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SCI杂志,哪个容易发表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独家)
西部医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西医药
临床骨科(浙江二级)
安徽医药
海南医学院学报
实用骨科杂志(中华医学会分会杂志)
胃肠病学与肝病学杂志
上海护理
护理研究
腹腔镜外科杂志(浙江二级)
山东中医
河南中医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口腔颌面部外科杂志
上海口腔 华西口腔 口腔等专刊
温州医学院学报(浙江二级)
实用药物与临床(浙江二级)
肝胆胰外科(浙江二级)
肿瘤学杂志(浙江二级)
中国医师杂志(浙江二级)
中国医药导报(浙江二级)
辽宁中医杂志(浙江二级)
解放军护理杂志(浙江二级)
中国药房(浙江二级)
上海针灸(浙江二级)
临床肺科
中国医药导刊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浙江二级)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生(浙江二级)
浙江二级无课题文章不收,针对小学科及部分发表量少的杂志未列出,尽量指定目录不指定期刊,同时以本单位目录为准!
北大核心2012版(不指定刊物)
医药导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大学报医学版
江苏医药
江苏中医药
这都是可以操作的,先把文章发俺社里,社里审核。。。
2、骨科核心期刊都有哪些?
国际骨科百学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实用骨科杂志度 中国知骨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肿瘤道骨病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华回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是核心期刊答
3、李明的个人简历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党员。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骨科诊治中心主任,担任儿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小儿外科骨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骨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小儿外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骨伤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矫形外科》、《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重庆医学》、《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委,重庆市法医学会专家,重庆市司法鉴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 2003年2月至2004年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法国Montpellier大学医学院Lapeyronie医院小儿矫形骨科与创伤治疗中心研修学习,掌握了小儿脊柱畸形、四肢畸形及骨关节损伤的诊治,尤其是擅长脊柱侧弯、足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2010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彼兹堡大学医院学习。先后多次参加香港及台湾地区小儿骨科学术交流。 1984年7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一直从事小儿矫形外科(骨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已培养研究生18人。擅长诊治儿童骨、关节及运动系统的先天畸形和损伤,如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马蹄足畸形、脊柱畸形、股骨头坏死、大脑性瘫痪后遗畸形、各种运动系统损伤及特殊部位损伤(如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滑脱及膝、踝关节骨折),在治疗上有独特技术。同时擅长诊治儿童各种骨病(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骨感染、骨结核、臀肌挛缩、骨肿瘤、肢体疼痛。2003年至2004年赴法国研修学习,在国际著名小儿矫形骨科专家Alain.Dimeglio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了目前治疗儿童四肢畸形尤其是足畸形(马蹄足、足内外翻畸形、高弓足、扁平足)、脊柱畸形、矮身材和肢体不等长以及运用微创技术治疗儿童运动损伤等最新技术和治疗方法。熟悉并掌握了儿童骨龄生长发育与生长曲线在诊断、治疗评价儿童骨科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使用价值,2008年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和报道。 全国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篇,IEEE 2篇,CSCD类2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四部,主译专业著作一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申请国家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承担国家级“863”子项目一项;重庆市科委及重庆市卫生局重点项目各一项,市科委及市教委科研项目各两项。获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资助及国家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各一项,2010年获重庆市卫生局科研二等奖一项。2008年在救治四川地震灾区受伤儿童工作中表现突出,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重庆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0年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因表现突出获重庆市、重庆市卫生局通报表扬。 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小儿矫形外科
4、你了解第四军医大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市,学校占地面积3039余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现代化规模的医科大学。学校1959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1997年经国家机关批准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学校机关设四部和研究生院,下设基础部、航空航天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预防医学系、药学系、护理系、口腔医学系、护理士官系、研究生管理大队。校本部下辖三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是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院)是全军唯一的、全国知名的口腔专科医院。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6个,二级授权学科45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63个,设7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19个(培育4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1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军医学重点建设实验室12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3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13个,全军医疗专科(专病)中心19个,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12个。在校学员4000余名,其中研究生1400余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1.2万平方米,藏书近77万册,中外文期刊4600多种,其中外文期刊2700种,各类文献资源数据库52个。馆内设有光盘检索系统、图书资料缩微系统和拥有320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等。校园信息网络和军队院校园区网络功能优良,覆盖全校所有单位。学校拥有教学标本陈列馆、计算机教学中心、外语教学中心、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教育技术中心、考试中心、大型体育场馆、温泉游泳池等教学公共设施,为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学校和下辖的三所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医疗设备先进,拥有激光共聚焦扫描系统、超高速CT、新型MRI、直线加速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低压舱和弹射塔等大批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学校办有《医学争鸣》、《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心脏杂志》等11种刊物,其中6种杂志已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并被列入“中国科技信息统计源”。
位于石家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现被第四军医大学合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卫生士官系。
历史沿革
原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为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创建于1941年,1948年11月进驻西安,先后更名为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学院。195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历教育以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为主。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空军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疗养学);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药学、药物制剂、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统计)、生物技术、护理学;三年制护理等13个本专科专业。函授本科专业:护理学;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还担负全军医务干部定期轮训。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现有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3个。
按照国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校学科涉及6个门类,21个一级学科。其中一级分别是: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军队指挥学、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国家级重点学科 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神外)、皮肤病与性病学、口腔临床医学
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航空航天医学、外科学、神经科学、分子医学、口腔医学、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防治、高技术武器防护与特殊环境医学、现代药学与新药研发
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航空航天医学、内科学(消化)、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外)、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麻醉学
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
实验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具有150多个科室(教研室)。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9个(培育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生物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全军医学专科中心17个,全军医学研究所1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2个。有12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2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63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45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3个,全军重点建设实验室12个。此外,还有两个国家临床药理基地、1个全军临床药理基地,另设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研究所及国家“863”西安细胞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在全军院校中最多,全军医学研究所、医学专科中心数量、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数量在全军医科院校中最多。
国家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 西京医院、秦都口腔医学院
国家“863” 西安细胞工程中心
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医学研究所
博士后流动站 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
全军医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基因诊断技术应用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内科研究所、骨科研究所、骨肿瘤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眼科研究所、口腔医学研究所、优生优育围产医学研究所、整形外科研究所、皮肤病研究所、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全军医学专科中心 传染病诊疗、神经内科、皮肤病、影像医学、胸外科、微创神经外科、整形外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内科、优生优育儿科、优生优育儿童牙科 烧伤中心、器官移植中心、麻醉中心、临床检验中心、风湿病诊治中心、超声医学中心
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 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芯片、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军队流行病学、消化内科学、骨肿瘤、口腔内科学、军事医学电子工程、新概念武器损伤与防治、军事医学心理学、创伤骨科
办学成果概况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77项、经费总数4.2亿元,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奖150多项,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数量稳居全国医科院校和军队院校首位。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世界第二例“换脸术”,世界首例“坑面女”、罕见“缺面男”颌面修复再造术。1978年以来,先后共派出4000多人次到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学、医疗或研究机构留学和学术交流;接待9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其中13位是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校已与美、英、日、法、德、澳等国家的2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
建校以来,已为军队培养了近8万名医学专业人才,其中研究生8700余人。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我军各级卫生机构的领导,还涌现出了被国家和军队授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张华、"华山抢险战斗集体"和"模范学员大队"等荣誉称号的一批先进典型。
师资概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有教、医、研人员200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含相当职务)70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14名,博士导师149名,硕士导师26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3 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还聘请了周光召、杨振宁等8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主系列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36%。教师的平均年龄由40岁下降到37岁,其中50岁以下的占89%。硕士以上学位者,从1995年占教师总数的43%提高到62%,其中博士占24%。科室正副主任平均年龄由1995年49岁下降到43岁。主系列教师中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的2名,被总后授予“一代名师”称号的11名,被总后评为“伯乐奖”的8名。
先后有40多人次获中国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如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求是”实用工程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有4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有20人入选总后“三星工程”(金星3名),7人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7人进入国家万名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在全军院校最多。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形成了一支高水平中青年科技队伍,2000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优秀科技创新群体”,这在中国医科院校和全军院校中是唯一的。2个团队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十五”期间第四军医大学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3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以上项目19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5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获国家I类新药证书2项、中药三类新药证书3项。获各类项目1381项,经费2.36亿元,其中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数(含创新群体延续)达2896万元,居中国医科院校首位。
5、屠重棋的简历
屠重棋,男,教授,骨科副主任、骨肿瘤骨创伤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86年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华西医院骨科工作至今,先后去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四肢骨关节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及其基础研究。尤其在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技术、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重建技术等方面研究较深,共行保肢手术约1500例,保肢率达90%。率先在国内开展:半盆切除、人工半骨盆+全髋骨关节置换的保肢术;恶性骨肿瘤微波/液氮原位灭活复合人工关节置换的保肢技术;恶性骨肿瘤微波/液氮原位灭活术;四肢恶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同种异体骨段移植复合人工关节置换的保肢技术;肿瘤人工关节(膝、肩、肘)置换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术。各种四肢畸形的矫正手术。研究方向:1、恶性骨肿瘤发病机制及保肢技术研究;2、骨折愈合机制研究;3、骨科生物材料基础与临床研究。
学术任职: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骨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肉瘤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创伤委员会副主委及候任主委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骨肿瘤学组组长;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四川省医师协会骨科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专委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华西医学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
科研成果:负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子课题、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重大产业技术创新课题、四川省科技攻关课题等多项课题及项目,资助金额总额达600余万元。近5年,主编或参编专著6部,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10余篇。已培养研究生14名。
6、俞光荣的主要成就
俞光荣教授在足与踝关节外科的临床和基础方面具有卓越的研究成就,在足踝外科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自行设计和研制的可塑型钛钢板治疗各种类型的跟骨骨折,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荣获两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并在全国很多三级和二级医院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显微外科研究方面开展断肢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各种皮瓣和肌皮瓣的移植、各种骨瓣和骨皮瓣的移植、游离空肠移植再造食道、大网膜移植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带血管神经移植和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四肢复合组织缺损等多项手术。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游离腓骨移植重建全桡骨和头静脉动脉化前臂外侧皮神经移植修复长段周围神经缺损。对第二掌背动脉皮瓣和复合组织瓣,研究了12种类型移植的手术方法,在临床上成功地得到应用和推广,1999年荣获铁道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在临床骨关节损伤研究方面能够积极推广AO的理论和原则,在国内较早推广国际上先进的内固定材料和技术,努力提高我国骨关节损伤的治疗水平,例如PFNa、LCP、绞锁钉和逆向绞锁钉等;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采用微创技术治疗关节内的损伤和骨折等。2002年荣获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3年荣获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三,2008年获上海市医学成果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临床骨肿瘤诊治研究方面,积极开展四肢骨恶性肿瘤的保肢手术,采用瘤骨灭活再植、异体骨移植、带血管腓骨移植和人工假体植入重建四肢骨关节各种类型的缺损。使同济医院骨肉瘤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50%左右;保肢手术疗效优良率达到78%以上。对骶骨和骨盆原发性和继发性恶性肿瘤积极采取切除和重建方法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髋臼周围肿瘤的切除和游离腓骨移植重建》应邀参加国际骨肿瘤会议作专题演讲。
俞光荣教授主编、副主编专著7部,参编12部;发表论文共约400余篇,其中发表在SCI第一作者3篇,通讯作者6篇;发表中华系列杂志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参加国家863项目1项。1997年荣获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党员;2004年荣获上海市育才奖;2002年获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