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解剖学:眼球的肌肉的名称及其作用?
摘录:眼外肌(extrinsic eyeball muscles)是支配眼球活动的中轴肌,是眼球巩膜上附着的六条肌肉,能使眼球随意转动。
Zinn纤维环 或称总腱环,在眼眶尖端附着于视神经孔四周的骨壁上,眼外肌(包括提上睑肌)除下斜肌起自前部眶内壁外均起自此总腱环。第Ⅲ颅神经支配上直、下直、内直及下斜四条眼外肌;第Ⅳ颅神经支配上斜肌;第Ⅵ颅神经支配外直肌。内直肌是作用最强的一条眼外肌,因肌肉肥厚,肌腱短,止点附着点离角膜最近(约5.5毫米)。在眼球内侧水平方向行走,因此其收缩之作用力较单纯,当眼球在原位时此肌收缩时眼球内转。但当眼球在上转时,肌肉止点处在眼球转动中心的水平面之上,因此肌肉收缩时除使眼球内转外尚略有上转作用。同样理由在下转位时可稍增加下转作用。内直肌鞘前部与内侧眶骨壁(泪骨)之间有纤维膜组织联系,称为内侧节制韧带,限制内直肌过度活动。外直肌 它与内直肌相似,处在眼球外侧水平线上。此肌较薄弱,止点离角膜缘约6.9毫米。此肌主要力量为使眼球外转。当眼球在上转或下转位,肌肉的附着点在眼球转动中心的上方或下方时,此时还略有上转或下转的作用力。外直肌鞘膜有纤维膜至颧骨眶结节称外侧节制韧带。上直肌上直肌止于上方角膜缘后约7.7毫米处。此肌中部介于提上睑肌与上斜肌之间。肌肉的走向大致平行于眼眶轴线。当眼球在原位时,肌轴与视轴大约成23度角。由于视轴与肌轴不平行,因此肌肉收缩时对眼球作用力就比较复杂。首先,在原位时肌肉收缩对眼球发生三个作用力。第一个力,因肌肉止于眼球转动中心的上方及前方,因此收缩时其主作用力为使眼球向上转;第二个力,因肌肉止点偏在转动中心的前内侧,所以收缩时也使眼球内转。第三个力,因为肌肉的起点在视轴的内侧,因此收缩时还可使眼球内旋。当眼球外展23°时,视轴与肌轴方向一致,此时肌肉作用比较单纯,收缩时主要作用力为使眼球向上转。如果眼球在内收67°位时,肌轴与视轴成90。角,此时肌肉收缩的作用力即失上转的作用而主要是内旋。在外展23°与内收67°之间的各个位置,上直肌收缩都带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力,但各力力的比例有所不同,在内收位置时以内旋内收为主,在外展位置时以上转为主。下直肌下直肌的肌轴方向与上直肌轴在同一垂直平面上,也与眶轴一致,所不同的是在眼球下方,止在角膜下缘外约6.5毫米处。用理解上直肌作用的道理来理解下直肌是比较容易弄懂的。其作用力有二个方向与上直肌是正好对抗的,其下转力正好与上直肌之上转力对抗,外旋力正好与上直肌之内旋力对抗。下直肌使眼球内收的力量与上直肌是一致的。斜肌与直肌有一个基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力的方向是相反的,直肌起点在眼球转动中心后方,止点在转动中心前方,而斜肌起点在眼球中心的前方而止点在后方。斜肌旋转力较直肌强一倍,而上转及下转作用较直肌弱。上斜肌上斜肌起自眶尖总腱环,沿眶内上壁平行于眶壁向前行走,在鼻上方眶缘附近经滑车再折向后外方呈扇形展开,在上直肌下止予赤道之后。上斜肌的作用起点应在滑车处,此段肌轴与视轴成51°角。收缩时有三种作用,一是下转,一是内旋,有少量外展作用。当眼球在内收位51°时,视轴与肌轴一致,此时只有下转作用。当眼球在外展39°位置时,视轴与肌轴成90°,此时肌肉收缩只有两个作用,即内旋及外展。下斜肌 起自眼眶前下方内侧壁,止于眼球赤道部后方近外直肌平面,止点作扇形展开,在后长睫状动脉穿入点之外侧。眼球在原位时下斜肌肌轴与视轴成约51°角,有三种作用力:一为上转,二为外旋,并有少量外展作用。当眼球在内收位5l°时,视轴与肌轴一致,作用力比较单纯,主要使眼球上转。当眼球在外展39°位置时,视轴与肌轴成90°,此时肌肉收缩只起两个作用,就是使眼球外旋及外展。
2、这图片谁能看懂,麻烦解释一下
滑车神经是第4对脑神经,。
滑车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起于中脑下丘平面对侧滑车神经核,自中脑背侧下丘方出脑;自脑发出后,绕过大脑脚外侧前行,穿经海绵窦外侧壁向前,经眶上裂入眶,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向前内侧行,进入并支配上斜肌。
滑车神经是脑神经中最细的神经。
收缩时,牵拉眼球,使瞳孔转向外下方。上斜肌与上直肌作用相对应,二者同时收缩,使瞳孔对向前方。由滑车神经支配。
该肌是眼外肌中较细而肌腱最长的一条,起始于视神经孔内上方的Zinn氏总睫环上。该处一部分盖着上睑提肌的起端。发出后经较短的肌腱便是呈梭形的肌腹,其沿眶顶和眶内壁之间前行到达滑车。在距滑车约10mm处肌腹演变为肌腱,穿过滑车,向后外下转折并延伸,与视轴成约55°角,经过上直肌下,呈扇形附着在眼球后外上象限处,该肌全长约62mm,肌腱长约30mm。附着点宽约10.7mm。上斜肌肌腹上方为眶顶; 下方为内直肌,与内直肌间有眼动脉、筛前后动脉及鼻神经通过。该肌与上睑提肌间由后至前有滑车神经、滑车上神经、额动脉及眼上静脉分支等通过。反折腱的上方有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的内侧支及眶上血管。扇状腱膜上方有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方为眼球,该肌反折腱与视轴成55°角,故其主要功能是下转眼球,也有学者认为是内旋,其次为外展和内旋。
3、眼外肌的名称,作用,神经支配
眼外肌(extrinsic eyeball muscles)是支配眼球活动的中轴肌,是眼球巩膜上附着的六条肌肉,能使眼球随意转动。
Zinn纤维环 或称总腱环,在眼眶尖端附着于视神经孔四周的骨壁上,眼外肌(包括提上睑肌)除下斜肌起自前部眶内壁外均起自此总腱环。
第Ⅲ颅神经支配上直、下直、内直及下斜四条眼外肌;第Ⅳ颅神经支配上斜肌;第Ⅵ颅神经支配外直肌。
内直肌是作用最强的一条眼外肌,因肌肉肥厚,肌腱短,止点附着点离角膜最近(约5.5毫米)。在眼球内侧水平方向行走,因此其收缩之作用力较单纯,当眼球在原位时此肌收缩时眼球内转。但当眼球在上转时,肌肉止点处在眼球转动中心的水平面之上,因此肌肉收缩时除使眼球内转外尚略有上转作用。同样理由在下转位时可稍增加下转作用。内直肌鞘前部与内侧眶骨壁(泪骨)之间有纤维膜组织联系,称为内侧节制韧带,限制内直肌过度活动。
外直肌 它与内直肌相似,处在眼球外侧水平线上。此肌较薄弱,止点离角膜缘约6.9毫米。此肌主要力量为使眼球外转。当眼球在上转或下转位,肌肉的附着点在眼球转动中心的上方或下方时,此时还略有上转或下转的作用力。
外直肌鞘膜有纤维膜至颧骨眶结节称外侧节制韧带。上直肌上直肌止于上方角膜缘后约7.7毫米处。此肌中部介于提上睑肌与上斜肌之间。肌肉的走向大致平行于眼眶轴线。当眼球在原位时,肌轴与视轴大约成23度角。由于视轴与肌轴不平行,因此肌肉收缩时对眼球作用力就比较复杂。
首先,在原位时肌肉收缩对眼球发生三个作用力。第一个力,因肌肉止于眼球转动中心的上方及前方,因此收缩时其主作用力为使眼球向上转;第二个力,因肌肉止点偏在转动中心的前内侧,所以收缩时也使眼球内转。第三个力,因为肌肉的起点在视轴的内侧,因此收缩时还可使眼球内旋。当眼球外展23°时,视轴与肌轴方向一致,此时肌肉作用比较单纯,收缩时主要作用力为使眼球向上转。如果眼球在内收67°位时,肌轴与视轴成90。角,此时肌肉收缩的作用力即失上转的作用而主要是内旋。在外展23°与内收67°之间的各个位置,上直肌收缩都带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力,但各力力的比例有所不同,在内收位置时以内旋内收为主,在外展位置时以上转为主。
下直肌下直肌的肌轴方向与上直肌轴在同一垂直平面上,也与眶轴一致,所不同的是在眼球下方,止在角膜下缘外约6.5毫米处。用理解上直肌作用的道理来理解下直肌是比较容易弄懂的。其作用力有二个方向与上直肌是正好对抗的,其下转力正好与上直肌之上转力对抗,外旋力正好与上直肌之内旋力对抗。下直肌使眼球内收的力量与上直肌是一致的。
斜肌与直肌有一个基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力的方向是相反的,直肌起点在眼球转动中心后方,止点在转动中心前方,而斜肌起点在眼球中心的前方而止点在后方。斜肌旋转力较直肌强一倍,而上转及下转作用较直肌弱。
上斜肌上斜肌起自眶尖总腱环,沿眶内上壁平行于眶壁向前行走,在鼻上方眶缘附近经滑车再折向后外方呈扇形展开,在上直肌下止予赤道之后。上斜肌的作用起点应在滑车处,此段肌轴与视轴成51°角。收缩时有三种作用,一是下转,一是内旋,有少量外展作用。当眼球在内收位51°时,视轴与肌轴一致,此时只有下转作用。当眼球在外展39°位置时,视轴与肌轴成90°,此时肌肉收缩只有两个作用,即内旋及外展。下斜肌 起自眼眶前下方内侧壁,止于眼球赤道部后方近外直肌平面,止点作扇形展开,在后长睫状动脉穿入点之外侧。眼球在原位时下斜肌肌轴与视轴成约51°角,有三种作用力:一为上转,二为外旋,并有少量外展作用。当眼球在内收位5l°时,视轴与肌轴一致,作用力比较单纯,主要使眼球上转。当眼球在外展39°位置时,视轴与肌轴成90°,此时肌肉收缩只起两个作用,就是使眼球外旋及外展。
4、人的眼外肌能换个吗
现在还没有达到换的水平。
眼外肌是司眼球运动的横纹肌,每眼各有6条,按其走行方向分直肌和斜肌,直肌4条即上、下、内、外直肌;斜肌两条是,上斜肌和下斜肌。四条直肌均起始于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zd。各肌的肌纤维自成一束,包围视神经版分别向前展开,附着在眼球赤道前方,距角膜缘不同距离的巩膜上。
内、下、外、上直肌分别附着于角膜缘后5.5mm、6.5mm、6.9mm、7.7mm处。
上斜肌也起始于总腱环,沿眶上壁与眶内壁交角处前行,在接近眶内上缘处变为肌腱,穿过滑车的纤维环,然后转向后外权方经过上直肌的下面,到眼球赤道部后方,附着于眼球后外上部。
下斜肌起源于眶壁的内下侧,然后经下直肌与眶下壁之间,向外伸展至眼球赤道部后方,附着于眼球的后外侧。
眼外肌的血液由眼动脉的肌支供给。
5、眼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从光学观点看,眼睛主要结构是:角膜和晶体。
其各表面的中心,近似位于共同轴即光轴上。光轴通常交视网膜于中心窝鼻侧并稍上方的一点,平均角度倾斜,在水平方向为4~5度(a角),而垂直方向的倾斜略大于1度。
复眼通常在节肢动物(例如昆虫)中发现,通常有很多简单的小眼面组成,并产生一个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
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通常眼睛是球状的,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
(5)眼外直肌肌腱扩展资料
人们在读书认字、看图赏画、观看演出、欣赏美景等无不用到眼睛。人的眼睛非常敏感,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再将这些视觉形象信息转变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如果眼睛或视觉出现问题,人们与外界的接触便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或影响。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神经、血管等组织。从正面看,眼睛包括巩膜(眼白)、瞳孔、虹膜及角膜等几个主要部分。
除此之外,眼眶内还有运动眼球的小肌肉以及泪腺等结构。若从整个眼球结构来看,还有很多在表面看不到,但同样重要的部分。
状体的屈光指数约1.4371。晶状体靠本身的弹性回缩增大凸度,增强屈光能力。随年龄增长,晶状体弹力减弱,调节力也随之减弱,即产生“老花眼”。
玻璃体为透明无色的胶状体,充填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玻璃体占眼球内腔的4/5。屈光指数为1.3360。
6、到底上下斜肌是怎么作用的
上斜肌(obliquus superior) 起自于视神经管周围的总腱环,经上直肌与内直肌之间,沿眼眶上壁内侧缘前行至其前端的滑车,再转向后外,止于眼球赤道后方巩膜的上面。收缩时,牵拉眼百球,使瞳孔转向外下方。上斜肌与上直肌作用相对应,二者同时收缩,使瞳孔对向前方。由滑车神经支配。 该肌是眼外肌中较细而度肌腱最长的一条,起始于视神经孔内上方的Zinn氏总睫环上。该处问一部分盖着上睑提肌的起端。发出后经较短的肌腱便是呈梭形的肌腹,其沿眶顶和眶内壁之间前行到达滑车。在距滑车约10mm处肌腹演变为肌腱,穿过滑车,向后外下转折并延伸,与视轴成约55°角,经过上直肌下,呈扇形附着在眼球后外上象限处,该肌答全长约62mm,肌腱长约30mm。附着点宽约10.7mm。上斜肌肌腹上方为眶顶; 下方为内直肌,与内直肌间有眼动脉、筛前后动脉及鼻神经通过。该肌与上睑提肌间由后至前有滑车神经、滑专车上神经、额动脉及眼上静脉分支等通过。反折腱的上方有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的内侧属支及眶上血管。扇状腱膜上方有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方为眼球,该肌反折腱与视轴成55°角,故其主要功能是下转眼球,也有学者认为是内旋,其次为外展和内旋。
7、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眼外肌(均为横纹肌)的神经支配:
(1)四来条直肌(起自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源总腱环):上直肌、百下直肌、内直肌受第Ⅲ(动眼)颅度神经支配,外直肌受第Ⅵ(展)颅神经支配。
(2)两条斜肌:上斜知肌受第Ⅳ(滑车)颅神经支配,下斜肌受第Ⅲ(道动眼)颅神经支配。
8、眼上斜肌 的作用
眼上斜肌的作用:因该肌滑车后的一段,走行方向与视轴呈51°角,在第一眼位时,主要作用为内旋,次要作用下转及外转。
当眼球内转与第一眼位呈51°时,肌牵引方向与视轴一致,仅有下转作用;当眼球外转与第一眼位呈39°时,使肌牵引方向与视轴呈直角,仅发挥内旋动作,可伴随外转动作。
眼上斜肌为起自总腱环的内上方、附着于眼球中纬线或赤道稍后偏外侧巩膜上的横纹肌。其肌长约60毫米,为眼外肌中最长之肌,沿眶内上侧前进,至眶内上缘额骨滑车处,肌腱变圆,穿过滑车后,折向眼球后外方,并与视轴成51°角。
在上直肌下方肌腱变扁,越过眼球赤道部后,止于偏外侧的巩膜上。其附着线前端距上直肌附着线外侧端之后约5毫米;距角膜缘13毫米,附着线后端距视神经6.5毫米;附着线为弧形,肌宽为10.7毫米,腱长30毫米,腱宽9.4毫米;由滑车神经支配,离滑车后26毫米为神经支配点。
(8)眼外直肌肌腱扩展资料
眼皮跳就是眼肌痉挛,眼周围的肌肉发生不自主地抽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用眼过度或劳累、精神过度紧张。如操作电脑时间过长、用眼太久、考前精神压力过大等。此外眼睛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也可引起。
这些症状主要是神经末梢受刺激的表现,因此症状往往局限于一侧的上眼皮或下眼皮。只要通过缓解压力、适当休息就可得到恢复。绝大多数人只局限于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动,少数人眼皮跳动会逐渐加重,从单纯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发展为上下眼睑抽动,甚至发展为同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
9、眼框边上的肌健有何作用
上斜肌(obliquus superior) 起自于视神经管周围的总腱环,经上直肌与内直肌之间,沿眼眶上壁内侧缘前行至其前端的滑车,再转向后外,止于眼球赤道后方巩膜的上面。收缩时,牵拉眼球,使瞳孔转向外下方。上斜肌与上直肌作用相对应,二者同时收缩,使瞳孔对向前方。由滑车神经支配。 该肌是眼外肌中较细而肌腱最长的一条,起始于视神经孔内上方的Zinn氏总睫环上。该处一部分盖着上睑提肌的起端。发出后经较短的肌腱便是呈梭形的肌腹,其沿眶顶和眶内壁之间前行到达滑车。在距滑车约10mm处肌腹演变为肌腱,穿过滑车,向后外下转折并延伸,与视轴成约55°角,经过上直肌下,呈扇形附着在眼球后外上象限处,该肌全长约62mm,肌腱长约30mm。附着点宽约10.7mm。上斜肌肌腹上方为眶顶; 下方为内直肌,与内直肌间有眼动脉、筛前后动脉及鼻神经通过。该肌与上睑提肌间由后至前有滑车神经、滑车上神经、额动脉及眼上静脉分支等通过。反折腱的上方有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的内侧支及眶上血管。扇状腱膜上方有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方为眼球,该肌反折腱与视轴成55°角,故其主要功能是下转眼球,也有学者认为是内旋,其次为外展和内旋。
10、谁能看懂呀,麻烦给讲解下
滑车神经是第4对脑神经,。滑车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起于中脑下丘平面对侧滑车神经核,自中脑背侧下丘方出脑;自脑发出后,绕过大脑脚外侧前行,穿经海绵窦外侧壁向前,经眶上裂入眶,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向前内侧行,进入并支配上斜肌。滑车神经是脑神经中最细的神经。收缩时,牵拉眼球,使瞳孔转向外下方。上斜肌与上直肌作用相对应,二者同时收缩,使瞳孔对向前方。由滑车神经支配。该肌是眼外肌中较细而肌腱最长的一条,起始于视神经孔内上方的Zinn氏总睫环上。该处一部分盖着上睑提肌的起端。发出后经较短的肌腱便是呈梭形的肌腹,其沿眶顶和眶内壁之间前行到达滑车。在距滑车约10mm处肌腹演变为肌腱,穿过滑车,向后外下转折并延伸,与视轴成约55°角,经过上直肌下,呈扇形附着在眼球后外上象限处,该肌全长约62mm,肌腱长约30mm。附着点宽约10.7mm。上斜肌肌腹上方为眶顶; 下方为内直肌,与内直肌间有眼动脉、筛前后动脉及鼻神经通过。该肌与上睑提肌间由后至前有滑车神经、滑车上神经、额动脉及眼上静脉分支等通过。反折腱的上方有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的内侧支及眶上血管。扇状腱膜上方有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方为眼球,该肌反折腱与视轴成55°角,故其主要功能是下转眼球,也有学者认为是内旋,其次为外展和内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