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外斜肌的结构特点
腹外斜肌(Musculus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起始部呈锯齿状,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后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内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并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1、锻炼方法:身体侧卧在垫子上,上面的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大约成60度,脚踩到地上,膝盖与地面垂直,下面的腿平放在地上,膝盖同样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也成60度左右,脚放在另一只脚的脚面上,将踩地的腿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上身倾斜,踩地脚的同侧肩膀离地,另一侧贴紧地面,上面的手臂放在另一侧的肩膀上,下面的手臂伸直自然放到垫子上,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收紧地面远端一侧腹外斜肌,同时呼气,之后吸气的同时,腹外斜肌缓慢放松,身体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然后反复练习就可以了。(如下图)
2、时间和频率:每次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一次一般做10次,腹外斜肌就非常有感觉了。每次练习4组,当两侧都练习完为一组,中间没有间歇。两侧都练习完以后,间歇1-2分钟再开始下一组的练习。练习一个月以后,每侧可以增加到20次,同样做4组。当练习到每侧每次练习30个,共做6组的时候,腹外斜肌的形状会很健美了。坚持练习3个月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为了使肌肉有恢复时间,隔天练习即可。
3时间和频率:每次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一次一般做10次,腹外斜肌就非常有感觉了。每次练习4组,当两侧都练习完为一组,中间没有间歇。两侧都练习完以后,间歇1-2分钟再开始下一组的练习。练习一个月以后,每侧可以增加到20次,同样做4组。当练习到每侧每次练习30个,共做6组的时候,腹外斜肌的形状会很健美了。坚持练习3个月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为了使肌肉有恢复时间,隔天练习即可。
3. 注意事项:在练习腹外斜肌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侧的平衡问题,比如先做左侧,下一组就应该先做右侧。因为先做的一次体力会更加充沛些,稍感轻松。所以,为了让两侧腹外斜肌的肌肉增长均衡,左右两侧的腹外斜肌动作要每练习一组调整一次顺序。其次要注意的是动作一定要标准,否则腹直肌会借力,影响腹外斜肌的锻炼效果。
(以上资料都是我在百度上找的,希望对你有用)
2、左侧腹外斜肌疼,什么原因
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侧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止于腹前壁正中的白线。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腹部的前外侧壁 肌肉 有三层 从浅到深 是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这三层肌肉 共同起保护 腹腔内脏器的作用 三块肌肉收缩 还可以增加腹内压力 协助深呼吸 排便 分娩等
3、请问,腹外斜肌的起止点,和它的作用。
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侧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止于腹前壁正中的白线。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腹部的前外侧壁 肌肉 有三层 从浅到深 是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这三层肌肉 共同起保护 腹腔内脏器的作用 三块肌肉收缩 还可以增加腹内压力 协助深呼吸 排便 分娩等
4、腹肌撕裂者能锻炼出腹外斜肌吗
不能。我健身两年,虽然接触腹肌撕裂者时间还短但一般的东西都算懂。
锻炼,核心是你运动了哪儿就是锻炼了哪儿。腹肌撕裂者(应该没有版本不同的情况)只有最后的 Mason twist 之外都是运动腹直肌的。
腹外斜肌是健身中级的项目,一般人只想瘦出人鱼线、马甲线而已。题主想练腹外斜肌要抓个哑铃片做twist或者去健身房用转腰器做阻力锻炼,后者难度较大。
一般人不懂腹外斜肌的力量,但也是因为腹外斜肌在地面技巧中需要较高的层次才能用上。若不是中级摔跤或纯粹为了健美的话,不太用得着特地联系腹外斜。平时仰卧起坐的时候多做转体就行了。
望有用。
5、腹外斜肌的损伤
局部解剖
腹外斜肌起始自下八肋外面,止于髂嵴前部。另外,借腱膜止于白线并形成腹股沟韧带。作用是前屈,侧屈并回旋脊柱。 起点损伤,多诉肋痛,止点损伤者多诉腰侧痛,腰部活动不便。
单侧腹外斜肌损伤,患者多是侧屈稍后伸姿势,双侧损伤,患者肋骨多下降,腰部稍前凹位姿势。
诊断
① 在腰部屈曲位,有脊柱旋转性损伤史。
② 在下八肋腹外斜肌起点处疼痛,或压痛,或在髂嵴前部止点处疼痛、压痛。
③ 侧屈位,嘱患者作脊柱旋转运动,引起疼痛加重。
治疗
① 在起点:在压痛点附近的肋骨面上(一般压痛点就在肋骨面上)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纤维走向平行,先纵行剥离,再横向剥离,出针。
② 在止点: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健侧在下。在下的腿屈曲,在上的腿伸直。在髂嵴前部的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针体和人体矢状面垂直,深度在0.5cm左右。然后将针体沿人体纵轴倾斜,使和人体纵轴上段成30°角,在髂骨嵴前部纵行剥离二、三下,再横行剥离二、三下,出针。 ① 在起点处进针不可在肋骨间隙,以免穿破胸膜,针刀始终在肋骨面上活动。
② 在止点处进针,必须掌握进针深度,在刀锋接触髂嵴前部骨面时,需摸索进针,找到反应点(病人诉酸胀)时,再行剥离手术。
6、腹外斜肌压胀是怎样造成的
腹外斜肌损伤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大多被诊为肋痛和腰肌劳损,没有或少有明确的诊断。腹外斜肌是稳定人体躯干作回旋动作。所以该肌劳损和外伤的机会都特别多。该肌的损伤都是人体躯干处于前屈位时,作回旋动作时损伤,它的应力集中点都在其肋部的起点和止点髂骨嵴前部边缘,急性损伤都有明显疼痛或肿胀。但通过人体自身制动休息和简单治疗都可缓解,而逐渐变为慢性。由于起止点处的损伤,内出血化,结疤,甚则使肌肉挛缩,而导致特有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腹外斜肌
起点损伤,多诉肋痛,止点损伤者多诉腰侧痛,腰部活动不便。
单侧腹外斜肌损伤,患者多是侧屈稍后伸姿势,双侧损伤,患者肋骨多下降,腰部稍前凹位姿势。
诊断
① 在腰部屈曲位,有脊柱旋转性损伤史。
② 在下八肋腹外斜肌起点处疼痛,或压痛,或在髂嵴前部止点处疼痛、压痛。
③ 侧屈位,嘱患者作脊柱旋转运动,引起疼痛加重。
治疗
① 在起点:在压痛点附近的肋骨面上(一般压痛点就在肋骨面上)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纤维走向平行,先纵行剥离,再横向剥离,出针。
② 在止点: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健侧在下。在下的腿屈曲,在上的腿伸直。在髂嵴前部的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针体和人体矢状面垂直,深度在0.5cm左右。然后将针体沿人体纵轴倾斜,使和人体纵轴上段成30°角,在髂骨嵴前部纵行剥离二、三下,再横行剥离二、三下,出针。
注意事项
① 在起点处进针不可在肋骨间隙,以免穿破胸膜,针刀始终在肋骨面上活动。
② 在止点处进针,必须掌握进针深度,在刀锋接触髂嵴前部骨面时,需摸索进针,找到反应点(病人诉酸胀)时,再行剥离手术。
锻炼方法编辑
不少针对大肌群的基本动作对于较小的肌肉常有附带的作用。如仰卧哑铃上拉对于锯齿肌,弯举对于小臂都是明证。不少职业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很少或几乎没有将腹部的动作加入进去,除了个人的基因不同之外,大重量的其他练习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使用大重量动作如死举(硬拉),划船时,身体被强迫用腹肌来支撑住这些重量,从而达到附带的效果。注意:这与有些人弯举时借用背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腹肌并不用力只是支撑。
动作要领
身体侧卧在垫子上,上面的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大约成60度,脚踩到地上,膝盖与地面垂直,下面的腿平放在地上,膝盖同样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也成60度左右,脚放在另一只脚的脚面上,将踩地的腿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上身倾斜,踩地脚的同侧肩膀离地,另一侧贴紧地面,上面的手臂放在另一侧的肩膀上,下面的手臂伸直自然放到垫子上,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收紧地面远端一侧腹外斜肌,同时呼气,之后吸气的同时,腹外斜肌缓慢放松,身体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然后反复练习就可以了。
时间和频率:每次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一次一般做10次,腹外斜肌就非常有感觉了。每次练习4组,当两侧都练习完为一组,中间没有间歇。两侧都练习完以后,间歇1-2分钟再开始下一组的练习。练习一个月以后,每侧可以增加到20次,同样做4组。当练习到每侧每次练习30个,共做6组的时候,腹外斜肌的形状会很健美了。坚持练习3个月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为了使肌肉有恢复时间,隔天练习即可。 3.注意事项:在练习腹外斜肌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侧的平衡问题,比如先做左侧,下一组就应该先做右侧。因为先做的一次体力会更加充沛些,稍感轻松。所以,为了让两侧腹外斜肌的肌肉增长均衡,左右两侧的腹外斜肌动作要每练习一组调整一次顺序。其次要注意的是动作一定要标准,否则腹直肌会借力,影响腹外斜肌的锻炼效果。
重量
刚开始不用使用大重量, 找到感角后一般可拉起你用的卧推重量的二分之一弱来.如:卧推10KG可做一组10次的,单臂划船可用上4KG左右,10次.
其它:值得注意的是,划船时常会感觉明明背部还有力量,手却抓不住哑铃了。这时,一副手套将是个好主意。不然用walst straps也行---其实就是两条3-4CM宽,40CM长的帆布条,一头车住,可绕在手上, 另一头可缠绕在哑铃上,防止手滑。
秘诀
脚绝对不动,上半身不可以向前弯,手要向侧边水平伸直。
效果
可以锻炼前肌、背阔肌、使腋下至腰部的线条玲珑有致。
7、腹内斜肌及其腱膜不参与形成?
腹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
1.前外侧群
前外侧群形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
⑴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为上宽下窄的带形肌,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及其附近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由结缔组织构成,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
⑵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为一宽阔扁肌,起于下8肋,肌束由后外上斜向前内下方,一部分止于髂嵴,而大部分在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腱膜向内侧参与腹直肌鞘前壁的构成,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称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⑶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向内下方,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内斜肌腱膜。腱膜向内侧分为前后两层并包裹腹直肌,参与腹直肌鞘前后壁的构成,腱膜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膜形成联合腱,止于耻骨,又称腹股沟镰。腹内斜肌最下部的肌束随精索出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包绕精索和睾丸而成为提睾肌。
⑷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肌束向前内横行,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横肌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腹横肌的最下部肌束及其腱膜下内侧部分,分别参与提睾肌和联合腱的构成。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共同保护腹腔脏器,收缩时可以缩小腹腔,增加腹压以协助排便、分娩和呕吐,又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等。
2.后群 腰方肌。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在脊柱两侧,其后方有竖脊肌,起自髂嵴,向上止于第12肋。
作用:使脊柱侧屈。
3.腹直肌鞘 包裹腹直肌,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厘米以下,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与腹横肌腱膜全部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所以此处缺乏鞘的后层,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
4.腹筋膜 包括浅筋膜、深筋膜和腹内筋膜。
⑴浅筋膜 在腹上部为一层,在脐以下分浅、深二层。浅层含有脂肪,称脂肪层;深层内有弹性纤维,称为膜性层。
⑵深筋膜 可分数层,分别覆盖在前外侧群各肌的表面和深面。
⑶腹内筋膜 附贴在腹腔各壁的内面。各部筋膜的名称和所覆盖的肌相同。其中腹横筋膜范围较大,贴在腹横肌、腹直肌鞘以及半环线以下的腹直肌的内面。
5.白线 为两侧三层腹壁阔肌腱膜的纤维在正中线交织而成,其上方起自剑突,下抵耻骨联合,约在白线中部有-脐环。在胎儿时期,有脐血管通过,此处也是腹壁的薄弱处,可形成脐疝。
6.腹股沟管 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裂隙,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厘米。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厘米处,为腹横筋膜随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向外的突口。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