乳动物化石的剖面有老窝沟剖面、洞沟剖面、牛头山剖面、大南沟剖面、花豹沟剖面、红崖南沟剖面、茺子沟剖面、后沟剖面、小水沟剖面、连接沟剖面、将军沟剖面、台儿沟剖面等 (王安德,1982; 蔡宝全等,1987,2004,2007; 杜恒俭等,1988; 郑绍华等,1991,2006; 杨子赓等,1996;张兆群等,2003; 闵隆瑞等,2006; 李强等,2008),研究较多的动物群有花豹沟动物群、东窑子头动物群、稻地动物群和大南沟动物群等。发现上述动物群的剖面主要由上新世红黏土侵蚀后在山麓再堆积而成,夹有湖滨相砂砾石层和湖沼相沉积,它们反映了当时为离山麓较近的湖滨地区,水分条件较好,植被比较茂盛。李强等综合研究了这些哺乳动物群生活时的生态环境,认为动物群主要由食虫类,兔形类,啮齿类,食肉类、奇蹄类和偶蹄类组成,缺失异手类、长鼻类、大型肉食类、犀类和鹿类等栖居于森林的类型。兔形类和啮齿类中的仓鼠亚科,鼠军亚科、鼢鼠亚科,犬科,鼠亚科,河猩科反映森林或森林灌丛环境。跳鼠科,沙鼠亚科和驼骆科生活于荒草原环境,长颈鹿反映稀树草原环境。其中只有鼩鼱属 (Soriculus sp. )、鼩鼱 (Blarinella sp. )和灵猫 (Virerra sp. )是我国南方亚热带森林分子,由此判断当时以温带草原为主,间有树林和干草原的温带森林草原环境。

从上述动物群中各类动物成分的组合中可以看出,草原类型的动物约占总数的 60%以上,反映出以草原环境为主的景观。有些层位中森林灌丛类型的动物占 20% 以上,说明有的时期林地较发育。安氏大河狸的出现显示有时气候冷湿,有些层位发现鼩鼱与灵猫说明有的时期气候处于亚热带环境 (李强等,2008)。

壶流河下游两岸发现的哺乳动物群,根据新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确定地质年代大约为 2. 0 ~1. 77 Ma,该阶段以草原环境为主,山麓地带为森林灌丛植被。有的时期气候较干冷,出现荒漠环境。有时气候转为暖湿,甚至可以出现亚热带稀树草原。由于泥河湾盆地处于中纬地区,早更新世的气候变化使得本区植被在亚热带稀树草原-温带森林灌丛-干草原-荒漠草原等类型中转换,而以温带森林灌丛和干旱草原环境为主。

(二)泥河湾盆地东缘台地

泥河湾动物群发现于盆地东缘的下沙沟剖面,以后在桑干河南岸台地上发现多处旧石器遗址,主要有马圈沟遗址,小长梁遗址和东谷坨遗址等,其中也发现数量可观的哺乳动物化石。泥河湾动物群 (狭义)中啮齿类、兔形类、奇蹄类和偶蹄类种属占总数的 55%左右,反映了草原景观。食肉类占 3% ,而且以在草原或森林草原活动的狼、狐、鬣狗为主,所以总体显示干旱草原-温带森林草原的环境。泥河湾动物群中当时鉴定的Palaeoxodon namadicus应为草原猛犸象 (Mammuthus trogontherii),它是由热带、亚热带的南方象 (Mammuthus neridionalis)向中纬干旱草原迁移形成的类型,代表了温带森林草原或干旱草原环境 (Wei Guangbiao et al. ,2006)。

草原猛犸象在马圈沟遗址中也有发现,其时代为距今 1. 66 Ma,因此认为华北是该种的起源地 (Wei Guangbiao et al. ,2006)。马圈沟遗址中发现动物化石 86% 为啮齿类、奇蹄类和偶蹄类等干旱草原的动物,但又有喜暖的鼩鼱和干旱地区的鸵鸟化石,所以总体反映了较暖的干旱草原或森林草原环境。

这个地区重要的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还有小长梁遗址,发现的动物化石有 58% 为啮齿类,奇蹄类和偶蹄类草原动物,反映的生态环境与马圈沟遗址类似,但已发现有披毛犀化石,说明气候有向寒冷方向发展的趋势。东谷坨遗址中发现 8 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6 种为生活于草原的动物,另外还发现有披毛犀化石,说明当时的环境为干旱草原或森林草原,气候也比较干冷。

泥河湾盆东缘台地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和遗址中发现的化石基本显示了干旱草原或森林草原环境,与壶流河下流两岸早更新世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基本一致。由于壶流河两岸早更新世动物群的时代总体上比泥河湾东缘台地的动物群老,它们反映的气候环境如下: 从距今 2. 6 Ma 起,气候向变干变冷的方向发展,2. 5 ~1. 8 Ma,大体以森林草原环境为主,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化时,可有短暂时期的亚热带气候环境。从 1. 8 ~ 0. 78 Ma,气候明显变干冷,以干旱草原环境为主,间有森林草原环境。早期古人类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有充足的食草动物作为狩猎对象,有了在此繁衍生息的条件。

中更新世 (0. 78 ~0. 128 Ma)为泥河湾层上段地层,其中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不多,主要有郝家台化石地点和马梁遗址、皮裆裤遗址、雀儿沟遗址等。在这些地点或遗址中,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为桑干河大角鹿 (Megaloceros sangganhoensi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马 (Equus sp. ),此外还有鸵鸟化石。它们反映了比早更新世干冷的环境,应以草原环境为主。附近还有荒漠草原存在,但这个时期古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已大有提高,能够抵御比较严酷的环境。

许家窑遗址代表了中更新世末期、晚更新世初期古人类的生存环境,遗址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 24 个属种,除两三种外,其余全部为生活于干旱草原的动物,反映许家窑人已能适应干冷的气候条件,在干旱草原或荒漠草原环境中生存繁衍。

晚更新世 (0. 128 ~0. 011 Ma B. P. )的化石地点很多,如上沙嘴化石地点、板井子遗址、白马营遗址、马鞍山遗址、大底园遗址、摩天岭遗址等,其中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为披毛犀、野马、河套大角鹿、羚羊等,还有鸵鸟化石,已无森林草原动物化石,反映了晚更新世典型的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环境,然而在这个时期却有许多旧石器遗址被发现,显示当时古人类的生产力较高,已能完全战胜干冷环境。

全新世 (0. 011 Ma B. P. 至现在)气候逐渐转暖,泥河湾盆地哺乳动物化石种属上也有所反映。虎头梁遗址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达 15 种,其中有纳玛象 (palaeoloxodon nama-dicus)化石,显示气候比晚更新世更为暖湿,另外有蛙化石发现,也是多水环境的反映。丁家堡动物群中发现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等 7 种脊椎动物化石,其中除亚洲象外,原始牛 (Bos primigenius)也是喜暖动物,白鹮 (Threskiornis cf. aethiopicus)生活于湖边或沼泽地环境。该化石地点还发现厚美带蚌 (Lepidodesma langvilati)、巴氏丽蚌 (Lamprotu-la bazini)和杜氏珠蚌 (Unio deuglasiae)等软体动物化石,它们都是生活于长江以南的现生种。产化石地层年龄为距今 3830 ±85 a B. P. ,说明在三四千年以前,泥河湾盆地的气候环境与现今华南地区一样 (贾兰坡等,1980)。

综上所述,泥河湾盆地发现了上新世末至全新世各个时代的脊椎动物化石,它们较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态环境,并可大致概括如下:

上新世末,泥河湾盆地的气候环境干热,应为亚热带或暖温带稀树草原环境。2. 6 Ma以后,气候开始变冷,但与上新世差异不大。2. 6 ~1. 8 Ma 哺乳动物化石反映了以温带森林草原为主的环境,主要依据是古麟化石的存在。在全球气候转向湿热的阶段,这里可以出现短时期的亚热带稀树草原环境。1. 8 ~0. 78 Ma,泥河湾盆地的古环境相对较为稳定,湖边以中温带草原为主,因为动物群主要由鼢鼠、草原猛犸象、三趾马、三门马、披毛犀及各种羚羊组成; 但气候明显变干,以温带干旱草原环境占优势,间有森林草原环境。0. 78 ~ 0. 128 Ma 比上一阶段更为干冷,主要为干旱草原环境,附近还有荒漠草原存在。晚更新世 (12. 8 ~11. 5 ka B. P. )为典型的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环境,森林草原完全退出本区。动物群以马、披毛犀和羚羊类草原动物为主。不过在周边可能还会存在一些丛林环境,因为鹿类和猞猁等动物生活于丛林环境。全新世以来,气候转暖,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与现今华南地区一样,此后又向干冷方向转变,呈现今天的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植被为半干旱灌丛草原。

泥河湾盆地离北京周口店直线距离只有 100 多公里,但两地的动物群所反映的古环境却十分不同,在周口店各化石点中,普遍存在能反映较为温暖环境的动物,例如猕猴、豪猪、双角犀、水牛、猎豹、果子狸及猪獾等。而泥河湾盆地只发现过一颗豪猪的牙齿(Teilhard de Chardin,1942),并且其层位尚不十分确定。

不过,在泥河湾盆地也从未出现过很寒冷的时候,因为至今未发现真猛犸象、驼鹿、驯鹿、麝牛及野牛等典型的寒冷型动物组合。在泥河湾盆地出现的最耐寒冷的动物也只有披毛犀。在欧亚大陆,耐寒动物主要指猛犸象-披毛犀组合,包括北极兔、旱獭、北极狐、洞熊、洞狮、大角鹿、驼鹿、驯鹿、麝牛及野牛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泥河湾盆地,鸵鸟出现的几率相当高,尤其是晚更新世,这说明本地区也存在沙地或草地沙化现象。

总之,泥河湾盆地更新世是以中温带干草原环境为主,周边有少量丛林。

与猛犸象颈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