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颈椎 > 颈椎肌肉拉力器

颈椎肌肉拉力器

发布时间:2020-03-30 08:33:52

1、给些活动颈部肌肉的好方法

1. 一般对训练动作的要求都强调要准确到位。在采用孤立重量(即传统的10-12次/组)时,因为能完全掌控重量,故动作应要求幅度充分,收缩伸展到位,这很正确。但在做极限重量(1-3次/组),尤其是超负荷极限组时,应将动作安全、确保目标肌不受伤放在首位,其他则是次要的。动作幅度亦不应有过分要求,否则会使韧带肌腱无谓受伤。待负重能力提高后,再将这一重量的动作规格逐步提高,直至做到标准、到位。 2. 下背部一直是训练中的难点,多数都建议用硬拉来发展。硬拉确是发达下背部的方法之一,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是下背部缺乏拉伸幅度。硬拉时要求肩部后展,目的是为了起拉伸背肌的作用。但因动作局限,拉伸幅度很有限,所以硬拉的主要作用还是在增加背部肌肉(包括下背)的厚度上。为了使下背部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向两侧生长),必须加大下背肌的拉伸幅度。 通过训练检验,有这样几个动作对增加下背部的宽度和厚度有较明显的作用。 ①单臂哑铃划船。要点是哑铃与身体纵轴垂直而不是通常的平行。背部保持自然状态,腰部随动作自然转动,这样才能保证大的运动幅度,既能放得远,又能拉得高。与身体纵轴垂直的握法(正握)对背部的拉伸感比侧握(常规握法)更明显。 ②T型杠划船。超级背阔肌从上背至下背都有一个弧度。直线三角形背阔肌无论是力度还是实际面积都不尽人意。 宽握类划船对发展背阔肌的两侧有很大作用,但对背沟附近肌群及背部弧线的塑造不如窄握。窄握T杠划船则是使背部圆实的强力动作,其拉伸作用之强连坐姿滑轮窄拉也难以相比。通过对动作技术细节的调整,对下背也有极好的训练效果。 方法是:如果做窄握划船的极限负重是100公斤(1-3次/组),那就将负重调至最大强度的80%左右(80公斤上下),下放时尽可能伸展背阔肌,仿佛要将重量放至极低位置;上拉时采用暗示技术,用躯干迎接T杠。这样可保持整个上半身的前倾角度,避免出现在使用极限重量时站得较直,有较大的后仰借力情况。同时使把手位于腹部近腰处,以确保下背部的训练效果。 由于有意识地迎接T杠,躯干会有一个不自觉的"下沉"动作,这可使下背沟加深,形成"翻起"的效果。视觉上整个背肌的轮廓会更加分明,更具力度,比赛时更具竞争力。 ③史密斯架卧推。要点是横杠位于胸线以下近腰部位置(以不妨碍动作起落为准),注意力集中在下背沟处。下落时刻意收缩下背部,使之像活塞般压缩,然后推起,重量不要过大,以6-8次为宜。这个动作对增大整个下背部面积,尤其是腰长者很有益处。 ④窄握坐姿拉力器划船。要始终以背部肌肉对抗负荷,保持一种拉伸感。拉近时把手应位于腹部而不是胸前,还原时肩部前送放远。每组8次左右,保证动作幅度到位。此动作对整个背形的弧度及下背肌的生长都有较好效果。 3.一般的10-12次/组是大众健身的要求,此范围既能使肌肉有一定的发达度,又能避免受伤。但对健美Fans或有志于参赛者来说,这远远不够。 初练者只要经过6个月左右的系统训练,就应逐步加进低次数组,保证一个动作的基本组(一般是5组)内必须有1组(一般是中间的第3或第4组)做8-10次或6-8次的较低次数,一年后可降至4-6次/组。随着体格的进一步发展, 1-3次/组的极限组和有保护的超负荷组也应在考虑之列。这是体格开拓者不可避免的必经之路。 4. 比较特殊的部位--肱二头肌。关于肱二头肌的训练,可谓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小肌群,训练的总组数应在9组以内,否则容易疲劳过度,如多里安·耶茨和纳赛尔·桑贝蒂。有人认为它是一个中等大小的肌群,16组最理想,以克雷格·泰特斯为代表。"超人"李·普锐斯特认为做20组也只是在挠痒痒,只有做足30-35组才能彻底震撼这块具有标志性的肌肉。最不可思议的是有着65厘米臂围的曼弗雷德·胡伯勒,他在《十分钟练就粗胳膊》中宣称,只需严肃认真地竭力做上6组弯举,即可"搞定"肱二头肌。那么,到底该听谁的呢? 训练实践表明,每个人的肱二头肌对训练的反应各不相同,差别很大。你认为不够的组数,别人也许已训练过度,反之亦然。所以,最终是要通过训练的信息反馈来决定各自的训练组数。如果16-20组不行,即应适当减少动作和组数,做10-12组或降至10组以内。但要保证一个动作用杠铃做,一个动作用哑铃做。如果你的训练反应与李·普锐斯特相似,那么超高组数就应是你的选择。正因为肱二头肌不像胸背等大肌群有个相对通行的组次标准,所以每个训练者应在不断尝试中找到适合个人特点的理想训练组数,惟此才能使肱二头肌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5. 令人费解的部位--斜方肌。与肱二头肌相似,它也是一块较为特殊的肌肉,有些直接刺激它的动作效果反不如一些间接动作好,如深蹲、硬拉、拉力器下压和杠铃高翻等,这确实有点让人费解。 肱二头肌的训练反应不同,是因为每个人肱二头肌的红肌纤维与白肌纤维的比例不相同,且由于在上身训练中胳膊都直接或间接参与用力,故对疲劳的耐受度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训练组数的极大差异。 斜方肌的构造特点是:被周围的肌肉包围,做动作时很难相对孤立地对抗负重,颈部、上背肌及三角肌都会参与用力,大负重时三角更是"热心参与者",从而使训练效果减弱。所以直接针对斜方肌的训练重量应适中,并要将意念集中在目标肌上。另外,深蹲、硬拉和下压动作可采用4-6次/组的低次数组(在充分热身后)。推荐的斜方肌训练动作是杠铃身后耸肩,每组12次左右,效果较明显。 如果不是为参赛,则无需专门发展斜方肌,让其在训练中自然增长即可,这样肩部会显得更宽阔自然些。 6. 怎样进行布道凳弯举?只有极少数人肱二头肌天生较长,一直达到肘弯部,具有得天独厚的长条型肌肉形态。这类肱二头肌大多训练反应良好,只需将训练的重点放在打造"尖峰"上即可。但大部分人没有这么幸运,侧视一般都有一个较明显的"缺口",所以布道凳弯举就成了训练的必修动作。 为了使肱二头肌的下端尽快发达起来,每次动作都要下放到底部,有意识地将胳膊伸直,注意力集中在肱二头肌的下端,以此发力起动,带动整个肱二头肌的收缩。 有种说法是布道凳弯举不可将胳膊伸得太直,否则有损肘关节。事实并非如此。训练中只要采取逐加重量的方法,就可使次数降至4-6次/组,不会对肘关节及肌腱造成伤害。只有肘关节伸直,才能刺激到肱二头肌下端,否则就失去了布道凳弯举的意义。当然,纠正错误动作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并不要求降至较低次数,让肘关节和肌腱有个适应阶段,逐步掌握正确发力方式并使动作定型。若无特殊目的,一般不提倡做极限组(1-3次/组)或超负荷。 不少训练者为了举起较大重量,将动作的准确性和训练目的置之脑后,胳膊弯曲得很厉害。这样长久练下去不会有什么好效果,对改善肱二头肌的外形也不会有什么帮助。 7. 要不要专门练小臂?通常的说法是:在练上臂的过程中小臂已得到了足够的刺激,无需专门练小臂。 实际情况是,如果不进行专门练习,小臂与上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明显的缺陷。虽然小臂在弯举和划船、硬拉等动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难和上臂达到和谐平衡,这是绝大多数训练者存在的切实问题。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必须专门进行小臂练习。由于小臂与小腿一样,耐受性很好,因此最好安排在弯举或背部练习后进行,这样效果会更好。但手腕关节相对较弱,故采用的重量不要过大,以每组12-25次为佳。 8. 深蹲要不要蹲到底?深蹲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要不要蹲到底。 大量训练实践证明,蹲到底对腿部力量的增长和围度的增加更有效。原因是这样做大腿肌群能拉伸到极限长度,同时对腰骶部力量增大也更有帮助。另一个作用是对臀大肌的刺激也很大,臀肌围度也会随之增长。 对臀肌欠发达者来说,可以借此获得改善,使之与大腿肌群平衡发展。对臀大肌本来就较发达者来说,则应考虑改变一下动作方式(可选择平蹲),可在脚后跟垫一块高度适中的木块,使压力更多转移到股四头肌上。也可做一些颈前深蹲(横杠位于颈部锁骨处,双手交叉托护杠铃)。这样既可兼得下蹲到底的益处,又可减少其弊端。但这些变化最好采用自由深蹲,而不是在史密斯架上做。史密斯架的过度限制和前深蹲的取放不便,会对动作造成一定影响。 平蹲(大腿与地面平行)能使用更大的重量,故也是腿部训练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动作。将深蹲、平蹲及倒蹬等方式结合起来,你会在腿部发展上取得最大的收 背:引体向上,划船练习。 肩:推举,颈后推举,飞鸟。 胳膊:杠铃、哑铃弯举,胸前下推,双臂屈伸(负重)。 腿:深蹲,伸小腿,屈小腿(联合器械) 运动量的安排是科学锻炼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消瘦者应以中等运动量(每分钟心率在130~160次之间)的有氧锻炼为宜,器械重量以中等负荷(最大肌力的50~80%)为佳。时间安排可每周练3次(隔天1次),每次1~1个半小时。每次练8~10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4组。做法是快收缩、稍停顿、慢伸展。连续做一组动作时间为60秒左右,组间间歇20~60秒,每种动作间歇1~2分钟。一般情况下,每组应能连续完成8~15次。 经过2~3个月锻炼后,体力会明显增强,精力也会比以前充沛。这时,应重点锻炼大肌肉群,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等肌肉,运动量要随时调整。另外,同一个部位的肌群可采用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器械进行锻炼。一般情况下,练习动作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变换一次。此外,锻炼时精神(意念)要集中于所练部位,切忌谈笑、听音乐等。这样,再坚持半年到一年,体形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1热身运动:5到10分钟,微微有些出汗即可,可采用:固定自行车; 2力量训练:30分钟,增加热量消耗,提高新陈代谢,采用:组合器械(详见力量训练); 3有氧训练:20分钟,这时直接调动脂肪燃烧,采用:在跑步机上快走,心率达到133下; 4抻拉放松:5到10分钟,柔韧性训练,放松全身肌肉,让心率恢复正常,采用:垫上

满意请采纳

2、弹簧拉力器能锻炼什么肌肉

用拉力器练肌肉,价格便宜,负荷可自由增减,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这里介绍几种用拉力器发达肌肉、改善体型的方法。 用力屈肘上拉(如弯举),直至肱二头肌有挤压感。然后慢慢还原。做动作时上体保持正直,不要借力。 还能锻炼肩胛部肌肉。 一脚踩住一端手柄,一手握另一端手柄,并屈肘将肘置于大腿上或腹前, 上体前倾,调节肘部位置,使弹簧被拉长。另一手托住握柄手的前臂,使前臂固定。然后做正手或反手腕屈伸动作,练前臂肌肉。 1)小腿肌:一端手柄固定于地面, 双手握另一端手柄于体前,前脚掌踏3至5厘米厚的木块,上体保持正直,做提踵动作。(2)股后肌群:骑跨在较窄的凳上,一脚踩地, 一手柄固定在另侧小腿远端。做屈小腿动作,慢速还原。

一、四肢肌肉

肱二头肌:坐在较矮凳上,一脚踩住拉力器的一端手柄,一手紧握另一手柄,肘部固定于体侧,

肱三头肌:将拉力器置于体后,两手分握手柄,掌心向前。两手向体侧推手柄,直至两臂完全伸直。还原。

此练习除锻炼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外,

大腿前部肌肉:用两副拉力器,双脚各踩拉力器一端手柄,屈肘,双手(掌心向后)紧握拉力器另一端手柄,拉力器的长度为下蹲时手到脚的距离。然后下蹲,双手握手柄紧贴胸壁,慢慢伸膝站立,直至身体正直。慢慢还原。做动作时上体保持正直,腰部可略后弓。

前臂肌肉:坐在较高的凳上。

二、躯干肌肉

背阔肌:

双侧同时练习:双手紧握手柄置于头顶上方,掌心向前或向下,肘部略屈,用力下压手柄,将弹簧在颈后或颈前拉开,体会背阔肌收缩的感觉。慢慢还原。初学者最好将弹簧拉至颈后,以防受伤。

单侧练习:拉力器一端固定在高于肩部约拉力器弹簧长度的地方,侧身,同侧手掌心向下握下端手柄,略屈肘。下压手柄,直至手柄贴紧体侧。慢慢还原。也可用此法锻炼双侧背阔肌, 方法是: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握手柄略屈肘,腰部后弓,用力下压手柄至腹前。 慢慢还原。上两个动作练习也同时锻炼了胸肌。

其它背肌:

双脚各踩拉力器的一端(两副),下肢伸直,上体前屈,双手正握或反握拉力器上端手柄,屈肘置于腹下,抬体伸背,直至上体正直。还原。

三、肩部肌肉

两脚开立,一脚踩住拉力器一端手柄, 同侧手掌心向下略屈肘握另一端手柄,异侧手叉腰,躯干保持正直。做侧拉弹簧至平举动作。慢慢还原。

四、胸肌

拉力器置于体后,双手各握拉力器手柄,掌心向前屈肘,两臂侧伸至侧平举。还原。俯立侧拉也可练胸肌, 且效果更好。

五、腹肌

较少用加负荷的方法锻炼,可做“V”字起和各式仰卧起坐。

拉力器是靠弹力增加负荷的,拉得越长负荷(阻力)越大。要慢慢加大动作幅度,切快速拉长,以免受伤。此外,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伸展练习。

用拉力器练肌肉,价格便宜,负荷可自由增减,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这里介绍几种用拉力器发达肌肉、改善体型的方法。 用力屈肘上拉(如弯举),直至肱二头肌有挤压感。然后慢慢还原。做动作时上体保持正直,不要借力。 还能锻炼肩胛部肌肉。 一脚踩住一端手柄,一手握另一端手柄,并屈肘将肘置于大腿上或腹前, 上体前倾,调节肘部位置,使弹簧被拉长。另一手托住握柄手的前臂,使前臂固定。然后做正手或反手腕屈伸动作,练前臂肌肉。 1)小腿肌:一端手柄固定于地面, 双手握另一端手柄于体前,前脚掌踏3至5厘米厚的木块,上体保持正直,做提踵动作。(2)股后肌群:骑跨在较窄的凳上,一脚踩地, 一手柄固定在另侧小腿远端。做屈小腿动作,慢速还原。 方法是: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握手柄略屈肘,腰部后弓,用力下压手柄至腹前。 慢慢还原。上两个动作练习也同时锻炼了胸肌。

3、得了颈椎病后练习拉力器 原来一次只能拉一个 现在能五个 力量长了 肌肉却不长 怎么回事?

涨力量不一定就长肌肉,以前没有锻炼过的人稍加锻炼力量就会有所增长,但肌肉的增长需要比这更长的时间。运动生理学里有这样一个指标,每平方厘米的肌肉力量。同样粗细的肌肉对不同的人来说其肌肉力量差异是非常大的。换句话说不同的人肌肉力量于肌肉多少或体重不成正比。通过力量练习既可以长肌肉又可以涨力量,但是练法不同。

4、拉力器练的是哪块肌肉?

主要胸肌,背肌,还有手臂上的肌肉。大概1个多月就有成形的肌肉。我也就每天15-20下(3组)。不要连续太久,会拉伤肌肉。3组是早上,中午,晚上。

5、拉力器锻炼的是哪块肌肉?

也许以前你在锻炼二头肌时偶尔尝试过站立拉力器弯举,那么我要告诉你,它有很多种变化方式。在这里,我们为你提供 9种拉力器锻炼二头肌的方法。你有兴趣尝试这些全新的方法?用拉力器进行锻炼有何特别之处呢?由于拉力器的缆绳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所以你在用拉力器锻炼时与你做自由弯举时垂直向下受力有很大不同。你的肌肉会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进行工作。这种效果在肌肉充分收缩和充分伸展时尤其显著。拉力器的锻炼可以借助一些传统训练设备(如托臂凳等),也可以借鉴一些用其他器械练习的方法,如做哑铃弯举时的翻掌动作,从掌心向内或掌心向下翻至掌心向上,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肱二头肌。

拉力器锻炼的另一点好处在于:肱二头肌是一块有两个肌头的肌肉,其主要作用是屈臂。在屈臂时,同样也用到了另外一块肌肉——肱肌。而只有在做一些前臂上抬的运动时,如高位拉力器弯举或反式高位拉力器玩具,肱肌才能得到充分锻炼。此外,前臂上部的主要肌肉肱挠肌,在屈臂动作中也起了不少作用。而通过拉力器侧弯举可以使肱挠肌得到强化。

总之,这一系列的弯举锻炼方法可以帮助你练就理想的二头肌。在下一次臂部锻炼时,尝试一下其中的1——2种或专门进行一次纯拉力器锻炼,你会有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感觉。

动作:

(1) 双手高位拉力器弯举

这一运动使你在举臂的同时做弯举,这样可以使你的肱肌得到更有效地锻炼。

开始姿势:将两个把手挂在两侧高位滑轮上,人站在中间,每只手各握一滑轮,掌心向上,双臂向两侧滑轮伸出并与地面平行。

动作:肘部弯屈,以平稳的动作将两侧把手拉向你的头部,保持上臂稳定,掌心向上;当二头肌收缩到最大限度时尽力向中间拉。然后慢慢地回到开始位置。

补充:也可以在两滑轮中间放一90度直椅,以座姿完成这项练习。

(2) 站立双手拉力器弯举

这是最基本的弯举动作,但也是最有效的锻炼方式。用铁栓调整拉力器重量,比不断调整杠铃或哑铃片重量简单得多。这样可以节省间隔时间,使锻炼更紧凑、更有效。

开始姿势:选择一根中等长度的横杠,最好是可转动的那种,挂在低拉滑轮上。面对滑轮站立,膝部略屈,下背部稍弯。双手掌心向上握住横杠,握距与肩同宽。

(3) 站立单手拉力器弯举

单手的锻炼能使效果更集中,同时也可以让你有机会运用翻掌动作(掌心向内转至掌心向上),以充分刺激肱二头肌。

开始姿势:将一单拉把手挂在一低位滑轮上。单臂前伸握把手,身体略偏于轴线一侧,使你所要锻炼的手臂接近拉力器。

动作:肘关节弯屈(保持肩部稳定),将把手向上拉的同时平滑地翻腕;当拉到最高点时掌心向上。然后反向回复至开始姿势。两臂交替进行。

(4) 拉力器托臂弯举

用拉力器进行托臂弯举锻炼可以在开始和结束时仍保持肌肉的紧张度,这是在自由举重时无法做到的。

开始姿势:将托臂凳放在拉力器前,使你坐在凳上时,正好面对拉力器。将一个有可转动外套的直杠或曲杠挂于低位滑轮上。将上臂靠在托臂凳的靠垫上。

动作:保持你的上臂和肘部位置不动,屈臂将横杠上举至最高点。在最高点处停顿片刻后,再慢慢地将横杠放低至开始位置。
(5) 反式高位拉力器弯举

这一不寻常但又极有效的运动,可以使你的下背部处于放松状态,同时又让你避免靠冲劲和身体摇摆来发力的错误,使屈肘肌群发挥到极致。

开始姿势:垂直于拉力器放置一条长凳,将一短杠(最好有可转动的外套)挂在高位滑轮上。身体仰卧长凳上,头部靠近拉力器。两臂上伸与身体垂直,双手以一手之宽握住横杠。

动作:保持上臂稳定,平缓地屈肘,将横杠拉向你的前额。当二头肌收缩到最大限度时仍尽力下拉,然后慢慢回复至开始姿势。

(6) 仰卧拉力器弯举

在这项运动中,你很难借助别的部位的运动来投机取巧。你可以尝试着变换一下握距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开始姿势:选择一根中等长度的横杠(最好有可转动的外套),挂在低位滑轮上。身体仰卧在地,双臂伸直,两手握住横杠,屈膝,双脚蹬住拉力器的底座。双手置于大腿上,掌心向上,绳束从两腿间经过(但不接触)。

动作:控制你的上臂位于身体两侧不动,肩部紧贴地面,屈肘,以二头肌之力将横杠上拉至肩部上方。在回复开始姿势的过程中,保持下背部自然弯屈。

(7) 拉力器侧弯举

这个动作与哑铃侧弯举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着重锻炼前臂的一块重要肌肉——肱挠肌。

开始姿势:将一绳束挂在低位滑轮上,身体站于拉力器前,略侧向一边。单手握住绳束的一端,掌心向内,手臂在身体一侧充分伸展。

动作:肘关节弯屈,将绳束拉向你的肩部,保持手腕姿势不变(不要翻腕,保持掌心向内)。当拉到最高点时,你的拇指应最靠近你的肩部。肘部紧靠在身体一侧以固定。然后慢慢地放至原位。两臂交替进行。

(8) 拉力器绳束弯举

这一动作综合了杠铃运动和哑铃运动的一些优点。锻炼范围包括屈臂的三块肌肉,但重点是肱二头肌。

开始姿势:将一绳束挂在低位滑轮上,双臂伸直,双手各握绳的一端,掌心向内。

动作:上臂保持固定,肘关节弯屈,将绳束拉向肩部。在上拉的过程中,平滑地翻腕使你的掌心向上。当动作结束时,掌心应正好对着你。

(9) 俯姿拉力器弯举

这一动作保留了传统的俯姿弯举的优点,同时改变了拉的线路,使得整个动作过程阻力都存在。

开始姿势:站在拉力器前,身体与拉力器垂直,要锻炼的手臂靠近拉力器,约45—60厘米。握住一个挂于低位滑轮的把手,膝部稍屈,身体略前倾。

动作:尽量保持你的上臂固定不动,肘关节弯屈,以二头肌之力将把手经胸前拉向肩部。当你达到肌肉最大收缩位置时,肘部应正好指向低位滑轮。然后回复至开始姿势。两臂交替进行。

6、请问用拉力器怎么锻炼肩部肌肉?

动作:


(1) 双手高位拉力器弯举

这一运动使你在举臂的同时做弯举,这样可以使你的肱肌得到更有效地锻炼。

开始姿势:将两个把手挂在两侧高位滑轮上,人站在中间,每只手各握一滑轮,掌心向上,双臂向两侧滑轮伸出并与地面平行。

动作:肘部弯屈,以平稳的动作将两侧把手拉向你的头部,保持上臂稳定,掌心向上;当二头肌收缩到最大限度时尽力向中间拉。然后慢慢地回到开始位置。

补充:也可以在两滑轮中间放一90度直椅,以座姿完成这项练习。

(2) 站立双手拉力器弯举

这是最基本的弯举动作,但也是最有效的锻炼方式。用铁栓调整拉力器重量,比不断调整杠铃或哑铃片重量简单得多。这样可以节省间隔时间,使锻炼更紧凑、更有效。

开始姿势:选择一根中等长度的横杠,最好是可转动的那种,挂在低拉滑轮上。面对滑轮站立,膝部略屈,下背部稍弯。双手掌心向上握住横杠,握距与肩同宽。

(3) 站立单手拉力器弯举

单手的锻炼能使效果更集中,同时也可以让你有机会运用翻掌动作(掌心向内转至掌心向上),以充分刺激肱二头肌。

开始姿势:将一单拉把手挂在一低位滑轮上。单臂前伸握把手,身体略偏于轴线一侧,使你所要锻炼的手臂接近拉力器。

动作:肘关节弯屈(保持肩部稳定),将把手向上拉的同时平滑地翻腕;当拉到最高点时掌心向上。然后反向回复至开始姿势。两臂交替进行。


(4) 拉力器托臂弯举

用拉力器进行托臂弯举锻炼可以在开始和结束时仍保持肌肉的紧张度,这是在自由举重时无法做到的。

开始姿势:将托臂凳放在拉力器前,使你坐在凳上时,正好面对拉力器。将一个有可转动外套的直杠或曲杠挂于低位滑轮上。将上臂靠在托臂凳的靠垫上。

动作:保持你的上臂和肘部位置不动,屈臂将横杠上举至最高点。在最高点处停顿片刻后,再慢慢地将横杠放低至开始位置。


(5) 反式高位拉力器弯举

这一不寻常但又极有效的运动,可以使你的下背部处于放松状态,同时又让你避免靠冲劲和身体摇摆来发力的错误,使屈肘肌群发挥到极致。

开始姿势:垂直于拉力器放置一条长凳,将一短杠(最好有可转动的外套)挂在高位滑轮上。身体仰卧长凳上,头部靠近拉力器。两臂上伸与身体垂直,双手以一手之宽握住横杠。

动作:保持上臂稳定,平缓地屈肘,将横杠拉向你的前额。当二头肌收缩到最大限度时仍尽力下拉,然后慢慢回复至开始姿势。


(6) 仰卧拉力器弯举

在这项运动中,你很难借助别的部位的运动来投机取巧。你可以尝试着变换一下握距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开始姿势:选择一根中等长度的横杠(最好有可转动的外套),挂在低位滑轮上。身体仰卧在地,双臂伸直,两手握住横杠,屈膝,双脚蹬住拉力器的底座。双手置于大腿上,掌心向上,绳束从两腿间经过(但不接触)。

动作:控制你的上臂位于身体两侧不动,肩部紧贴地面,屈肘,以二头肌之力将横杠上拉至肩部上方。在回复开始姿势的过程中,保持下背部自然弯屈。


(7) 拉力器侧弯举

这个动作与哑铃侧弯举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着重锻炼前臂的一块重要肌肉——肱挠肌。

开始姿势:将一绳束挂在低位滑轮上,身体站于拉力器前,略侧向一边。单手握住绳束的一端,掌心向内,手臂在身体一侧充分伸展。

动作:肘关节弯屈,将绳束拉向你的肩部,保持手腕姿势不变(不要翻腕,保持掌心向内)。当拉到最高点时,你的拇指应最靠近你的肩部。肘部紧靠在身体一侧以固定。然后慢慢地放至原位。两臂交替进行。


(8) 拉力器绳束弯举

这一动作综合了杠铃运动和哑铃运动的一些优点。锻炼范围包括屈臂的三块肌肉,但重点是肱二头肌。

开始姿势:将一绳束挂在低位滑轮上,双臂伸直,双手各握绳的一端,掌心向内。

动作:上臂保持固定,肘关节弯屈,将绳束拉向肩部。在上拉的过程中,平滑地翻腕使你的掌心向上。当动作结束时,掌心应正好对着你。


(9) 俯姿拉力器弯举

这一动作保留了传统的俯姿弯举的优点,同时改变了拉的线路,使得整个动作过程阻力都存在。

开始姿势:站在拉力器前,身体与拉力器垂直,要锻炼的手臂靠近拉力器,约45—60厘米。握住一个挂于低位滑轮的把手,膝部稍屈,身体略前倾。

动作:尽量保持你的上臂固定不动,肘关节弯屈,以二头肌之力将把手经胸前拉向肩部。当你达到肌肉最大收缩位置时,肘部应正好指向低位滑轮。然后回复至开始姿势。两臂交替进行。

7、拉力器练的是哪个部位的肌肉

拉力器用两手拉主要锻炼肩部三角肌和背部肌肉,用脚踩住单手曲臂向上拉可以练肱二头肌。

8、在拉拉力器时对颈椎有什么好处

对颈椎肌肉有锻炼的作用,加强了颈椎肌肉的锻炼,预防颈椎病

9、脊柱肌肉的拉力是多少

(L4-40kg的力)如果你想扭断人的颈椎单靠力量是不够的 要考虑角度(主要)和速度,还要考虑你扭的那个人的颈椎周围肌肉的力量,还有在你扭他的时候他是放松还是紧张的。(速度够的话5KG足够了) 要用刀砍,你要不知道结构直接砍,就是砍个骨头。如果入刀角度对还要刀快不用多大力量。15KG左右就够了。

与颈椎肌肉拉力器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