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肿瘤 > 骶骨肿瘤发展过程

骶骨肿瘤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2020-11-11 10:19:51

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进展期、晚期。

2、发展过程

1.解放前的物探工作

我国金属矿的物探始于1936年丁毅在安徽当涂铁矿上做的电法试验,而后李善邦、秦馨菱、顾功叙等在我国南方的铅锌矿、铁矿、铜矿等近20个矿区用磁法、扭称、电法开展了以试验为主的工作,在湖南水口山外围新冲、四川攀枝花等地还取得了找矿效果。

外国人在我国金属矿上开展的物探工作最早是1933年日本人松源厚在辽宁弓长岭铁矿开展了电法工作;1936年,日本人还在山东玲珑金矿开展了电法工作。自1937年到1945年,日本为了掠夺我国资源曾在东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用磁法、电法、地震、重力开展了找铁矿、铅锌矿等矿的物探工作。

这些工作多属解决追索矿体和了解矿体相连状况等矿区详查、勘探中的地质问题,并为此进行方法试验[1,2]。

2.1949~195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年(1950年),东北地质调查所就在鞍山铁矿用磁法和电阻率法开展找矿工作,同时还在辽宁清原等地开展过自电找矿工作。1951年,重工业部的有关单位在云南会泽和易门等矿上开展了物探工作。1952年,东北地质调查所等单位分别在鞍山等地继续工作,重工业部及国家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等单位组织了一部分力量在湖北大冶、安徽铜官山等地区开展了物探工作。

因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需要,亟待找到并勘探一批铁矿、铜矿等重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自1952年地质部成立起,地质部有计划地组织力量在这些矿种开展地质工作,物探也围绕这些矿进行。例如,1953年,地质部组成了12个分队分赴大冶、铜官山、白银厂、白云鄂博等12个已知矿区用磁法、自电、电阻率、重力(扭称)等方法直接找盲矿或了解矿体产状、追索矿体、解决矿床勘探中的问题;个别地区还在矿区外围找新的矿床,实现开辟新区的工作。重工业部和后来的冶金工业部的物探工作主要在鞍山、大冶及铜官山等地开展类似工作。主要成果有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矿西矿的发现,湖南黄沙坪铅锌矿的发现。

1955年后,根据原苏联专家关于“物探要远远走在地质前面”的建议,地质部的物探工作的重点转向了普查。当时采用的方法中增加了等位线法、联合剖面法、充电法等电法,成为寻找良导性含铜黄铁矿等有色金属矿的主要方法。开展面积普查最重要的成果是地面磁法在四川西昌地区陆续发现了红格、白马及太和大型—特大型钒钛磁铁矿床。随着航空磁测和放射性测量工作的投入使用,物探的大面积普查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物探先行,并在最初的使用中就找到一批矿床,例如河南舞阳、江西新余铁矿。

为了综合普查、综合找矿的需要和区分异常、减少多解性,1956年以后在物探普查中已基本形成采用磁法、自电、联合剖面等多种方法进行工作的模式,一些矿种(如铁矿、铬矿)还用重力、扭称、电测深方法[1]。

3.1958~1978年

从1958年开始,地质部在各省区相继组建了物探队伍,工业部门也建立了地区的物探队伍。

基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跃进”及“大炼钢铁”的需要,从1958年起,磁法找铁矿的工作形成高潮。检查航磁异常成为找铁矿、其他磁性矿产、超基性岩的主要工作模式,成效显著。截止1965年,为找铁矿检查磁异常入手,发现了一大批矿产地,例如,江苏梅山、安徽罗河和霍邱、山西五台地区的铁矿和内蒙古黄岗铁、锡矿均系由航磁异常发现;福建马坑、河北武安-邢台地区、山东苍峄及淄河、湖南祁东等铁矿系由地面磁法发现。另外还发现了新疆鲸鱼铬矿,安徽狮子山及安庆(西马鞍山)、辽宁红透山、江西武山、湖北铜绿山、湖南七宝山、广东阳春石录、青海铜峪沟及德尔尼铜矿或铜钴矿,吉林红旗岭铜镍矿,江西横峰黄山铌、钽矿,云南勐野井钾盐矿。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物探方法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重磁测量精度提高,特别是为找铬矿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不断改进,研究重磁弱异常、复杂异常及斜磁化异常技术的成熟,大功率短导线激电等技术的推广,电磁感应法、井中无线电波法、井中三分量磁测以及金属矿测井(主要是磁化率测井)等方法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使物探的找矿手段日趋完善,为迎接新的技术挑战提供了技术可能。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指导下,物探的固体矿产找矿任务一度由主要找铁矿转向其他矿产,特别是某些有色金属矿、稀有金属矿及压电石英、金刚石等非金属矿,这对常规物探方法直接找矿提出了挑战。为此,物探工作者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

1965年后,随着建设大三线的需要,物探的找矿任务又主要围绕基础工业所需的铁、铜、铬等矿种,同时在金矿和一些非金属矿方面也进行了系统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金属、非金属矿物探工作受到极大冲击;自20世纪70年代后,野外工作逐步恢复。1976年后,还组织了12个地区的铁矿会战。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物探取得的主要成果较多。例如,河北邯邢地区中关、云南大红山、安徽大鲍庄、吉林老牛沟、山东莱芜张家洼、河南许昌、新疆磁海、湖南江口等铁矿床的发现;物探还发现了甘肃大道尔吉、西藏依拉山及罗布莎铬矿,西藏玉龙等地的铜矿床的主盲矿体,甘肃金川铜镍矿床三和四号盲矿,黑龙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内蒙古甲生盘和谢尔塔拉铅锌及锌铁矿,湖南曹家坝钨矿等多种矿床。与化探结合发现了江西阳储岭钨钼矿及曾家垅锡矿,河南夜长坪钼钨矿。放射性方法发现了内蒙古“801”稀有、稀土矿和湖北庙垭铌、稀土矿。物探还追索和发现了山东胶东地区的新城、马塘、河东寺庄、东季等金矿带。在黑龙江、河南、云南等地还圈出了含铂、钯矿的岩体。在山东、辽宁圈出了金伯利岩筒[1,2,10]。

4.1978~1990年

这一时期地质找矿进入一个新阶段,物探面临找各类深部矿、物性差异较小的矿、难识别矿及新类型矿的任务,同时也面临在中高山区及荒漠戈壁地区、交通条件差的地区开展面积性普查的任务,以及检查、评价水系化探异常的任务。这些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出现向物探提出了挑战。

在总结我国金属矿找矿经验和吸收原苏联等国外经验基础上,认识到物探在研究控矿条件、矿化蚀变带等方面的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初,地质部与其他部门的金属矿物探界逐步提出了“在直接找矿不完全有效时,采用间接找矿的办法”,进而发展为“直接找矿与间接找矿并举”的物探找矿思路[3,4,6]。由于各类电测深法、高精度磁测和井中物探方法技术的完善,更有利于立体填图、间接找矿和找深部矿的目标实现。与此同时提出了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指导找矿的思路[3,4,5]。

随着地质找矿工作在全国的系统展开及优化找矿的战略部署,自1979年起地质界拟开展成矿区带的划分,地质部物探界及时提出了用物探、化探和地质的综合信息开展成矿预测,并进行了一些试点摸索经验。1983年,地矿部印发的“成矿远景区划基本要求试行”中反映了这些做法及经验,并提出物探普查选区应在综合信息的预测区中优选,避免仅凭少数地质资料确定。

自1979年开始,系统部署了的区域重力调查及中小比例尺航空磁测。自1985年起,又逐步开展的1:5万物探(主要是重力、地面磁测)均使得区域性物探资料日渐增多,为开展中大比例尺成矿预测提供了信息源。

20世纪80年代中,地矿部提出了在选出的普查区有计划开展第二代物探化探综合普查的思想及工作要求,地矿部物探界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代物探的概念及工作方向[3,7]。

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1989年地矿部颁发了《固体矿产普查物探化探工作要求》,其中规定了普查中物探阶段的划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及一些具体要求。

在这一阶段引进和自行研制了大量新技术、新仪器,例如,频率域激电仪、多功能电法仪、航空伽马能谱仪、井中无线电波、井中激电、井中声波、地面和航空光泵磁力仪、高精度重力仪等等,在方法技术方面逐步形成系列。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应用使得重、磁的数据处理、解释上了一个台阶。

在这一时期,物探在许多有色金属矿区外围开展工作效果很好,发现一批矿床特别是盲矿,同时还在金、银矿和钾盐、各种粘土类矿等非金属矿方面取得了找矿效果。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铁矿任务已减少很多,一些省区已无找铁矿任务。

这一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安徽龙桥铁矿的发现;内蒙古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大井锡银多金属矿、浩布高和白音诺铅锌矿及额仁陶勒盖银矿的发现(或扩大);新疆阿舍勒铜矿、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喀拉通克和哈密黄山铜镍矿、可可塔勒铅锌矿(该矿系与化探相结合)发现;河北蔡家营铅锌矿及大湾锌钼矿、福建梅仙及水吉铅锌矿、广西芒场锡多金属矿、山东仓上金矿、青海金龙沟金矿等的发现。与化探结合还发现了一批金、银矿,例如吉林山门、河南破山银矿。另外,物探还圈定或研究了河北双碑、湖北高店子、湖南歇架山石膏矿的含矿层位或构造[1,10]。

5.1990~2000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地质找矿任务逐步按市场的需求而调整,金属与非金属矿物探任务减少;特别是前五年矿产物探大量转向配合化探找金矿,在一些铜等有色金属矿的矿区开展了深部找矿。后五年矿产物探主要在中、西部进行的找铜、铅锌和银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云南思茅大平掌铜矿、新疆哈密小热泉子及土屋铜矿、四川盐源西苑坪铜矿、甘肃肃北黑山铜镍矿、河北隆化北岔沟门铅锌矿的发现以及在甘肃白银厂小铁山深部发现了多金属矿等。另外在新疆罗布泊北凹地发现钾盐矿。这一时间纯铁矿工作已少有,非金属矿物探工作也较少。

20世纪90年代初,地矿部组织了华北地台北缘等七个片区跨省综合方法编图及综合解释,面积总计280万km2。除研究构造外,重点进行了成矿区带划分,提出了一系列远景区。各省区也进行了全省、区的综合编图及解释,为地质部署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这一时期,一些新的电法仪器研制成功,为开展一定面积的电法普查和深部找矿提供了有效手段。重磁三维解释软件(工作站)和常规电法二维解释软件(工作站)的研制和初步推广,为物探资料的解释提供了有效手段。井中物探方法的数字化及解释系统的实现也为找盲矿提供了可选的方法技术。地矿部等有关单位还组织了金属矿地震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一些地区还解决了相应的地质构造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地矿部门、有色部门以及其他单位分别组织力量研究和建立我国主要矿床(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南岭多金属矿床,新疆铜镍矿床,胶东金矿床等)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型[8],为指导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专门设立了“我国主要类型金矿床综合方法找矿模型研究”的课题,开展了找矿模型研究[1,7,9]。

3、骶骨肿瘤恶性怎么办

恶性肿瘤无论手术与否、放化疗与否,都应该吃药(中药),中西医结合。这一条是肯定的(早期的话可手术,晚期手术是帮倒忙。晚期的话手术是无任何价值的,并且是起反作用,会更快。晚期扩散、转移了,意思就是癌不是局限于一个部位,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有,血流中更多,这种情况下手术有何作用?只能激化得更快)
平时我们老说“中西医结合”,遇到这种大病的时候,是真正应当中西医结合的时候了,应当综合治疗,不要单用一种方法。
并且,癌症是终身疾病(癌细胞没扩散时,可以切除,但是就算是切得再干净,也总是体内存在癌细胞的,随着时间的积累,复发率是高的。所以说,癌症是终身疾病),一定要坚持服药,不能认为手术了、化疗了就万事大吉不管了(手术、化疗结束之后,仍然任重道远,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复发了。这是个医学常识。许多患者,就是觉得已经手术切掉了,并且医生明确地说了“手术成功”,就以为是病好了。这明显是缺乏医学常识,结果就吃了这方面的亏)。应该在手术后吃药,不停药的话,能不复发,已经是谢天谢地很了不起的成绩了,何况不吃药。
中药可充分考虑。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针对疙瘩、肿瘤类的中药丸来治。找对了药则会者不难。笔者因工作关系,深知中药魅力,亲眼目睹了大量乳腺癌、淋巴癌、脑瘤、胃癌、肠癌、食道癌等被中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之处。中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对于抵制癌细胞的发展,缩小肿瘤体积,减轻病人的痛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患病部位皮肤颜色的改变,患者感觉身上有劲了,饭量增加了,等等方面,对比效果患者更是满意。旨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消缩疙瘩、肿块效果显著,至于单纯的消除积液、水肿,自不必说,如脑瘤引起的脑积水,肺结核引起的肺积水,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积液;至于单纯的止痛,那是在消缩肿块的过程中附带的一个功能。如果已手术、化疗过,中药的一个明显的作用就是对于患者各种不舒服的症状都在短期内会有明显减轻改善。
平时要注意别吃辛辣的,以及油炸的、烧烤的,这些属燥热类的食品。还要会调节情绪,焦虑生气上火、劳累对这病没有好处。

4、骶骨肿瘤术后大概能存活多长时间?求解

冷***咨询病情状态:就诊前提问:所患疾病:恶性骶骨肿瘤手术后存活时间大概有多长
一直按腰间盘突出治疗 没疗效
手术风险有多大 术后存活大概多少年
化验、检查结果:s2 s3 s4 水平病灶呈不均匀增强高信号影,其内片状高信号区呈明显增强信号影,病变大小约8.4(上下径)*6.4(左右径)*6.2(前后径),相邻左侧肌肉内可见点片状增强信号影。左侧髂骨耳状面内圆形高信号影增强扫描无明显变化。所示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响。 印象:1 s2 s3 s4椎体偏左侧占位性病变,考虑脊索瘤可能性大,其他性质病变不除外。 2 左侧髂骨耳状面小圆形高信号,不除外转移性病变。
最后一次就诊的医院:沧州医院
,以便医生了解病情,给出诊疗建议。

5、骶骨肿瘤的治疗方案

<

6、骶骨肿瘤后遗症是什么

骶骨肿瘤手术并发症及对策
常见并发症有:神经、内脏损伤,包括坐骨神经、输尿管、膀胱、直肠的损伤和感染。
对策:熟练的解剖知识和操作技术,术前明确血管、神经与肿瘤关系,预置输尿管导管,术后压迫。

7、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随着对肿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更由于肿瘤局部治疗方法的停滞不前,恶性肿瘤逐渐地被看成一种全身性疾病由此而来,肿瘤(以下如没有特殊说明,均指恶性肿瘤)治疗观念便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肿瘤综合治疗观应运而生

纵观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与衍变,不难看出,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三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

从治疗效应看,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都为局部治疗的方法因此,肿瘤外科学家和放射肿瘤学家对肿瘤概念结构认识极为相似,两者都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在局部,侵犯周围组织经淋巴管血管或通过自然腔隙转移他处这样,治疗的重点自然放在局部上,也即是控制局部生长和局部扩散特别是淋巴结的转移上药物治疗属于全身效应的方法因此肿瘤化学治疗专家除了重视局部肿瘤外,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上

他们对于肿瘤治疗的观点为细胞指数杀灭的观点,故强调了多疗程足剂量的用药方法,以期能彻底杀灭绝大部分的肿瘤细胞

肿瘤治疗历经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近年,众多学者又提出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所谓肿瘤综合治疗,是指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可以说,肿瘤治疗学研究显示出多学科的合作与补充,肿瘤的治疗也已进入综合治疗的时代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根本思想是系统论中各组分相加的和大于各组分的代数和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组分,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依照不同病例特点,进行有机组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人们在综合治疗癌瘤时,大多先切除原发病灶,再辅以化疗,这不仅有利于病情分期,同时又可防止那些对化疗不敏感肿瘤手术切除的时机但对睾丸肛门喉咽等部位的肿瘤,人们尝试做过术前化疗,显示出化疗的效果辅助化疗是指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疗后,针对微转移癌灶,为防止复发转移而进行的化疗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科学家对舞茸(Maitake,又名灰树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癌症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舞茸中含有以β-(1-6)结合为主链以β-(1-3)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和以β-(1-3)结合为主链以β-(1-6)结合为侧链的活性葡聚糖,实验证明这些活性葡聚糖可通过活化免疫功能而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还发现纯化的活性葡聚糖只有通过注射才能显效,而舞茸D-fraction(活性葡聚糖和蛋白的结合物)通过口服便可得到理想的效果

舞茸D-fraction无论是化学结构和组成成分或是分子量都有别于从香菇云芝灵芝等其他菇类中提取的同类物质,其生物活性也是这些同类物质所无法比拟的

与骶骨肿瘤发展过程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