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颈椎 > 颈椎挫伤的鉴别诊断

颈椎挫伤的鉴别诊断

发布时间:2020-12-29 15:18:19

1、手指或手臂部刺痛及麻木感的鉴别诊断

颈椎间盘突出偏向侧方,椎体后缘骨赘特别是钩椎关节增生可突向椎间孔,均可压迫神经根,侵犯下颈椎较多,故多出现手臂痛或手指麻木,30岁以上低头工作者易发。是颈椎病中较多见的类型。
手足搐搦症早期仅有感觉异常、四肢刺痛、发麻、手足痉挛、僵直。
手臂肌肉拉伤是肌肉拉伤的一种,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受压,拇、食、中指产生疼痛和感觉麻木。初期常表现为指端的感觉功能障碍,常常因入睡后数小时出现麻木或烧灼痛而致醒,活动后缓解。
手指的感觉神经是由颈段脊髓分出的神经根分布到手和手指上的,当某些部位的神经发生损伤、炎症、肿瘤、受压等引起感觉异常时,就会出现手指麻痛。
1.感觉障碍绝大多数,甚至超过95%的病例均具有此组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皮肤过敏或感觉分离等现象,此主要是由于脊髓丘脑束及其他感觉神经纤维束受累所致。其特点是:
(1)发生较早:此组感觉障碍症状大多在本病的早期即首先出现,其与颈椎病,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明显不同的是:后者的感觉障碍症状出现较晚。
(2)上肢先发:其中90%以上的病例感觉障碍先从上肢开始,以手臂部尤为多发,亦可能先从肩部开始。
(3)以麻、痛为主:患者多主诉在本病初发时有手指(多在指尖)或手臂部疼痛及麻木感,尤以刺痛为多见。
(4)症状持续:当感觉障碍出现后,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可有阵发性加剧,多与各种诱发因素有关。经非手术疗法治疗后可出现缓解期。
2.运动障碍多在感觉障碍症状出现后数周或数月出现,其中大多是在检查时发现。主要表现为锥体束征,患者多从步态沉重、下肢无力、抬步困难、易跪倒及束带感等症状开始,并随着病程的发展症状日益加重,以致完全瘫痪。
3.肌肉萎缩单纯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患者的肌肉萎缩症状一般较单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出现晚,但其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时,则此组症状不仅出现早,且程度也多为明显,范围亦较广泛。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发育性椎管狭窄系多节段之故,因而一旦出现各种附加因素致使脊髓受累,则往往是数个节段同时出现。在检查时其平面一般不会超过椎管狭窄最高节段的神经支配区,此与脊髓侧索硬化症时的肌肉萎缩平面常高至颈2水平以上明显不同。与此同时,尚应注意除外合并枕颈部畸形的病例。
4.反射障碍
(1)深反射:多呈亢进状,包括:上肢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和桡骨骨膜反射;下肢主要是膝反射和踝反射,多呈对称性活跃或亢进。
(2)浅反射:亦多呈现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主要是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及肛门反射等。
(3)病理反射:多出现阳性,以Hoffmann征、掌颏反射及Babinski征阳性为多见。
5.其他表现
(1)大小便障碍:多在中后期出现,以尿频、尿急及便秘为多见;后期则可引起尿潴留,甚至大小便失禁,但后者在临床上甚为少见。
(2)自主神经症状:以胃肠及心血管症状居多,约占全部病例的30%左右(术前不易被发现和确诊,大多在术后治愈或明显好转时证实属于此种原因)。
(3)颈部防卫征:此类患者常使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功能位),可前屈,怕仰伸。但如患者同时伴有明显退行性变,椎节后缘有骨刺形成,则亦怕前屈。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检查:常规X线平片,主要是侧位片上可清晰地显示颈椎椎管矢状径。凡在标准投照距离180cm摄出的平片上矢状径小于12mm时,即具有诊断价值;12~14mm时有诊断参考意义;而在10mm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此外亦可依据椎体与椎管的矢状径比值进行判断,小于1∶0.75即属异常,小于1∶0.6时具有诊断意义,比值在1∶0.5以下时完全可以确诊。
(2)CT或CTM及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椎管矢状径的大小、形态及其与脊髓受压的关系。CT检查主要显示骨组织,而MRI检查则对软组织显像较为清晰,因此二者结合起来最为理想,不仅有利于诊断,更有利于对椎管内组织状态的判定,以决定治疗方案及术式的选择。
(3)除外诊断可根据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除外颈椎其他相似病变。

2、颈椎病与其他病证怎样进行中医鉴别诊断?

中医临床上有一些证候常与颈椎病相混淆,应认真予以鉴别,以避免误诊、误治。1.肩痹 肩痹又称漏肩风、冻结肩、凝肩等。以五十岁左右为多发。其病机为肾气不足,气血两虚。肩关节受到风寒湿邪,筋凝气聚,气血凝滞,以致筋失滋养,经脉拘紧而肩痹。肩痹特征主要是一侧或两侧肩关节疼痛,并常窜痛到上肢其他部位,两肩可先后或同时发病。肩痹轻者于生活、工作无明显影响。重者则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多于夜间作痛加剧。局部检查并无明显异常,仅可有一、二处压痛点而已。肩痹有别于颈椎病主要有三:一为虽有颈部疼痛,但明显轻于肩部;二为虽可牵扯上肢疼痛,但不引起肌力减退,以及感觉迟钝、麻木;三为不出现头晕目眩,以及瘫痪等证。2.落枕 现代医学称为颈部急性扭伤、颈椎关节紊乱、急性斜颈等。落枕多发而常见、其病因主要是高枕而眠,睡姿不良,兼之风寒侵袭等所致。其主要证候是多于晨起颈部疼痛,颈肌僵硬,颈椎活动受阻。落枕与颈椎病之别有三:一为落枕发病急,疼痛部位局限,并无牵扯受阻疼痛、麻木;二为无头晕目眩;三为虽有颈部活动受限并疼痛,但经治疗后很快痊愈如常。3.眩晕症 为一多发证候,其病机复杂。风邪、耳疾、目疾、气虚、血虚等,均可造成眩晕症。眩晕症别于颈椎病有三:一为颈椎病之眩晕多发于颈部过伸或转侧时发生;二为颈椎病眩晕症发作时之耳鸣听力下降,其症较轻;三为治疗眩晕症药物,于颈椎病多无效。4.肌痹 好发于二十岁至五十岁的女性,其证为肩部、颈部、腰部、背部、髋部等均疼痛,并于寒冷、潮湿、劳累、紧张时疼痛加剧。肌痹者常于晨起后,自觉各关节僵硬,并感全身乏力、头晕、以及四肢麻木、肿胀、腹痛,还多有交替性腹泻、便秘等证。肌痹病机常因情志不畅,忧思郁怒,气机不舒与肝气郁结等,导致气血瘀滞脉络所致。本病与颈椎病区别有三:一为肌痹多发于女性,而颈椎病则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二为肌痹呈全身性肌痛,并多累及各关节与四肢,颈椎病以累及上肢为多,其他关节无碍;三为肌痹者多伴有畏寒、少汗、乏力、食欲不振等证,而颈椎病常无这些证候。5.颈椎外伤 颈椎外伤于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如跌倒、扭伤、欧伤、工伤,以及交通意外等,皆可导致颈椎外伤,颈椎外伤因暴力轻重不一,部位不同等因素,其所表现证候不一。颈痛者常为挫伤、扭伤,一般除颈部疼痛、活动稍有受限,多无其他证候。地址:揭阳试验区渔湖码头回春堂

3、小儿肌性斜颈的鉴别诊断

应考虑颈椎抄畸形、颈椎外伤半脱位、单侧性颈部感染所致淋巴结炎,视力不正常,颈部双侧肌力不对称,颈髓肿瘤和肌痉挛所致的获得性斜颈及姿势性斜颈,先天性肌性斜颈表现不典型或经保守治疗无效、或颈部出现疼痛的应考虑其他罕见原因导致的斜颈。1.产伤锁骨骨折产伤引起锁骨骨折后7~10天出现骨痂。骨痂呈球形,在锁骨上,较固定,有压痛,颈部斜向患侧,X线片可发现锁骨骨折及骨痂,可明确诊断。2.先天性颈椎畸形这些畸形包括颈椎半椎体、颈椎间融合、棘突间融合、颈椎关节不对称等。颈部外观粗短,活动减少,但无肿块。颈椎X线片可以明确。3.颈椎半脱位多见于2~3岁小儿,既往颈部正常,在损伤、咽喉部炎症或无特殊原因下突然出现斜颈。颈部肌肉痉挛,活动消失,颈椎X线片可见半脱位4.习惯性斜颈长期以来头习惯向一侧倾斜,胸锁乳突肌无挛缩、头亦可活动自如,颈椎亦无畸形。

4、前斜角肌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前斜角肌综合征属于臂丛性上肢疼痛和血管障碍范畴,需与以下的几个疾病进行鉴别:1.神经根型颈椎病其疼痛性质属根性神经痛,为闪电样放射,并与神经根分布一致,压痛点多在患侧颈关节突,X线示颈椎骨质增生,椎体关节错位,阿迪森试验阴性。2.胸小肌综合征令患者做胸肌收缩,或上肢过度外展,做患肢抗阻力内收检查,可出现症状,脉搏减弱或消失。改变肩臂位置后,症状减轻,压痛点在喙突部位。3.颈椎综合征又称颈椎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退行性疾患,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临床症状及X光或CT、磁共振(MRI)检查,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叉神经型和脊髓型四型。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不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都易于发生颈椎病。

5、颈椎病如何鉴别诊断?

1.可以采取臂丛牵拉实验的检查进行确诊。2.也可以选择上之前拉实验的方法进行确诊。一般在患上颈椎病后会出现颈椎疼痛的情况,并且在早晨起床后,也有可能会导致颈椎的部位出现僵硬的状况,颈椎病可能是因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引发的。

与颈椎挫伤的鉴别诊断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