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样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骨样骨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本病目前病因不是很明确,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临床上应注意本病有恶化的可能,虽然较少发生。对于一些患者具有典型的骨样骨瘤影像学所见外,若观察到骨皮质不连续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影,应考虑到骨样骨瘤恶性变的可能性。另外还需注意,本病较容易误诊,多数患者在对症治疗症状减轻后不能即时复诊,以及自行在家服药。使疾病反复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更容易造成误诊。因此,对疑似病人应详细地询问病史,认真地观察X线检查的结果,有利于更好地做出诊断,从而给予正确的治疗。
骨样骨瘤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准确定位,彻底切除,包括骨样骨瘤的巢穴及周围的反应性硬化骨。如果手术中未能完全将骨样骨瘤切净,术后病理检查时没有发现巢穴,在这种情况下临床症状也可以消失,但术后易于复发。为准确的对骨样骨瘤在手术中定位,并完全切除,可采用放射性核技术。可在手术前2h给病人注射放射性核素,术中可用灭菌的放射性核素探头探测放射性核素的活跃区域。切除后将标本置于探头处,证实其为放射性核素最高峰值,切除后的周围骨质放射性核素达到正常水平。这样可以保证手术切除彻底。
本病理想的治疗是大块切除,包含有病灶的患骨。彻底切除病灶,症状很快消失。一般不主张作刮除术。认为照射和化学药物治疗无效。手术可能难以找到准确的部位,按照术中X线摄片进行钻孔,对定位有帮助。术后进行X线复查也是必要的。完全切除病灶后很少复发,而不完全的刮除常有复发。复发时间长短不等。还有的病例,术中找不到病灶。有趣的是,半数病人在第一次术后症状减轻,1/4病人在第二次术后缓解,剩下的病人3/4在第三次手术后症状减轻。这可能是多次部分切除的结果。
(二)预后
骨样骨瘤是一良性肿瘤,至今尚无骨样骨瘤恶变或转移的报道。术后很少复发。
2、关于骨肿瘤的问题。诊断结果为:肉瘤,类型不确定。肉瘤的意思就是恶性肿瘤吗?懂的人进,不懂的别来!
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我们平时说的癌症来源是上皮组织。。。简言之,是恶性肿瘤的一种。
肉瘤分为很多种,骨肉瘤、软骨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等。。。据其组织来源分子遗传学变化以及形态生理特点进行细分可以分到大概100多种。目前根据现有的资料,不大清楚肿瘤来源是什么组织,所以只能判断是恶性的,具体分型不清楚。
免疫组化检查由病理科完成,在取下的组织切片上做,不需要病人参与。配合病理科进一步检查即可。但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肉瘤,治疗都是越早越好。
总结一句话,恶性肿瘤,尽早至正规医院治疗。
3、中医办法可以治疗骨样骨瘤吗?_骨样骨瘤麻烦告诉我
骨样骨瘤为良性成骨性肿瘤,病灶为一小的瘤巢,周围有许多成熟的反应骨。目前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有许多学者认为为慢性感染,也有认为是认为是先天性胎盘组织残留引起。本病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疼痛,以夜间或休息时明显,但本病对消炎镇痛类药物较敏感,另外,饮酒可使疼痛加重是本病的又一特点。治疗上对于症状较轻,可考虑行保守治疗,主要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您所说使用中医药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可能是你使用的中药有一定消炎上痛效果。所以目前尚没有明确说明中药能一定治愈的依据。
4、低度恶性骨肿瘤是什么严重吗?
?
5、骨髓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发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具体的病因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具体的病因是什么,不过有些因素会导致这种疾病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
一是电离辐射,这种因素是最危险的因素,可能是导致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区内因为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要远远高于日本其他地区的人数,因此有效的防护放射性物质是保护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是环境因素,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在不断加重,大气中出现了很多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苯及其他一些有机溶剂等也是导致多发性骨髓瘤的高危因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除了以上两种原因以外,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还和一些慢性炎性刺激有着比较大的关系,这是因为这种慢性的炎性刺激会导致人体的一些淋巴细胞出现突变或者是增值变异的情况,这样是有可能导致发病的。不过,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患者出现这种疾病,一旦发现出现一些符合这种疾病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防止因为耽误而失去最佳治疗时间。
6、骨瘤会影响人体什么
骨瘤 广义而言,任何骨的过多生长,不论其是否肿瘤性质,均可称为骨瘤。但真正骨瘤应仅指膜内化骨骨骼的肿瘤,不包括因炎症、外伤等引起的过度增生、血肿机化、钙化或骨化性纤维瘤等。 骨瘤较常见,仅次于骨软骨瘤发病。发生于骨膜内层骨母细胞。属良性肿瘤,由成骨性纤维组织、成骨细胞及所产生的新生骨组成,随生长发育成长。 一、 临床表现 发病率仅次于骨软骨瘤,多在儿童发病,男性较多。生长慢,症状较轻。无恶变趋向。 多发生在颅骨,颜面骨及下颌骨偶有发生,分致密骨瘤及松质骨瘤两类。 致密骨瘤发生在颅面骨表面者,局部隆起,发生在颅内板者,肿瘤如突入,可引起颅内压近,引起晕眩、头痛、甚至癫痫(图2-1) 骨松质瘤则常发生于长骨端骨干与骨骺交界处的软骨部,随管状骨长度的增长,骨瘤亦有变化,呈不同形状(图2-2) 一般全身骨骼发育成熟后,即停止生长。但在发育过程中,如骨瘤引起骨骼受压迫,仍可引致畸形生长(图2-3)。 骨瘤偶可发生在软组织中,但多认为这是一种错构瘤,而非真性骨瘤。 二、影像学诊断 致密骨瘤显示隆起,外比光滑,颅骨骨瘤基底宽广,呈波状。位内板者则内板增厚。骨密度均匀增加,骨质破坏与骨化程度常不一致。 骨疣常带蒂,软骨部可钙化,呈菜花状。(图2-4) 三、 病理改变 骨瘤质硬,有骨膜覆盖,基底与骨组织相连,可有宽广基底或带蒂。切面为骨组织。 根据骨密度不同,分为象牙骨型(即致密骨型)及海绵骨型(即松质骨型),前者多见。镜下显示结构间单,可含有骨板和少许哈氏管,松质骨型者可有骨髓组织。 四、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发生于鼻副窦的骨瘤 多见于额及筛窦,常呈分叶状,可有蒂,边缘整齐,密度均匀一致,长大可占满鼻窦腔,甚至顶起窦壁,引起额面畸形。一般诊断不困难。 (二) 发生于颅骨者 应与脑膜瘤、额骨内板增生症和纤维异样增殖症鉴别。 1. 脑膜瘤 生长快,呈不整形新骨增生,可出现骨样改变。瘤基底宽,并可有颅板溶骨改变。肿瘤血供增多,致附近血管沟影增宽增多。眼眶筛部骨瘤有时与嗅沟的脑膜瘤不易区分。 2. 额骨内板增生症 呈波浪性骨增生,患者常有头痛、肥胖、性欲减退。多见于停经后的女性,有时伴发糖尿病或尿崩。 3. 颅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病变广泛,基底宽,多处发病,累及板障和颅板,全身其它骨骼亦可发病,且有单侧趋向。 (三) 发生于肢体者 应与骨软骨瘤、骨肉瘤区分。 1. 外生骨疣 如全身骨质则为骨瘤,有谓 实为骨软骨瘤,内含软骨成份钙化。二者不易区分,有赖于病检。 2. 内生肌疣(Enoslosis)亦称骨斑(Bone Spot)或骨岛(Bone Islaand),为松质骨内骨发育异常,骨内呈巢状,可有骨小梁。不属肿瘤。 3. 骨肉瘤 生长迅速,具恶性骨肿瘤特点,有无好发年龄与部位,易区分。 五、治疗 骨瘤的发展缓慢,无症状者可大不被发现,一般无需治疗。但如生长快,已引起发良畸形或压迫症状,或成年后仍继续生长者,均可手术切除。 骨瘤 病名。肿瘤之发于骨者。见《洞天奥旨》卷十一。多因肾气不足,寒湿挟痰侵袭骨骼,造成气血凝聚于骨所致。好发于长管骨的干骺端。良性骨瘤症状多不明显,发展缓慢。恶性骨瘤则表现为病初隐痛,继则疼痛难忍,入夜尤甚,肿块生长迅速,推之不移,坚硬如石,与骨相连,皮色紫竭,表面可有静脉怒张,并常伴有低热、消瘦、神疲、食欲不振等症。治宜补中益气,散肿破坚为主,内服肾气丸,外用阳和解凝膏。对恶性者应及时实施切除治疗。 [编辑本段]骨肿瘤的诊断 骨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但其间有时没有截然的界限,甚至同一肿瘤中可同时存在良性和恶性的组织学特征。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显微镜下的病理所见必须结合临床情况和X线表现,全面加以分析,三者缺一不可。 由于恶性骨肿瘤病程缓慢,发病时往往不易引起患者注意,许多恶性骨肿瘤患者就诊较晚,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预后较差。对于恶性骨肿瘤,和其它肿瘤一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三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早期发现恶性骨肿瘤,需要患者和了解骨肿瘤的典型症状,以便发现早期线索,及时就诊。 骨关节疼痛,肿块,运动障碍是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的主要症状。但许多骨肿瘤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早期发现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做到早期发现骨肿瘤应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1、恶性骨肿瘤的发生与骨骼生长旺盛有关,大多数发生在10~30岁年龄,10~20岁为发病高峰期。青少年患者自感肢体的疼痛与肿胀(或肿块)的部位一致,具有固定性、持续性的特点,夜间尤甚,而且日渐加重,要引起高度警惕。当感到肢体的疼痛、肿胀不是由于创伤、炎症、风寒所引起时,决不能掉以轻心要赶紧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2、青少年出现发热、肢痛、肿胀、白细胞增多等急性骨髓炎时,要排除尤文氏肉瘤和骨肉瘤的可能。 3、骨骼上原有的良性肿块突然增大而且伴有疼痛时,说明可能有恶变趋势。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多发性骨软骨瘤和长管状的单发性骨软骨瘤都容易恶变为软骨肉瘤,有上述病变时,要定期复查以防恶变。 4、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肢痛、腰背痛,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向时,要警惕有转移性骨肿瘤的可能。 5、凡四肢软组织中出现肿胀、局部肿块、疼痛,并在腱膜、筋膜及关节邻近处有压痛时,首先应考虑滑膜肉瘤的可能,不要轻易以关节炎、囊肿、纤维瘤等良性病变来解释。 6、X线检查等表现无明显异常而病程进展与外伤或良性病变不相符的患者,应注意加强局部观察,定期复查或请教具有骨肿瘤专长的医生进一步检查。 7.对以上情况及高度怀疑有恶性骨肿瘤者,应进一步进行X线检查、放射性同位素骨扫描、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穿刺或切开病理活检以明诊断。 答案补充 一般无生命危险的,颅脑外的骨瘤更为安全些。 现在还有更先进的激光介入手术,风险性低和效果更为明显
7、骨样骨瘤的疾病治疗
本病理想的治疗是大块切除,包含有病灶的患骨。彻底切除病灶,症状很快消失。
一般不主张作刮除术。认为照射和化学药物治疗无效。手术可能难以找到准确的部位,按照术中X线摄片进行钻孔,对定位有帮助。术后进行X线复查也是必要的。完全切除病灶后很少复发,而不完全的刮除常有复发。复发时间长短不等。还有的病例,术中找不到病灶。有趣的是,半数病人在第一次术后症状减轻,1/4病人在第二次术后缓解,剩下的病人3/4在第三次手术后症状减轻。这可能是多次部分切除的结果。 (1)瘤巢刮除灭活植骨术:活跃的2期骨样骨瘤,当瘤巢位置很明确,行刮除术。可使用石碳酸、95%酒精或冷冻等方法灭活囊壁,一般作局部刮除后行自体骨、人工骨或异体骨移植,也可应用骨水泥充填瘤腔以降低复发率。
(2)边缘大块切除术:当瘤巢位置不明确,行边缘的大块切除,去除瘤巢和反应骨。
(3)经皮瘤巢去除术:当瘤巢位置很明确,可在CT引导下,用空心钻钻入病灶,切除病灶,或将变速磨钻的磨头导入瘤巢内,消灭瘤巢和周围的反应骨。另外一种方法是微波治疗,在CT引导下置入一根探针,用它产生的高频“微波”来消灭瘤巢。
述评
按WHO统计骨样骨瘤占原发骨肿瘤的5.10%,占良性骨肿瘤的11.23%。在青少年为活跃的有症状的2期病变,病变很少长大,瘤巢一般不超过1厘米。一般症状持续时间为3年,在自愈过程中,病灶由活跃的2期向静止的1期逐渐转化,随着瘤巢的骨化,巢与反应骨之间的透亮带逐渐消失,但这些高密度阴影将持续多年。
骨样骨瘤可以变为没有症状和自愈,活跃期病变经过3-5年后,随着瘤巢的骨化,症状逐渐消失。但病灶周围的反应骨将持续存在几十年。
骨样骨瘤不恶变。故对那些症状较轻,可行保守治疗。活跃的2期骨样骨瘤,可行边缘的大块切除,去除瘤巢和反应骨,单纯瘤巢刮出术后复发率较高。骨样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非常好,可使医生和病人均感满意。手术可以完全和彻底地解除疼痛,个别手术切除不完全者可复发。
8、骨肿瘤如何进行诊断治疗
骨肿瘤在最近呈现出了一种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因此,所涉及到的常见原发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肾癌、前列腺、直肠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等。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治涉及到多种模式和多个学科,为了方便患者就诊及临床合理诊治,有必要就其影像诊断、临床诊治作一归纳性介绍: 1. X线平片 依据患者的年龄、病史、骨病灶部位及骨破坏的形式可对转移性骨肿瘤和原发性骨肿瘤作出最基本的判断。以长骨转移性肿瘤为例,其典型表现为:位于长骨骨端;纵向髓内破坏范围大于横径范围;位于皮质骨时,多发生于滋养动脉处,致骨皮质破坏呈浅碟状;多数软组织肿块不大,就诊较晚的患者可有巨大的软组织肿块。 骨破坏的形式主要为地图样破坏、虫蚀样破坏和穿凿样破坏,其所代表的肿瘤侵袭性逐渐升高,生长速度加快。成骨或者溶骨性破坏取决于原发肿瘤性质以及骨组织对癌肿的反应。表现成骨性反应的原发肿瘤有前列腺癌和消化道肿瘤;溶骨性病灶常见于肾癌、骨髓瘤、乳腺癌和肺癌;混合性病灶则见于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和生殖系统肿瘤。 2. CT检查 在判断骨质破坏方面优于X线平片。通过骨窗、增强扫描能明确评估骨质破坏的程度、范围,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及与相邻血管的解剖关系。曾强扫描的“环形增强征”可鉴别骨感染造成的骨破坏。 3. MRI 可早期发现转移灶并提供软组织情况和三维解剖情况,对髓腔病灶浸润范围的认定提供帮助。但由于其敏感性较高而出现假阳性,故需结合其他检查加以确认。 4. 骨扫描 是早期发现晚期骨转移瘤的最好检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在X线平片检出困难时。有报告认为,骨扫描发现骨转移灶要比平片提早2-18个月。但因为该技术是基于对受累骨骼的成骨细胞活性的识别,而不是对实际肿瘤的识别,故可能漏掉早期转移灶。另外,由于其特异性差,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并结合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5. PET/CT 可以更早、更精确地发现骨转移灶,但价格昂贵。相关信息:( 骨肿瘤如何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