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才能训练肌肉,肌腱和关节
肌肉、肌腱等的牵拉如今已成为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此我们所知甚少。
本文将回答与此相关的4个方面的问题,即:
1.牵拉肌肉的效果如何?
2.如何并且何时需要牵拉肌肉?
3.除牵拉肌肉外,怎样才能调动起身体积极的部分(如肌肉)和身体的消极部分(如骨骼、肌腱和韧带)以便于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和之后的恢复活动?
4.怎样才能维持身体状况并使关节更协调地运动?
牵拉并加强肌肉和肌腱
牵拉肌肉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经常性地并有步骤地牵拉肌肉可以增加肌肉力量的协调性;可以改善一或至少是维持肌肉系统和有腱系统本身的功能。另外,肌肉牵拉练习还能增加柔韧性可起到下面两种作用:
运动前的肌肉牵拉主要是为了将肌肉拉开,同时使关节活动自如。
运动后的肌肉牵拉是为了消除肌肉运动后的紧张状况,以便尽快地消除疲劳。
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可起到下面两种作用:
1.可在短期内减轻并减缓肌肉的紧张状况。
2.可在长时期内对韧带组织的弹性产生影响。
人们在对动物的试验中,通过长时期的肌肉牵拉,已经成功的使动物的肌肉部分获得增生,也由此使得肌肉的纤维加长了。同样的过程在人体上未必能产生同样的效果,但引无疑问,缺乏运动将会造成肌肉部分萎缩并使肌肉纤维变短。
当然,盲目地、违反常规地牵拉肌肉不仅不能恢复疲劳,而且会造成损害,因此,肌肉牵拉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如何正确地牵拉肌肉?
下面3种方法均可获得肌肉牵拉的积极效果:
1.借助于外部力量,被动地采用静力牵拉。
2.的静力牵拉(即沿身体对称轴的相对运动,并在每次牵拉将要终了时加大肌肉收缩的力量)。
此时要注意:突然反弹的动作(特别是体操项目中背部肌肉的动作等)不仅不会产生牵拉的效果,而且是非常有害的。相反,主动地牵拉肌肉,同时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并让所有的肌肉组织得到牵拉(不仅仅是部分的肌肉)才是可取的。
3.主动地,缓慢地牵拉肌肉(现今大多数人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加快肌体代谢和血液循环(类似于运动前准备活动产生的效果);能加强体内肌肉部分并改善神经调节机能,增进肌肉间的协调性。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但前提是必须加以严格的控制。在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中,肌肉和肌腱同样会得到运动和牵拉,所以在运动前和运动中,为防止运动损伤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
肌肉牵拉对增加柔韧性的效果
1.在牵拉之前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准备活动,在整个牵拉过程中,从身体上到思想上要完全放松。
2.开始做牵拉时要谨慎、缓慢,在每次的牵拉过程中,每做一个动作都要保持足够的时间。
3.做牵拉动作时应采用最舒适的姿势,如果可能应采用坐姿或卧姿。若用立姿,则需要付出额外的体力来维持平衡,肌肉牵拉的效果就会降低。
4.在每次肌肉牵拉结束后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柔韧性训练,否则前面所做的训练将是无用的。
何时,如何牵拉肌肉?
任何时候都可以做肌肉牵拉练习:运动前,运动后和运动中间,特别是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为了调整或.消除由于过分使用单侧肌肉,关节或肌腱所带来的弊端。
在开始体力活动之前,最好做一下短暂的牵拉或积极的牵拉活动。
运动之后做牵拉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疲劳,因此牵拉的时间要加长并采用被动静力牵拉的方式。
为改善柔韧性,应采用慢速牵拉、积极牵拉或静力被动牵拉.
肌肉牵拉完成之后应该做什么?
当肌肉牵拉使得肌肉紧张程度缓解时,肌肉表现为部分松驰和部分收缩并存。因此,在牵拉之后,最好是再活动一下肌肉,使其增加一些紧张的程度。在纯体力活动之前,应做一些使肌肉收缩的活动及其它专门练习。
对关节的活动
准备活动不应仅满足于使血液的流速和代谢加快或仅仅是牵拉肌肉,同时还应仔细地做好关节的准备活动。
人们常有这种倾向,即在体力活动之前的准备活动时(如热身准备活动),做得最多的是肌肉牵拉,而忽略了做好关节的准备活动。
众所周知,关节表面的软骨是人类运动器官中最脆弱的部分。
由于血液循环不能到达软骨组织,也就意味着这些组织得到养份相对较为困难,因此,对这些软骨组织的损害是不能再恢复的.人体中使用最多的关节是髋、膝部,脚部和脊椎的关节。当感到体内关节软骨部位疼痛时,实际上在很久以前这种损害就已经形成了。
当关节活动时,细胞在关节表面的膜内产生大量富含养份的“润滑液”。这种液体含有关节软骨组织所必不可少的养份,并能改善关节的灵活性,也承受软骨组织的力量.
因此,在具体活动中应做到:
1.着重于减轻关节的负担并在所有的运动中加以注意。
2.在交替做肌肉牵拉和放松及大运动量的活动中,应使富含各种养份的“润滑液”到达关节组织的各个部位。
恢复到平静状态
在恢复过程中,不应仅着重于牵拉肌肉组织。同时应考虑到恢复疲劳和放松关节部位。
在每次运动之后,关节本身也需要一个放松和恢复疲劳的过程。
关节软组织的恢复与“润滑液”的养份有关,并有其法则可循:
1.在关节每次用力之后,应该通过适当的肌肉牵拉来消除肌肉和关节的紧张。
2.在为了恢复疲劳而进行的肌肉牵拉之后,最好是再活动一下关节部位,其做法就象是在做热身准备活动一样,各个关节部位都要活动。
3.通过运动让“润滑液”到达关节的各个表面及软骨组织内部。人们看到并不仅是人体内的活动部位来承受各种力量。也并不仅是由于这些力量的刺激才使得这些部位得到增 强;同时一些被动的部位或者说组织结构不同的部位通过不断的练习也可得到增强,如骨 骼,软骨组织、肌腱和韧带等。毫无疑问,缺乏锻炼只会导致其退化。如果有帮助望采纳
2、什么是肌腱什么是肌肉两者有什么区别
肌腱和肌肉的区别如下:
1、组织结构不同
肌腱为肌肉末端的结缔组织纤维索,肌肉藉此附着于骨骼或其它结构。肌腱较肌肉坚韧而体积小,它的扩张强度为611~1265公斤/平方厘米,肌腱主要由平行的胶原纤维束构成,没有收缩能力。它的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膜,
胶原纤维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相连接。虽然构成肌腱的胶原纤维束彼此是平行的,但每个胶原纤维束都是互相交织的,所以肌纤维的拉力传布到整个肌腱而不是单根腱束。
肌肉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
故称不随意肌。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
2、作用不同
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平衡身体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减少身体受力,
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的运动。
肌腱是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一块肌肉的肌腱分附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不同骨上,肌腱的牵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缩带动不同骨的运动。
3、伸缩性不同
肌腱位于肌腹的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在四肢多呈索状,在躯干多呈薄板状,又称腱膜。腱纤维借肌内膜连接肌纤维的两端或贯穿于肌腹中,腱不能收缩,但有很强的韧性和张力,不易疲劳,而肌肉的纤维伸入骨膜和骨质中,使筋膜牢固附着于骨上,伸缩性较差。
4、纤维束不同
肌肉的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膜,胶原纤维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相连接。其纤维束彼此是平行的,但肌腱每个胶原纤维束都是互相交织的,所以肌纤维的拉力传布到整个肌腱而不是单根腱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肌腱
网络-肌肉
3、肌肉系统的形态结构
肌肉按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类。 每块肌肉按组织结构可分为肌质和肌腱两部分。肌质位于肌肉的中 央,由肌细胞构成,有收缩功能;肌腱位于两端,是附着部分,由 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每块肌肉通常都跨越关节附着在骨面上,或一 端附着在骨面上,另一端附着在皮肤。一般将肌肉较固定的一端称 为起点,较活动的一端称为止点。
4、肌腱 和 筋 有什么区别?
肌腱
解释: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
一块肌肉的肌腱分附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于肌腱的牵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缩带动不同骨的运动。
每一块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由肌纤维构成,色红质软,有收缩能力,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较硬,没有收缩能力。肌腱把骨骼肌附着于骨骼。长肌的肌腱多呈圆索状,阔肌的肌腱阔而薄,呈膜状,又叫腱膜。
筋
【释义】①附在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
5、肌肉和筋、肌腱、筋腱,对于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肌肉意味着速度与力量.
楼主所谓的"挥臂和踢腿速度,跑步频率"也在此范畴内.
耐力是人体机能的共同作用,比如心肺,热量,代谢...也包括肌力.
筋腱韧带之类的决定肢体伸展的幅度,柔韧性,和平衡协调性.
在跑步中主要意味着步幅的跨度,决定一些细节的技术动作.
6、肌肉发力原理
肌肉是随意肌,是由神经控制的,当肌肉收到神经传来的信号就会收缩,收缩的话,长度变短体积不变,自然从宽度上向外鼓胀和变硬,肌肉在运动时因为需氧量的提高。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红肌纤维,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6)肌肉肌腱系统扩展资料:人体肌肉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故又称横纹肌。
7、筋、肌腱、肌肉有何不同,在生理上的作用
“筋”这个词,不是现代解剖学中独立的一类术语概念。它是中医常用的一个概念术语,包括了解剖学上四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第一:人的肌肉,确切地说是骨骼肌,因为它最基本功能是伸缩,牵引关节做出各种动作。肌肉需要经常活动,也就是抻拉,保持伸缩力、弹性。杂技演员和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可以做出常人做不到的弯曲,主要是因为肌肉的长度可由于训练而伸长的缘故。
第二:肌腱,它是连接骨头和肌肉的一种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强韧而无收缩功能,抗张强度为肌肉的112-233倍,比如人的脚后跟就可以摸到一根“大筋”,即跟腱。再比如我们的手背,对应五跟手指有五条指伸肌腱,十分强劲有力。
第三:韧带,存在于人体关节处,是连接骨头和骨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作用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其过度运动。运动不当,会导致肌肉和韧带的拉伤。
第四:可以看到的体表静脉,在血压或压力增高的情况下膨胀,在颈部比较明显。
综上所述,筋、肌腱和肌肉是不同医学领域里的几个不同概念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