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肿瘤处理原则
如果是良性肿瘤,多以局部刮除植骨或切除为主,如能彻底去除,一般不复发,予后良好。
如果是恶性肿瘤则有以下几种方法:
1.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截肢、关节离断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化疗方法的进步,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作瘤段切除或全股骨切除,用人工假体置换。采取保留肢体的“局部广泛切除加功能重建”辅以化疗等措施,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2.化学治疗分全身化疗、局部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及大剂量氨甲喋呤,但药物的作用选择性不强,肿瘤细胞在分裂周期中不同步,都影响化疗的效果。
3.局部化疗包括动脉内持续化疗及区域灌注,其中以区域灌注效果较好。
4.免疫疗法:干扰素其来源有限,还不能广为应用。
5.放疗方法对骨肿瘤的治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2、细胞周期如何分期,各期分别发生哪些主要细胞生物事件
细胞各组成部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增殖,产生新细胞,以代替衰老、死亡和创伤所损失的细胞,这是机体新陈代谢的表现,也是机体不断生长发育、赖以生存和延续种族的基础。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每次分裂后所产生的新细胞必须经过生长增大,才能再分裂。现在把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换句话说,细胞增殖周期(或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两个时期,即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
细胞分裂以后进入间期,在此期间细胞进行着结构上和生物合成上复杂的变化。结构上的变化,有赖于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与DNA分子复制有关的各项活动是间期活动的中心。间期又分为以下三个分期:
DNA合成前期(G 1 期)
此期细胞内进行着一系列极为复杂的生物合成变化,如合成各种核糖核酸(RNA)及核蛋白体,这些物质的形成,导致结构蛋白和酶蛋白的形成,酶控制着形成新细胞成份的代谢活动,与DNA合成有关的酶活性增高。此期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细胞历时数小时至数日,有的甚至数月。进入G1期的细胞,可有三种情况(见图2-6):①不再继续增殖,永远停留在G1期直至死亡。如表皮角质化细胞、红细胞等;②暂时不增殖。如肝、肾细胞,它们平时保持分化状态,执行肝、肾功能,停留在G1期,如肝、肾受到损伤,细胞大量死亡需要补充时,它们又进入增殖周期的轨道。这些细胞又可称为Go期细胞。有人认为Go期细胞较不活跃,对药物的反应也不敏感;③继续进行增殖。例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粘膜细胞等。
DNA合成期(S期)
从G1末期到S初期、细胞内迅速形成DNA聚合酶及四种脱氧核苷酸。S期主要特点是利用G1期准备的物质条件完成DNA复制,并合成一定数量的组蛋白,供DNA形成染色体初级结构。在S期末,细胞核DNA含量增加一倍,为细胞进行分裂作了准备。DNA复制一旦受到障碍或发生错误,就会抑制细胞的分裂或引起变异,导致异常细胞或畸形的发生。S期持续时间大约7~8小时。
DNA合成后期(G2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为细胞分裂准备物质条件。DNA合成终止,但RNA和蛋白质合成又复旺盛,主要是组蛋白、微管蛋白、膜蛋白等的合成,为纺锤体和新细胞膜等的形成备足原料。若阻断这些合成,细胞便不能进入有丝分裂。G2期历时较短而恒定,哺乳动物细胞一般为1~1.5小时。 分裂期 分裂期又称有丝分裂期,简称M期。这一时期是确保细胞核内染色体能精确均等的分配给两个子细胞核,使分裂后的细胞保持遗传上的一致性。
细胞的分裂期是从间期结束时开始,到新的间期出现时的一个阶段,它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其主要变化特征,可将其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分期。前期
主要特征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进一步发展分为两条染色单体,二者仅在着丝点相连;核膜及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在间期复制的中心体分开,逐渐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每个中心体的周围出现很多放射状的细丝,两个中心体之间的细丝连接形成纺锤体,这些细丝即是微管结构。
中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称为赤道板。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
染色体在着丝点处完全分离,各自成为染色单体,两组染色单体受纺锤丝牵引,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与此同时,细胞向两极伸长,中部的细胞质缩窄,细胞膜内陷。
末期
两组染色体不再向两极迁移,预示分裂活动进入末期。染色体发生退行性变化,即染色体逐渐解螺旋恢复为染色质纤维;核仁和核膜重新出现,形成新的胞核;细胞中部继续缩窄变细,最后断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完成有丝分裂,子细胞即进入下一周期的间期。
从上述细胞周期可知,整个细胞周期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个分期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如细胞周期的某个阶段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时,细胞的增殖则发生障碍。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也可分为G1、S、G2、M四个时期。目前,人们试图在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例如,用放射线治疗某些肿瘤,就是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DNA的结构与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过程,达到治疗效果;药物秋水仙碱等则可阻止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因此,有关细胞增殖的理论和知识,对医药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3、骨肿瘤怎么治疗好
治疗骨肿瘤的方法如下:
一、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截肢、关节离断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化疗方法的进步,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作瘤段切除或全股骨切除,用人工假体置换。采取保留肢体的“局部广泛切除加功能重建”辅以化疗等措施,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二、化学治疗分全身化疗、局部化疗。但药物的作用选择性不强,肿瘤细胞在分裂周期中不同步,都影响化疗的效果。
三、局部化疗包括动脉内持续化疗及区域灌注,其中以区域灌注效果较好。
四、放疗方法对骨肿瘤的治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五、伊里扎洛夫骨矫形技术
我们兰州蜀草中医院运用的是伊里扎洛夫骨矫形技术伊里扎洛夫骨矫形技术治疗体系,这种技术是在其生物学与生物工程力学理论主导下,在临床规范标准化的操作下,使外固器发挥了完美的综合功能作用,从而产生了牵伸与加压的应力,最后使得骨端固定稳定,并不断受到上述应力刺激,使之于组织产生了生理性压应力,所有这些应力刺激都作用于局部组织使其再生、发育生长,塑造功能活跃、旺盛增强。再加之其防感染,血运干扰少的术式,保证了骨愈合与功能恢复齐头并进。
根据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部位和长度,选择适当的重建方法,骨缺损在10cm以内的,可采用直接短缩对合的方法做固定和截骨延长。骨缺损在10cm以上的,可选择骨段滑移和截骨延长的方法。需作关节融合的,可选择加压和截骨延长的方法。
4、癌细胞细胞周期
短 因为癌细胞大量增殖,导致某一器官功能混乱,且常有肿块。 的确是短了,不然增殖能力怎么体现呢?癌细胞周期比该种细胞未癌变之前肯定是短的多了
5、骨癌有多长时间的潜伏期?
骨癌的潜伏期有多长呢?那么你知道骨癌的潜伏期吗?下面就由我们的专家来详细说明一下“骨癌的潜伏期”有多长吧: 许多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等,从病菌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内到出现发热、腹泻之间约历时1-2天,这一段时间即称为潜伏期。多数癌症可能也会有类似潜伏期。 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如有害化学物质)作用下转变成癌细胞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平均为15-20年,有的可能长达数十年之久。也就是说,在接触致癌因素与癌症发生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潜伏期。也就是所谓的骨癌的潜伏期!有学者观察到,正常的食管鳞状上皮细胞转变成癌症细胞要经过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的阶段。轻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通常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则被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即有可能发生癌变。 由此可见,癌症及其他肿瘤的形成一般有一个过程,其形成物是一种不正常的新生组织亦称新生物,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的正常细胞生长失去控制而异常增生所致。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后,即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及功能特征,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成熟障碍与不同的生长方式。多数癌症具有潜伏期的学说,似可解释为何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当癌症尚处于潜伏期或早期阶段时,能否及早发现,仍是现代医学中的难题。所以关于骨癌的潜伏期问题还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研究才可得知! 以上便是骨癌的潜伏期的介绍,你明白了多少呢?如还有什么疑问,可直接咨询我站在线医生,专家将根据您的病情为您做出详细的解析和最佳的治疗方案,欢迎您的随时垂询。