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抱婴儿时手指顶到婴儿颈椎上,会伤到他吗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对孩子引起损伤因为孩子没有那么的脆弱,不过假如使用的力度过大可能对孩子引起损伤。
指导意见:
鉴于上述情况只要孩子手臂颈部活动自如孩子不哭闹就没事,不要太紧张建议家长在网上学习孩子正确的抱法及其他注意事项。
2、新生儿应该怎么抱才好 抱不好会损害婴儿颈椎 后果很
抱新生儿的方法
1、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颈、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
3、不要竖着抱宝宝: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所以抱宝宝不宜笔直的竖抱。
4、不要久抱:人们对孩子的爱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亲不够,爱不够,孩子出生几天就开始抱来抱去。殊不知,这种做法违背了婴儿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对孩子是有害无利的。
(1)新生的婴儿,每天需要20小时的睡眠时间;6个月左右的婴儿需要16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所以,除了喂奶、换尿布等特殊情况外,不要过多抱婴儿。
(2)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婴儿的胃、贲门肌肉较松弛,但幽门肌肉却很紧,在这种情况下,哺乳或喂食后如果将婴儿抱在怀中逗玩,则食物容易从贲门溢出,造成呕吐。
(3)婴儿的骨骼生长较快,如果长期抱在怀中,对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长极为不利。平常抱出去晒晒太阳,增强抵抗力是必要的,但时间也不宜过久。
5、母子交流式:用这种方式抱宝宝,妈妈和宝宝面对面,最利于亲子间的交流与对话,还可以轻轻地将宝宝在身前荡荡,令宝宝更放松、更开心。
3、抱宝宝的姿势不对,宝宝的颈椎会受伤吗
宝宝脊椎未发育完全,要格外小心呵护脊椎。不小心是会伤到的
4、满月宝宝抱着摔倒在床上,是否有伤到脑袋,颈椎,或者振到内脏?
一般来说床是软的,应该是问题不大,但凡事就怕个万一,毕竟刚满月的宝宝身体比较脆弱柔嫩,如果不放心的话还是建议你带着宝宝去正规的医院去检查一下比较好,带孩子一定要格外的耐心、细心、小心,难免出现意外,后悔都来不及!
5、怎么抱才不伤宝宝脊椎
一、宝宝太小不能竖抱,真的吗?
“宝宝太小的时候不能竖抱,会伤害到ta的脊椎”,这似乎是很多妈妈的共识。
的确,在宝宝还没学会抬头、独坐之前,整个身子都是软趴趴的,如果竖着抱,宝宝的脊椎似乎更容易受到伤害。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对此,美国儿科学会(第六版)的观点是这样的:
刚出生或者年龄很小的婴儿对头部的控制能力尚未发育健全,因此在抱他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他的头部左右或前后晃动。
如果抱婴儿的时候,他处于平躺的姿势,要用手轻托住他的头部;如果他处于竖直的姿势,要用手托住他的头部和颈部。
划重点:
只要能给宝宝的脊椎稳稳的支撑,不让宝宝的头部出现晃动,平抱、竖抱都是允许的。
综上所述,妈妈们应该知道了这样一个原则:不管用什么姿势抱,不让宝宝受到伤害才是重点!也就是说,无论是平抱还是竖抱,姿势不当,都可能会使宝宝受到伤害。
前面案例提到,竖抱有时能安抚情绪不安的宝宝,实际上竖抱宝宝的好处,可不止这么一点。
二、竖抱宝宝,好处竟然这么多!
1、小月龄的宝宝胃呈扁平状,容易有食道反流的问题,在宝宝喝奶后适当竖抱他一会儿,能很好地避免宝宝出现吐奶、溢奶等情况;
2、对宝宝来说,竖抱还是一项能消耗热量的运动,让宝宝的颈部肌肉力量得到锻炼;
3、头颈部力量发育得较好,还能帮助宝宝塑造更好的头型,避免出现偏头、扁平头等;
4、竖抱还能让宝宝的视觉角度跟大人的一样,看到的东西更多,能促进宝宝早期感统能力的发展(感统能力,即大脑对身体感觉器官输入信息的处理能力)。
虽说美国儿科学会认为竖抱宝宝没有月龄的限制,但在实际照顾宝宝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竖抱比平抱要注意更多的细节。
三、竖抱宝宝,做好这几点更安心!
1、在抱宝宝之前,妈妈应洗净双手,摘掉手上的戒指,以免划伤宝宝娇嫩的肌肤,并待双手温暖后,再抱宝宝。
2、宝宝还没能抬头、独坐之前,竖抱的时候应该用一只手托住宝宝臀部,另一只手稳稳地护住宝宝的头颈部,也可以让宝宝把头靠在大人的身上,使宝宝的头、颈椎、脊椎在同一垂直线上。
3、每次竖抱的时间不应过长,月龄越小,每次持续的时间越短(一开始10-15分钟,和拍嗝的时间差不多,随着宝宝的发育,这个时间可以逐渐延长)。
4、能独坐后,这时竖抱宝宝会轻松很多,但宝宝常常会由于好奇、分心等原因,突然来个弯腰,因此仍需妈妈注意保护好宝宝的脊椎。
5、不管宝宝是否可以抬头、独坐了,外出时都应该避免竖抱,慎防大人失手跌伤宝宝。
四、照顾小宝宝情绪的抱法
1、当宝宝情绪不好时——面向里竖抱
宝宝的情绪也是时刻在变化的,例如当宝宝处在纷乱嘈杂的环境中,往往会心情低落。这个时候就要调整姿势,让孩子脸蛋朝里,竖着抱,但时间不宜过长。
2、当宝宝学说话时——和他人面对面交流
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宝宝就开始接触语言,其实也是宝宝对发音以及词汇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因此抱着宝宝与他人面对面交流可以提高宝宝语言学习能力。
3、当宝宝醒着时——面向外竖抱
宝宝醒着的时候,这种抱法不失为一种满足其好奇心的妙招,而且宝宝也会很喜欢的,但为了保护宝宝的劲椎,时间不宜过长。
4、当宝宝困倦时——躺在他人的臂弯里面
如果宝宝表现出倦怠的情绪,就要调整姿势,比如把宝宝放在臂弯里,为宝宝入睡提供良好的环境。
5、当宝宝哭闹时——趴在他人的怀里
宝宝如果情绪不佳甚至哭闹时,要设法稳定宝宝的情绪,可以一边让宝宝趴在怀里,一边踱步哼唱儿歌。
6、当宝宝学走路时——给宝宝支撑
宝宝初学走路的时候,腿部力量其实还很弱,不要让宝宝独自站立,所以抱的人最好用双手给宝宝有力的支撑。
小生命承载着满满的爱和希望降临到一个家庭,作为爱情的结晶,爸爸妈妈们肯定对宝宝呵护备至,疼爱有加,但由于小宝宝对外界环境刺激比较敏感,所以爸爸妈妈要处处小心谨慎,就连简单的抱婴儿动作也不例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