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骨肿瘤的症状常见如下:1.肿块:肿胀或肿块位于骨膜下或表浅的肿瘤出现较早,可触及骨膨胀变形,常伴有疼痛;2.疼痛:为骨肿瘤早期出现的主要症状,病初较轻,呈间歇性,随病情的进展,疼痛可逐渐加重,发展为持续性。多数患者在夜间疼痛加剧以致影响睡眠;3.功能障碍:骨肿瘤后期,因疼痛...”
2、骨肿瘤的特征是哪些?
何谓骨癌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产生人类牵扯行动之重要组织。虽然骨头占了身体重要部份,每张X光片上几乎都可见到骨头,但很少骨癌会在无意中发现。
骨骼系统与其他器官一样会罹患来自任何组织成份的肿瘤或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性病变。侵犯骨骼的肿瘤,可发生於骨细胞、骨骼的造血成份,软骨以及纤维性或滑膜成份。其他的肿瘤可来自骨骼的肌肉神经、血管与脂肪组织等。
骨瘤可分良性骨瘤、低度恶性骨瘤与高度恶性骨瘤三种。良性骨瘤是不会对人体发生致命的,恶性骨瘤它的组织有不正常癌细胞会对人体致命,并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良性骨瘤有时会转变为恶性骨癌。
骨癌发生真正原因,现仍不很清楚,但可能与骨的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代谢的毛病及放射线等因素有关。骨癌的病理种类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性肉瘤、软性肉瘤、纤维肉瘤等,最常见的恶性骨癌病兆却是癌转移至骨头,尤其在脊椎骨及骨盆骨最常见。
诊断骨瘤最主要是要鉴别其为良性、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这与发生的年龄、性别与发生部位有极密切的关连。所以这要靠病人、骨科医师、放射线科医师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做早期最正确的诊断与最佳的治疗效果。
发生原因
可能与骨骼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特殊病毒的感染,骨内血液回流不顺畅及放射线照射等因素有关。
病人之年龄、性别与发生部位,对骨瘤之良性与恶性之鉴别诊断很有帮忙。骨癌易发生在12~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以原发性骨瘤为常见,次为50~60岁者,则以转移性骨癌及多发性骨髓瘤转移较多中医肿瘤专家张明三十年治疗经验,可以对癌症患者有很好的帮助,让抗癌有希望。
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与其他癌症患者一样有食欲减低、体重减轻、发烧等症状。
患部疼痛,关节与肢体有局部肿块及肿胀。
患部之关节与肢体运动受限制。
患部皮肤溃烂。
患部肢体远端会有麻木感,因压迫神经血管。
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变形。
骨癌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骨痛,如果晚上比白天明显的骨痛时,更需特别注意。
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与病史。
常规物理与生化检查。
放射科检查:
对患部骨骼作一般X光片摄影、血管摄影、淋巴血管摄影等检查,可依照片所显像性质作恶性与良性骨瘤之鉴别诊断,其可靠性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可达90%,尤其电脑断层摄影核磁共振摄影,血管摄影及核子医学骨骼同位素扫描等检查,其正确性更快更方便。
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其方法可分三种:
【1】针刺取样检查,其成功率在80~90%。
【2】患部切开取样检查。
【3】切除或刮除病理检查:组织病理检查是由病理科医师依切片组织之病理变
化作最后正确诊断。
怎样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1】单纯性切除
【2】根除与植骨
【3】截肢
放射线治疗:低剂量或高剂量视病人情况而定。
冰冻手术治疗:於手术中将患部组织冷却至20℃。
化学治疗:利用药物来抑制肿瘤之生长,一般与放射线照射与外科手术治疗配合
使用。但因毒性大对其他正常细胞亦有破坏之副作用,故须依病人之
情况而定治疗方针。
放射线及手术合并治疗:效果很好,对放射线较不敏感的骨癌可先用放射线治疗
,再行根除性手术或截肢手术。
存活预后
骨癌治疗结果与细胞型态、分化,与每一种肿瘤的宿主效应等因素有关。如果骨癌长在四肢骨,由於较易发现,转移较慢及易於治疗,治疗效果应比长在躯干骨者好。
由於医学的进步,病人、外科、放射科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之通力合作,已经使恶性骨癌经治疗有五年以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对於不能解释之骨痛,应尽速查明可能原因,不要忽略骨癌的可能性。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截肢而失掉手或腿并非可惜的事,失去宝贵生命才是令人惋惜,何况义肢与复健的科技日益发达,义肢一样会陪著你过快乐的人生。
骨癌的治疗
对肿瘤切除或刮除并同时植骨均可使患者治愈。患干脊椎者有时需减压加放疗。术后偶有复发需行二次手术。肿瘤可有局部侵袭性,可恶变为骨肉瘤及发生肺部转移。
尽管有了化疗,在骨肉瘤治疗中,截肢手术还是一个紧急治疗措施。有效的化学药物进展,将导致长期沿用治疗方法的改革,特别是截肢时间、水平和放射部位、剂量问题的改变。
美国现在用选择性截肢方法。在英国的文献中约1/3病员一开始作截肢,而大部分病员,采用Cade法,就是截肢用于有生存机会的人,即在使用放射治疗后(放射剂量为80Gy)6个月内无肺部转移者。在过去的统计中,原发性和继发性截肢生存率是类似的,有些人认为早期截肢,切除肿瘤,有局部复发危险,使用Cade法,可避免在短期死亡前不必要的截肢,但要作出这种判断,往往是有困难的。
近年来关于截肢与肢体保留手术的争论越来越多,多数认为两者之间的2年生存率相同,故认出保留肢体的手术病人愿意接受,但费用昂贵。
骨癌治疗结果与细胞型态、分化与每一种肿瘤的宿主效应等因素有关。
如果骨癌长在四肢骨, 由於较易发现, 转移较慢及易於治疗, 治疗效果应比长在躯干骨者好。
由於医学的进步, 病人、外科、放射科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之合作, 已经使恶性骨癌 经治疗有五年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对於不可解释之骨痛, 应尽速查明可能原因, 不要忽略骨癌的的可能性。如果能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因截肢而失掉手或腿并非可惜的事, 失去宝贵生命才是令人惋惜, 何况义肢与复健的科技日益发达, 义肢一样会陪你过快乐的人生。
3、如何诊断骨癌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骨癌患者越来越多,骨癌病人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大多已到了中晚期。即使您没有患病也要引起重视。那么我们该如何签别诊断骨癌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骨癌的诊断有的比较容易,单凭临床检查即可作出初步诊断,如表浅部,位的骨瘤或骨软骨瘤等,有的在x线片上有特点,可根据典型的x线所见得出初步印象如硬化性骨肉瘤、软骨肉瘤等;有的则须结合临床、x线和病理,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因此,临床、x线和病理被认为是诊断骨肿瘤的三个重要步骤,有时是缺一不可的。尤其在考虑采用截除肢体的手术之前,一般都要经过上述三方面的检查确诊,才能决定。 在鉴别诊断方面本病首先应与炎症鉴别。对于骨癌的诊断鉴别要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全身反应:急性炎症患者体温常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 良性骨肿瘤病人体温正常,血象正常。某些恶性骨肿瘤如未分化网状细胞肉瘤或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的病人也有体温升高和白细胞计数增多的表现。急、慢性炎症和骨人血沉多增快,良性骨肿瘤血沉多正常,恶性骨肿瘤病人血沉常增快。 (二)发展过程:炎症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或经过抗炎治疗后多逐渐消退,某些良性骨肿瘤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停止发展,恶性骨肿瘤则继续发展破坏,自行停止或消失者极为罕见,是骨癌的诊断之一。 (三)局部触诊:炎症常产生脓肿,一般质软,波动明显。骨肿瘤一般多较坚硬或硬韧,触之有实体感,边境多清楚,其墓底多与骨粘连而不能移动。但某些血管丰富或有出血的恶性肿瘤也可有波动感。 (四)穿刺;脓肿穿刺多可吸出脓液, 脓液培养或涂片染色有时可查出化脓菌。 肿瘤穿刺则仅能吸出血液,用粗针头穿刺有时可吸出肿瘤组织碎片,是骨癌的诊断方法之一 以上就是对骨癌签别诊断的简单介绍,与骨癌致病因素有关的人群,建议要做好骨癌的预防措施,根据医生的指示,然后做具体的治疗,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如果关于骨癌还有其他疑问,请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或者打电话进行咨询。
4、骨肿瘤如何进行诊断治疗
骨肿瘤在最近呈现出了一种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因此,所涉及到的常见原发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肾癌、前列腺、直肠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等。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治涉及到多种模式和多个学科,为了方便患者就诊及临床合理诊治,有必要就其影像诊断、临床诊治作一归纳性介绍: 1. X线平片 依据患者的年龄、病史、骨病灶部位及骨破坏的形式可对转移性骨肿瘤和原发性骨肿瘤作出最基本的判断。以长骨转移性肿瘤为例,其典型表现为:位于长骨骨端;纵向髓内破坏范围大于横径范围;位于皮质骨时,多发生于滋养动脉处,致骨皮质破坏呈浅碟状;多数软组织肿块不大,就诊较晚的患者可有巨大的软组织肿块。 骨破坏的形式主要为地图样破坏、虫蚀样破坏和穿凿样破坏,其所代表的肿瘤侵袭性逐渐升高,生长速度加快。成骨或者溶骨性破坏取决于原发肿瘤性质以及骨组织对癌肿的反应。表现成骨性反应的原发肿瘤有前列腺癌和消化道肿瘤;溶骨性病灶常见于肾癌、骨髓瘤、乳腺癌和肺癌;混合性病灶则见于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和生殖系统肿瘤。 2. CT检查 在判断骨质破坏方面优于X线平片。通过骨窗、增强扫描能明确评估骨质破坏的程度、范围,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及与相邻血管的解剖关系。曾强扫描的“环形增强征”可鉴别骨感染造成的骨破坏。 3. MRI 可早期发现转移灶并提供软组织情况和三维解剖情况,对髓腔病灶浸润范围的认定提供帮助。但由于其敏感性较高而出现假阳性,故需结合其他检查加以确认。 4. 骨扫描 是早期发现晚期骨转移瘤的最好检查方法之一,尤其是在X线平片检出困难时。有报告认为,骨扫描发现骨转移灶要比平片提早2-18个月。但因为该技术是基于对受累骨骼的成骨细胞活性的识别,而不是对实际肿瘤的识别,故可能漏掉早期转移灶。另外,由于其特异性差,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并结合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5. PET/CT 可以更早、更精确地发现骨转移灶,但价格昂贵。相关信息:( 骨肿瘤如何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