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颈椎 > 颈椎旋转扳法

颈椎旋转扳法

发布时间:2020-03-13 22:41:47

1、颈椎牵引有危害吗?经常做牵引的危害?

你好,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乃本虚而标实,主要是由于肾气亏损、筋脉不通、经络瘀阻所致,由于本病往往虚实夹杂,症候复杂,一般药物很难根治。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有许多非常有效的独到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穿山龙、血丹花、血竭、乳香、没药、生地、川西归尾、川西红花、川芎、赤芍、白芍、三七、桃仁、川地龙干、穿山甲、威灵仙、鹤虱、利筋藤、桑寄生、刘寄奴、伸筋草、千年健、一口钟、乌药、青风藤、鸡血藤、木瓜、杜仲、补骨脂、菟丝子、杞子、熟地、怀牛膝、狗脊、锁阳、和尚头、羊藿叶、骨碎补、制川乌、制附子、香附、郁金、正晋芪、鹿含草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这些药物配合使用能够滋补肝肾、填精补髓、强筋壮骨、补气养血、清利湿热、通经活络、行血散瘀、消肿定痛,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这些药物配合使用对颈椎病效果非常好,可以彻底康复。采用以上传统中药配方治疗,完全无副作用,治愈后不复发,只需单服中药即可,不需要其它治疗方法,而且服药期间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奇效实用,省钱方便。另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少用西药(包括封闭针),多是含有激素的止痛药,副作用较大,用多了,会得骨质疏松症;二是不要把治疗的希望寄托在理疗(按摩、针灸、拔火罐等)上,这些方法是暂时的缓解疼痛,当受凉,劳累,姿势不正确时就易复发或加重;三是无论采取哪种手术方式,都是在患者颈部的神经密集区进行,手术过程中极易损伤周围神经而导致其它症状。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查看原帖>>

2、落枕和颈椎半脱位到底有什么区别?跪求!!!

落枕:为单纯的肌肉痉挛,轻者5~7天可愈,重者可延到数周不愈,推拿疗法于本病疗效甚佳。成人若经常性的发作者,常提示为颈椎病的前驱症状。如有外伤史,应拍摄x线片,以排除骨折、脱位及颈椎病。 本症治疗以舒筋活血,温筋通络为原则,使颈项部气血通畅,肌肉放松,则症亦随之而解除。
治疗方法 :
(1) 按揉法:患者坐位,先拿风池、风府、天柱、完骨,推桥弓,再以大鱼际按揉,天宗、肩井、缺盆、落枕等穴,每穴连续按揉半分钟,以酸胀麻感为度,并按揉痉挛的肌肉及压痛明显处。
(2) 患者坐位,用轻柔的滚法、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治疗,配合轻缓的头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活动。再用拿法提拿颈项及肩部或弹拨紧张的肌肉,使之逐渐放松。
(3) 患者坐位,主动放松颈项部肌肉。用摇法治疗,使颈项作轻缓的旋转,摇动数次后,在颈微向前屈位时,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幅度作扳法,手法要稳而快速,旋转幅度要在病员能忍受的限度内。
(4) 患者坐位,最后可在患部加用擦法和热敷,以活血止痛。
注意事项 :
(1) 头颈部扳法,不可强求有弹响声。
(2) 疼痛甚者(颈项不敢转动者),可先按揉患侧天宗2~3分钟,并嘱患者轻缓转动颈项,当痛稍减后,再用以上方法治疗。
(3) 嘱咐患者颈项部保暖,不宜睡高枕。

3、颈椎病的推拿治疗方法是什么?

推拿手法治疗与分型无关。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治疗时应手法轻柔,先进行影像学检查,除外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造成的椎管狭窄。如有椎管狭窄,切不可行推拿治疗。推拿手法治疗对于椎孔、椎间孔较大或软组织损伤者疗效较好。

[治疗原则]活血通络,理筋整复,解痉止痛。

[常用穴位]夹脊穴、风池、天柱、大椎、肩井、天宗、曲池、小海、外关、合谷。

[常用手法]舒筋手法、端提牵引法、牵引旋转法、理筋复原法。

[治疗步骤]1.舒筋手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病人背后,用法施于颈项部三线:颈正中线风府至大椎,颈两侧线风池至肩井,冈上肌以及背部竖脊肌。一指禅点按风池、风府,按揉颈项部两侧韧带、肌肉,由上至下数遍,继而按揉肩井以及天髎、天宗等穴。

拿风池以及颈项部,由上而下数遍。

直擦颈项部韧带以及两侧肌肉,以透热为度。

以上手法能使颈部肌肉放松,经络疏通,关节松解,为治疗手法做准备。

2.端提牵引法

术者立于病人背后,双手从患颈两侧以虎口卡在下颌和后枕部,用力向上端提2~3min。

3.牵引旋转法

此法用于钩椎关节旋转移位病人。在上法的基础上,助手站在病人侧方,扶住病人肩部以固定。术者立于病人背后,一手托住下颌及后枕部向上牵引,另一手拇指推顶患椎的棘突,嘱病人放松颈部,头向患侧旋转,当不能再转动时,术者稍加用力推顶移位的患椎,可听到颈部“咔嚓”响声。再用同法向另一侧旋转,病人多于当时即感颈椎轻松。

4.理筋复原法

接上法,术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单手提拿,小鱼际滚动颈椎两侧软组织,反复5~7次,双手提拿两侧肩井、上肢部软组织,并点揉两侧肩胛提肌、背阔肌数遍。

注意事项:颈椎手法治疗时切忌粗暴,禁止使用暴力、蛮力和过大幅度的手法。老年人应避免使用扳法。另外,颈椎牵引重量应适当,注意颈部生理曲线,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确定前屈角度。

4、颈椎病怎么正确按摩

按摩不是首选,针灸效佳。老年人不宜按摩,老年人颈部肌腱等脆弱。

5、颈椎往下,背部往上疼痛,转动有弹响,求解答。

你好。首先建议你去当地专科医院做一次细致的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听听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根据你的症状描述,我初步觉得应该是颈椎病。但颈椎病有4种分型,治疗上虽然大体相同,但也有所不同。所以建议兄台去当地医院的按摩科看一看。

症状分析:第一、你在医院做过一系列专业检查,都未发现问题。说明骨性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软组织病变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肌肉韧带可能有些问题。
第二、你是颈部以下,背部以上肌肉疼痛,疼痛面积较大,这是典型颈椎病的症状。
第三、你说转动颈部时,会有“弹响”,这是因为颈椎的小关节紊乱造成的。这种小关节紊乱并不是所谓的脱位或是错位。这样的先关节紊乱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危害。但这样的紊乱能说明一些问题。所以也要引起你的注意了! 因为是你平时某些姿势的不正确造成了关节的紊乱。一般有两种情况造成:一个是外力作用。(比如受过外伤) 另一个是长期姿势不正确造成的。(比如 驼背)

病因分析:相信兄台的工作一定是文案工作比较多。长期的伏案工作造成了颈椎长期处于一个固定姿势的状态。人体的任何关节如果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姿势,都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 跷二郎腿 时间长了腿就会麻木一样) 当然也不仅仅限于文案工作,开车亦然,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注意的地方都会让颈椎处于长时间固定的状态。所以造成了很多不适。

治疗:求人不如求己!只要兄台注意平时自己的保护。这种症状可以不治自愈。
首先说一下注意事项:1、不要长时间低头。最少半个小时就要从椅子上起身,做颈部活动和腰部活动。2、不要受凉。3、洗澡的时候用自己能接受的较热的水冲洗颈肩背部(别烫伤啊)
再说一下保守治疗的方法吧:1、牵引。牵引的效果要好于其他任何治疗的效果。因为你长期姿势不良,使肌肉长期处于非正常状态,造成了肌肉的高度紧张。就好比 橡皮筋,长期处于拉伸状态,而不是正常的有张有弛的状态。这种长期的拉伸造成了你颈肩背部的疼痛。怎么才能让肌肉放松下来呢?! 就好比 小腿后侧抽筋的时候,我们都是让足部过度背神,而不是跖屈一样。就是 要把肌肉拉伸,拉伸以后就会缓解原先肌肉的紧张。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2、按摩。一般是在牵引之后开始按摩。因为先前的牵引已经把肌肉牵开,使肌肉放松,所以牵引以后马上按摩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按摩的手法问题这里就不说了,各门各派都有,都是各有所长啊。只要以放松肌肉缓解紧张,点按穴位疏通经血为主。但切结!切结! 千万不要做扳法! 也就是千万不要做“复位”的手法!不要让任何人扳动你的颈椎!包括 医院所谓的主任 专家什么的! 这个手法很危险! 任何大师都有失手的时候,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万里有一的失手,但对于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
3、其他物理疗法。包括针灸,热疗等等吧。都是辅助治疗,没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有条件可以做一些。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当然不做也可以,也不会有什么不好。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在此祝福兄台早日去除病痛!

6、颈椎病理疗法?颈椎病中医治疗方法谢谢?

中医治疗颈椎病,推拿治疗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型治疗比较稳妥。一。颈型颈椎病。
早期以颈项痛部疼,反复发作为主,逐渐颈项部疼痛,延及上背肩部,头颈部,不能仰俯,旋转,个别人伴有眩晕或偏头痛。
治法:按揉肌痉挛处,和穴位。
1.先按肩部一指禅推法,先推健侧再推患侧。
2.滚指颈肩部,以充分放松肩部肌肉。
3.弹拨按揉颈项部肌肉,重点在肌肉痉挛处,按揉弹拨条索状反应物。
4.拿肩井,拿颈项部。
5.颈部斜扳法。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持续一侧或两侧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亦可表现为阵发性剧痛,当颈部疼痛及复压增高时,症状加重。有时患肢及手握力减弱,手中持物有忽然落地现象,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
治法:
常规手法加按揉天宗,点按上肢穴位,滚上肢,搓抖上肢。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颈项肩部拿法。
3.滚颈项肩部。
4.摇颈椎。
5.颈部定位扳法。
增加下列手法:
按揉天宗穴
滚上肢 3-5分钟
按揉上肢穴位 曲池穴 手三里穴 外关穴 合谷穴 落枕穴
搓抖上肢三遍 扦抖上肢一分钟
拨伸五指。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作时眩晕、恶心、呕吐症状。每于头部后伸或转动到某一特定方位时出现。甚至有摔倒,头部沉闷,视目不清,偶然双目发黑,肢体麻木。
治法:常规手法,减摇颈椎,加开天门,推坎宫,揉眼眶,按太阳,运耳轮,扫散法,拿五经。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滚指项肩背部。
3.弹拨按揉颈项肩部。
4.拿肩井,颈项肩部。
5.开三门一分钟。
6.推坎宫一分钟。
7.按揉太阳穴一分钟。
8.揉眼眶一分钟。
9.运耳轮半分钟。
10.扫散颞部半分钟。
11.拿五经五遍,从头向外。
12.颈部定位扳法。
四.脊髓型颈椎病。
初期颈部仅有轻度异样感觉,或完全没有症状,一侧或双侧上下肢有疼痛,麻木,发强,无力等症状。大多先发生于下肢,然后发展到上肢,部分病人出现胸闷或腹部束带感。行走笨拙,甚至四肢瘫痪,二便失禁。
治法:
常规手法减颈椎扳法和摇法,加滚拿四肢,颈部拨伸。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滚颈项肩背部。
3.拿肩井,颈项部。
4.滚上肢,一手托患肢,另一手用滚法,沿上肢治疗,上下往返三次。
5.拿上肢,一手托患肢,另一手拿患肢肌肉,从上到下往返三次。
6.滚下肢,上下往返三次。
7.拿下肢,从上往下,往返三次。
8.颈部拨伸。
五.交感型颈椎病。
项枕部疼痛,或偏头痛,目眩,伴耳鸣,心悸,感觉过敏,眼胀,咽部不适。
治法:常规手法,减摇颈椎,加开天门,推坎宫,揉眼眶,按太阳,运耳轮,扫散法,擦背部,按揉背腧,擦胸胁,推桥弓。
1.颈项部一指禅推法。
2.滚颈项肩部。
3.拿肩井,颈项部。
4.弹拨按揉颈项肩部。
5.开天门。
6.推坎宫。
7.揉太阳。
8.揉眼眶。
9.运耳轮。
10.扫散颞部。
11.拿五经。
12.颈椎拨法。
13.擦背部2-3分钟。
14.按揉肺俞,心俞,膈俞,三焦俞。
15.横擦胸胁2-3分钟。
16.推桥弓,自上而下20次。不可同时操作两边。
注重事项:
一.颈椎结核,肿瘤等,禁用推拿手法。
二.手法要均匀,柔和,深透,切忌暴力。
三.扳法要严格把握分寸。
四.脊髓型颈椎病,慎用推拿。禁用颈椎扳法,和摇法。
五。配合牵引、针灸、现疗,以加强疗效。

7、颈椎病各型的手法治疗怎样进行?

对于颈椎病的按摩手法,有一些通用的手法,如揉按颈肌,提拿斜方肌,沿棘突和椎板方向的分筋和理筋手法,点按风池和肩井等穴位。但由于颈椎的分型不同,各型颈椎病的手法亦有不同。

(1)神经根型。应主要以上肢手法为主,根据神经孔狭窄的位置,沿上肢的三阳经或三阴经循经推按;牵抖上肢;点按臂月需,手三里,小海,外关,阳溪等穴位;弹拔、牵抖指间关节;弹响各指末端。

(2)椎动脉型。应主要在椎板和横突孔周围施以手法,沿椎板与关节突之间的间隙行拔筋、分筋手法;从颈6 横突开始深按,沿椎动脉走行方向向头部方向推分,刺激椎动脉起始部位,增加椎动脉血流量。上述手法效果不佳时,可以施以扳法治疗。

(3)交感型。主要手法在头部和颈前部。伴有头晕、耳鸣、失眠、烦躁等症状者,主要在头部施以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印堂,分推高骨,点按风池、头维、安眠、神门、内关等穴位;同时沿胸锁乳突肌前缘按揉,通过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和小关节囊的深部感受器,达到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

(4)脊髓型。主要以下肢手法为主,以强筋健骨,滋肝益肾为法,主要点按和推擦昆仑、绝骨、承山、阳陵泉、肾俞、膈俞,至这些穴位感到发热为度。

8、颈椎扳法,比如第三颈椎或第三腰椎向右偏移错位,斜扳,侧扳,旋转扳时,扳的方向是右,还是左,还是左右均可

我这两天也为这个问题困惑着。在临床上,有些是往一侧扳,有的是往两侧各扳一次。所以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了一些文献:结论是:无论是向一侧或向两侧行颈椎扳动手法, 均能增大颈椎的主动旋转范围, 但向一侧行扳动手法对提高旋转侧的主动活动要优于向对侧扳动和两侧扳动,所以在行颈椎旋转类手法时,颈椎扳动的方向应与主动活动受限的方向一致且只进行一次扳动。
腰椎斜扳法也一样,扳动的方向应与主动活动受限的方向一致且只进行一次扳动。

9、高三了,颈椎难受怎么办

注意保暖休息,不要一直看书,注意颈部活动

10、颈椎病怎么按摩?

颈椎病根据诊断的不同,又分为很多种类型,所以一旦确诊为颈椎病,建议患者还是应先到医院进行拍片检查,由临床医生给予指导治疗。可以在治疗的同时,配合以局部的推拿按摩,如可以在局部进行松筋类的治疗,和在远端可以采取一些穴位的点按治疗。在疾病的某些阶段,还可以进行手法的整复治疗,比如颈部的扳法,颈部的牵引法,还有运动关节类的,像摇晃类的手法以缓解症状。但有部分类型的颈椎病是严禁进行按摩的,特别是脊髓型的颈椎病,如果盲目的采取按摩手法,是很容易造成临床的危急事件产生的。所以建议患者应首先到医院先诊断明确颈椎病类型后,由医生给予正确的建议,再选择是否进行按摩治疗。

与颈椎旋转扳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