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癌是怎样形成的?
依据组织学的标准,骨癌可以分为:
(1)骨瘤
为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从组织学上表现为纤维化骨的产物,故主要成分为成骨性的结缔组织内形成丰富的新骨组织。好发于颅骨与下颌骨,一般不引起任何症状,仅有局部隆起。如发生在颅骨内板则肿瘤突入颅腔可产生颅内压迫症状。
2)骨样骨瘤
其性质有过不少争论,目前被确认为属骨良性肿瘤的一种。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小,一般直径在1cm左右;周围骨组织有反应性增生硬化,肿瘤在其中被称为核心。肿瘤呈红棕色,间或夹杂有黄色或白色砂砾样斑点。镜检为血管丰富的成骨性结缔组织及不同比例的骨样组织与新生骨。X线表现为一透明区,周围骨组织一般均有反应性骨质硬化,尤其在皮质骨者更为明显。本肿瘤一般好发于11~25岁,男∶女为2∶1。任何骨均能发生,但以股、胫骨的骨干为多见。病程缓慢。疼痛为主要症状,由轻到重,由间歇到持续,夜间尤为明显。服用水杨酸钠类药物后可明显缓解。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某些部位不能手术者可考虑放射治疗。手术后复发或恶变的尚未见报道。
(3)骨母细胞瘤(良性骨母细胞瘤)
已往曾被命名为“成骨性纤维瘤”、“巨型骨样骨瘤”等,目前均已被废弃。本病很少见。肿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血管丰富的骨样组织,新生骨质以及大量骨母细胞。随着肿瘤发展上述组织可相继引起各种变化,因此难与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鉴别。过去本病一直被认为属良性肿瘤,近年有肺部转移病例的报道,但其组织学检查在此时仍无明显恶变,面其生物行为可能发生恶变故认为有潜在恶性变可能。发病年龄多数在10~25岁之间,女多于男,发生部位以脊柱最多见,手足部次之,其他部位偶尔发生。起病缓慢。大多数患者仅感轻度疼痛。发生在脊柱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X线表现可因肿瘤的钙化或骨化程度而呈各种透明阴影,甚至密度增深阴影。一般肿瘤与周围骨组织分界清晰,两者之间常有明显骨质硬化。在骨皮质时皮质常变薄并有一层骨膜新生骨。治疗以手术抓刮植骨为主,病变在脊柱手术不能彻底可在减压后加用放射治疗。
(4)骨肉瘤
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为一结缔组织性肉瘤,其发展过程中可形成大量肿瘤性骨样组织及骨组织。根据其新生骨的存在与否或多少而有溶骨性和成骨性的区别。病变常见于四肢长骨(胫骨上端或股骨下端)。10~25岁占发病者的大多数。
(5)皮质旁骨肉瘤
特征是发生于骨的表面,与骨膜及皮质旁结缔组织有密切关系。其恶性程度较骨肉瘤为低,预后亦佳。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及肱骨次之。发病年龄以30岁左右为多见,病程发展缓慢,症状轻微。
(6)软骨瘤
好发于手足短管状骨,其次是长管状骨如股骨、胫骨、肱骨等。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位于骨中央的称内生软骨瘤,在皮质外的称外生软骨瘤。多发性又称内生软骨瘤病。如发生在单侧肢体合并肢体畸形称为Ollier病,如合并有皮肤或内脏血管瘤称为Maffucci综合症。其病理特征是含有成熟软骨,外观呈分叶状,可件有钙化或坏死。有恶变可能,且多发性的较单发性的恶变可能性大。
(7)骨软骨瘤(骨软骨性外生疣)
最为常见,有单发性与多发性。多发性多为遗传性多发性骨疣,如合并肢体发育障碍而产生畸形称遗传性畸形性软骨异常增殖症。肿瘤项端有软骨帽,其生长活跃故有可能转变为软骨肉瘤。在手术切除时必须将软骨帽切除,以免复发或恶变。
(8)软骨母细胞瘤(良性软骨母细胞瘤、骺软骨母细胞瘤)
多见于青少年管状骨,以肱骨上端为好发部位,手术刮除后可复发但恶变较少见。
(9)软骨粘液纤维瘤
多发生于20~30岁,多见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呈偏心性位于干骺端或骨干,皮质骨有扩张。其病理特征为含有丰富的粘液样或软骨样基质的梭形或星形细胞。手术切除植骨能治愈。(10)软骨肉瘤好发部位为躯干骨,以骨盆为多见,亦可于四肢长管状骨的近侧。扁平骨的软骨肉瘤多自中央开始后破坏皮质穿入软组织。长管状骨起自干骺端,在髓腔内蔓延同时穿破邻近皮质到软组织,可出现Codman三角和不规则的放射状骨针与骨肉瘤相似。软骨肉瘤的组织学结构和生物行为是多变的,有生长缓慢分化好与生长迅速分化差两种类型。
(11)骨巨细胞瘤(巨细胞瘤)
为常见肿瘤,多发生在20~40岁,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桡骨下端。肿瘤为偏心性逐步发展至整个骨端。以往从组织学上以细胞丰富和多数核分裂象来作为肿瘤恶性程度的依据。目前认为应随时考虑其潜在的恶性行为。应按临床表现、X片及病理三者结合来制订方案。
(12)Ewing肉瘤
较为少见、多见于10~25岁的青年,长管状骨中部以股骨、胫骨和肱骨为好发部位。X线的特征是溶骨性症灶伴有斑块状反应性骨或骨外膜骨。即一般所谓葱皮样表现。Ewing肉瘤诊断较为困难,须与常见的骨肉瘤及转移性肿瘤相鉴别。
(13)骨髓瘤
好发于40岁以上,多见于扁平骨、骨盆、颅骨、脊柱及股、肱骨近端。病变初期可为单发的,但最终仍是多发的。病理性骨折是常见的并发症,亦可以是早期症状。治疗以全身支持疗法、解除疼痛与处理并发症为主。有报道放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与延长病程。
(14)血管瘤
在骨内的血管瘤少见。好发于颅骨、脊柱(占60%),长骨次之,髂骨等更少见。脊柱中以胸、腰椎多见,常合并脊髓压迫症。对颅骨与脊柱的血管瘤用放射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其他部位的可行肿瘤切除。
(15)成纤维性纤维瘤
好发于骨端,在骨内一般无偏心倾向;个别可有偏心倾向,其周围可增厚有清晰界限。肿瘤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及损伤无关。症状轻,仅有轻度疼痛与肿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16)纤维肉瘤
是骨肉瘤中最少见的一种。好发于30~40岁,多见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本肿瘤有少数继发于良性的骨肿瘤如骨巨细胞瘤。多发性纤维异常增殖症和畸形性骨炎。
(17)脊索瘤
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肿瘤,起源于退化的脊索的残余。最多见于骶尾椎,次为颅底,再次为其他脊柱。肿瘤生长缓慢。肿瘤局部切除后可复发但很少转移,仅在少数多次切除的患者才可能有转移。
(18)孤立性骨囊肿
常见于肱、股、胫骨干骺端。好发于儿童也见于青年。肿瘤随着年龄的生长逐渐移向骨干。病理性骨折常是最早的症状。
(19)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发于青少年的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刮除植骨术后均能治愈,对放射亦敏感。
<20)非骨化性纤维瘤
于1945年Hutcher指出,实质上是干骺端纤维性皮质缺陷的后果。
(21)嗜酸性肉芽肿
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以颅骨、肋骨、髂骨及脊柱处多见,而长得少见。一般为单骨性,在骨内无特殊好发部位。单骨性般都能吸收自愈,如在活组织检查时可顺便搔刮病灶。多骨性者由于病变范围广泛,在明确诊断后可考虑放射治疗。
(22)纤维结构不良
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病变,由车轮状排列的纤维组织和不成熟的非板层骨的骨小梁所构成。X片表现为磨砂玻璃样是其特征。个别症例可出现恶变。治疗以搔刮植骨为主。
一般来说,外科手术和放,化疗是治疗骨癌的三大主要手段。关键是病人自己是否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
2、胫骨上面会生瘤吗
病情分析: 你好 。身体出现不适 要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不要延误 以免加重病情。
意见建议:
3、骨肉瘤的症状有哪些?
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骨端近关节处肿瘤大,硬度不一,有压痛,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摸出搏动,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肺部转移。
临床上常发生于青少年,下颌骨少上颌骨多见,并有损伤史。早期症状是患部发生间歇性麻木和疼痛,进而转变为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反射性疼痛;肿瘤迅速生长,破坏牙槽突及颌骨,发生牙松动、移位,面部畸形,还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在X线片上显示为不规则破坏,由内向外扩展者为溶骨型;骨皮质破坏,代以增生的骨质,成日光放射排列者为成骨型。临床上也可见兼有上述两型表现的混合型。晚期患者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可升高,肿瘤易沿血道转移至肺。
患者病程长短不一,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短则数天,长达数年,平均3~4个月。好发部位在膝关节周围。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多为隐痛,持续性,在活动后疼痛加重。夜间痛较明显。患部出现包块,包块增长速度常以月计,当肿块明显增大时可出现邻近关节的反应性积液,关节活动受限。早期疼痛常于轻伤后突然发生,肿胀开始轻微,以后逐渐加重,呈偏心性梭形肿胀。肿块硬度不一,因肿瘤质地而异,溶骨性病损者较成骨者为软。患处皮肤发亮,表面静脉扩张,皮温升高。如肿瘤体积较大并邻近关节,可影响关节功能。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其他部位转移。
肿瘤体积的大小可根据肿瘤部位的深浅,以及肿瘤侵及软组织大小而不一。肿块局部伴有压痛,其硬度根据肿瘤组织内所含的骨组织多少而不同。瘤体较大时则可出现皮肤表面血管怒张现象。
最典型的发病部位是四肢的管状骨(占80%),特别是股骨(40%)、胫骨(16%)和肱骨(15%)。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是最常见的部位。50%~75%的骨肉瘤发生于膝关节附近。在腓骨、髋骨、下颌骨、上颌骨和脊柱骨的骨肉瘤相对少见。颅骨、肋骨、肩胛骨、锁骨、胸骨、尺骨、桡骨和手足部的小骨骨肉瘤罕见。在长管状骨中,骨肉瘤主要发生于干骺区。发生于骨干的骨肉瘤约占2%~11%。骨肉瘤可以蔓延至骺端,尤其当骺板闭合以后,但发生于骨端的骨肉瘤却非常罕见。骨骺骨肉瘤(epiphysealosteosarcoma)主要见于股骨髁。
病人自出现症状至来院就诊时间多在2~4个月内。骨肉瘤细胞分化较好者,来院就诊时间较晚,可在出现症状半年左右。就诊时病人全身情况良好,疾病发展到后期可出现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中毒现象。出现肺转移的病人最初肺
部可以无症状,晚期出现咯血、气憋及呼吸困难。
骨肉瘤的亚型:
1.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较少,仅占5%,是恶性度较高的成骨肉瘤。病史短,肿瘤生长迅速,X线片为溶骨性破坏。大体标本肿瘤呈梭形肿胀,皮质变薄,为红褐色血窦,窦壁有肿瘤组织。镜下:在充满血液的腔隙里存在恶性肿瘤细胞及肿瘤性骨样组织,X线片和低倍镜观察相似于动脉瘤样骨囊肿。
2.小圆细胞骨肉瘤少见,恶性度高,预后差。X线片为溶骨性破坏,肉眼所见灰白鱼肉样,镜下由大量密集的小圆细胞组成,细胞呈圆形、卵圆形、短梭形,包膜界限不清,胞质量少,核大小不等,核仁不清楚,细胞间有结缔组织分隔。细胞间可见肿瘤性骨样组织。
3.纤维组织细胞型骨肉瘤发病年龄通常在第3个年龄组之后。X线片为溶骨性破坏累及长骨骨端,有时有棉团状或云雾状的阴影。很少有典型的骨膜反应。镜下视野有特征性的多形性梭形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许多多核巨细胞有怪形核,有时有炎症背景,特征性的车辐状或螺旋状排列,有时细胞可以有少数突起,像所有的成骨肉瘤一样,多形细胞弥漫排列,镜下还可见典型的肿瘤样骨及骨样组织形成。
4.髓内高分化骨肉瘤极少见,是恶性度低的骨肉瘤,发病年龄较大,症状轻,X线相似纤维异样增殖症,但边界不清,侵犯或穿透皮质。大体标本为灰白色橡皮样,镜下为大量增生的纤维细胞,这些细胞核染色深,形态不一,细胞间可见数量不等的肿瘤性骨样组织及骨。
5.多中心型骨肉瘤现代学者认为骨肉瘤是全身性疾病,多数为单发的病灶和现代检测方法不能查出的微小病灶组成。多发型者少见,多个肿瘤病灶同时出现,而成年病人先为单发病灶,而后逐渐多发。均好发于长骨,X线表现为成骨型,AKP很高,预后较差,多无内脏转移。
6.皮质内骨肉瘤极少见,病变常发生于胫骨干的骨皮质内,X线在皮质内有透光区,周围有硬化,相似骨样骨瘤。镜下同于一般的成骨肉瘤。可复发及转移。
7.骨旁骨肉瘤常见,好发于30~40岁病人的股骨后侧。典型的X线表现为相当致密的阴影,位于正常骨皮质的表面,向周围软组织侵犯。X线片或CT可见肿瘤与皮质之间有放射透光缝隙。肿瘤表面呈完整的分叶状,边缘不规则。肉眼可见肿瘤为高度硬化的肿块。镜下:肿瘤为大量增生的梭形细胞,有轻度异形性,核分裂少见,其中可见中等量胶原纤维。这些梭形细胞间可见肿瘤性骨及骨样组织生成。有时尚可见分化好的骨内病灶。预后较好。
8.去分化骨旁骨肉瘤罕见,可以从低度恶性骨旁骨肉瘤发展而成或由先前切除不彻底的低度恶性骨旁骨肉瘤复发而成高度恶性肿瘤。X线相似于传统型骨肉瘤。镜下可见分化较好的梭形细胞成分,平行而不规则的骨小梁排列,相邻部位可见高度间变纤维肉瘤成分并可见肿瘤性骨及骨样组织生成。预后相似于传统型骨肉瘤。
9.骨膜骨肉瘤很少见,好发于青年人的长骨干的表面,向外生长形成透光性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中间可见放射状骨针垂直于长骨干。肉眼肿瘤分叶状,有明显的软骨,其中有钙化和骨化。镜下为分叶状恶性软骨组织可见纤细的花边状的骨样组织生成,病变晚期可侵犯髓腔。预后较好。
10.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较少见,常发生在股骨干的表面,骨皮质表面与髓腔不相通。X线像骨膜骨肉瘤。肉眼所见肿瘤体积较大,常见出血坏死。镜下为高度间变的肿瘤,细胞形成肿瘤性骨及骨样组织。预后与传统型骨肉瘤相同。
根据病史、外伤史(诱因)、全身表现、局部体征、X线检查能够成立诊断。
临床上对青少年有近膝关节的骨端疼痛,肿胀等应认真检查,根据病史、体征及X线片、放射性核素骨扫描、CT、MRI及实验室检查,大多可以诊断,必要时作活体组织检查。应注意与下述病变鉴别:骨化肌炎、掌骨和跖骨结核性骨炎(此处骨肉瘤极少发生),慢性骨髓炎、骨囊肿与巨细胞瘤等。
4、骨肉瘤症状
你这不是骨肉瘤的.有点象胫骨结节骨软骨病.你可以去医院拍个片子的
骨肉瘤是一中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特点是恶性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织,也称成骨肉瘤。本病以15—25岁发病者居多。70%以上的病人发生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预后不良。
骨肉瘤只要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逐渐加剧,夜间为尤,伴全身恶病质,附近关节活动受限,局部皮温升高,静脉怒张,易导致病理性骨折。可摸到血管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X线摄片表现为新生骨形成和溶骨性破坏相结合
你的症状不符合的
5、我的左胫骨长了肿瘤,医生说是良性,但活检结果没说明是哪一种骨肿瘤.
虽然我不懂太多,但是一般边缘清晰的都是良性的。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就是说没有发现癌细胞。市面上大多是华蟾素,然后是以华蟾素制成的华蟾素糖衣片,华蟾素注射液,华蟾素口服液。
华蟾素片为干蟾皮经加工制成的浸膏片,【功能与主治】 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你不用紧张,华蟾素是中药,医生给你开这个药主要是消肿用。
6、右胫骨类骨质骨瘤症状
?
7、右腿生长一个骨瘤,有什么害处
骨瘤 广义而言,任何骨的过多生长,不论其是否肿瘤性质,均可称为骨瘤。但真正骨瘤应仅指膜内化骨骨骼的肿瘤,不包括因炎症、外伤等引起的过度增生、血肿机化、钙化或骨化性纤维瘤等。 骨瘤较常见,仅次于骨软骨瘤发病。发生于骨膜内层骨母细胞。属良性肿瘤,由成骨性纤维组织、成骨细胞及所产生的新生骨组成,随生长发育成长。 骨关节疼痛,肿块,运动障碍是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的主要症状。但许多骨肿瘤早期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早期发现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做到早期发现骨肿瘤应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1、恶性骨肿瘤的发生与骨骼生长旺盛有关,大多数发生在10~30岁年龄,10~20岁为发病高峰期。青少年患者自感肢体的疼痛与肿胀(或肿块)的部位一致,具有固定性、持续性的特点,夜间尤甚,而且日渐加重,要引起高度警惕。当感到肢体的疼痛、肿胀不是由于创伤、炎症、风寒所引起时,决不能掉以轻心要赶紧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2、青少年出现发热、肢痛、肿胀、白细胞增多等急性骨髓炎时,要排除尤文氏肉瘤和骨肉瘤的可能。 3、骨骼上原有的良性肿块突然增大而且伴有疼痛时,说明可能有恶变趋势。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多发性骨软骨瘤和长管状的单发性骨软骨瘤都容易恶变为软骨肉瘤,有上述病变时,要定期复查以防恶变。 4、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肢痛、腰背痛,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向时,要警惕有转移性骨肿瘤的可能。 5、凡四肢软组织中出现肿胀、局部肿块、疼痛,并在腱膜、筋膜及关节邻近处有压痛时,首先应考虑滑膜肉瘤的可能,不要轻易以关节炎、囊肿、纤维瘤等良性病变来解释。 6、X线检查等表现无明显异常而病程进展与外伤或良性病变不相符的患者,应注意加强局部观察,定期复查或请教具有骨肿瘤专长的医生进一步检查。 7.对以上情况及高度怀疑有恶性骨肿瘤者,应进一步进行X线检查、放射性同位素骨扫描、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穿刺或切开病理活检以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