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肌腱 > 腹外斜肌腱膜不参与

腹外斜肌腱膜不参与

发布时间:2020-03-18 13:37:03

1、腹外斜肌的损伤

局部解剖
腹外斜肌起始自下八肋外面,止于髂嵴前部。另外,借腱膜止于白线并形成腹股沟韧带。作用是前屈,侧屈并回旋脊柱。 起点损伤,多诉肋痛,止点损伤者多诉腰侧痛,腰部活动不便。
单侧腹外斜肌损伤,患者多是侧屈稍后伸姿势,双侧损伤,患者肋骨多下降,腰部稍前凹位姿势。
诊断
① 在腰部屈曲位,有脊柱旋转性损伤史。
② 在下八肋腹外斜肌起点处疼痛,或压痛,或在髂嵴前部止点处疼痛、压痛。
③ 侧屈位,嘱患者作脊柱旋转运动,引起疼痛加重。
治疗
① 在起点:在压痛点附近的肋骨面上(一般压痛点就在肋骨面上)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纤维走向平行,先纵行剥离,再横向剥离,出针。
② 在止点: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健侧在下。在下的腿屈曲,在上的腿伸直。在髂嵴前部的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和腹外斜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针体和人体矢状面垂直,深度在0.5cm左右。然后将针体沿人体纵轴倾斜,使和人体纵轴上段成30°角,在髂骨嵴前部纵行剥离二、三下,再横行剥离二、三下,出针。 ① 在起点处进针不可在肋骨间隙,以免穿破胸膜,针刀始终在肋骨面上活动。
② 在止点处进针,必须掌握进针深度,在刀锋接触髂嵴前部骨面时,需摸索进针,找到反应点(病人诉酸胀)时,再行剥离手术。

2、腹部两侧肌肉叫什么?

1、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为一宽阔扁肌,起于下8肋,肌束由后外上斜向前内下方,一部分止于髂嵴,而大部分在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

腱膜向内侧参与腹直肌鞘前壁的构成,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称为腹股沟管浅环。

2、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向内下方,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内斜肌腱膜。

腱膜向内侧分为前后两层并包裹腹直肌,参与腹直肌鞘前后壁的构成,腱膜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膜形成联合腱,止于耻骨,又称腹股沟镰。

腹内斜肌最下部的肌束随精索出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包绕精索和睾丸而成为提睾肌。

3、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肌束向前内横行,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横肌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腹横肌的最下部肌束及其腱膜下内侧部分,分别参与提睾肌和联合腱的构成。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共同保护腹腔脏器,收缩时可以缩小腹腔,增加腹压以协助排便、分娩和呕吐,又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等。

(2)腹外斜肌腱膜不参与扩展资料:

我们比较6种腹肌锻炼动作:

空中蹬车

空中蹬车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将腿抬起,缓慢进行登自行车的动作。呼气,抬起上体,用右肘关节触碰左膝,保持姿势2秒钟,然后还原。再用左肘关节触碰右膝,同样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健身球卷腹

平躺在健身球上,双脚平放地上,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下颏向胸前微收,呼气,收缩腹肌抬起上身约45度,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为了保持平衡,两脚可以多分开些。如果增加难度,可以将双脚并起来做。

举腿卷腹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双腿抬起与上身呈90度,双腿交叉,膝关节微屈。呼气,收缩腹肌,抬起上身,下背部不能离地,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要注意保持下颏向胸前微收。

负重卷腹

首先调整下拉配重。龙门架支点调至最高位。双膝跪于龙门架平面一侧负重卷腹,膝盖距龙门架底座60-100cm,以头部不碰撞龙门架为准。双手紧握绳索拉把置于头后,保持双臂及腿部姿势固定,含胸、呼气同时收缩腹肌下拉,保持2秒钟抬起上身,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重复。

反向卷腹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身躯两侧,双腿抬起与上身呈90度,双腿交叉,膝关节微屈。收紧腹部肌肉,然后呼气略微抬起臀部,下背部略微离地,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传统卷腹

仰卧在地板上,下背部紧贴地面。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双腿平放在地上并屈膝。下颏向胸前微收,收缩腹肌,呼气抬起上身,下背部不能离地,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

参考资料来源:

腹部肌肉-网络

3、简述腹前外侧壁肌的层次以及形成物

①腹前壁肌:主要是一块腹直肌,它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有3~4个腱划,肌表面被腹直肌鞘包裹。
②腹外侧壁肌:包括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腹
外斜肌位于腹外侧壁的浅层,肌纤维由外上方斜向内下方,大部分移行为腱膜。腱膜向内参与腹直肌鞘前层的组成,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间形成腹股沟韧带,此韧带内侧端部分腱纤维转向后下,形成陷窝韧带。
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一裂孔,称为腹股沟管皮下环。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方,大部分纤维由外下方行向内上方并移行为腱膜,在腹直肌外缘腱膜分为两层,分别参与腹直肌鞘前、后层的构成。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的深方,肌纤维横行向内,移行为腱膜,参与腹直肌鞘后层的组成。
腹内斜肌腱膜的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膜的下部会合,共同形成腹股沟镰,又称联合腱。腹内斜肌及腹横肌的下缘少量肌纤维包绕精索入阴囊,形成提睾肌。

4、腹外斜肌起着什么作用?

腹外斜肌起到协助转体,增加腹腔压力,保护内脏和肋骨的作用。

腹外斜肌(Musculus 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起始部呈锯齿状,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下方,后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内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并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腹外斜肌的损伤部位多在止点髂嵴前部,在人体屈曲并回旋脊柱时,由突然的回旋动作或过度的回旋动作损伤,在起点疼痛多诊断为肋痛,在止点损伤多笼统诊断为腰肌劳损。在临床上分为急、慢性损伤两种,小针刀治疗适宜于慢性损伤。

(4)腹外斜肌腱膜不参与扩展资料:

腹肌是人体结缔组织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当它们收缩时,可以使躯干弯曲及旋转,并可以防止骨盆前倾。腹部肌肉对于腰椎的活动和稳定性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控制骨盆与脊柱的活动。软弱无力的腹肌可能导致骨盆前倾和腰椎生理弯曲增加,并增加腰背痛的几率。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增厚卷曲,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inguinalligament、腹股沟韧带的内侧端有一小束腱纤维向下后方返折至耻骨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腹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腹外斜肌

5、腹横肌和外斜肌有什么区别, 怎么锻炼呢

一、位置不同。腹横肌是位于腹壁正上面,最内层的阔肌。外斜肌是使腹部紧束的斜肌,位于腹部侧面。

二、作用不同。腹横肌有维持和增加腹压,协助咳嗽,排便分娩等生理功能;外斜肌维持腹部器官在正常位置。

三、锻炼方法不同。

1、腹横肌锻炼方法悬浮式支撑。

(1)俯卧于地板上,上身微微抬起,双手合十,用肘部支撑上身。

(2)利用腹部力量将臀部抬起,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脚尖点地。

(3)连续重复动作8~10次。

2、腹外斜肌锻炼方法侧身卷腹 。

(1)身体侧卧在垫子上,上面的腿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大约成60度,脚踩到地上,膝盖与地面垂直,下面的腿平放在地上,膝盖同样弯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也成60度左右,脚放在另一只脚的脚面上,将踩地的腿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上身倾斜,踩地脚的同侧肩膀离地。

另一侧贴紧地面,上面的手臂放在另一侧的肩膀上,下面的手臂伸直自然放到垫子上。

(2)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收紧地面远端一侧腹外斜肌,同时呼气,之后吸气的同时,腹外斜肌缓慢放松,身体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然后反复练习就可以了。

(5)腹外斜肌腱膜不参与扩展资料

锻炼

1、而腹横肌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的深层肌肉之一,且容易被触诊。腹横肌横向纤维在腹部脊柱周围直接形成了一条较宽广的“保护带”,cresswel认为,腹横肌的力学作用就是通过调整腹内压来维持脊柱稳定性,或者脊柱通过胸腰筋膜传递力的作用。当然,腹横肌还有其他功能,如协助呼吸、控制脊柱运动。

2、人体的大多数运动都是多关节、多肌群参与的全身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腹横肌所在的核心区域是四肢及头部的运动枢纽。核心区域平衡稳定性直接影响身体远端肢体的运动。

核心力量是同上下肢力量并存,在人们日常运动健身、生活、工作时不可缺少的力量能力,因而,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及评估对于有效完成运动、日常生活工作动作、预防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惯性杠铃与普通杠铃训练相比,惯性杠铃对于腹横肌活性具有更大的增强作用,从而间接证明其对于核心力量训练具有较好的效果。

外斜肌是使腹部紧束的斜肌,两块外斜肌从最低的肋骨延伸到身体前面的中线。在这里,他们连接成薄而坚固的纤维层。这些肌肉辅助腹直肌和更深的一组斜肌-内斜肌-将腹部器官维持在正常位置。

6、腹内斜肌及其腱膜不参与形成?

腹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
1.前外侧群
前外侧群形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
⑴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为上宽下窄的带形肌,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及其附近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由结缔组织构成,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
⑵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为一宽阔扁肌,起于下8肋,肌束由后外上斜向前内下方,一部分止于髂嵴,而大部分在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腱膜向内侧参与腹直肌鞘前壁的构成,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称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⑶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向内下方,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内斜肌腱膜。腱膜向内侧分为前后两层并包裹腹直肌,参与腹直肌鞘前后壁的构成,腱膜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膜形成联合腱,止于耻骨,又称腹股沟镰。腹内斜肌最下部的肌束随精索出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包绕精索和睾丸而成为提睾肌。
⑷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肌束向前内横行,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横肌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腹横肌的最下部肌束及其腱膜下内侧部分,分别参与提睾肌和联合腱的构成。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共同保护腹腔脏器,收缩时可以缩小腹腔,增加腹压以协助排便、分娩和呕吐,又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等。
2.后群 腰方肌。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在脊柱两侧,其后方有竖脊肌,起自髂嵴,向上止于第12肋。
作用:使脊柱侧屈。
3.腹直肌鞘 包裹腹直肌,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厘米以下,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与腹横肌腱膜全部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所以此处缺乏鞘的后层,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
4.腹筋膜 包括浅筋膜、深筋膜和腹内筋膜。
⑴浅筋膜 在腹上部为一层,在脐以下分浅、深二层。浅层含有脂肪,称脂肪层;深层内有弹性纤维,称为膜性层。
⑵深筋膜 可分数层,分别覆盖在前外侧群各肌的表面和深面。
⑶腹内筋膜 附贴在腹腔各壁的内面。各部筋膜的名称和所覆盖的肌相同。其中腹横筋膜范围较大,贴在腹横肌、腹直肌鞘以及半环线以下的腹直肌的内面。
5.白线 为两侧三层腹壁阔肌腱膜的纤维在正中线交织而成,其上方起自剑突,下抵耻骨联合,约在白线中部有-脐环。在胎儿时期,有脐血管通过,此处也是腹壁的薄弱处,可形成脐疝。
6.腹股沟管 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裂隙,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厘米。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厘米处,为腹横筋膜随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向外的突口。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7、请问,腹外斜肌的起止点,和它的作用。

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侧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止于腹前壁正中的白线。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腹部的前外侧壁 肌肉 有三层 从浅到深 是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这三层肌肉 共同起保护 腹腔内脏器的作用 三块肌肉收缩 还可以增加腹内压力 协助深呼吸 排便 分娩等

8、为什么练不出腹肌,腹肌你真正了解吗

腹肌介于胸廓下部和盆骨之间,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前外侧群位于腹前外侧壁,包括位于中线两侧的腹直肌和前外侧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


(一)腹肌前外侧群
1.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鞘内,是上宽下窄的。
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因为每人肌划的不同造就了每人不同的估计,或只有6块腹肌的人。从体表观察,腱划处呈横行浅沟。
2.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位于最浅层。
肌束斜向前内下方,小部分止于髂嵴,大部分在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经常锻炼这个位置可以有效的减掉肚子两旁的赘肉。
3.腹内斜肌(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自胸腰筋膜、髂嵴
分前、后两层包绕腹直肌,参与形成腹直肌鞘,终于白线。与深层的腹横肌腱膜共同构成腹股沟镰(联合腱),止于耻骨梳。
4.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起自下6肋内面、胸腰筋膜、
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3,肌束横行向内,至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横肌腱膜,参与构成腹
直肌鞘后层,终于白线。该肌除其腱膜下缘参与构成腹股沟镰外,与腹内斜肌均有少量肌束
下降人阴囊,形成提睾肌。
腹肌前外侧群的作用构成腹壁,保护和支持腹腔脏器使脊柱做前屈、侧屈和旋转等运
动;与膈联合收缩,增加腹内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分娩等活动。

9、腹外斜肌腱膜可形成哪些结构?

参与腹股沟三角的构成,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导致腹股沟疝

10、与腹股沟管的构成无关的是: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联合腱(近浅环外侧脚处有反转韧带参与构成后壁);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腹环,外口为皮下环。

与腹外斜肌腱膜不参与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