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上斜肌怎么训练?
当我们的腹部练习到四块腹肌可以显现的时候,就可以练习腹外斜肌了。这样可以使整个腹肌变得更加完美。练习腹肌的方法很多,如果在健身俱乐部健身可以用器械练习,效果会很明显的。今天我们介绍一个在垫上练习腹外斜肌的动作,可以在家里进行练习,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1.动作要领:身体侧卧在垫子上,上面的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大约成60度,脚踩到地上,膝盖与地面垂直,下面的腿平放在地上,膝盖同样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也成60度左右,脚放在另一只脚的脚面上,将踩地的腿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上身倾斜,踩地脚的同侧肩膀离地,另一侧贴紧地面,上面的手臂放在另一侧的肩膀上,下面的手臂伸直自然放到垫子上,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收紧地面远端一侧腹外斜肌,同时呼气,之后吸气的同时,腹外斜肌缓慢放松,身体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然后反复练习就可以了。
2.时间和频率:每次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一次一般做10次,腹外斜肌就非常有感觉了。每次练习4组,当两侧都练习完为一组,中间没有间歇。两侧都练习完以后,间歇1-2分钟再开始下一组的练习。练习一个月以后,每侧可以增加到20次,同样做4组。当练习到每侧每次练习30个,共做6组的时候,腹外斜肌的形状会很健美了。坚持练习3个月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为了使肌肉有恢复时间,隔天练习即可。
3.注意事项:在练习腹外斜肌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侧的平衡问题,比如先做左侧,下一组就应该先做右侧。因为先做的一次体力会更加充沛些,稍感轻松。所以,为了让两侧腹外斜肌的肌肉增长均衡,左右两侧的腹外斜肌动作要每练习一组调整一次顺序。其次要注意的是动作一定要标准,否则腹直肌会借力,影响腹外斜肌的锻炼效果。
2、双眼上斜肌麻痹的诊断
主要根据以下标准诊断:
1.向左、右侧注视时左右眼交替地垂直斜视(内转眼眼位高于外转眼)
2.双侧Bielschowsky头位倾斜试验阳性。
3.多伴有V型斜视。
4.双眼下斜肌功能过强,双眼上斜肌功能弱或二者同时存在。
5.对单侧上斜肌麻痹用双Maddox杆检查,当外旋斜超过10°~15°时,应怀疑双侧麻痹。应做定期随访观察,观察时间1周至1年。
3、双眼上斜肌麻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产生双眼上斜肌麻痹的原因有哪些?回答者:yuxink产生双眼上斜肌麻痹的原因很多,下面是引用一篇详细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发病原因 双侧上斜肌麻痹的病因可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所致。 1.先天因素 主要为神经、肌肉的发育异常所致,如上斜肌部分或全部缺如。肌肉附着点移位等;滑车神经核发育不良等。但多表现为单侧性。 2.后天因素 由于滑车神经在颅内走行径路较长,易受炎症、肿瘤、外伤、血液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损伤。有资料统计后天性上斜肌麻痹性斜视的病因: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病变占10%,糖尿病及缺血性疾患占20%,头部外伤占40%,原因不明占20%。如滑车神经交叉于下丘脑水平的前髓帆部损伤则发生双侧性麻痹。 (二)发病机制 与肌肉发育异常或者肌肉支配神经的麻痹有关。
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1,B12,针灸理疗等促进麻痹肌肉恢复等;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考虑手术治疗.
患儿女,9岁,患有双眼上斜肌麻痹,自幼回答者:刘颖您好,根据孩子的情况我建议最好先对视力进行矫正,然后在手术!
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1,B12,针灸理疗等促进麻痹肌肉恢复等;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考虑手术治疗.
应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1,B12,针灸理疗等促进麻痹肌肉恢复等;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可考虑手术治疗。
3岁幼儿双眼上斜肌麻痹,需要二次手术吗回答者:wangyan110共通性斜视也是有很多种的,如果已经纠正了上斜的现象,那么剩下的水平的斜视估计还是需要手术纠正的,一般孩子是会受罪但是也没有办法,其他带镜子如果度数很高的话也是不可能的,要看具体的斜视度数而定
4、双眼上斜肌麻痹的临床表现
1.临床特征
(1)第一眼位可无或有垂直斜视 但垂直斜度较小。
(2)双眼协同运动不正常 表现为双下斜肌功能强,上斜肌功能不足,下斜肌功能过强的程度可不同,或仅表现单侧下斜肌功能过强。典型的双上斜肌麻痹则表现为双眼水平运动时内转眼高于外转眼,交替出现垂直斜视。
(3)双侧Bielschowsky头位倾斜试验阳性 即头向任何侧肩部倾斜时,眼位均高;也可仅表现为单侧倾斜时眼位高,或双侧均阴性。
(4)V型斜视 常表现为V型斜视。
(5)有明显的外旋斜视 外旋度常大于10°~15°。
2.临床分型
(1)对称型 凡双下斜肌功能过强(++),上斜肌功能弱(--),垂直斜度小(≤5△),有V征存在者即归为此型。
Ⅰ类 无自觉症状,V征在第一眼位到正上方眼位,斜视度≤20△,双Maddox杆检查有旋转斜视存在。
Ⅱ类 有自觉症状(旋转复视),V征存在于第一眼位到正下方注视眼位,斜度≤15△。
Ⅲ类 有旋转复视,V征存在于正上方到正下方注视眼位,斜度25~40△。
(2)非对称型 凡一侧下斜肌功能过强(≥++),另侧下斜肌功能过强(<++),并伴有明显的垂直斜视、V征和代偿头位者即归为此型。
(3)隐蔽型 凡单侧上斜肌麻痹,经单侧手术后出现另眼下斜肌功能过强、上斜肌功能不足或反方向代偿头位即归为此型。
5、脑外伤引起的上斜肌麻痹屈光不正
您好,目前已经是受伤多久了,有经过哪些治疗呢
6、bown病是什么病
您的问题很简单。呵呵。百度知道很高兴帮助您解决您提出的问题。
上斜肌腱鞘综合症(superior oblique tendon sheath syndrome) 是指由于先天性解剖异常或后天继发于外伤或手术所致的上斜肌肌腱和鞘膜过分增厚或粘连,限制了下斜肌的上转运动, 致使眼球固定于向下注视的状态。 Brown于1950年首先描述了本病的特征,并认为此种病人有先天性上斜肌肌腱的腱鞘缩短从而使眼球在内转位时不能上转, 内转时被动牵拉眼球向上有抗力,当手术分离了腱鞘后,张力随即消失, 故称为Brown综合征。
您可以参考网络:上斜肌腱鞘综合症
7、上斜肌下斜肌大斜肌的位置?起止点?
http://course.jnu.e.cn/jnujpx/jpzyk/xitong/sysjpx/systupian/imagess/gjq/A0195-1.JPG
8、眼上斜肌 的作用
眼上斜肌的作用:因该肌滑车后的一段,走行方向与视轴呈51°角,在第一眼位时,主要作用为内旋,次要作用下转及外转。
当眼球内转与第一眼位呈51°时,肌牵引方向与视轴一致,仅有下转作用;当眼球外转与第一眼位呈39°时,使肌牵引方向与视轴呈直角,仅发挥内旋动作,可伴随外转动作。
眼上斜肌为起自总腱环的内上方、附着于眼球中纬线或赤道稍后偏外侧巩膜上的横纹肌。其肌长约60毫米,为眼外肌中最长之肌,沿眶内上侧前进,至眶内上缘额骨滑车处,肌腱变圆,穿过滑车后,折向眼球后外方,并与视轴成51°角。
在上直肌下方肌腱变扁,越过眼球赤道部后,止于偏外侧的巩膜上。其附着线前端距上直肌附着线外侧端之后约5毫米;距角膜缘13毫米,附着线后端距视神经6.5毫米;附着线为弧形,肌宽为10.7毫米,腱长30毫米,腱宽9.4毫米;由滑车神经支配,离滑车后26毫米为神经支配点。
(8)上斜肌腱鞘综合征扩展资料
眼皮跳就是眼肌痉挛,眼周围的肌肉发生不自主地抽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用眼过度或劳累、精神过度紧张。如操作电脑时间过长、用眼太久、考前精神压力过大等。此外眼睛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也可引起。
这些症状主要是神经末梢受刺激的表现,因此症状往往局限于一侧的上眼皮或下眼皮。只要通过缓解压力、适当休息就可得到恢复。绝大多数人只局限于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动,少数人眼皮跳动会逐渐加重,从单纯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发展为上下眼睑抽动,甚至发展为同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
9、上斜肌是瞳孔转向什么?外直肌使瞳孔转向什么?
上斜肌是瞳孔转向内上方。外直肌使瞳孔转向外侧。
四条直肌共同起自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向前分别止于巩膜的上、下、内、外四方。上直肌在眼球的上方,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内上方。下直肌在眼球的下侧,作用是使瞳孔转向内下方。内直肌在眼球内侧,收缩时使瞳孔转向内侧,外直肌在眼球的外侧,其作用是使瞳孔转向外侧。
(9)上斜肌腱鞘综合征扩展资料:
因上斜肌滑车后的一段,走行方向与瞳孔视轴呈51°角,在第一眼位时,主要作用为内旋,次要作用下转及外转;当瞳孔内转与第一眼位呈51°时,肌牵引方向与瞳孔视轴一致,仅有下转作用;当瞳孔外转与第一眼位呈39°时,使肌牵引方向与瞳孔视轴呈直角,仅发挥内旋动作,可伴随外转动作。
因外直肌肌肉走行方向与眼球视轴一致,在第一眼位外直肌收缩时,仅使眼球外转,但当视线超过水平线或低于水平线时,可助眼球上转或下转。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上斜肌
网络——外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