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医药的中央电视台栏目
在节目内容的设置上,《中华医药》常态的有三个板块。一是健康故事。这是主打板块,约20分钟,主要是请文化名人或普通人讲解他们的养生方式,让大家树立一种健康的理念和战胜疾病的信念;二是仲景养生坊。通过讲解药膳制作或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健身类节目,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三是洪涛信箱。这是一个互动的板块,主要针对观众来信和电话热线,介绍一些观众非常关注的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中华医药》栏目于1998年6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每周每期节目时长30分钟。2002年9月2日,《中华医药》进行了全面改版,栏目扩版为每期节目时长50分钟,栏目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的品牌栏目之一。
《中华医药》栏目体现了各类观众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涉及了中国传统医学、生活习惯和伦理道德等内容。如《健康话题》关注健康热点、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医药名家》聚焦中华名医、人格化展示中华医药的文化内涵、《洪涛信箱》为海外观众寻医问药提供健康向导、《专科门诊》探讨解除患者疾病痛苦的良方、《养生有道》传播中华养生文化等。 《中华医药》栏目对主持人的形象定位是:“富有中国传统民族风范的东方现代女性”,被海外观众亲切地称为“来自祖国的健康使者”。
在1998年至2002年,《中华医药》团队对栏目内在功能认识的深化和外在栏目形象的改进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经历了从提供实用性服务到提供文化性服务的观念转变,形成了《中华医药》独特的栏目风格和权威的栏目公信力。
2003年4月初,“非典”肆虐,《中华医药》派出特别摄制组到达广州,采访了近距离采访了多名被感染治愈的医护人员,采访拍摄了广州地区第一位发病的患者黄发胜先生的并拍摄了他和家人的生活,陆续推出了《探究“非典”之源》、《应对“非典”之法》、《亲历“非典”一线》、《预防“非典”之方》、《阻断“非典”之途》等系列节目。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后,在国际频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
做孤独症节目时,写了一纸卡片,鼓励孩子的父母坚持下去,不能放弃。栏目组自己也设计了一个图案,在体恤衫上,去孤独症学校,和孩子们的父母做了活动。曾经拍摄一个很年轻的20多岁的女孩儿获得了乳腺癌,最后到了脑转移,因为有一个男孩儿一直守在她的身边,六年的爱情,这个女孩儿最后还是走了。在拍摄的过程中,栏目组及病房的病人都在掉泪。采访完了以后,就在那个地方捐了款。还拍过一对双胞胎,也是得了肌肉萎缩症,专家给的期限是18岁会死亡,但是母亲却把他们抚养到了20岁,当时记者去现场拍的时候,也进行了捐款。 《中华医药》每天都能收到来自海外几十个国家观众的回应,他们通过信件、电话和电子邮件向栏目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栏目平均每年回复海内外来信10000多封,电话25000多个,电子邮件6500多个,是中央电视台收到观众来信、来电数量最多的栏目之一。很多海外华侨、华人认为,《中华医药》栏目的开办,体现了祖国对海外华侨、华人健康的深切关怀。
澳大利亚观众魏长生认为:“《中华医药》为上了年纪的华人、华侨所偏爱,我们几乎每周都一定收看此节目。《中华医药》对于患有疑难疾病的人更是福音和雪里送炭,再一次表示我们全家对中央电视台的谢意。”法国观众李樱在来信中说:“每当听到洪涛小姐那句“别忘了,《中华医药》牵挂您的健康”时,我们都会特别感动......”
《中华医药》栏目团队精诚团结,始终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权威的健康资讯、专业的制作品质、贴心的亲情服务、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努力打造栏目的品牌形象。
工作人员通过努力,使《中华医药》栏目在节目的后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台湾《大成影剧报》同步转载解说词,《中华医药》系列丛书第一、二、三、四辑的出版发行,以及该丛书繁体字版在台湾地区的出版发行,使《中华医药》栏目拥有了相当数量的读者群,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以其特有的权威性和亲和力,在海内外中医药界及观众中拥有很高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2004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进行全面改版。由以前的5个板块改版调整为《健康故事》、《仲景养生坊 》、《洪涛信箱》3大板块,坚持栏目主题化,主题人物化,人物故事化的创作原则,强化服务性、时效性,增强故事性、可视性,加强互动性,加大信息量。
由于《中华医药》栏目创作在这次改版中实现了由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传播受众由患者人群为主转变为以健康人群为主的重大改变,栏目的吸引力、收视率都明显增长,改版后吸引到栏目的收视人群增加了371万,收视率增长了50%,收视份额增加了68%,17:15-18:00档的节目的收视份额排名提升了9名,栏目呈现出成熟上升的良好态势。2007年1月1日,中文国际频道进行了新一轮的频道改版,《中华医药》栏目的播出时间第一次进入晚间黄金时间22:00,第一次与文艺、体育、综艺等栏目同在一个黄金档时间播出。栏目坚持 “宗旨不变、内容为王”,在节目内容拓宽、节目形态创新和故事化讲述三个方面不断努力,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娴熟地融合于一体,栏目陆续推出了《我的健康我做主》、《天有中华有中医》、《探秘红楼美食》、《教您如何不生病》、《反思“胃癌”的美食家》、《孤独的记录》等系列节目和主题化节目。
《中华医药》改版后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如主打的“天佑中华有中医”节目,讲述故事:中医药抗癌的故事、中医药促进康复的故事、中医药抗“非典”的故事、“神六”宇航员把脉故事等。 栏目自1998年6月1日开播以来,以“弘扬五千年传统医药文化,再创新世纪绿色健康潮流”为栏目宗旨,定位是“向海内外观众传播中医药文化,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权威健康资讯的服务栏目”,以典雅、新鲜生动的中国气息与中国韵味等特特色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内容上,融知识性、服务性、文化性于一体,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中医药文化。健康话题、医药名家、专科门诊、养生之道,内容涉及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各个方面。特别是深入到中医理论层面,讲解中医中药把握问题的思路,以中医理论的调和观、整体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使《中华医药》具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与厚重感。尤其是该栏目陆续推出的特别节目“民族医药系列”——《雪域藏医》、《西域维医》、《草原蒙医》、《竹楼傣医》,完整而系统地介绍了藏、维、蒙、傣四民族的传统医药文化,拓展了栏目固有的文化视野。
形式上,兼有古朴典雅和现代气息。首先,该栏目制作了一整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片头、片尾、片花、字幕和图示,其风格与栏目内容——中医药文化的内在精神气质相一致。其次,充分运用电视化的手段,特别是在央视国际频道率先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增加了栏目的可视性与现代感。第三,主持人定位准确而富有特色。主持人形象风格和栏目整体风格融为一体,卓显东方文化的安静质朴、温文尔雅。
栏目文化品位与服务性的关系处理上,有自己独特的理念。中国中医药及各民族传统医药领域本身就富含文化矿藏,如果充分开掘这些文化成分以为健康服务之源泉,不仅使栏目发展具有绵长的劲力,而且有了文化感染的原因,可让服务很好地为观众所接受,效果会更佳。他们坚持文化品位与服务性相统一,这是对传播学“受众中心”的深入理解。
对外宣传和国际频道建设的意义方面,以人类共有的健康需求为切入点,利用中华民族玄妙精深的医药学理论和效果奇特的各种具体方法来宣传文化。 随着大家对中医药健康知识需求的不断增大,《中华医药》节目深受海内外观众的欢迎,收视率节节攀升。2007年前三个季度连续排名第一,年平均收视率高居全国健康类栏目收视榜首。在2007年至2008年的节目综合评估评比中,栏目又有4个季度名列中文国际频道第一。在央视国际网络300多个上网栏目中,《中华医药》点击率一直稳居前5名。
收视调查显示,24~54岁的观众约占80%。由于播出时间晚,7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相对较少,55~70岁的约占20%。在被调查的中青年人群中,一部分人之所以关注这一节目,一方面是为了父母的健康,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他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了。 毕根辉:我对《中华医药》很关注,洪涛在整个主持过程中,对这个节目吃得很透了。我在网站上看到她自己的感言写了几条,感到已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着,而且她也是这样做的。有几句话我记下来了,我们同学们可以作为参考,她说“中医之药它的方法提倡以望、闻、问、切……《中华医药》也因此找准定位,中医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医药的定位,它的定位是什么呢?她说放弃奢望、减少浮躁、力求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服务全球华人,这其实也是这个栏目的定义。
还有一段话,中医养生之道,可能这个团队真的已经变成中医中药的专家了,而且每一个人都热爱这项工作,所以他讲中医养生之道首在养身调性。洪涛得到了一种启迪,以感恩心待人,以平常心处事,把调理的心境带入到中医传统文化系统里。这两句话给我的感触特别深,也是她办这个节目的宗旨。
第三句话说“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中华医药》对它的宣扬和挖掘永无止境,我虔诚地手捧人类文明的奇迹和瑰宝,真诚地服务于电视机的前观众朋友,凝聚成一句话,《中华医药》牵挂你的健康”。《中华医药》这个尺度、分寸把握得非常好。 《中华医药》推出了一系列特别节目,如主打的“天佑中华有中医”节目,讲述了4个故事:
一是中医药抗癌的故事。江苏南通的著名老中医朱良春用虫药抗癌,11年前将上海的一个淋巴癌患者成功治愈了。二是中医药促进康复的故事。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回国后,经中医药介入治疗,身心得到了较全面的康复。三是中医药抗“非典”的故事。“非典”期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最早一批到广东采访的栏目记者,采访回来后我们做了若干期节目,及时介绍了中医药在“非典”期间的特色治疗。四是中医药在航空医学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故事。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在“神六”发射期间,对两个宇航员把脉,进行中医辨证,做好前期的医疗保健,有效避免了太空反应。 北京时间:周三09:00 22:00
格林威治时间:周日07:10 15:40
纽约时间:周日 17:10 周日 24:00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在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中华文明的瑰宝中,中国传统医学可能是其中最经典的。《中华医药》栏目向海内外观众传播这种人人都可能直观接触到、感受到、体验到的医学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非常具有人类意义和世界意义,因为健康是世界各国所有人都需要的。
《中华医药》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医药界的最新临床成果和健康实用资讯。栏目始终坚持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向观众传播权威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把专业的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告诉观众,在中国传统医药传播领域产生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中华医药》关注的话题特别多,糖尿病、失眠、近视、便秘、老年痴呆……
《中华医药》努力寻求着“标本兼治”解答观众的问题:关于肠道之苦的节目里,经历多年便秘痛苦的庞中华先生与观众分享了他的“土豆饮”法:土豆去皮榨汁;小火煮开;土豆汁黏稠时,加入适量蜂蜜;每天一次,每次两勺,空腹服用;同时再要加点适合自己的蜂蜜。这体现了中医药文化最大的一个特点“药食同源”。
《中华医药》在“糖尿病专题”中,除了讲述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注意饮食等方面外,因为糖尿病而衍生的生活问题及心理恐惧也被列在其中,所以便会有“王新捷抗糖路上爱相伴”的那样的一期节目。看完节目,糖尿病能不能结婚,能不能生小孩,如果有了家庭,又该如何去关爱……一系列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中华医药》以叙述故事和明星说法的节目形式。比如《荆棘抗癌路因爱而美丽》就讲述了小黄陪女友美玉一同抗癌的哀宛感人故事。大部分时候,《中华医药》选用的是具示范作用的明星出场。
在2007年元旦特别节目《我的健康我做主》中,就是中国台湾影坛常青树、归亚蕾、李明启、六小龄童讲述了他们的调养之道而年轻漂亮、少生病的。 洪涛:
洪涛简介: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1985年至1989年在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学习,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工作,曾荣获清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年调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曾担任《希望之旅》、《今日影视》等栏目主持人。1998年参与创办《中华医药》栏目,现任《中华医药》制片人、主持人、主任播音员,多次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彩虹奖”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评委会特别奖,连续三年荣获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称号。曾荣获中央电视台先进个人、中央电视台“十优”青年提名等称号,所著论文《服务类专题节目呼唤专家型主持人》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优秀播音与主持论文二等奖。
洪涛感言:“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珍贵的。有时也许为了体现它的价值,我们过于追求物质与虚荣,而忽视了它的根本。抛开一切身外之物,其实,拥有健康,才拥有了人生最大的财富……”。
刘文:安徽芜湖人,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副主任、高级编辑,《中华医药》栏目监制。
1984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摄影专业,1988年毕业留校。1991年调至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历任《中国报道》编导、摄影,曾编导、摄影电视片百余部(集)。1998年至2002年,参与创办《中华医药》栏目,担任《中华医药》制片人。《中华医药》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栏目一等奖、二等奖,优秀节目一等奖。 栏目创办之初不被看好,因为当时同行们认为中药这个行业缺乏吸引观众眼球的原动力,同行也对郎中不太感兴趣。在患者或者是观众眼里面看是做健康栏目的媒体,在栏目的创始人、首任制片人刘文的带领下,《中华医药》起步了、开发了。最初采访工作非常艰难,经过栏目工作人员一次次地采访、一次次与医院、医生的接触,才被大家了解、认识。栏目组记者出去的时候,碰到名医,经常会握着栏目组人员的手表示感谢。栏目一路走来,靠的是真诚。通过真诚的付出逐渐被观众理解了。
在备受关爱和信任的过程中,栏目努力付出他们的爱心。在采访艾滋病患者之后,栏目组一起捐了一些钱、物,送到了艾滋病患儿的学校。当更多地接触一些普通人的时候,尤其是在一线做捐助活动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体现了团队的爱心。
栏目10年中力求在节目的形态讲求方式方面有所变化,正如一位教授所肯定的一样,坚守是《中华医药》得以常青最重要的法宝。这一切来自于栏目团队的责任,无论是对电视、对《中华医药》,还是对于观众。 1998年6月1日 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
2006年8月6日 中华医药主持人洪涛讲健康故事:刘秉义食疗化解脂肪肝。
2006年10月14日 《有关静脉曲张的解答的问题 》。
2007年7月 播出了一位香港的糖尿病人的故事。
2007年2月16日《中华医药》节目特邀于西蔓访谈“用色彩驱散抑郁”。
2008年1月16日 《糖尿病人主食-推荐之一》。
2008年2月8日 仲景养生坊《中华医药》栏目特别奉献 。
2008年7月23日 一套操救了我的腰 第29期
2008年8月8日《中华医药》之“红楼美食”——枣泥山药膏。
2008年11月27日 播出了《祛病有术》。
2008年12月18日 解救“不死癌症”播出。
2008年12月15日 [专题]《中华医药》牵挂您的健康!
2008年8月8日 《药香从这里飘向海内外》播出。
2008年9月24日 洪涛:坚守是《中华医药》长青的法宝。
2008年12月20日 《 养生之道——男人篇》。
2009年2月23日 《癌症如何神奇消失》。
2009年2月25日 仲景养生坊推荐止咳定喘药膳—百合川贝银杏羹。
2009年2月28日 “燕窝粥”治病新功效——抗辐射。
2009年3月13日 探秘红楼美食1- 《中华医药》特别节目
2009年3月19日 《中华养生史纲 · 中国养生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2009年3月16日 仲景养生坊栏目推荐药膳:罗汉果煲猪肺汤。
2009年1月14日 洪涛:坚守是《中华医药》长青的法宝 。
2、中华医药的一期节目?
膏方是中药常用剂型之一,是中医学传统的强身、祛病、养生方法。膏方的组方原则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等综合情况精心组方。膏方中充分体现疗疾与养生相结合,其最大特点是因人处方,“量身定做”,对症下药,因此,膏方可以适合不同体质、不同疾病、不同年龄人服用。具有剂量较小、便于久服、服用适口、生物利用度较高等优点。对于慢性病,尤其是肿瘤恢复期患者,长期服用膏方,可以起到滋补和治疗预防的综合作用。
补虚扶弱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生长及发展过程是机体内正邪斗争、消长的过程。肿瘤的形成是由于机体正气先虚,然后客邪留滞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结果。人体之正气具有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的作用。正气亏虚或不足时,则人体多种生理功能遭到破坏而发生异常变化,致癌因素才能起作用而导致肿瘤的形成。此外,肿瘤的生长、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损伤正气的过程。西医手术切除或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往往能消除局部癌症病灶,或使瘤体明显缩小,然而这些治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的组织而产生一系列副反应。因此,扶持正气、培补本元是肿瘤患者膏方调治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扶正培本方法有:①健脾益气法:是治疗肿瘤患者以气虚为主要表现的基本方法。主要适用于脾胃气虚证,如肿瘤术后、化疗后脾胃功能损害及中晚期癌症患者,表现食欲减退、饭后胃胀、神倦乏力、大便溏薄、恶心呕吐、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等。临床上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药物如黄芪、党参、人参、西洋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化疗后骨髓抑制者加用补肾填精药如枸杞子、冬虫夏草、女贞子、巴戟天、肉苁蓉等。②养阴生津法:是治疗肿瘤患者阴虚内热、或放、化疗后以阴津耗伤为主要表现的基本方法。临床表现潮热、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头昏耳鸣、舌红无苔、大便干结等症。常用方剂如沙参麦冬汤、生麦散等,药物如生地、北沙参、天冬、麦冬、石斛、天花粉、玄参、玉竹等。③滋阴补血法:是治疗肿瘤患者以血虚为主要表现的基本方法。表现为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临床上常用方剂如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药物如熟地、当归、阿胶、首乌、枸杞子、女贞子、红枣、龙眼肉等。④温补脾肾法:是治疗肿瘤患者以脾肾阳气不足为主要表现的基本方法。如中、晚期癌症,或化、放疗之后,或老年患者出现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酸冷痛、尿频而清、舌淡质胖、苔薄白、脉沉细等。临床上常用方剂如右归饮、肾气丸、附桂理中汤等,药物如附子、肉桂、淫羊藿、仙茅、巴戟天、锁阳等。
祛邪抗癌
膏方不唯补,选择用药当根据辨证施治来定,切不可一味堆砌贵重药、大补药进行蛮补,否则有害无益。在施用补益药的同时,应注意针对患者个人的病情、体质施以适当的祛邪药物,以使患者在正气得到补益的同时,病邪得到祛除。若祛邪攻伐之药太过,正气受损,则病邪更加深入,故祛邪要建立在扶正的基础上。临床上根据患者的辨证和病情等综合情况,膏方中加入具有抗癌作用之中药,可达到长效、缓图的目的。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红花、桃仁、当归、五灵脂、虎杖、三棱、石见穿等;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白英、龙葵、蛇莓、半支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鱼腥草、金银花、凤尾草、土茯苓、石上柏、猫抓草、蒲公英等;常选化痰软坚药物如半夏、南星、山慈姑、瓜蒌、夏枯草、龟板、穿山甲等。
顾护脾胃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气血化生有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气血濡养,功能才能正常。肿瘤患者术前大多久病,脾胃素虚,术中难免失血伤气,致脾胃虚弱,生化亏乏,在膏方中常以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为底方,从中焦着手调治。膏方用药须以脾胃接受为度,用药主张温而不燥,寒而不偏,滋而不腻。要使滋补不碍脾胃,同时膏方长期服用,更赖脾胃运化功能,故方中常加理气宽中、醒脾和胃之药,如香附、陈皮等理气和胃,焦山楂、焦鸡内金等消食助运,而忌选香燥过烈之品;补气常选太子参、西洋参,取其药性轻灵、不碍胃气;健脾之品多选性味甘平,如莲子、扁豆、山药等,平补脾土。如果脾胃功能调养好了,人体不仅能从膏方中获得补益,更能从日常的饮食中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自身防御抗癌能力得以增强,强身健体自然水到渠成。
肿瘤患者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外科手术、放、化疗后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诸证,无论是因虚致病,还是因病致虚者,均宜服用膏方调治,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从现代医学来讲它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3、求视频:中华医药之更年期饮食
亲,可以尝试服用香芍颗粒,具体可在正规大医院找医生开药和咨询。
4、中华医药 之前列腺炎
可以使用育康维安疗法去治,能够彻底根除疾病,治愈后不会再复发。
5、肩周炎用什么药好?哪位朋友有好的方法治疗??急求!!!
是药三分毒,肩周炎一般情况不用服药。如果医生说要服药,那是他开药就有奖金。
肩周炎俗称五十肩,50岁左右才会得,年轻人极少得的一种疾病。如果确诊是肩周炎,很简单,
1.不管他,一般一年左右自然痊愈
2.想快点,吊吊单杠一周之内即可缓解。
注:必须确诊是肩周炎,如果是肌肉拉伤之类,越吊越坏。
6、中央电视台4套的《中华医药》节目的播出时间是什么呢?每周周几,几点?
《中华医药》1998年6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播出时间周日18:15。
2002年9月2日,《中版华医药》进行了全面改权版,栏目由原来的每期时长30分钟,扩版为每期节目时长50分钟,栏目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的品牌栏目之一。
(6)中华医药之肩周炎扩展资料:
栏目影响
《中华医药》每天都能收到来自海外几十个国家观众的回应,他们通过信件、电话和电子邮件向栏目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栏目平均每年回复海内外来信10000多封,电话25000多个,电子邮件6500多个,是中央电视台收到观众来信、来电数量最多的栏目之一。
很多海外华侨、华人认为,《中华医药》栏目的开办,体现了祖国对海外华侨、华人健康的深切关怀。
7、中央四套中华医药栏目:上期节目播出的治疗关节炎、肩周炎膏药如何购买?泡药酒的六味中药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