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肿瘤 > 恶性骨肿瘤百度百科

恶性骨肿瘤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20-09-30 16:55:06

1、急求!!晚期骨癌

何谓骨癌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产生人类牵扯行动之重要组织。虽然骨头占了身体重要部份,每张X光片上几乎都可见到骨头,但很少骨癌会在无意中发现。

骨骼系统与其他器官一样会罹患来自任何组织成份的肿瘤或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性病变。侵犯骨骼的肿瘤,可发生於骨细胞、骨骼的造血成份,软骨以及纤维性或滑膜成份。其他的肿瘤可来自骨骼的肌肉神经、血管与脂肪组织等。

骨瘤可分良性骨瘤、低度恶性骨瘤与高度恶性骨瘤三种。良性骨瘤是不会对人体发生致命的,恶性骨瘤它的组织有不正常癌细胞会对人体致命,并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良性骨瘤有时会转变为恶性骨癌。

骨癌发生真正原因,现仍不很清楚,但可能与骨的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代谢的毛病及放射线等因素有关。骨癌的病理种类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性肉瘤、软性肉瘤、纤维肉瘤等,最常见的恶性骨癌病兆却是癌转移至骨头,尤其在脊椎骨及骨盆骨最常见。

诊断骨瘤最主要是要鉴别其为良性、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这与发生的年龄、性别与发生部位有极密切的关联。所以这要靠病人、骨科医师、放射线科医师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做早期最正确的诊断与最佳的治疗效果。

发生原因

可能与骨骼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特殊病毒的感染,骨内血液回流不顺畅及放射线照射等因素有关。

病人之年龄、性别与发生部位,对骨瘤之良性与恶性之鉴别诊断很有帮忙。骨癌易发生在12~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以原发性骨瘤为常见,次为50~60岁者,则以转移性骨癌及多发性骨髓瘤转移较多。

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与其他癌症患者一样有食欲减低、体重减轻、发烧等症状。
患部疼痛,关节与肢体有局部肿块及肿胀。
患部之关节与肢体运动受限制。
患部皮肤溃烂。
患部肢体远端会有麻木感,因压迫神经血管。
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变形。
骨癌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骨痛,如果晚上比白天明显的骨痛时,更需特别注意。

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与病史。

常规物理与生化检查。

放射科检查:

对患部骨骼作一般X光片摄影、血管摄影、淋巴血管摄影等检查,可依照片所显像性质作恶性与良性骨瘤之鉴别诊断,其可靠性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可达90%,尤其电脑断层摄影核磁共振摄影,血管摄影及核子医学骨骼同位素扫描等检查,其正确性更快更方便。

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其方法可分三种:
【1】针刺取样检查,其成功率在80~90%。
【2】患部切开取样检查。
【3】切除或刮除病理检查:组织病理检查是由病理科医师依切片组织之病理变
化作最后正确诊断。

怎样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1】单纯性切除
【2】根除与植骨
【3】截肢

放射线治疗:低剂量或高剂量视病人情况而定。

冰冻手术治疗:於手术中将患部组织冷却至20℃。

化学治疗:利用药物来抑制肿瘤之生长,一般与放射线照射与外科手术治疗配合
使用。但因毒性大对其他正常细胞亦有破坏之副作用,故须依病人之
情况而定治疗方针。

放射线及手术合并治疗:效果很好,对放射线较不敏感的骨癌可先用放射线治疗
,再行根除性手术或截肢手术。

存活预后

骨癌治疗结果与细胞型态、分化,与每一种肿瘤的宿主效应等因素有关。如果骨癌长在四肢骨,由於较易发现,转移较慢及易於治疗,治疗效果应比长在躯干骨者好。

由於医学的进步,病人、外科、放射科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之通力合作,已经使恶性骨癌经治疗有五年以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对於不能解释之骨痛,应尽速查明可能原因,不要忽略骨癌的可能性。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截肢而失掉手或腿并非可惜的事,失去宝贵生命才是令人惋惜,何况义肢与复健的科技日益发达,义肢一样会陪著你过快乐的人生。

骨癌的治疗

对肿瘤切除或刮除并同时植骨均可使患者治愈。患干脊椎者有时需减压加放疗。术后偶有复发需行二次手术。肿瘤可有局部侵袭性,可恶变为骨肉瘤及发生肺部转移。

尽管有了化疗,在骨肉瘤治疗中,截肢手术还是一个紧急治疗措施。有效的化学药物进展,将导致长期沿用治疗方法的改革,特别是截肢时间、水平和放射部位、剂量问题的改变。

美国现在用选择性截肢方法。在英国的文献中约1/3病员一开始作截肢,而大部分病员,采用Cade法,就是截肢用于有生存机会的人,即在使用放射治疗后(放射剂量为80Gy)6个月内无肺部转移者。在过去的统计中,原发性和继发性截肢生存率是类似的,有些人认为早期截肢,切除肿瘤,有局部复发危险,使用Cade法,可避免在短期死亡前不必要的截肢,但要作出这种判断,往往是有困难的。

近年来关于截肢与肢体保留手术的争论越来越多,多数认为两者之间的2年生存率相同,故认出保留肢体的手术病人愿意接受,但费用昂贵。

骨癌治疗结果与细胞型态、分化与每一种肿瘤的宿主效应等因素有关。

如果骨癌长在四肢骨, 由於较易发现, 转移较慢及易於治疗, 治疗效果应比长在躯干骨者好。

由於医学的进步, 病人、外科、放射科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之合作, 已经使恶性骨癌 经治疗有五年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对於不可解释之骨痛, 应尽速查明可能原因, 不要忽略骨癌的的可能性。如果能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因截肢而失掉手或腿并非可惜的事, 失去宝贵生命才是令人惋惜, 何况义肢与复健的科技日益发达, 义肢一样会陪你过快乐的人生。
疾病百科收集:http://www.jibing114.com更多
骨癌的手术治疗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佚名 关键字:手术疗法 浏览量:547

手术治疗
良性骨肿瘤或瘤样病变以手术刮除或切除为主。手术力求彻底,以免复发或引起恶变,但应尽量保留肢体功能。对于恶性肿瘤劓应以抢救生命为主,只有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才可考虑保留肢体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刮除术、切除术、截除术、骨瘤段肢体切除和远端再植术、截肢术、和关节离断术。
刮除术是将包含肿瘤的骨壁切开,将其中的肿瘤组织刮除干净。本手术适用于掌指骨的内生软骨瘤、骨囊肿、骨嗜伊红肉芽肿和范围较小的骨巨细胞瘤。肿瘤刮除后所遗留的空腔可用植骨块充填。
切除术是将向骨外突出生长的肿瘤自其基底部切除的手术,主要适用于骨软骨瘤。切除应包括该肿瘤的软骨帽盖、包围帽盖的纤维组织和全部基底。
截除术是将肿瘤所在的一段骨干整段切除。适用于破坏范围较大的巨细胞瘤和一些低度恶性的肿瘤如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骨干截除后所遗留的缺损有的不需修补如腓骨近端和尺骨远端,大多数则需要用人造关节、异体骨或自体骨进行修补。
肿瘤段肢体切除和远端再植术是断肢再植术的新发展。将肿瘤所在的一段肢体包括皮肤、肌肉、神经、血管和骨胳整段切除,再将远端肢体移植到近端去。本手术适用于上肢低度恶性的肿瘤如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
截肢术或关节寓断术是残废性手术,必须经过周密研究,充分讨论,确属必要才能施行。手术目的在于抢救生命,因此,一经决定,不应拖延时间,应尽早施行。对于已有内脏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局部瘤体巨大、疼痛严重的,为了减少痛苦,也可作姑息性截肢。

2、恶性肿瘤有多少种?

人体的任何部位,任何组织几乎都可以发生肿瘤,按恶性肿瘤的起源组织不同,凡从上皮(表皮)组织如皮肤、内脏的粘膜生长出来的恶性肿瘤都叫做癌,例如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鼻咽癌、卵巢癌、肾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和皮肤癌等。凡从间叶组织如肌肉、脂肪、骨骼、血管、淋巴等长出来的恶性肿瘤叫做肉瘤,例如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血管肉瘤、淋巴肉瘤等。还有一些恶性肿瘤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有另外一些名称,例如白血病、霍奇金病、威尔姆氏瘤(肾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视网膜细胞瘤、精原细胞瘤、颗粒细胞瘤、枯根勃氏瘤、尤文氏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乳房派杰氏病等。由于癌比肉瘤(和其他恶性肿瘤)远为多见,大约为9:1,也就是说10个恶性肿瘤病人中,有9个病人是患癌,1个病人是患肉瘤。所以,一般把恶性肿瘤通称为癌症。人类癌症按国际疾病分类有62种,在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是消化道癌症和呼吸道癌症,如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
大肠癌等。

3、恶性肿瘤能切除干净吗 恶性肿瘤切除后的注意事项

恶性肿瘤在不同时期切除的难度不用,恶性肿瘤前期若表面没有包膜,它和周围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

早期或者中期的恶性肿瘤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病灶,但仅能切除一些肉眼可见的肿块或者溃疡,而因为恶性肿瘤中癌细胞增长的速度特别快,并且大多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到邻近的或者远处的组织器官中,与正常的细胞混杂在一起,所以肉眼不可见的癌细胞的手术切除的效果比较差。

注意事项:

手术后,由于身体的虚弱,合理饮食以便于加快身体的恢复。一则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止癌细胞复发。

(3)恶性骨肿瘤百度百科扩展资料

手术治疗类型:

1、姑息性手术:

肿瘤范围较广,已有转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术的晚期患者,为减轻痛苦,维持营养和延长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肿瘤或作些减轻症状的手术,如造瘘术、消化道短路等手术。晚期肿瘤可以做肿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负荷,为以后的放、化疗或其他治疗奠定基础。

2、转移灶的手术:

对于单个的肺、肝、骨等转移灶,行切除治疗。如原发性肺癌仅有骨的单个转移病灶,而原发肺癌又可彻底切除者,可同时或先后行原发灶加转移灶的切除手术。

4、怎样会得骨癌?

何谓骨癌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产生人类牵扯行动之重要组织。虽然骨头占了身体重要部份,每张X光片上几乎都可见到骨头,但很少骨癌会在无意中发现。

骨骼系统与其他器官一样会罹患来自任何组织成份的肿瘤或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性病变。侵犯骨骼的肿瘤,可发生於骨细胞、骨骼的造血成份,软骨以及纤维性或滑膜成份。其他的肿瘤可来自骨骼的肌肉神经、血管与脂肪组织等。

骨瘤可分良性骨瘤、低度恶性骨瘤与高度恶性骨瘤三种。良性骨瘤是不会对人体发生致命的,恶性骨瘤它的组织有不正常癌细胞会对人体致命,并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良性骨瘤有时会转变为恶性骨癌。

骨癌发生真正原因,现仍不很清楚,但可能与骨的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代谢的毛病及放射线等因素有关。骨癌的病理种类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性肉瘤、软性肉瘤、纤维肉瘤等,最常见的恶性骨癌病兆却是癌转移至骨头,尤其在脊椎骨及骨盆骨最常见。

诊断骨瘤最主要是要鉴别其为良性、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这与发生的年龄、性别与发生部位有极密切的关连。所以这要靠病人、骨科医师、放射线科医师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做早期最正确的诊断与最佳的治疗效果。

发生原因

可能与骨骼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特殊病毒的感染,骨内血液回流不顺畅及放射线照射等因素有关。

病人之年龄、性别与发生部位,对骨瘤之良性与恶性之鉴别诊断很有帮忙。骨癌易发生在12~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以原发性骨瘤为常见,次为50~60岁者,则以转移性骨癌及多发性骨髓瘤转移较多。

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与其他癌症患者一样有食欲减低、体重减轻、发烧等症状。
患部疼痛,关节与肢体有局部肿块及肿胀。
患部之关节与肢体运动受限制。
患部皮肤溃烂。
患部肢体远端会有麻木感,因压迫神经血管。
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变形。
骨癌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骨痛,如果晚上比白天明显的骨痛时,更需特别注意。

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与病史。

常规物理与生化检查。

放射科检查:

对患部骨骼作一般X光片摄影、血管摄影、淋巴血管摄影等检查,可依照片所显像性质作恶性与良性骨瘤之鉴别诊断,其可靠性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可达90%,尤其电脑断层摄影核磁共振摄影,血管摄影及核子医学骨骼同位素扫描等检查,其正确性更快更方便。

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其方法可分三种:
【1】针刺取样检查,其成功率在80~90%。
【2】患部切开取样检查。
【3】切除或刮除病理检查:组织病理检查是由病理科医师依切片组织之病理变
化作最后正确诊断。

怎样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1】单纯性切除
【2】根除与植骨
【3】截肢

放射线治疗:低剂量或高剂量视病人情况而定。

冰冻手术治疗:於手术中将患部组织冷却至20℃。

化学治疗:利用药物来抑制肿瘤之生长,一般与放射线照射与外科手术治疗配合
使用。但因毒性大对其他正常细胞亦有破坏之副作用,故须依病人之
情况而定治疗方针。

放射线及手术合并治疗:效果很好,对放射线较不敏感的骨癌可先用放射线治疗
,再行根除性手术或截肢手术。

存活预后

骨癌治疗结果与细胞型态、分化,与每一种肿瘤的宿主效应等因素有关。如果骨癌长在四肢骨,由於较易发现,转移较慢及易於治疗,治疗效果应比长在躯干骨者好。

由於医学的进步,病人、外科、放射科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之通力合作,已经使恶性骨癌经治疗有五年以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对於不能解释之骨痛,应尽速查明可能原因,不要忽略骨癌的可能性。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截肢而失掉手或腿并非可惜的事,失去宝贵生命才是令人惋惜,何况义肢与复健的科技日益发达,义肢一样会陪著你过快乐的人生。

骨癌的治疗

对肿瘤切除或刮除并同时植骨均可使患者治愈。患干脊椎者有时需减压加放疗。术后偶有复发需行二次手术。肿瘤可有局部侵袭性,可恶变为骨肉瘤及发生肺部转移。

尽管有了化疗,在骨肉瘤治疗中,截肢手术还是一个紧急治疗措施。有效的化学药物进展,将导致长期沿用治疗方法的改革,特别是截肢时间、水平和放射部位、剂量问题的改变。

美国现在用选择性截肢方法。在英国的文献中约1/3病员一开始作截肢,而大部分病员,采用Cade法,就是截肢用于有生存机会的人,即在使用放射治疗后(放射剂量为80Gy)6个月内无肺部转移者。在过去的统计中,原发性和继发性截肢生存率是类似的,有些人认为早期截肢,切除肿瘤,有局部复发危险,使用Cade法,可避免在短期死亡前不必要的截肢,但要作出这种判断,往往是有困难的。

近年来关于截肢与肢体保留手术的争论越来越多,多数认为两者之间的2年生存率相同,故认出保留肢体的手术病人愿意接受,但费用昂贵。

骨癌治疗结果与细胞型态、分化与每一种肿瘤的宿主效应等因素有关。

如果骨癌长在四肢骨, 由於较易发现, 转移较慢及易於治疗, 治疗效果应比长在躯干骨者好。

由於医学的进步, 病人、外科、放射科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之合作, 已经使恶性骨癌 经治疗有五年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对於不可解释之骨痛, 应尽速查明可能原因, 不要忽略骨癌的的可能性。如果能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因截肢而失掉手或腿并非可惜的事, 失去宝贵生命才是令人惋惜, 何况义肢与复健的科技日益发达, 义肢一样会陪你过快乐的人生。
疾病百科收集:http://www.jibing114.com更多

骨癌的手术治疗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佚名 关键字:手术疗法 浏览量:547

手术治疗
良性骨肿瘤或瘤样病变以手术刮除或切除为主。手术力求彻底,以免复发或引起恶变,但应尽量保留肢体功能。对于恶性肿瘤劓应以抢救生命为主,只有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才可考虑保留肢体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刮除术、切除术、截除术、骨瘤段肢体切除和远端再植术、截肢术、和关节离断术。
刮除术是将包含肿瘤的骨壁切开,将其中的肿瘤组织刮除干净。本手术适用于掌指骨的内生软骨瘤、骨囊肿、骨嗜伊红肉芽肿和范围较小的骨巨细胞瘤。肿瘤刮除后所遗留的空腔可用植骨块充填。
切除术是将向骨外突出生长的肿瘤自其基底部切除的手术,主要适用于骨软骨瘤。切除应包括该肿瘤的软骨帽盖、包围帽盖的纤维组织和全部基底。
截除术是将肿瘤所在的一段骨干整段切除。适用于破坏范围较大的巨细胞瘤和一些低度恶性的肿瘤如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骨干截除后所遗留的缺损有的不需修补如腓骨近端和尺骨远端,大多数则需要用人造关节、异体骨或自体骨进行修补。
肿瘤段肢体切除和远端再植术是断肢再植术的新发展。将肿瘤所在的一段肢体包括皮肤、肌肉、神经、血管和骨胳整段切除,再将远端肢体移植到近端去。本于术适用于上肢低度恶性的肿瘤如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
截肢术或关节寓断术是残废性手术,必须经过周密研究,充分讨论,确属必要才能施行。手术目的在于抢救生命,因此,一经决定,不应拖延时间,应尽早施行。对于已有内脏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局部瘤体巨大、疼痛严重的,为了减少痛苦,也可作姑息性截肢。

骨癌
http://www.gutou.cn/guai.htm

5、什么是骨癌

一、概述

骨癌是骨骼的肿瘤,可发生於骨细胞、骨骼的造血成份、软骨以及纤维性或骨膜成份。

二、病理

骨肿瘤因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种。原发肿瘤起始于骨系统本身,良性者多,病期长,预后佳;恶性者少,病期短,预后恶劣,死亡率可达80一90%。身体中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细胞,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偶而亦有因直接浸润而侵入骨质者)转移至骨组织中,逐渐发展而形成骨组织中的转移瘤,预后恶劣。

骨由多种组织组成,可分为骨本质与骨附属组织两大类。骨本质有骨内、外膜、骨和软骨组织。这些组织简称骨组织。附属在骨组织中的有血管、神经、脂肪、造血系绽组织以及网状内皮系统组织等,这些组织简称骨附属组织。骨组织和骨附属组织都可以产生肿瘤,各种肿瘤的临床发展、治疗和预后均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将原发骨肿瘤分为骨组织瘤和骨附属组织瘤二类。属于良性骨组织肿瘤者有:骨瘤、骨软骨瘤、软骨瘤、成软骨细胞瘤、骨样骨瘤和骨巨细胞瘤。属于恶性骨组织肿瘤(又称骨生肉瘤)者有:骨肉瘤、软骨肉瘤和骨纤维肉瘤、。良性骨附属组织肿瘤有:骨血管瘤、神经纤维流。恶性骨附属组织肿瘤有:未分化网织细胞瘤、骨网状细胞肉瘤和骨髓瘤等。

骨组织肿瘤(恶性):

(一)骨肉瘤
骨肉瘤为骨生肉瘤中最恶性者,发病率略低于软骨肉瘤,占骨生肉瘤的2/5弱,发病机理不明。多数学者认为骨组织的任何部分均能产生骨肉瘤,但以骨膜深层为最易。当中瘤发生或蔓延之骨膜下时,骨膜即背肿瘤由骨面剥离而产生反应性新生骨,骨纹呈日光放射样。肿瘤与骨干相连接处,新生骨呈三角形。当骨膜下的肿瘤继续发展时,新生骨小梁逐渐消失,在x线照片上呈一种紊乱无秩序的骨性阴影。

骨肉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和肿瘤骨。其成分的多寡,随肿瘤性成骨细胞分化程度而异。分化比较成热者,肿瘤骨多,称为硬化性骨肉瘤,分化比较原始者,肿瘤骨少,称为溶骨性骨肉瘤。介乎二者之间者,即有不同程度的溶骨性和硬化性骨肉瘤。
在肉眼观察下,骨肉瘤的性质颇不一致,有坚硬如象牙者(硬化性骨肉瘤),有脆软如肉芽易出血、瘤骨极少者(溶骨性骨肉瘤),有田生长迅速而血不足, 以致部分肿瘤坏死,形成含棕色或血性液体的囊肿者,有生长迅速而血运丰富,肿瘤组织含有极多的扩张血管和血安,以致肿瘤产生搏动和杂音,形成假性动脉瘤者。

显微镜检查,肿瘤组织的成分亦复杂无常。在硬化性部分的切片中,可以发现不分层,无骨小管系统,排列杂乱、染色颇深的肿瘤骨小梁。肿瘤骨小粱间隙之中,可能有未被破坏的正常骨质存在,与肿瘤骨对比,更显出肿瘤骨小粱不服从生理力线原则的紊乱现象。在溶骨性部分的切片中,则可以发现肿瘤骨稀少或不存在,偶尔或有散在的骨样组织,但肿瘤性成骨细胞极多,分化原始,大小不一,胞浆多少不匀,胞膜不清,胞核大,染色深,分裂多。此外血管丰富,有成窦状者,其管壁系由肿瘤细胞所形成。上述两种显微镜下的不同组织象, 可能存在千同一骨肉瘤中。此点说明,骨肉瘤一且发生,不论其为硬化性或溶骨性,恶性的程度不可能有绝大差别。除上述镜下所见外,尚可发现两种比较少见的细胞:一为肿瘤巨细胞,胞核多至3—10个,染色颇深,一为异物巨细胞,散在于肿瘤坏死部分或出血部分的周围。其形态与骨巨细胞瘤的巨细胞同。总的说,骨肉瘤的主要成分为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和肿瘤骨。但也可能有一些恶性程度不等的软骨组织小岛,数量小,不能左右骨肉瘤的本质。因此,不应因软骨组织的出现,更变骨肉瘤的名称。

骨肉瘤转移早而迅速,转移瘤几乎完全发现于肺部,通过肺部转移至其他器官者则罕见;局部淋巴结因肿瘤坏死可有增生扩大现象,但很少有转移瘤的存在。

(二)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的发病率较骨肉瘤稍高,占骨生肉瘤总数的2/5强。与骨肉瘤不同,由良性肿瘤恶变的软骨肉瘤(继发软骨肉瘤)为数甚多,约占软骨肉瘤总数的40%以上。继发肉瘤发展慢,预后较好。

软骨肉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肿瘤性软骨细胞。此为其在病理上与骨肉瘤的唯一不同点。此外尚有少量粘液样组织、瘤骨和纤维组织。在特殊情况下,粘液组织可能增加,甚至几乎占据全部肿瘤。故病理学者有时将此种肿瘤诊断为粘液样肉瘤。以肉眼观察,软骨肉瘤为不规则圆形或葫芦状肿物,一部分在皮质骨外,一部分在皮质和松质骨内。其切面多为白色或灰白色发亮的半透明体,白色部分为钙化软骨,灰白色部分为纤维组织。有时有纤维间隔膜,将肿瘤分为数叶。肿瘤无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紧密相连,部分肿瘤因退行变性而形成假囊肿或粘液样组织。

显微镜检查可见主要肿瘤组织为排列紊乱、大小不一的软骨细胞和少数粘液样细胞。上述两种细胞,广泛散在于成软骨组织的基质中。部分软骨有不规则的钙化或骨化现象。但肿瘤软骨细胞的切片组织象很不一致。部分软骨细胞可能比较良性而有规律,另一部分则呈相当恶性状态,细胞排列紧密,胞核多至2~4个,核分裂甚多,细胞间基质稀少。故必须注意,对任何软骨肿瘤不应仅凭显微镜下的组织象而确定其性质和恶性的程度,应同时参考临床和x线检查所见。

指、掌、趾、跖骨软骨瘤,根据在显微镜下的组织象,其恶性程度可能十分显著,但根据临床经验,此种肿瘤很少有恶性发展者。反之,扁平骨或长骨的软骨瘤,虽在显微镜下其组织表现为良性,而发展为恶性肿瘤者亦甚多。尚有长骨的骨软骨瘤或软骨瘤,根据临床表现,确已转变为软骨肉瘤,且已有肺部转移,但在显微镜下的组织象仍保持其良性征象。这说明对继发软骨肉瘤的诊断,应以病史和临床以及x线征象为主要依据。总的来说,软骨肉瘤的主要组织成分是肿瘤性软骨细胞、钙化软骨和软骨化骨。但在主要肿瘤组织中;偶尔可见到少量的骨肉瘤样的骨样组织或肿瘤骨的小岛。软骨肉瘤分叶周围出现肉瘤样的纤维组织更为常见,学者一致认为它是产生肿瘤性成软骨细胞的母组织。此外,因血运不畅,组织退化,大片肿瘤组织可能发生粘液样变。上述与软骨肉瘤不同的组织的出现,有的仅代表肿瘤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有的是继发病变的结果,都不能左右软骨肉瘤的基本性质,故无另立名目(如粘液软骨肉瘤或纤维软骨肉瘤等)的必要。

(三)骨纤维肉瘤

骨纤维肉瘤发病率最低,约占骨生肉瘤的1/5弱。原发性骨纤维肉瘤可分为中心与周围两个类型。中心型由骨内膜发生,周围型由骨外膜发生,周围型肿瘤有时不易与软组织的纤维内瘤相鉴别。另有一部分肿瘤继发于骨巨细胞瘤、畸形性骨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这一类继发骨纤维肉瘤应与原发骨纤维肉瘤鉴别。因前者发展慢,预后较好,因此二者的治疗亦应有所不同。

骨纤维肉瘤发生于骨外膜者软组织肿瘤较大,骨组织的破坏较晚、较少。发生于骨内膜者,因其向髓腔上下和周围平均发展,故所造成的骨缺损较早而广泛,惟软组织肿瘤往往不甚显著。长骨干骺端或骨干部均可发生骨纤维肉瘤。颅骨、颌骨和脊椎的纤维肉瘤亦不少见,当颅骨发生肿瘤时,可能有畸形性骨炎转变。肉眼观察可见肿瘤有一假纤维包囊,切面为白色发亮的坚硬组织,部分肿瘤可能发生钙化或坏死而呈灰白色或黄色或假囊肿样。显微镜下可见其土要组织成分为肥大的核染色深的梭形细胞,次要成分为敞在性圆形或星状细胞,部分肿瘤组织可呈透明变性或粘液样变性、坏死和钙化现象。极少量的反应性新骨偶尔可在切片中发现,但绝无肿瘤骨存在。有一小部分肿瘤的主要组织为形状、大小、染色一致,排列紧密的小棱形细胞所构成,核分裂少,有名为梭形细胞肉瘤者,实系骨纤维肉瘤的一种,无另立名称的必要。总的来说,骨纤维肉瘤的主要条件是;它发生在骨的髓腔或骨外膜,必须除外由软组织侵入或侵犯骨组织的纤维肉瘤。它的主要成分与一般软组织的纤维肉瘤完全一样。

(四)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常称良性骨巨细胞瘤或破骨细胞瘤。它是比较多见的原发骨组织肿瘤之一。其主要组织成分为类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和比较瘦小的梭形或圆形的基质细胞。近十数年来对它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它是一种局部破坏性较大、生长活跃的肿瘤,经过搔刮治疗以后,有相当数量的病例可能复发,甚而恶变,并发生远处转移。部分病例因局部感染、外伤或经久不治而发生恶变,另有一小部分病例,其组织形态一开始就有趋向恶性的征象,或基本上是一种含有多量巨细胞的恶性巨细胞瘤。因此,把它们一律称为良性骨巨细胞瘤不符实际,而且给大以不应有的假安全感。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骨端,其好发部位顺次为股骨下端、桡骨下端、股骨上端和胫骨上端。但任何由软骨化骨所形成的骨胳均有发生骨巨细胞瘤的可能,故骨盆、脊椎、肱骨、跖骨、跟骨、距骨以及上下颌骨所产生的骨巨细胞瘤,亦不在少数。

骨巨细胞窘由软而脆且易出血的肉芽样组织所构成,无纤维包囊。由于瘤组织易出血和坏死,故可出现多种多样的病变。因血红蛋白的变化,可使肿,自呈红棕色或绿色。血肿的纤维化可使肿瘤呈灰白色。瘤组织坏死,可使肿瘤呈黄色或形成假囊肿,囊内可能含有胶状或棕色液体。骨质因肿瘤扩张压迫而萎缩。当骨膜下的皮质骨萎缩消失后,骨膜即产生新生骨,在肿瘤进展中新骨消失和再生继续反复,以致在x线照片上皮质骨似乎有被肿瘤由内向外扩张而变薄的错觉。在显微镜下可见骨巨细胞瘤的主要组织为多核巨细胞和梭形或圆形基质细胞。此种多核巨细胞为巨细胞中最大者,含胞核数目最多,可多达200个,普通在50个左右, 均集中于细胞中心部位。胞核形状与基质细胞的胞核同,故多数学者认为此种巨细胞系由基质细胞融合而成。基质细胞的形状、分布和排列,对骨巨细胞瘤的性质有极重要的意义。一个比较良性的典型骨巨细胞瘤(又称一级骨巨细胞瘤),所含的巨组胞体积大,数目多, 分布均匀;胞核数目一般在50个以上,形状、染色均与基质细胞核相同;基质细胞以梭形为多,圆形次之,胞浆少,胞膜不清,大小一致,染色浅,分布比较疏松,不成束条或漩涡状。有恶性倾向的骨巨细胞瘤(又称二级骨巨细胞瘤),其基质细胞分布紧密,成束条或漩涡状,胞核大,形状不一,染色深,巨细胞数目较少,体积减小,分布不匀,胞核少,体形增大,染色加深。具有十足恶性的骨巨细胞瘤(又称三级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排列紧密紊乱,胞浆多,形状不一,胞核增大增多,染色深,核分裂多,,巨细胞体积小,数目少,分布不匀,胞核增大,数目稀少,染色深。

骨附属组织肿瘤(恶性):

(一)未分化网织细胞瘤

本病是一种原发于骨附属组织的恶性肿瘤,由骨髓内向骨皮质发展,其生长迅速,恶性程度较骨肉瘤为大。

在肉眼下,切面有的坚硬,有的软脆如肉芽。各部分颜色不同,有灰白色者,亦有红色或棕色者。部分田坏死而形成假囊肿。在显微镜下可见其主要成分为排列均匀、紧密的单纯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胞核染色深,边缘清晰,胞浆稀少,胞膜不清,核分裂极少,密集拥挤处细胞呈多边形;部分细胞聚集于小血管的周围,甚至少数血管或血窦的内壁完全由肿瘤细胞所构成。腔中往往发现瘤细胞栓子。部分细胞的排列呈假玫瑰花形,与成神经细胞瘤相似。细胞聚集之间隙中有少量纤维组织。在此组织中可能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和中性核细胞浸润。用特殊染色不能发现网状纤维。

(二)骨网状细胞肉瘤

骨网状细胞肉瘤系指骨髓内网状细胞所产生的原发肉窟,为单发性,发展较缓,如果治疗,及时,预后尚佳。因此,有必要把骨网状细胞肉瘤与由外部侵入骨质的软组织网状细胞肉瘤加以区别,后者一开始就分布很广泛,预后差。

骨网状细胞肉瘤的形状和未分化网状细胞肉瘤相同。在显微镜下,其肿瘤细胞较未分化网状细胞肉瘤细胞为大,且其形状不如该瘤单纯,有圆形、星形和其他不拘形状者。胞浆甚多,略嗜酸性, 胞核染色不深, 形状不一, 有的为圆形, 有的为肾形,有的为弯曲形。用特殊染色方法,细胞间可以发现多数网状纤维。

(三)骨髓瘤

骨髓瘤系指骨髓内发生的浆细胞肉瘤,为多发性,偶尔可以见到单发者。

肿瘤为圆而脆软的实质新生物,切面有时为深红色或深灰色,血管丰富。在显微镜下可见其主要成分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缺乏有支架作用的纤维间质。细胞的形状和构造,和血液中的浆细胞完全无异。胞核位于偏心,核膜清晰,核构造呈车轮状。胞浆丰富, 染色嗜酸性, 胞壁整齐清晰,有少数细胞有两个胞核。

(四)脊索瘤

脊索瘤少见,多数学者认为是由遗留或迷走的脊索组织所产生。好发于骶尾椎和颅底蝶枕骨部位。肿瘤发展慢,不转移、但局部扩张和侵犯性大。

肿瘤有纤维假包膜,内含灰白或浅黄色胶状物。因出血或坏死大体标本中可发现暗红色出血区、含液质的假囊腔以及肉芽样组织。镜下的组织形态易与软组织或胶状癌混淆。其主要成分为形状大小不一、排列成束或成片的上皮样细胞。有的细胞膨胀得很大,胞浆透明,含多量空泡。细胞间为粘液基质。

(五)造釉细胞瘤

造釉细胞瘤系牙釉质上皮细胞畸形发展的结果,可能为囊性、实质性或二者俱有的新生物。在显微镜下可见其主要成分为上皮细胞。此种细胞向成釉质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两方面分化;两种细胞数量的比例随肿瘤而异,细胞的排列有的为柱状,有的为腺泡状。腺泡中心可能有排列不正的星状细胞。柱状和腺泡状上皮细胞间充满纤维间质。

(六)恶性血管内皮瘤

骨原发性恶性血管内皮瘤又称血管肉瘤或血管内皮肉瘤,极为少见。最早是Kokodny于1926年报道,至1971年国外文献仅达百例,国内少见报道。Huvos提出的定义是指“于肿瘤中形成不规则但互相吻合的管腔,以一层或数层不典型内皮细胞为边界,具有间变不成熟表现的肿瘤细胞”。Spjut提出:“血管内皮肉瘤系少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骨的血管系统细胞或其前体细胞,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肿瘤细胞表现,并有形成弯曲而互相吻合的血管倾向”。本病占骨肿瘤的0.1%~0.4%,占恶性骨肿瘤的0.5%~1%,占原发性脊柱肿瘤的4.2%。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10~40岁者占70%。此病多为单发,偶有多发。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脊柱少见,主要位于胸、腰椎及骶椎,颈椎偶见个案报道。肿瘤由骨血管内皮细胞或向内皮分化的间叶细胞所组成。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较早发生肺转移。

三、症状

1.在骨的表面可及一个硬的肿块,痛或不痛。
2.骨和关节疼痛或肿胀,经常在夜间更重,且不一定与活动有关;疼痛可以是持续钝痛,或只在受压时感到疼痛。
3.自发性骨折。
4.发热、体重下降、疲劳和活动能力下降,有时发生于晚期骨癌。良性骨癌通常无疼痛。出现以下情况应去就医
5.具有上述的任何症状,尤其是在骨上的不能解释的肿块或骨或关节的慢性疼痛。应该被检查有无骨癌。
6.有持续不好解释的背痛。可能只是患背部疾病或背痛;但如果治疗对疼痛无效,应让医生检查你的脊柱有无肿瘤。
7.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无明显原因。在骨折被治疗后应让医生为你检查有无骨肉瘤或骨质疏松症。

四、常见治疗方法

一般有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五、扩散与转移

任何癌肿都可转移到骨,但从上皮癌(carcinoma)转移来的最多见,特别是乳腺,肺,前列腺,肾和甲状腺癌.任何骨均可受累,膝及肘远端的转移性骨瘤不常见.正接受抗癌治疗或已知患癌的病人,出现有关骨的症状时,应进行骨X线检查,以排除肿瘤转移的可能.转移癌在X线表现明朗以前,全身骨的同位素闪烁扫描有时可以检出.原发灶可能不清楚,但活检可提供原发肿瘤部位的线索.骨转移的症状偶可发生在原发性肿瘤被疑及之前。

六、预后

骨癌治疗结果与细胞型态、分化,与每一种肿瘤的宿主效应等因素有关。如果骨癌长在四肢骨,由於较易发现,转移较慢及易於治疗,治疗效果应比长在躯干骨者好。

由於医学的进步,病人、外科、放射科与病理科医师等四方面之通力合作,已经使恶性骨癌经治疗有五年以上存活率由15~20%提高到60~70%。

对於不能解释之骨痛,应尽速查明可能原因,不要忽略骨癌的可能性。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截肢而失掉手或腿并非可惜的事,失去宝贵生命才是令人惋惜,何况义肢与复健的科技日益发达,义肢一样会陪著你过快乐的人生。

6、请问做一次骨扫描需要多少费用

截止至2020年2月,为700——1000元。

同位素全身骨扫描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骨组织的形态或代谢异常,骨显像包括骨全身显像、局部骨平面显像、骨三相显像、骨断层显像、骨SPECT/CT显像、F18(氟)正电子骨显像。

检查前先要注射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等骨骼充分吸收,需2—3小时后再用探测放射性的显像仪器(如γ照相机、ECT)探测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若某处骨骼对放射性的吸收异常增加或减退,有放射性异常浓聚或稀疏现象。

(6)恶性骨肿瘤百度百科扩展资料:

骨扫描的相关情况:

1、恶性肿瘤患者如主诉有固定的骨骼疼痛,但实验室各项检查及X线摄片等显示正常结果时,应做骨显像以早期发现转移病灶。

2、恶性原发性骨肿瘤摄取骨显像剂(放射性药物)比正常组织或良性骨肿瘤高,在骨三相显像中,动脉相可有早期充盈,血池相呈现局部充血,延迟相表现为局部放射性异常浓聚。

3、恶性原发性骨肿瘤以成骨肉瘤、Ewing氏肉瘤及软骨肉瘤的恶性程度最高。骨显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属何种类型的肿瘤,临床需结合年龄、病变部位、病变数量、显像图的形态等综合分析。

与恶性骨肿瘤百度百科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